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心肌酶譜與肌鈣蛋白檢測臨床意義及研究新進展

2022-05-27 19:13牛海玲任國慶李永明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4期
關鍵詞:肌鈣蛋白新進展臨床意義

牛海玲 任國慶 李永明

摘要:心肌酶譜是心肌多種酶的總稱,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肌紅蛋白(Mb)、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能夠反映心肌損傷,診斷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肌鈣蛋白(cTn)位于收縮蛋白細肌絲上,屬于調節蛋白,亦能反映心肌細胞受損情況,診斷不穩定性心絞痛、心衰、心肌梗死等疾病。由于血清心肌酶譜、cTn均能評估早期心肌損傷,所以逐漸得到臨床推廣。本文就血清心肌酶譜、cTn檢測的臨床意義新進展展開分析。

關鍵詞:血清心肌酶譜;肌鈣蛋白;臨床意義;新進展

【中圖分類號】? G64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心肌酶譜通常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肌紅蛋白(Mb)、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1],其中CK能夠催化腺苷三磷酸(ATP)、肌酸生成腺苷二磷酸(ADP)、磷酸肌酸,為肌肉收縮提供能量,廣泛分布于全身,且在骨骼肌含量最高,之后是心肌;LDH位于細胞質,是糖酵解中的重要酶,亦廣泛分布在各組織中,而心肌LDH含量居第2位;Mb屬于色素蛋白,外周血內Mb處于游離狀態,容易被腎臟清除,心肌含量居第2位;AST是細胞內功能酶,細胞損傷時呈高表達;CK-MB主要分布在心肌細胞質;α-HBDH在心肌中含量最高;而上述酶均可用于診斷心肌損傷。肌鈣蛋白(cTn)參與肌肉舒張與收縮[2],含有cTnC、cTnI、cTnT三個亞單位,診斷心肌損傷時敏感度、特異度較高。本文就血清心肌酶譜、cTn檢測的臨床意義新進展展開分析。

1急性心肌梗死(AMI)

AMI是以持久性胸骨后疼痛為主要癥狀的常見心血管疾病,早期診治能夠降低死亡風險。陶婷[3]學者指出,AMI患者的CK(346.2±47.8)μ/L、LDH(383.1±47.3)μ/L、AST(83.1±17.6)μ/L、CK-MB(43.7±7.4)μ/L、cTnI(16.36±2.6)ng/mL顯著高于非AMI患者(125.2±61.3)μ/L、(182.4±31.9)μ/L、(23.0±11.8)μ/L、(15.6±7.8)μ/L、(0.42±0.1)ng/mL,P<0.05,且心肌酶譜診斷AMI的敏感性為85.7%,而cTnI診斷AMI的敏感性為92.0%,提示心肌酶譜、cTnI均能對診斷AMI起到積極作用。另外,江云濤[4]學者還指出,心肌酶譜(AST、CK-MB、LDH、CK)+cTnI能夠有效診斷AMI,降低誤診、漏診風險。

2心力衰竭

近年來,受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心力衰竭患者數量增多,故心力衰竭診斷工作亦是臨床重點。舒麗[5]學者以35例正常人群為對照組,以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CK-MB(16.24±6.19)U/L、CK(82.11±37.68)U/L、cTnT(0.59±0.26)μg/L均高于對照組(5.17±2.67)U/L、(41.57±19.62)U/L、(0.36±0.19)μg/L,P<0.05,提示上述心肌酶譜指標與cTnT能夠有效評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輔助制定臨床治療方案。李雄偉等[6]學者對45名健康成年人(健康組)、45例急診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組)展開研究,且均檢測心肌酶譜(CK-MB、LDH、α-HBDH、AST)、cTnI,結果顯示心力衰竭組上述指標更高,并且隨著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家中,上述指標提升,亦證實了心肌酶譜、cTn對于此類患者的應用價值較高。

3小兒疾病

魏麗華等[7]學者以90名健康兒童(對照組)、90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損傷患兒(試驗組)展開研究,均采集3ml靜脈血,離心且檢測心肌酶譜(AST、LDH、CK)以及高敏肌鈣蛋白(hs-cTnT),結果發現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損傷患兒的AST、LDH、CK、hs-cTnT水平均偏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表明心肌酶譜、cTn還能用于診斷小兒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損傷。石天霄[8]學者指出,心肌損傷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HBN)的常見并發癥,但是因缺乏早期體征及癥狀,所以預防及重視程度不足,容易損害新生兒身體健康,故該學者以154例HBN患兒為研究對象,通過檢測cTnI、心肌酶譜,發現cTnI、心肌酶譜能夠判斷HBN患兒心肌受損程度,亦為臨床防治HBN后心肌損傷提供了新思路。

4小結

綜上所述,血清心肌酶譜、cTn能夠診斷AMI、心力衰竭等多種疾病,可以作為臨床評估心功能的重要補充,有助于提高臨床診治質量,及時挽救患者生命,故應用價值較高,今后也可以繼續擴展其適用范圍,以便進一步明確二者對于其他疾病的診斷效能,準確、及時掌握患者病情,提高醫療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軍濤,田榮英.心肌酶譜、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與腦鈉肽聯合檢測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河北醫藥,2019,41(12):1779-1783.

[2]崔娟,孫曉平.NT-proBNP聯合肌鈣蛋白Ⅰ檢測對老年慢性心衰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藥雜志,2021,38(6):521-523.

[3]陶婷.心肌酶譜與肌鈣蛋白Ⅰ的表達水平在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意義[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8,34(12):53,60.

[4]江云濤.外周血cTnI聯合心肌酶譜檢測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21,43(6):1026-1027.

[5]舒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鈣蛋白與心肌酶檢測的臨床意義[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22):89-90.

[6]李雄偉,董俊麗.心肌肌鈣蛋白I心肌酶譜及血清腦鈉肽檢測在急診心力衰竭者早期診斷及病情嚴重程度評估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5):594-596.

[7]魏麗華,鄭曼飛,劉光惠.心肌酶譜和高敏肌鈣蛋白T在小兒手足口病并發心肌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醫療裝備,2019,32(1):51-52.

[8]石天霄.血清心肌酶譜及肌鈣蛋白檢測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9,37(5):846-847,856.

猜你喜歡
肌鈣蛋白新進展臨床意義
在線分析儀表和系統及其應用技術新進展
2016年EMSEV學術研討會與震磁研究新進展
血檢可預測心臟病風險
代謝性疾?。禾悄虿∧I病診療新進展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國外大學生就業指導研究新進展及啟示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體外循環與非體外循環冠脈搭橋術對比研究
無創性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面積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