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憶·青春·文本:中國主旋律電視劇的創作突破

2022-05-23 16:31管同宇李化來
電影文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題材記憶時代

管同宇 李化來

(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主旋律電視劇肩負著體現國家意識形態、弘揚主流文化、倡導時代精神和實現文化自信的社會使命。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中國主旋律電視劇也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演變,在題材選擇、藝術表達和敘事方式等方面進行不斷創新。一系列有情感、有力度、青春化的主旋律電視劇作品應運而生,在創作質量和觀眾口碑等方面有明顯提升,引起了觀眾的廣泛關注。在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主旋律電視劇在文化輸出的戰略背景下,不斷與青年文化相融合,拉近主流意識形態與青年觀眾的心理距離,在題材與敘事上突破傳統主旋律電視劇聚焦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創作定勢,以個體言說敘述中國發展,喚起了觀眾對國家與個體身份的認同感。此外,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還圍繞影片人物進行多維度的塑造,展現立體豐滿全面的人物形象,并通過縮短劇集時間,設置多樣化故事情節來引領青年觀眾的觀影習慣,真正做到了“青春語態”與“主旋律”的融合,從微觀視角切入國家與時代的變遷,完成主旋律語境下的宏大敘事。

一、認同與交融:集體記憶的全景建構

法國社會學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認為“集體記憶是一個群體共享或集體建構的事物,在集體身份認同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主旋律電視劇肩負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歷史使命,通過拓展主旋律電視劇的傳播邊界與受眾群體,將主流意識形態貫穿國家層面與自我層面,才能使其適應當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需求,實現國家、集體與自我的多重認同?!犊邕^鴨綠江》是一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史實的主旋律電視劇,在宏觀敘事層面上敘述了毛澤東、彭德懷、洪學智等領導者在戰爭與外交上的重大決策,將影片的敘事時空拓展到國際層面。同時,創作者還從微觀視角對在戰場上的醫生、戰士進行情節設置,展現出人民志愿軍的英勇無畏和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創作者正是通過將微觀與宏觀的歷史史實串聯,喚起觀眾對于歷史記憶的追憶,使觀眾在歷時性的故事中產生共時性的代入感,另一方面,導演通過展現平凡人物身上不平凡的事跡,讓觀眾的個人表達與國家意識產生共鳴。集體記憶并不是脫離個體記憶存在的,它必然是一種民眾個體記憶被社會化的最大公約數。主旋律電視劇《理想照耀中國》采用了單元劇的播出形式,前期通過網絡征集,選取覆蓋中國發展歷程中革命時期、建設時期、改革時期、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導演從人民史觀的視角出發,注重展現大時代背景下平凡人物所做出的不平凡貢獻。在第三集《磊磊的勛章》中,面對奧運會這一重要的國際體育賽事,導演并沒有將視角聚焦在奧運會冠軍的塑造上,而是另辟蹊徑以一位陪練員的視角去展現體育故事,當中國女子柔道隊獲得冠軍時,陪練員只能在幕后感受這份喜悅。導演正是通過這些彼此割裂的獨立故事完成對個體言語的表征,通過將微觀敘事與宏觀敘事相結合的方法,展現小人物在大時代下的命運變遷,折射國家與時代的發展歷程。這些鮮活的人物事跡既是對個體記憶的建構,更是對集體記憶全景式的完善。

法國哲學家??抡J為“重要的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故事的年代”。集體記憶在歷史的發展中并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源自與每一代人家國認同的心理機制建構。主旋律題材作品是否能在基于史實的基礎上引領青年群體的觀影喜好,受到青年群體的關注,是拓展主流文化廣泛傳播的關鍵。在主旋律電視劇《山海情》中,導演通過平視化的敘事視角、生動的人物塑造、高密度的情節設置來拉近創作者與受眾之間的認知差異。首先,導演在題材的選擇上開始重視影片內容與現實之間的聯系,拓展主旋律題材作品的敘事空間,如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村民對基層干部的不信任以及觀念和利益的沖突,都是導演在前期調查過程中所搜集的真人真事。導演通過將視點延伸到觀眾的身邊人身邊事中,觸及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作品更具有一定的貼近性。其次,導演在《山海情》中著重體現青年角色在脫貧攻堅戰役上的貢獻,將青年文化作為主旋律意識的補充,讓青年觀眾對劇中同齡人物的事跡產生對話和心理共振,使其在觀影過程中產生對劇中人物的身份認同,從而實現個體認同到集體認同的跨越。此外,導演還在影片中采用方言進行敘述,進一步強化了同觀眾的交流互動,使觀眾產生對于歷史記憶的認同感。

主旋律題材電視劇作為對國家文化記憶的回顧,成為展現中國特定歷史時代特征的重要載體。揚·阿斯曼認為文化記憶中存在“凝聚性結構”的核心象征體系?!澳坌越Y構”是指在時間維度上連接族群的過去與現在,將過去的重要事件和對它們的回憶以某一形式固定和保存下來,并不斷使其復現獲得現實價值。在主旋律電視劇《正是青春璀璨時》中,導演將影像內容聚焦三線建設者的家國情懷,與成長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觀眾的內在記憶產生產生共鳴,導演通過對國家記憶中的重要事件進行復現,增強觀眾對于國家記憶和影片個體記憶的認同。同時,《正是青春璀璨時》等主旋律電視劇結合時代背景,通過對關鍵歷史事件進行回顧,并以平視化視角將題材向大眾生活延伸,也滿足了青年觀眾對國家歷史的回溯,在時代變遷中對個人意識進行主體建構,實現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交融,構成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多元文化景觀。

二、聚焦與映射:典型形象的多元呈現

主旋律題材電視劇作為對現實時空的鏡像呈現,在塑造影片典型人物形象時強調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認為“典型人物的塑造核心,還是如何看待歷史、表現歷史、還原歷史、還原于人的問題”。拉康在對鏡像理論中提出關于凝視的論證,當觀眾在觀看影片人物時自我的欲望機制被投射到劇中人物身上,爾后又轉向自我進入觀者與被觀者共存的想象域中??梢哉f當我們“凝視”屏幕時,在某種程度上逃離了象征秩序而進入想象關系之中。在傳統主旋律題材中創作者往往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人物具有不畏犧牲、無私奉獻等思想境界高于常人的優秀品質。不過這種同一化的典型形象塑造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觀眾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欲望映射,使得觀者與被觀者的想象空間相互割裂。如何多維度地通過藝術手法塑造具有個性化的典型形象是提升主旋律題材電視劇“代入感”的關鍵。

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在當下社會環境中所展現的青春化表達是時代發展與審美需要的共同表現。青春語境作為當代年輕人的群像體現,將個人從集體中凸顯出來,讓青年群體產生個體與時代發展的呼應。在電視劇《大江大河》中,創作者突破了傳統主旋律題材電視劇人物塑造的范疇,在塑造典型人物正面形象的同時,也注重人物本身真實感的重構,使主旋律題材電視劇更加適應當下多元化的青春語境。電視劇《大江大河》講述了雷東寶、宋運輝、楊巡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中,通過努力拼搏實現了人生理想的故事,導演在劇情的安排上突出了情節的矛盾性和曲折性,從人物自身的身份、思維出發使得人物的塑造貼近現實,導演既讓觀眾看到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人民敢闖敢拼的人物群像,還通過情節設置運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擺脫了臉譜化人物形象的單一審美,避免了“高大全”的公式化人物呈現。

主旋律電視劇《大江大河》中所展現的人物角色都分處于不同社會層次,如宋運輝所代表的鄉村和雷東寶所代表的私營企業以及楊巡所代表的國營單位,導演通過三位主要人物的不同社會層次全景式將改革開放對中國人民的影響進行展現,劇中人物社會層次與群眾社會層次一一對應讓觀眾對劇中人物形象產生認可與共鳴。最后,除了多維度的人物塑造手法,導演還注重在宏大敘事中凸顯個體的命運,突出展現重大歷史語境之外普通人的個體敘事。而在《理想照耀中國》第四集《紐扣》中,導演也同樣對改革開放時期的事件進行創作,在該分集中導演講述了中國個體戶第一人章華妹的故事。在劇集中,男主人公王嘉文作為打辦的執法人員與所謂“資本”傾向的生意人章華妹對抗的過程中,導演完成了王嘉文從打辦執法的捍衛者,到“只扣貨,不抓人”的動搖者,最后成為個體經商的支持者之間的角色轉變。同樣,在第十二集《一家人》中,導演講述了主人公杜富佳身為人民英雄杜富國的妹妹繼承了哥哥不畏生死、不畏艱苦的優秀品質,在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堅決前往武漢援助的故事。在影片中,導演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多維度塑造既表現主人公杜富佳無私奉獻的正面形象,也展現了主人公杜富佳面對死亡時脆弱崩潰的側面形象。導演通過展現劇中人物情緒的雙面轉換與多維立體的情緒鏈條,在觀眾面前構建起一個生動真實的人物形象,通過聚焦“小切口”展現時代的宏大敘事更容易拉近影片與觀眾的距離,也讓社會中不同身份的群體產生對時代變遷的參與感與親切感,呈現出主流文化與平民視角相融合的新景觀。當下的主旋律電視劇在影像呈現上貼近青年,在主題呈現上感染青年,在意識形態上引領青年,通過在畫面中展現多層次的人物面向,多樣化的情緒轉向實現意識形態與青春話語的融合,在主旋律電視劇的宏大敘事下完成對青年價值的建構,對主旋律電視劇拓寬青年受眾市場大有裨益。

三、更迭與創新:新時代電視劇敘事文本的構建

在今天多元敘事時代,好的敘述方式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抓住接受者的注意力,用平常的語言講述真實的故事往往比捏造、高高在上更加實在、有效。主旋律電視劇的文本創新要注重縮短影片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采用平視化的敘事視角,切合普羅大眾的審美需要。其創作更注重個性的獨立發展、道德意志的自由選擇、生命過程的真實體驗,更青睞“非理性人”“感覺文化”乃至對身體元素細致入微的感受。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大量采用平民視角的敘事文本,通過平凡的生活圖景折射出社會時代的宏大鏡像。在主旋律電視劇《在一起》中,導演聚焦抗擊疫情的時代背景,設置《救護者》《火神山》等十個單元,在二十集的篇幅中對抗擊疫情過程的動人事件進行敘述,其場域覆蓋鄉村、街道、家庭等方方面面,對運輸物資的司機、醫生、外賣員等群體進行立體式的表現。導演通過時代命運與個人命運相互交融,使得片中情節與觀眾在抗疫時期的日常生活產生呼應。導演通過細致的再現時代環境,讓觀眾的主體意識與劇中人物產生共時性的共鳴,體現影片的人文價值。此外,該劇以單元劇的形式展現,通過不同故事不同人物的演繹,使觀眾能夠在多位人物形象中找到自己所對應的角色,在時代變遷中體現個人成長,展現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導演拋棄過往主旋律題材作品中的精英視角,通過對社會中平凡個體的呈現,實現了主旋律題材作品在青春語境下的現實突圍,讓受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受時代脈搏。

其次,在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中敘事文本的創新還體現在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表達上。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當下社會思潮正朝著的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對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產生一定的影響。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采用平視化的敘事文本,重構主流意識形態的合法性,突破傳統意識形態“說教”意味的直觀輸出。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導演將陳獨秀與其子陳延年和陳喬年的家庭敘事與革命敘事交叉敘述,陳延年和陳喬年從無政府主義信仰到共產主義信仰的轉變中同父親陳獨秀的關系也從不和到冰釋前嫌,導演通過將國家意識與家庭倫理并置,既凸顯馬克思主義是救亡圖存的必由之路,也激發觀眾對陳獨秀父子的關系轉變產生情感共鳴。在陳延年和陳喬年走向刑場時,導演通過冷靜客觀的視聽手法將兩人去法國留學與慷慨赴死的鏡頭并行展現,讓觀眾產生情緒上的積累,在家國同構中喚起觀眾對共產主義信仰的肯定。

最后,在青春語境下的主旋律敘事文本,除了通過真實地還原歷史時空,塑造基于史實的青年人物形象來使觀眾產生認同之外,還可以通過設定特定場域的敘事時空來追溯歷史面觀。在主旋律題材作品中真實的歷史場景還原、情感的時空穿透力、合理的邏輯發展是主旋律年代青春劇突出青春敘事年代的歷史語境和當下視角,也是取得藝術和市場成功的首要保證。主旋律電視劇《百煉成鋼》的敘事文本帶有鮮明的青春色彩,通過對歷史記憶的復現與重構,在不同的歷史場域中,構建起觀眾熟知的敘事空間。生動展現了中國近代革命、建設、改革、復興歷程的時代圖景,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征途全景式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電視劇《百煉成鋼》以單元劇的形式通過八首歌曲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的輝煌故事,導演不僅在人物塑造上選取年輕化的特型演員,彌補當代觀眾對歷史記憶的假定認知,還從敘事結構和音樂等方面引領青年觀眾的觀影喜好,滿足了觀眾對主旋律電視劇的審美需求。導演以單元劇的形式,在不同的獨立情節中表達共同的主旨核心,在點點滴滴的情感積累中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另外,單元劇融合了長短劇的優勢,在有限的影片時空中凸顯時代意識與主題表達。在《百煉成鋼》劇集中每個故事的情節、所處的時代以及人物都有所差異,在播放順序上也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和線性關系,但是導演通過對分集影片主題的強化,使得集與集之間形成了對中國共產黨紅色精神的共振,從多個視角、環境多維度地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奮斗歷程,讓觀眾在集與集之間的點滴感觸上升到對整體宏觀敘事的理解,既強化了主旋律題材作品的核心價值與集體認同,也滿足了新時代青年群體精神文化的需要。影片從觀眾的視角出發,盡可能地貼近觀眾的歷史認知,并聚焦當下的社會生活,引發觀眾的廣泛思考,這類主旋律電視劇聯合創作的新模式,促進了制作團隊的創作熱情,也帶來了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商業、藝術與意識形態的多重融合。

結 語

當下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受到青年觀眾的廣泛關注,不僅是主旋律題材作品在青春語境下的大膽嘗試,也是主旋律題材作品適應時代嬗變的發展規律。主旋律電視劇立足時代發展,著重塑造基于史實的真實人物,以平民視角構建起個人、集體、國家的集體記憶。導演通過微觀視角展現中國發展征程的宏大敘事,加強對現實生活的觀照,實現了主流意識形態與青春話語的融合,將影片的意識形態、藝術表征彼此結合,突破傳統主旋律題材作品的線性敘事結構,優化敘事結構和視聽呈現。同時,創作者大量起用青年演員作為影片的人物呈現,引領青年群體的審美喜好,讓國家意識對青年群體的主體意識產生呼應,總之,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在敘事層面的不斷創新既是主流文化對當代青年群體的個體塑形,也為主旋律題材作品未來的良性發展探索出一條新道路,實現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藝術性與市場性的統一。

猜你喜歡
題材記憶時代
廣電總局關于2020年4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
記憶中的他們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記憶翻新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6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3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