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狀態

2022-05-29 13:59馬祖云
課堂內外·創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景海鵬航天員運動員

馬祖云

“落地的一瞬間,特別有成就感”“下一個周期,希望能達到新的高度”……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的“00后”運動員馳騁冰雪賽場,用激情與奮斗詮釋青春,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揮灑汗水、奮力拼搏,展現出虎虎生威的雄風,激發了億萬觀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也點燃了人們一起向未來的豪情。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寄語運動員:“人生能有幾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今天,新時代中國運動員在冬奧會賽場上與世界最高水平的運動員們切磋技藝、超越自我,展現出頑強拼搏、勇于挑戰的意志品質和開放自信、團結包容的精神風貌。冬奧賽場深刻啟示我們,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狀態。每一次拼搏,都意味著不輕言放棄,都是在為成就夢想蓄積力量。1

干事創業,無人不希冀成功的榮耀。拼盡全力不一定都能夢想成真,但成功背后必定是超越常人的艱辛努力。從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到運動員的摘金奪銀,從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績到普通勞動者的默默奉獻,都伴隨著激越豪邁的奮斗進行曲。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舉世矚目,背后是日復一日的苦練;短道速滑運動員贏得比賽、為國爭光,背后是奮勇爭先的搏擊。事業有成者的經歷表明,一切收獲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奮斗。2

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煉。奮力拼搏方能實現可貴的自我超越。這種超越,是一種不懼挑戰的勇毅,可謂“越是艱險越向前”;是一種戰勝自我的奮起,可謂“不用揚鞭自奮蹄”;是一種不甘平庸的行進,可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馬偉明堅持自主創新,帶領團隊破解科技難題、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鵬勇于自我加壓,戰勝生理心理的極限考驗,書寫“三度飛天”的傳奇;蘇炳添無懼傷痛,煥發精神與斗志,終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比賽中“飛”入決賽。正如歌曲《超越》所唱:超越所有的定義,超越偉大的平凡,超越自己。3

拼搏,彰顯堅韌不拔的意志。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勝利,唯有反復淬火才能百煉成鋼;哪有平白無故的幸運,唯有經受磨礪才能收獲良機。努力奮斗者,體現著永不言棄、百折不撓的意志力。這種力量源自信念,離不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貴在恒久,離不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專注;難在堅持,離不開“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頑強。從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南仁東帶領團隊建“中國天眼”望宇宙,再到黃大發率眾在絕壁鑿出“生命渠”……令人感佩的傳奇故事不勝枚舉,同時昭示我們:事業的成功,總是孕育在奮力搏擊、敢于勝利的征途上。4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睂τ趭^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有“春華”才有“秋實”。讓我們激揚氣呑萬里如虎的雄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負歷史、不負韶華,在新征程上續寫新的璀璨華章。

——摘自《人民日報》(2022年02月17日第04版)

①本段用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來承上啟下,既連接了開篇的例子,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文章論述的主題。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一定要精心設計過渡句或過渡段,以便讓文章上下勾連、文脈暢通。

②本段列舉了“科學家”“運動員”“英雄人物”“普通勞動者”“航天員”等面例,用以闡明成功離不開奮斗。后兩段則列舉了馬偉明、景海鵬、蘇炳添、屠呦呦、南仁東等生動個例,用以闡明拼搏的價值。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式,能使文章的論述周全而深刻。

③作者先連用三個“這種超越,是……可謂……”的短句形成排比,來闡釋超越的內涵。再連用三個個例形成排比,對前述三個短句進行佐證。兩組排比句的應用,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④前一段和本段都采用了相同的論述模式——首先將分論點放在段首,然后用排比等手法對分論點的內涵進行闡釋,接著用一組具體的實例來增強說服力,最后回扣并重申論點。這樣的論證方法在時評寫作中十分常見,大家可以學習、借鑒。

〈素材延伸1〉

馬偉明:“一人能抵十個師”的“國寶級”專家

出生于1960年的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是我國的“國寶級”專家。他在艦船動力和電氣工程方面艱苦攻關幾十年,使我國的海軍艦艇擁有了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心”;他在電磁彈射、全電力推進系統等先進軍事技術上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讓我國在這些領域完成了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轉變。

20世紀90年代初,拿著僅有的3.5萬元經費,馬偉明和同事們在洗漱間改造的簡陋實驗室里進行發動機研發?;苏?年,在對數十萬組數據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他們終于成功研制出帶穩定繞組的十二相整流發電機,從根本上解決了“固有振蕩”這道世界性難題,徹底掃清了我國發展潛艇的障礙。

沒過多久,馬偉明又被委以重任——發展電磁彈射技術。美國科學家用了21年時間花費32億美元才開發出這一航母核心技術,而馬偉明帶領團隊僅用了幾億元人民幣和10年時間,就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電磁彈射技術的國家。這樣的成就令世界矚目,有美國媒體評價馬偉明“一人能抵十個師?!泵绹浵铝撕艽蟮墓Ψ?,想讓馬偉明為其效力。然而,馬偉明卻斬釘截鐵地說:“自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永遠只是中國人?!?/p>

〈素材延伸2〉

景海鵬: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景海鵬,1966年出生于山西運城。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3次“出征”太空,3次執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長達49天。他還是我國飛行高度最高的兩個航天員之一。

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要進行8大類、上百個課目的學習、訓練與磨礪,每一項訓練都挑戰著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極限。比如在離心機訓練中,身體要承受8個G的過載——相當于自身重量8倍的壓力壓在身上的同時,還要進行其他方面的操作。當身體扛不住的時候,可以按左手邊上的紅色按鈕讓離心機立馬停下來。但景海鵬當航天員的20多年里,從沒有因為扛不住而按下那個按鈕。

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中,面對艙門打不開和軌道艙突發火災警報的情況,景海鵬準確判斷意外險情,沉著冷靜,精準操控,與另外兩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一起,出色地完成了我國首次太空出艙活動任務。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突發話音通信長時間中斷故障,景海鵬及時排查故障,并經過天地協同恢復了通信暢通,確保了任務得以圓滿完成。如今,面對還會不會再飛這個問題,景海鵬鏗鏘有力地回答道:“只要祖國需要,我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猜你喜歡
景海鵬航天員運動員
寫給航天員的一封信
春節前寫給航天員的一封信
我要當航天員
來吧,少年航天員
我國優秀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
景海鵬:三飛太空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運動員
“航天英雄”景海鵬小時候二三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