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2016-10-17 06:21龔志寧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4期
關鍵詞:臨床意義產程

龔志寧

【摘要】 目的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46例產婦,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23例。對照組采取仰臥位分娩, 實驗組采取側俯臥位分娩, 對比兩組產婦的產程及新生兒窒息情況。結果 所有產婦均順利分娩, 無一例轉剖宮產。對照組平均耗時(47.6±5.7)min, 實驗組第二產程平均耗時(29.4±2.4)min,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未發生窒息, 對照組有2例新生兒在出生后1 min發生輕度窒息, 有2例在5 min時出現重度窒息, 新生兒窒息率17.39%。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側俯臥位分娩能夠有效縮短產程且不會對新生兒造成影響,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側俯臥位;產程;臨床意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208

仰臥位是我國產婦順產最常用的體位。相關研究表明, 仰臥位會延長產程, 增加會陰側切率, 并容易造成胎兒窒息、難產[1]。本院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 采取側俯臥位自然分娩能夠縮短產程, 減輕產婦陰道損傷,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于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4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23例。對照組年齡22~31歲, 平均年齡(25.4±1.8)歲, 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37.2±1.3)周。實驗組年齡23~30歲, 平均年齡(24.8±1.7)歲, 孕周37~40周, 平均孕周(36.7±1.1)周。所有產婦均為單胎頭位, 無產科并發癥或合并癥。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仰臥位分娩, 產婦宮口開全, 胎頭拔露后平臥產床, 按常規操作進行接產。實驗組采用側俯臥位分娩:產婦向一邊側躺, 一側下肢盡量伸直, 另一側下肢呈90°彎曲, 并用枕頭將彎曲下肢墊起。若30 min后胎兒未分娩出且產婦體力消耗過大, 先讓產婦適當休息, 再出現幾次宮縮后, 繼續以側俯臥位分娩。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與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產婦均順利分娩, 無一例轉剖宮產。對照組產婦第二產程耗時43~58 min, 平均耗時(47.6±5.7)min。實驗組產婦第二產程耗時24~37分鐘, 平均耗時(29.4±2.4)min, 實驗組第二產程耗時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未發生窒息, 對照組有2例新生兒在出生后1 min發生輕度窒息, 有2例在5 min時出現重度窒息, 新生兒窒息率17.39%。兩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產程中采用不同的分娩體位, 目的在于加速產程進展, 緩解產婦疼痛, 保證分娩質量。第一、第二產程是分娩的關鍵, 對產程是否能夠順利進展起到決定性作用[2]。傳統仰臥位分娩在聽胎心、搶救孕婦等方面較為便利, 然而仰臥位容易對胎兒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產婦取仰臥位分娩時間相對較長, 容易造成胎盤供血量不足, 這是造成胎兒宮內窘迫和新生兒窒息最主要的原因[3]。同時仰臥位還會導致產婦出現骶尾關節擴張困難, 影響胎兒下降, 增加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率。仰臥位分娩對產婦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仰臥位一方面會使產婦軟產道出現水腫, 增加會陰撕裂的發生率, 另一方面會造成產婦在分娩期間消耗大量體力, 使產婦在分娩后出現子宮收縮乏力, 加大產后出血量[4]。

國外對側俯臥位分娩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并已經被廣泛運用。側俯臥位可以使體力較差的產婦獲得短時間的休息, 幫助其恢復體力, 防止產程中對骶骨造成過大壓力。側俯臥位還能促進骶骨向骨盆后方移動, 有助于胎兒下降。同時側俯臥位對矯正胎位異常具有一定的效果。孕婦采取仰臥位會造成骨盆可塑性大幅下降, 胎兒重心在重力的影響下移向孕婦內側后方, 使枕后位、枕橫位的發生率上升, 若孕婦出現產力、骨盆等異常, 極易導致形成持續性枕后位或持續性枕橫位, 容易造成矯正胎位出現困難從而延長產程[5]。由于胎兒在羊水浮力和中立的作用下可以繞自身的長軸發生旋轉運動, 因此產婦取側俯臥位, 胎兒背部會向產婦腹前方移動并帶動胎頭枕部旋轉, 提高胎兒由枕后位、枕橫位轉為枕前位的成功率, 既能夠降低剖宮產率, 也能進一步縮短總產程時間。側俯臥位能使產婦身體向側前方傾斜, 使子宮的壓力更大, 加強了子宮的收縮力, 使產程縮短[6]。

本次實驗中, 實驗組產婦的第二產程平均耗時(29.4± 2.4)min, 新生兒未發生窒息。對照組產婦的第二產程平均耗時(47.6±5.7)min, 新生兒窒息率17.39%。實驗組的第二產程耗時與新生兒窒息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采取側俯臥位分娩能夠縮短總產程, 減少產婦在分娩期間的大量體力消耗, 有效避免了因產程過長導致的產后子宮收縮乏力, 降低了產后出血幾率, 保證產婦與新生兒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 池琳琳, 曹涵淋, 郭洪花. 正常分娩非仰臥臨產體位應用的研究進展. 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36):6181-6184.

[2] 潘敏, 雪麗霜, 零恒莉, 等. 產程早期體位干預配合分娩輔助設施對分娩的影響. 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3):297-300.

[3] 荊蕊平, 陳殿紅, 盧麗云. 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臨床研究. 中國婦幼保健, 2010, 25(19):2743-2746.

[4] 張素麗, 李衛紅, 李愛麗. 側俯臥位糾正枕后位和枕橫位變為枕前位的臨床觀察分析. 中國當代醫藥, 2010, 17(22):235-236.

[5] 潘敏, 雪麗霜, 陳悅, 等. 體位干預及采用分娩輔助設施對產程及分娩結局影響的研究進展.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8): 2874-2876.

[6] 張依妮, 郭洪花. 不同分娩體位在第二產程應用的研究進展. 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3):281-283.

[收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歡
臨床意義產程
延伸化助產護理干預對自然分娩產婦的心理狀態及產程的影響
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在產程中的應用及滿意度分析
無痛分娩下新產程標準管理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鎮痛分娩會影響產程嗎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水平及臨床意義分析
膝關節后交叉韌帶解剖研究及臨床意義
肺炎合并膿毒癥患者檢測血清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