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新媒體發展驅動下媒介融合模式

2022-05-23 07:48智慧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媒介融合發展策略

智慧

摘? 要:依托于移動互聯網的新媒體發展方式,很大程度的轉變了人們在接受新聞消息的習慣喜好,也型塑了大眾在社會交往中對新聞報道信息共享的習慣。在新媒體發展下,國內媒體的融合盡管有著一部分自身的優越性,但也的確存在著很多受限制要素,這也是形式所趨,引領而成的。在融合的大環境下,挑戰和機會是共存的,傳統媒體應對新媒體環境的來臨,不應該反應冷漠,這也是社會成長的大勢所趨,而身為傳統媒體,也是可以將已有的資源優勢進入到新媒體,進行媒介融合。這并非是對傳統媒體的完全替代,反而是互相競爭,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的成長。僅有這種成長才可以使媒體行業迅猛發展。我國也發布新策激勵新型新聞媒體發展壯大,使其積極融入國內國外社會輿論環境變化,持續開創媒介融合成長的新局勢。

關鍵詞:新媒體發展;媒介融合;發展策略

引言:伴隨著新媒體的逐漸進步,數字媒體和各種各樣理論技術的升級換代,國內媒體的融合得到了強而有力的大力支持,其在不斷地獲得優異的成績的同時也普遍存在著某些問題。國際輿論爭奪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媒體傳播整體實力的爭奪。這就規定中國媒體利用融合發展,加強自身的傳遞水平和傳播價值。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起來的媒體向縱深入開展融合,直接的影響到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性和我國改革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這也是中國媒體所必須擔負的歷史使命感。

一、新媒體及媒體融合的含義

互聯網媒體作為媒介是相比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它最先更新了傳統媒體的消息讀取與傳播效果,另外在管理制度方面、具體內容出產方面、研發受眾群體和渠道拓展方面都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如從受眾群體方面而言,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只可以單一方面讀取消息,而互聯網媒體的受眾群體不僅僅限于讀取消息,他們還能出產、反饋消息,進而加大了消息的散播面,也促進了消息的推廣。舊媒介應用兩分法把全球區分為制造者和消費者兩派,我們不是創作者便是閱讀者,不是廣播者便是收看者,不是演出者便是欣賞者,它是一對多的散播,而互聯網媒體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多對多的散播,使每一個人不僅僅有聽的機會,也有說的環境。

媒介融合基本概念提出來時間不長,這—基本概念最初由美國人浦爾提出來,其本來的意思指的是各類媒介展現出多種功能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這樣的有關于媒介融合的想象越來越多的集中于將電視機、書報刊等傳統的媒介融合在一塊,但由于網絡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媒介融合的含義現已更進一步深化,它指的是數字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背景下,以文化消費終端的要求為指向,由具體內容融合、互聯網融合和終端融合所組成的媒介形式的演變。

二、國內目前媒介融合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存有的媒介主要的方式有報刊、電視機、互聯網、智能手機、移動電視這些,而所說的媒介融合便是把它們彼此關聯在一起,并開展融合。從多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大力充分發揮每一種媒介的優點,更大化總體收益,使有關信息可以廣泛傳播?,F如今,各種各樣媒介間的差別已逐步模糊,各種各樣技術和資源已經互享應用,這也是媒介融合的必備基礎。

1.管理制度不完善

融合媒體相比較傳統媒體,更多的是運營模式的更改,有別于傳統單一化的運營模式,融合媒體對新聞事件的搜集整理、發表都指出了新的規定?,F如今,國內媒介融合在經營管理方案上還是沒有很健全,各個媒介融合網絡平臺在新聞事件的采編、發表上還是沒有統一性的規章制度步驟。媒介融合應當產生1+1>2的實際效果,每一種媒體全部都是依據網絡平臺特性開展新聞事件的采編和發表,而且建立了具備自身特點的新聞編輯步驟。在當下背景下,應當加強對媒介融合相關的規章制度的搭建,轉化各行其是的傳統觀念,讓管理模式真真正正適應跨媒體網絡平臺的發展需求。

2.缺少專業人才

在目前形勢下,媒介融合所驅動的產業革命現已深得人心,生產方法的改革代表著對有關相關工作人員的標準會變得越來越高,一專多能型的優秀人才也越來越變成融合媒體所要求的。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要求的是跨媒體、跨行業的綜合性寫手,可以捕獲新聞素材,在線編寫新聞材料,熟練掌握網絡知識、計算機技術,又能用準確的生動的語言敘述出來。而這種綜合型的新聞工作員恰好是現階段特別緊缺的,媒介融合產生的優秀人才短缺問題是急需解決的,可以擔任這種多媒體新聞報道工作的綜合型新聞優秀人才非常短缺。

3.國內政策局限

雖然媒介融合迅猛發展,可是因為在我國傳媒的特有的屬性,政府部門對傳媒行業的監管并不能徹底放寬。電信網絡、電視頻道、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因為其監管機構不一致、競爭市面不能徹底建立,其融合作用和市場趨勢依然有一定的差別。除開少部分中央級的新聞媒體外,大多數新聞媒體依然遭到很多政策的局限。媒介融合本質上是促進傳媒行業越來越市場化、多元化的發展,在我國政策的監管對媒介融合的縱向化發展具備一定的阻攔作用。

三、媒介融合的優點

1.數據搜集的便利性

媒介的多媒體技術融合和其有關特點使其查找到的結果準確度高些,質感更強,融合文字、語言、照片、視頻等方法可以將相關資料歸類。媒介融合使大家要得到數據信息時,能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立即便捷地獲得需要的信息。

2.增強了交流互動性

媒體的融合,群眾活動中心便會從被動變成主動。他們可以高度加入當中,使整個過程更開放式,降低當中的傳播所產生的不利條件,群眾可以及時反饋,攻克了傳統媒體中的不對稱性,大幅降低政府部門媒介與普通群眾間的芥蒂,使溝通渠道更通暢,能加強政府部門、群眾、媒體三者間的互相性。

3.增強全面性

各種媒體方式互相融合,多方位、周全地展現客觀性世界。媒介融合促使群眾的發言權獲得更強表達。信息的接收和傳播更高效快捷??蛻粜畔⒏苋?、更精確,共享資源的多方媒體可以實現及時的作用,使信息使用者對信息觀點有更周全、更實際、更客觀性的了解。

四、媒介融合的阻攔

1.價值認可

以商品為軸心是媒介融合的主要內容。整頓資源的關鍵是要處理在新媒體、新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怎樣根據創造性的新媒體商品,革新和擴展傳播渠道,完成媒體的傳播力和知名度。傳統媒體要想搞媒介融合,較大的難題便是傳統媒體對新媒體的意義認可的階段。媒介融合給予了一個機遇,塑造新的商品來把傳統媒體的意義和新媒體的特性緊密結合,促使媒介融合后的商品傳播形狀比原來傳統媒體的更有知名度。

2.預測存有的問題

媒介融合有很多的層級,以往比較多關心的是科技融合、項目融合、行業市場融合等。近些年在探究新媒體發展和傳統媒體轉型歷程中,發覺有很多時候無法形成真實的會話,包含傳統媒體進行了許多的所謂的新媒體產品,可是無法在用戶里面獲得認同,為什么?不僅是方法用得不對或形式錯誤的問題,也有文化沖突的問題。如新舊媒體不同的文化傾向,新老消費者不同的文化傾向,對轉型抑或是調配的可變性。

3.思想意識的障礙

傳統媒體有權威和公信度,也有很多駕輕就熟的采編團隊。但傳統媒體的發展面臨著嚴峻考驗,散播的聲響受冷落,用戶也在逐漸變小。調研資料顯示,近些年報刊發行量在降低,刊物的總印數也在降低。但是新媒體也不是盡善盡美,其公信度不足,迅速散播產生的隱藏危害現已引發群眾的高度重視。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互相揚長補短,在信息、方式、平臺、運營、監管等方面緊密結合,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發展的內在需求。推動傳統媒體和新式媒體融合,是媒體詮釋的一場深入轉型,必定要超越思想意識的阻礙。首先要正確認識融合的含義。隨后,要切實發揮市場調節在融合中的功效,堅持實事求是,從現實中來,到現實中去。最終,要注重開放創新在融合時期的關鍵功效。

五、媒介融合的有效措施

媒體融合不應該僅是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的融合發展,也包含媒體和人的結合,媒體與其他行業的結合等。媒介融合的發展要借助于多方面因素的一同推動與發展,不僅要追尋技術方面的創新,還要尋找經濟方面的提升。

1.從技術方面推動媒介融合

在目前傳媒行業中,技術聯盟層出不窮,創立技術聯盟并解決技術阻礙已變成媒介融合流程中的必由之路與方向其一。在傳媒行業中,媒介融合的技術規范處在不斷變動的情況下。國內目前依托于CDMA的技術展現出了很多的形式,并逐漸發展變成依托于第4代通訊的行業標準。近些年,各大衛視陸續開始進到“臺網融合”行業,將廣播電視欄目在獨立網絡平臺上開展首播,另外運用原創手機客戶端與用戶開展實時互動交流,在吸引用戶這方面獲得了十分突出的優點,更進一步證實了在媒介融合流程中技術規范的重要程度。依托于這個背景,業內務必試著創建技術聯盟的方法,研發適用媒介融合的新一代技術規范,一同解決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加快新興移動多媒體技術產業的科技創新和標準成熟。

2.從效益層方面推動媒介融合

從行業視角而言,為了能應對新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趨向,推動跨地區、跨所有制和跨業的市場競爭與融合,務必攻克傳統定義上管理體制和區域分割壟斷存有的阻礙與阻力,將攻克新媒體平臺的跨地區、跨所有制和跨業當做發展戰略挑選,發展壯大新媒體在信息和終端上的占據,從而提升媒介融合環境下的市場競爭能力。如,電視臺平臺近些年為突顯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提升收視率,正依據不一樣時間段的受眾群體愛好與趨向組合不一樣類型的欄目,將年輕人受眾群體鐘愛的娛樂節目與中老年人鐘愛的知識競技性欄目組合起來,并積極地引進國外海外娛樂節目,創新性學習,以吸引住眾多受眾群體。

3.高度注重手機客戶端

各類新聞APP軟件的涌出,充分的表明新媒體的應時而生并非將傳統媒體進行取代,反而是對它進行一個嶄新的概念。手機客戶端大家不陌生,幾乎眾人皆知,歸根結底就在于它有其本身的戰略地位。一說到手機客戶端,可以將其分為兩個詞:一個是“用戶”,一個是“端”。不言而喻的是,“用戶”是目標群體本身,而“端”從側邊表明要去接納一個創新的形式。從當下的發展方向看來,無線網范圍的不斷擴大,在較大的程度上可以促進大家去選用終端設備來得到自己需要的數據,如平板和手機,而多種多樣的app軟件應用商城也漸漸轉變成當下全部網絡公司需要搶占的另一個市場。這時傳統媒體為了能順應潮流的步伐,也陸續研發了各式各樣的app軟件,各種日報新聞手機版本、廣播電臺等也慢慢地創建了與之相對應的手機版本app軟件。

全部系統軟件的設計構思,有關應用人員實際上便是使用者自身,而使用者為什么會選這一個app軟件呢?因此在對手機軟件實現設計構思的過程中,除開要對使用者的體驗感給予十分重視之外,還給予重視信息的獨創性。

六、對國內媒介融合以后發展的建議

1.加強對媒介融合有關人才培養。在意識層次上,不斷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思想覺悟,塑造大局意識,培育愛國精神,在日漸復雜的網絡時代中維持政治警醒。在技術水準層面,加強對傳統媒體工作者的計算機水平、網絡安全知識的培育,提升專業人員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水準,如此一來才可以適應日漸發展的媒體環境,切實培育綜合型知識體系的新聞報道策劃人才。在對有關管理人員的培育上,規定高層的管理人員把握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和技術,推動人才交流。

2.沖破政策和行業的堡壘推動媒介融合更加好、迅速的進步,務必積極推進國內新聞報道管理機制的變革,擴張新媒體在國內新聞傳播中的發言權,將其本身的優點利用到最大。加強媒介里面的管理制度改革,提升整合資源步驟,形成自己的組織架構和新聞編輯步驟。在傳媒集團整頓以后,創建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原則,推動集團里面健康、融洽的進步。媒介融合不但是媒介不但的主觀能動性,也是媒介與用戶的主觀能動性,應當搭建和擴展指定的用戶新聞報道傳播途徑。

七、結語

媒介融合的進度備受新媒體技術的干擾。因此在未來,新媒體技術將什么樣發展?新的融合媒體將以什么樣的狀態出現?在媒介融合的干擾下,媒體體系將出現什么轉變?這類問題全是需要各界所探討的。媒介融合的步驟是不可逆的,必定會在將來出現新的風貌和狀態。不論是整體傳媒行業或是當中的媒體從業者,都需要熟知媒介融合當今的狀態和運行規律,并對將來進行勇敢的預估,使媒體在融合后為群眾產生更多受益。

參考文獻:

[1]鄧玉娟.媒介融合下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采寫編,2022(01):145-146.

[2]吳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效應與策略研究[J].新聞傳播,2022(01):55-56.

[3]魯貽錦.新媒體發展驅動下媒介融合模式探討[J].新聞傳播,2022(01):68-69.

[4]郭長婷.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產業經營的價值共創模式研究[D].安徽大學,2020(04):86-89.

[5]林鳳嬌.媒介融合時代傳統報業的轉型之路[D].浙江大學,2020(03):28-29.

[6]李楚雯.淺析新媒介融合的現狀及規制困境[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122-124

猜你喜歡
媒介融合發展策略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2011—2016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業務流程再造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