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配伍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2022-05-30 01:00莫家泉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2年10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

莫家泉

摘 要 本文針對新版初中語文教材的配伍問題,進行了實事求是的觀察和思考。主要涉及語文知識、寫作、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口語交際等五個方面與單元課文的配伍。文章通過客觀呈現與科學分析的緊密結合,進而論證教材配伍是一種學問,也是一門科學。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材研究 配伍問題 觀察思考

“配伍”的原意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起來同時使用,以加強藥理作用、減弱毒性、刺激性或防止副作用、矯正惡味。亦泛指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品、項目或內容配合起來使用,以增強配伍效果。本文所說的“配伍”重點是指非來自課文而又放在單元中的若干內容,分別是語文知識、寫作、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口語交際等。這些項目都是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編者之所以配上這些內容,是從全面培養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語文知識綜合考慮的,它們的介入使單元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元。

“配伍”雖然從表面上看只是一個組合,但這是一個思維嚴謹、科學嚴密的組合。講究科學的首要原則是合理、合群、合情、合適。研究和評價初中語文教材的配伍問題,立足的基點和基本單位都是“單元”。整個初中學段六個學期六本書,每冊六個單元合起來總共是三十六個單元。這些單元的配伍情形怎樣,必須從單元的角度按照一定的類別和標準去觀察審視,比較辨別,理性思考,客觀評價,這樣才能了解伍配是否恰當完美。

一、對“語文知識”配伍的觀察與思考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語文知識”主要是語法和修辭。如果將六冊教材的語文知識羅列出來,便知它們是按照由淺顯到深奧、由簡單到復雜的次序設置的。這些語文知識從七上的“比喻”開始,到九上的“恰當運用關聯詞語”收官,總共40個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舊教材中都是集中放在每冊書的后面,不存在與單元課文配伍的問題;而現在分別插入相關的單元課文之后,這自然就與所在的單元合為一個整體。將這些語文知識分別置于相關課文后面,是新課標“隨文學習”理念的落實,是為教學服務的。這些語文知識都用方框圈了起來,框內文字主要是對語文知識進行介紹,介紹時自然要舉例說明。如果依照常理,這些例子應該從前面的課文中“拿來”,這樣,語文知識與課文例子就能很好地配合起來,“隨文學習”也就有了可供耕耘的廣闊天地,這可以大大降低課文重點詞句教學的難度。

從編者角度來看,語文知識與課文的配伍應該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每篇課文都是各種語文知識的匯集,相關語文知識都可以在課文中找到例證。但統編教材的編撰卻有些出人意料之外。例如七上第一單元第1課《春》的后面編選的語文知識是“比喻”,共設例五個,其中前兩個是:1.“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本幷哧U釋的知識有:概念“比喻”,分類“明喻”,作用“生動”“鮮明”,要素“本體”“喻體”和“比喻詞”,語言簡明扼要,有針對性地聯系了前面的課文,完全符合“隨文學習”的要求,說明語文知識與課文的配伍是合適的。但是這個方框中后面三個“暗喻”和“借喻”的例子,則依次出自《理想》《 一月的哀思》《三棵銀杏樹》。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且不論這三篇作品是否出自這個單元,是否入選統編教材,學生是否學過,單從“隨文”這個原則來看,就無法讓學生“隨文學習”。研究教材可以發現,如果將這個知識移到這個單元《濟南的冬天》一課后面,效果則大不相同,因為該課“暗喻”“借喻”俱全。它們分別是:1.“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崩?中“整個的”是本體,“藍水晶”是喻體,“是”是比喻詞,完全符合暗喻的三要素;例2中的“這塊水晶”是承前而來的借喻,本體和比喻詞都無須出現,是典型的“借喻”。這樣的配伍就完美無缺了,而且還極為巧妙地呈現了課文內容。

二、對“寫作”配伍的觀察與思考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寫作”項目也是根據單元課文來配伍的。配伍的依據一是單元課文題材即內容,二是單元課文形式即體裁。整個初中語文教材總計36個單元,編者共安排了36次寫作訓練。這些寫作內容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針對所列專題進行簡明扼要的輔導,而且還據此命制了一個簡明扼要的名稱。如九下第四單元“修改潤色”,輔導的特點是說明性與理論性統籌兼顧;二是“寫作實踐”,一般安排三個練筆任務:一個小作文,兩個大作文。這里的三個命題都緊扣單元課文,或在內容上相近,或在體裁上一致,充分體現先讀后寫、讀寫結合的教學程序和教學理念。如七下第一單元的寫作主題是“寫出人物的精神”,這個單元課文涉及的人物有鄧稼先、聞一多、魯迅、孫權等,作者是怎樣表現他們的精神的,每篇課文都是很好的榜樣。根據輔導內容設置的“寫作實踐”,共列出了三個作文命題,依次為《我的好朋友》《爭論》《這樣的人讓我 》。這種命題配合輔導、寫作配合課文的配伍方式是比較和諧的。再如七上第六單元的寫作專題是“發揮聯想和想象”,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有《皇帝的新裝》《天上的街市》《女媧造人》《寓言四則》,它們都是“聯想和想象”的精品,這樣的配伍當然也是值得稱道的。這是編者精心設置的結果,也是這套新教材讀寫結合的典范。

但也有個別單元的配伍并非如此默契。如九上第三單元的寫作專題是“議論要言之有據”,這是從“論據”角度設置的,而該單元選入的課文有《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詩詞三首》等,都是文言詩文。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這個單元課文都不是議論文,無一例可用作借鑒,單元寫作與課文很難配伍。況且,議論文是九年級寫作訓練的重點,教材已經安排了議論文三要素中的兩個:“觀點要明確”“論證要合理”,這個“議論要言之有據”是“論據”要素,必不可少。為了這三個寫作專題名稱的一致性和協調性,不如改為“論據要恰當”更好。

三、對“綜合性學習”配伍的觀察與思考

“綜合性學習”是一種超越課堂、超越學科的學習活動,是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核心的實踐性學習活動。正因為如此,新版初中語文教材共設計了15次綜合性學習。每次都有一個大的標題統領,也可以理解為主題,這是教材中一種開放性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學習內容。綜合性學習是插入有關單元之中的,也就自然涉及到與單元課文配伍的問題??v觀15次綜合性學習的設置來看,大都是比較“般配”的。例如七下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主題是“天下國家”,這個單元有課文《黃河頌》《最后一課》《土地的誓言》《木蘭詩》。綜合性學習中設置的三個問題是:“激發心志:愛國人物故事會”“陶冶心靈:愛國詩詞朗誦會”“啟發心智:愛國名言展示會”。本單元課文中關于“國家”和“愛國”的素材非常豐富,因而,“愛國人物故事會”的“故事”可以講韓麥爾和小弗朗士的感人事跡;“愛國詩詞朗誦會”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朗誦《黃河頌》《木蘭詩》;“愛國名言展示會”的“名言”可以從這些課文中提取出來??梢?,單元課文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聯系非常緊密,配伍十分成功。

但可惜得很,教材中也存在綜合性學習與單元課文關系不大甚至毫無聯系的配伍情況。例如七下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孝親敬老,從我做起”,而這個單元的五篇課文是《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驛路梨花》《最苦與最樂》《陋室銘》《愛蓮說》。這些課文都與學習主題無關。如果教材中必須編入“孝親敬老,從我做起”這個綜合性學習專題,最好將它放在七上第二單元。因為這個單元課文有《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每篇作品都含有“孝親敬老”的內容,但是該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卻是“有朋自遠方來”,與所選四課六篇作品內容驢唇不對馬嘴,這個“伍”就很難“配”成了。

四、對“名著導讀”配伍的觀察與思考

“名著導讀”就是引導學生去閱讀名著。新老教材雖然都編入了“名著導讀”,但老教材集中放在每冊書之后,新教材則穿插在單元中間。前者只能與某冊書關聯,后者則與單元課文配伍。如果以單元而論,插入36個單元中的“名著導讀”總共12次,平均每冊書2次。這些“名著導讀”的內容基本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對名著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二是讀書方法指導。通常情況下,如果以某部大書或“文集”作為“名著導讀”對象的話,那么這個單元中最好要有節選自這部大書或這本文集中的精彩篇章作為課文,形成大書與篇章之間彼此照應的聯系。例如九上第六單元的“名著導讀”是“《水滸傳》:古典小說的閱讀”,該單元選編的四篇課文分別是《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三顧茅廬》《劉姥姥進大觀園》。其中《智取生辰綱》就出自《水滸傳》。這樣既有《水滸傳》的概括介紹,又有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綱》的選讀,兩者配合十分密切。概括介紹形成“面”,片段學習形成“點”,點面結合,互相關顧。七上第三單元的“名著導讀”是“《朝花夕拾》:清除與經典的隔膜”,該單元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出自《朝花夕拾》;八上第五單元的“名著導讀”是“《昆蟲記》:科普作品的閱讀”,該單元的《蟬》就出自《昆蟲記》;九上第一單元的“名著導讀”是“《艾青詩選》:如何讀詩”,該單元的《我愛這土地》就出于《艾青詩選》。這些“名著導讀”與所在單元課文的配伍都十分恰當。

可是有些單元的“名著導讀”則明顯與上面情形相悖。如八上第三單元名著導讀是“《紅星照耀中國》:紀實作品的閱讀”,而該單元的課文均為古代詩文,其間幾乎沒有什么聯系。再如九下第六單元的名著導讀是“《簡·愛》:外國小說的閱讀”,而該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中國古代詩文。像這種“名著導讀”與單元課文無關的情形,雖不敢斷定是“配伍”有問題,但在實施“名著導讀”教學時,教師無單元可鑒,學生無課文可助,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七上第六單元名著導讀是“《西游記》:精讀與跳讀”,該單元沒有一篇課文選自《西游記》,不如換成“《安徒生童話》:精讀與跳讀”更好,因為這個單元有課文《皇帝的新裝》。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導讀已經有了一個“《水滸傳》:古典小說的閱讀”,《西游記》是完全可以調整為《安徒生童話》的。

五、對“口語交際”配伍的觀察與思考

口語交際就是通過口頭語言形式來完成人與人之間的意見交流、情感表達和信息傳遞,“口語交際”教學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每年高中考大小作文中屢見不鮮的演講稿、解說詞和辯論發言,都屬于口語交際的范疇,可見它的書面實用性是很強的。新版初中語文教材共編入了6次“口語交際”,穿插在相關單元后面,與單元課文形成配伍。它的基本內容首先是對某種口語交際的理論性和實用性進行介紹,重在教給學生方法,涉及內容主要有準備、過程、原則、技巧、意義等。其次是關于“口語實踐”的訓練。

九上第五單元的口語交際專題為“討論”,在明確了討論的“規則”、進入“口語實踐”之后,就是對教材設置的話題有選擇地進行課堂討論,但設置的話題卻往往與課文無關。如果教師是一位有心人,就自然想到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議論文,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單元課文中,尋求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討論”話題。如圍繞課文中的關鍵詞“自信力”“懷疑”“創造”等,可以設計討論話題,如“自信力從何而來”“懷疑的基點是什么”“創造的意義有哪些”等??梢?,如果教師善于利用單元課文,這個“口語交際”與單元課文的配伍就非常切合。再如八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專題是“講述”,教師可以結合這個單元的“新聞”內容來講述名人故事??梢?,這兩個單元口語交際與單元課文內容配伍比較合適。

可是八下第五單元口語交際的專題是“即席講話”,而這個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是:《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東》《登勃朗峰》《一滴水經過麗江》,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與“即席講話”都很難配伍。但又巧得很,這冊書第四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演講詞”,如果將這個口語交際“即席講話”移到八下第四單元,那簡直是水乳交融,渾然天成。

以上是對初中語文教材中五種內容與單元課文配伍情形的實際觀察和理性思考。如果認為這五種欄目是獨立存在的,無須與單元課文配合,無論放置在哪個單元都無可非議,那么,以上的觀察與思考都是吹毛求疵。如果從有利于教材的分與合、有利于師生的教與學上去審視,這些看法又確確實實值得參考和憂思。教材編寫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又是一項復雜煩瑣的細密學問,配伍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每一個細節都要推敲到位,更是難上加難。

[作者通聯:安徽廬江縣教研室]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融入紅色文化教育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以微型寫作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淺析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