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認同視角下傳承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

2022-05-23 08:25陳明明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思政課教學政治認同

陳明明

摘 要:目前許多高校大學生紅色文化知識斷層、理想信念缺失,重要歷史知識匱乏、政治認同感偏低。高校思政課是傳承紅色基因教育的關鍵課程,必須深入探索傳承紅色基因的方法和策略,在理論課堂、實踐課堂播撒紅色火種、傳遞紅色力量,促使學生切實了解、領會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精髓與精神實質,從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

關鍵詞:政治認同;傳承紅色基因;思政課教學

一、高校思政課中大學生紅色教育的現狀

1.紅色文化知識斷層,理想信念缺失

在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每天接收到海量信息,其中包含著許多虛假信息,給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帶來巨大沖擊和極大影響。大部分學生思想尚未成熟,辨別是非能力不強,極易受到網絡傳播中虛假信息的左右,導致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缺鈣”的現象日益嚴重,,在政治信仰取向上出現偏差,從而對主流價值觀和政治思想做出消極判斷。這些都給高校思政思政課帶來了巨大挑戰。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接受紅色教育知識僅限于以往書本中收錄的部分內容,以及外出參觀紀念館等,而且內容陳舊老套、重復性很大、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導致教育效果不佳,使得學生對革命年代的歷史文化知識和英雄事跡了解較少,在知識體系上處于嚴重斷層狀況。而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幾個紅色故事、局限于書本知識,要能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在實踐中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2.重要歷史知識匱乏,政治認同感偏低

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學生對于一些歷史知識的獲得大部分來源于通過網絡傳播。但是這樣碎片化的學習知識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對紅色文化和革命歷史的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認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認同感。而在思政課堂的學習內容理論性過強、缺少吸引力,這造成了大部分學生不能系統地、全面地、深入地學習和掌握“四史”知識。由于學生的個體經驗與政治理論學習相脫節,囫圇吞棗式的盲目接受,導致許多學生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獨立解放的歷史知識了解不詳,對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強大的歷史過程不清楚,無法把握歷史脈絡和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對新時代下中國共產黨的思想主張、理論政策等不能深刻理解。在意識形態領域,這些學生極易受到錯誤的觀念和價值理念左右,“四個自信”不堅定,政治認同感偏低。

二、傳承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意義

1.為大學生提供精神營養和思想源泉。在當今多元文化與思想不斷交鋒、交融的信息時代,一些大學生對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精髓沒有深刻領會,思想層面荒蕪,嚴重缺乏精神支撐。通過傳承紅色基因融入思政課教學內容當中,會讓大學生在深入學習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跡中精神得到滋養,思想得以升華。大學生在接受紅色文化教育中掌握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命密碼、看清楚共產黨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更能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百折不撓的革命斗爭、在艱苦卓絕的改革創新的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偉大智慧和偉大精神,領會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宗旨性質,從紅色故事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寶貴經驗,必然會進一步提高做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2.使大學生明確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在物質和精神方面極大豐富的生活環境中,大學生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通過學習革命志士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追尋勤勞的中國人民腳踏實地的奮斗足跡,幫助大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紅色政權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國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有效改善出現的歷史虛無主義和功利主義現象,進一步增強學生追求理想信念、明確政治立場,補足精神之鈣。在建黨百年的新的歷史節點,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能夠幫助青年學生把好思想航向、筑牢信仰基礎、明確個人奮斗目標和人生發展方向。

3.使大學生領悟黨的宗旨和指導思想。習總書記多次提到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要把紅色傳統發揚好、要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必須發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在思政課中根據歷史線索系統融入紅色文化教育,有效激活紅色基因,深入宣傳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使大學生感悟紅色基因的精髓和強大能量,讓他們明白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習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正因為有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和改革建設中形成的紅色基因,才使得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的主要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深刻理解黨的宗旨和指導思想,接過時代的接力棒,提升政治覺悟,確保我們的紅色江山不變色、光榮傳統不褪色,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積極投身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當中。

三、傳承紅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對策

1.以生動的紅色育人資源融入有溫度的教學環節。打造立體化課堂教學,精心安排課前導入、課中導學、課后反思教學過程的三個環節。首先,準確把握學情,做好課前有效導入環節。注重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設計,改善以往將紅色資源生硬植入、形式呆板的狀況。要能夠緊密結合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及班級學生的學情分析,尋求思想契合點,利用相關紅色文化和歷史進行課前導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接受紅色教育熏陶的自覺性。很多優秀的教學案例中,教師都是很好地結合學生的專業、民族、思想和心理特點等進行了有效的課前分析,比如通過班級群投票選取該節最感興趣的兩個案例,獲取學生之前相關方面的學習狀況數據,這樣才能選取恰當的導入案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后面的課堂學習做好充分的鋪墊。例如在講授《思想道德與法治》的時代精神一節時,可以課前發布關于家鄉建設的巨大變化調差問卷,老師通過學生填寫的調查結果選定感受最深的同學準備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以身邊人的真情實感和親身經歷開啟授課,讓勇立潮頭的模范人物身上的感人事跡和敢于創新的時代精神走進學生內心,這樣代入感更強、產生共鳴更深。

其次,注重點面結合,拓展思政課堂育人深度。在以往思政課堂講授紅色文化知識時,欠缺必要的課堂氛圍的營造,學生對于老師講述紅色故事感觸不深,大多停留在表面。老師必須基于授課對象的實際需求以及思想、心理特點,要在深刻把握本章節教學任務的同時,篩選出細致深入地梳理出哪些適用于課堂使用,哪些適用于課后使用。引用這些紅色資源時充分應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通過聲音、畫面、背景、光線等多元素輔助以最佳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點帶面,緊密聯系本地的紅色革命史和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深挖紅色資源的時代價值,不斷拓展思政育人的深度,為學生構建出貼近生活的有溫度紅色文化育人課堂,將紅色火種播撒進學生的內心。例如在講授《思想道德與法治》的理想信念一節時,請學生以情景劇形式給大家再現革命戰爭年代仁人志士探尋救國救民出路和真理的畫面,老師在展示過程中靈活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盡量還原歷史事件和場景,從單一的理論講授轉向強化點撥引導,引發學生的情感認同,進而激發政治自覺和政治認同,在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自覺地找到使命擔當,將自身前途和命運與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緊緊聯系在一起。

再次,促進思想升華,抓好課后總結反思。牢牢抓住課后交流與總結反思這個必備環節,讓思政課的呈現具有完整性。完善思政課的考核機制,提升富有成效的課后作業占比,凸顯思政課育人實效。通過課后的討論與小結,讓學生加深對本節課程知識的理解與重點的把握,使其在反思過程中增強理論內化的進度,讓課前和課中的紅色精神植根于思想深處,從而讓學生在思政課中找到歸屬感,傳承紅色基因。例如在班級群中以分組形式通過做簡短ppt、視頻等交流發言,不僅能營造學習的濃郁氛圍,還能促進青年學生實現共同進步,擴大思想進步的同心圓。

2.以豐富的紅色故事融入有高度的教學內容。首先,以紅色主線有效連接理論課堂和實踐課堂的學習通道。在理論課堂中,教師要根據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整合紅色故事,有機結合課堂任務節點,使學生把握住歷史脈絡,全面深刻地讀懂用鮮血和生命鍛造的革命精神,認清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邏輯。以模塊化教學形式,在相關理論課程結束后,合理設計“我談‘信仰的味道”、“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賞讀”“紅色家書分享會”等與理論內容相呼應多形式的實踐課堂內容,使學生在微視頻拍攝、沙龍分享、演講等實踐中真正參與進來,確保入腦、入心,增強學生對思政課學習的認可度和獲得感。 挖掘地方的紅色教育資源,構建校地紅色實踐教育基地,注重提煉關于革命文化、紅色文化的內在思想和精神價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通過現場教學、VR體驗式教學、融媒體教學等不同形式增強教育內容的立體感,有效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延續,落實育人目標。精準把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以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帶領學生走訪革命老區重溫老區精神、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先烈事跡、參觀改革開放圖片展感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變化等,促進理論課堂的內容創新與實踐課堂有效銜接,強化學生的情感認同、政治認同,使思政課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讓學生真懂、真信。關注學生的滿意度和獲得感評價,綜合考察學生的政治意識和實踐能力, 制定切實可行的量化指標,將學生政治理論學習和政治實踐成果納入到思政課評價體系之中,在評價反饋中不斷提高考核的精準度。讓紅色理論的主線貫穿與理論與實踐當中,有效改善以往實踐課堂僅限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單一模式,減少思政課的低效供給,讓思政課“熱鬧”起來,激發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和自覺性,促進教學的供需和諧。

其次,將紅色力量循環傳遞在師生和生生的有效教學互動中。大部分老師在課堂中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傳授課本知識,許多學生都喜歡刷頭條和抖音中的視頻獲取信息,師生關注點和敏感點不同,老師與學生相匯在學習通、智慧職教等學習平臺時,難以產生良性互動。教學軟件設置的互動話題要能與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緊密聯系起來,透過社會現象挖掘其實質,引用恰當的紅色故事闡述深刻道理,發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根據同一話題,可以老師和學生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不同的紅色故事,最后回歸主旨,讓紅色力量在互相傳遞中循環下去,激發情感上的同頻共振,升華思政課堂的獨特魅力。培養學生將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與愛國主義、顧全大局結合起來,滿足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學習需求,將紅色力量傳遞開來?!八氖贰敝邪S多紅色故事,可以根據上課班級學生的專業選取,讓先進人物的英雄事跡感召學生樹立信心和勇氣,繼承和弘揚中國精神,在專業領域開拓創新。思政教師要堅持鑄魂育人的思維,深化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質和內涵,與學生的第二課堂活動內容進行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精準的精神養料供給。建立思政課教師擔任社團指導老師和“四史”理論學習小組導師制度等,踐行紅色精神,強化責任擔當,為學生提高思想素質提供相應的制度和機制保障。使講好紅色故事、演活紅色話劇、汲取紅色力量等豐富多彩且有教育意義的第二課堂活動成為校園新風尚。將紅色故事所蘊含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形態相結合,實現紅色文化與時代發展相適應,與師生發展需求相符合,有的放矢,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把學生的獨立精神與愛國主義、顧全大局結合起來,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將紅色火種傳播開來。

四、結語

總之,高校思政課必須抓住大學生紅色教育的薄弱環節,立足于傳承紅色基因與政治認同的內在邏輯,讓傳承紅色基因在思政課教學中找準定位,有效地將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到思政課教學內容和各章節教學任務中去。發揮紅色基因文化強烈的政治認同功能,優化培育大學生政治認同的教育資源,從學術維度和歷史維度答疑釋惑,堅定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認同和自信,堅定對黨與政府治國理政舉措的認同和支持,全面鞏固提升新時代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曉靜.革命傳統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貪心.[J]衡水學院學報,2021.24.

2.董曉紅.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21.10.

3.劉詠寶.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優化.[J]教育觀察,2020.4.

猜你喜歡
思政課教學政治認同
高校思政課教學案例庫共享社區化模式探索
關于新課改理念下中學政治課堂在數字化教學平臺環境下的多維互動性思考
職業教育背景下應用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創新路徑思考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價值觀視角下的政治認同
價值認同視閾下新時期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的政治認同研究
孟子學說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課教學中加強抗戰教育的思考
在思政課教學中創建課堂學習共同體的可行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