?

基于新媒體環境的當代大學生如何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

2022-05-23 19:47魏柯宋越劉美汐孫語彤茍馨月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法語文化傳播新媒體

魏柯 宋越 劉美汐 孫語彤 茍馨月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應用得到空前進步。大學生作為未來時代發展的主力軍,始終走在時代發展前沿。在此背景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并將中國聲音傳播出去,成為一個更大的挑戰。因此,此次研究從“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的必要性入手,結合高校新媒體應用現狀,探索“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的具體路徑?!?/p>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法語;講好中國故事;文化傳播

引言:隨著世界多元化的發展,各國人民對文化交流的需求逐漸增多。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隨著其綜合國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想了解中國文化,傾聽中國故事。中國當代大學生也希望通過講述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發展中的中國。在信息渠道空前發達、信息高速傳播但內容繁雜的新媒體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絕非易事。此次研究將以法語專業大學生為例,對如何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展開論述。

新媒體環境下當代大學生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的必要性

2021年5月31日,國家領導人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大學生作為未來時代發展的主力軍,應義不容辭肩負起我國文化傳播與發展的歷史重任。要想講好中國故事,讓法語國家和地區的人民了解全面真實的中國,法語專業學生應該利用其專業優勢,在新媒體環境的輔助下建立文化交流平臺,從而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故事,學習中國文化。

新媒體環境下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的現狀

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世界對我國各方面內容關注度都顯著提升,其中以中國文化最為突出?,F階段中華文化傳播形式大都通過國際通用語言英語來輸出,而直接翻譯為法語的中國故事資源比較貧乏,法語受眾群體無法直接通過其母語—法語來了解中國故事。且在漢語—英語—法語多次轉譯的過程中,文化的傳播路徑延長、傳播次數增多,都可能導致受眾群體在理解層面誤差的增大。因此,法語專業的學生應該利用專業知識,將中國優秀文化直接、準確的傳遞出去,打破單一依靠英語輸出的局面,解決法語國家和地區受眾個性文化需求無法滿足的問題。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用法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路徑

1.建立多賬號,多平臺,矩陣化的專業文化傳播平臺

當今新媒體平臺數量眾多,且各有其相應的受眾群體。要想講好中國故事,不單單是將內容講出來,更是將故事“引出去”,讓故事“破圈”,使其更好地融入各個群體中,這并非易事。在此背景下,大學生可采取建立多賬號,多平臺,矩陣化專業傳播平臺的方式,通過集群化、協調化發展來吸引不同的用戶群體,為其提供一個“棲息地”,同時提升用戶的黏性[1]。在此過程中,可建立微信公眾號--“譯”起聽,發布一部分故事資源以供參考(如花木蘭替父從軍,端午節的文化來源等),同時借助B站,小紅書,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傳播渠道,將收集整理的關于旅游,建筑,美食,傳統節日等故事資源,經本校法語專業優秀學生翻譯后,與中國志愿者對接起來,從而“引出去”。這就在滿足每一個用戶需求的同時,解決了平臺資源短缺的問題。

2.創新內容載體形式,準確定位傳播信息

多元化文化載體的出現,拓寬了文化傳播途徑。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提高了吸引受眾的可能性。目前,新媒體平臺上流行的動畫、短視頻等形式,極大地豐富了原本內容的表達,因而得到受眾群體的廣泛青睞。高校大學生應該主動順應新媒體時代潮流,從故事內容上下手,利用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優化所收集的故事資源,創造出獨特、新穎、個性化的專業新媒體作品,并根據其傳播特點進行宣傳,讓中國故事及時有效傳播出去[2]。首先,我們將電影精彩部分制作成先導片進行預覽展示,講解人員會詳細、準確、生動地向大家介紹這部電影。之后選擇一個集中的時間播放電影。我們的講解內容不僅包括歷史故事,還涉及到旅游,建筑,美食,傳統節日,名人著作和優秀藝術作品等。對于講解內容應“先統一譯法,再對外宣傳”,這樣既能保證中文理解到位,外文譯法準確,又能避免在對外宣傳中多種譯法來回變換,給受眾造成誤解。

3.優化視聽體驗,滿足個性文化需求

新媒體時代的蓬勃發展,為滿足法語國家和地區人民對中華文化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了更多樣的路徑。高校大學生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建立傳播平臺,使用法語,直接、準確地講好中國故事。在具體的工作中,努力去說受眾平臺能聽得懂的語言,以彼此能夠接受的方式,講述他們聽得懂的中國故事,從而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戰略目標[3]。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設置專門的飲食、文化及歷史等故事資源板塊,優化受眾群體視聽體驗效果,由專門的人員負責內容講解。比如,根據受眾需求,借助語言交流軟件和我們在法國的“代理人”--在法中國留學生和具備較高漢語水平的法國學生,將法語受眾群體聚集在一處,并將其與講述中國故事的中國志愿者對接起來。這樣既可以滿足受眾群體個性文化需求,且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日益增長的跨文化交流需求,要讓法語受眾群體聽懂中國故事,從而更好了解全面、立體、真實的中國,就要培養更多專業的文化傳播者,不斷完善互動平臺,利用新媒體技術為講好中國故事賦能,揚文化之帆,呈交流之美。

參考文獻:

[1] 索瓊瑤. 論新媒體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的媒介呈現 ——以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為例[J]. 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8):111-112.

[2] 張薇薇. 借力新媒體平臺,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以民間美食短視頻為例[J]. 今傳媒(學術版),2021,29(7):1-3.

[3] 黃嘉宇. 新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的對外傳播實踐 ——以"國際在線新聞"官方微博為例[J]. 新媒體研究,2020,6(3):105-106

猜你喜歡
法語文化傳播新媒體
提升法語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研究
誰說法語浪漫如云?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讀《申報》女性廣告,享文化傳播之精華
法國呼吁抵制英語入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