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中國板栗博物館

2022-05-30 07:15王愛軍
當代作家 2022年10期
關鍵詞:栗樹板栗博物館

我喜歡參觀博物館。每到一個城市,必不可缺少的就是參觀當地的博物館,那些神奇的歷史故事、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讓我著迷。

——作者題記

河北省遷西縣地處燕山南麓,素有“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說。遷西的山綿延不斷、交錯縱橫,群峰四起、雄偉粗獷,山脊高低相連,在天際畫出溫柔起伏的曲線,登高眺望,翠屏疊嶂,一層層蔓延向遠方。玉兔升上東山,嬋娟沉落西山,山與月的別樣風景,銘刻進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懷。

遷西是山水生態名城,林地面積14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這片綠意蔥郁的山城,每年端午前后,到處彌漫著濃郁的栗花香。這時,毛茸茸的栗花爭相競放,宛如一串串淡黃細長的小圓辮掛滿枝頭,一樹樹,一片片,漫山遍野,散發出獨特的芳香,飄滿山城的每個角落,浸潤著這里的每寸土地。

遷西是國家級園林縣城、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和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更是國家命名的中國板栗之鄉,全縣板栗栽培面積75萬畝,栗樹5000萬株,產量8萬噸,綜合產值達25億元。聞名海內外的以板栗為主題的中國板栗博物館是國家級AAA級景區,已成為遷西著名地標、亮麗的“網紅”,每年吸引數以萬計游客前來觀光,了解特色板栗文化底蘊、品牌、產業發展,并為這種獨特文化深深陶醉。

文化景觀之一、文化底蘊深厚

豐富的板栗資源,養育著世世代代生活在這方水土上的人們,也孕育了悠久的板栗歷史和板栗文化。

在城關西環路的栗鄉植物園內,坐落著我國乃至世界首家以板栗為展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板栗博物館。

中國板栗博物館于2010年開工建設,2012年投入使用,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面積38.6畝,建筑面積6828平方米,包括博物館和廣場兩部分。其中,博物館的展區面積達5000平方米,對板栗的植物學特性、經濟價值、栽培管理、產業構建、文化民俗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展示,并通過多媒體互動、全息影像、場景雕塑等多種手段,讓參觀者充分了解板栗的發展歷史,深入探究板栗文化。

中國板栗博物館分東、西兩個展廳。東展廳為活動展廳,縣城里的大型文化活動等在這里舉行,如遠近聞名的栗花節等。西展廳為板栗展廳,共分中國板栗篇、遷西板栗篇、中國板栗文化篇和遷西板栗地域文化篇四部分,既能讓人了解中國悠久的板栗文化,也能體會到獨具遷西特色的板栗文化。展館中,有大量與板栗相關的實物、書籍、膠片、藝術品及板栗特色產品,如《甘栗讀本》、幾百年的老栗樹、栗花編制的手工藝品等等,極大的滿足了前來觀展人們的好奇心。同時,展館對縣城板栗產業自上世紀70年代經歷的規模發展、標準化栽培、拓展國內市場和以科技文化引領產業發展等四個重要階段進行了全景回顧,對傳播板栗歷史和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在建設過程中,中國板栗博物館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2012年5月,原國家林業局長賈治邦為中國板栗博物館題寫了館名并揭牌。2012年9月,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與遷西縣就中國板栗博物館建設與管理達成戰略合作協議。2013年2月,中國板栗博物館被列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2015年12月,被唐山市委市政府命名為第六批唐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鼓勵大眾創業,解決創業者難題,2016年中國板栗博物館增設栗蒲棱眾創空間孵化基地。2020年6月,中國板栗博物館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并增設游客服務中心、3D影院、美食體驗區、特色商品展廳等文化休閑場所,促進了當地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自落成之日,中國板栗博物館就成為遷西的地標性建筑和重要文化活動場所,全國板栗產業博覽會、中國·遷西栗花節、栗鄉之夜文藝展演及攝影、美術、書法大賽展覽等多種大型文化活動都在這里舉辦,并多次接待全國各地考察交流團隊,為展示中國板栗、遷西板栗產業發展成果和開展學術研究、科普示范等提供了廣闊的交流與合作平臺。

中國板栗博物館已成為了解中國板栗產業發展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成為展示遷西地域特色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文化景觀之二、板栗第一品牌

遷西板栗,外皮紅褐色,鮮艷而光澤。果仁生呈米黃色,熟則如暗玉,口感細膩甘甜,芳香四溢,有東方“珍珠”和“紫玉”之美稱?!秴问洗呵铩分杏涊d的“冀山之栗”,即為燕山山脈所產的板栗。在漢代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燕秦千樹栗……人皆與千戶侯等”這里的“燕”,就包括現在的遷西一帶。

遷西,最適合板栗的生長,漫山遍野的栗樹隨處可見。在漢兒莊、栗樹灣子、新立莊等地,許多三五百年的老栗樹隨處可見,仍然枝繁葉茂。在常勝峪村,還生長著600年的明代栗樹。

遷西的板栗好吃,并不是人們杜撰的,是經過時間檢驗,是吃出來的。經過科學檢測,遷西板栗含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E、鈣、鐵等,及豐富的胡蘿卜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遷西板栗特別適合炒熟吃,吃起來軟糯香甜、滿口余香、回味無窮。在板栗成熟的季節,或者逢年過節,炒熟的板栗讓人口水直流、欲罷不能,真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糖炒遷西板栗在本地極其興旺發達,城里村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糖炒板栗的招牌。隨著板栗工業的發展,交通的四通八達及網絡的大眾化,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結合,在全國各地都能品嘗到糖炒遷西板栗。如今,糖炒遷西板栗已成為是我國板栗市場名副其實的第一品牌。

早在1910年,日本人所稱的“天津甘栗”就在東京地區銷售。之所以稱為“天津甘栗”,就是因為栗子是從當時的天津口岸出口到日本的。這種“天津甘栗”,就是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遷西板栗。

為什么遷西板栗如此受歡迎?其原因就在于獨特的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品質上好、獨具魅力的遷西板栗。

遷西地處燕山余脈,群山環繞,潘家口和大黑汀兩座大型水庫連接灤河呈“L”型流過境內,又有清河、還鄉河、長河及眾多小型水庫,水資源積極豐富。在水的作用下,遷西形成以中低山、高丘為主的侵蝕地貌,山地主要由片麻巖組成,富含鉀、鈉、鋁、磷、鎂、鐵、鈣、硅、錳等多種營養元素。片麻巖經過風化而成的砂質淋溶褐土有機質含量高,通氣且透水性好。這種獨特山多、水多的環境和優越的的地理位置及土壤條件,為遷西板栗生長提供了無可比擬、極其優越的條件,也造就了營養豐富、品質卓越的遷西板栗。

而且,遷西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極其分明,春天干燥多風,夏天炎熱多雨,秋天晝暖夜涼溫差大,冬季寒冷降雪少。正是這種氣候,在栗樹進入芽期后,十分有利于栗樹的展葉、開花。在板栗生長期間,日照時間十分充足,有縫雨季集中的七、八月份,極大滿足了板栗生長對雨水的需求。進入秋季,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高,夜間溫度低,有利于栗蓬長大,糖分向栗實積累。水、熱同季的獨特氣候,也為遷西板栗的授粉、成果、果實成熟提供了重要保障。

遷西板栗還具有重要的食療保健作用。蘇轍在《服栗》一詩中,這樣寫道:“老去日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經霜斧刃全金氣,插手丹田借火光。入口鏘鳴初未熟,低頭咀噍不容忙??蛠頌檎f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槳?!?,稱贊了板栗的療效。其實,栗花、栗葉、栗殼、栗澀皮、栗果實均可入藥,可謂全身是寶。

栗花,性味微溫、微苦、澀,有健脾止泄、散結消腫之功,適用于瀉痢、便血、瘰疬等,還能治疝氣?!度沼帽静荨费云洹爸务ю??!薄端拇ㄖ兴幹尽费云洹爸涡合涣技案篂a不止?!?/p>

栗葉,鮮葉外用可治皮膚炎癥?!兜崮媳静荨费云洹爸魏眇刍鸲?,煎服(二至三錢)?!薄冬F代實用中藥》言其“為收斂劑。外用涂漆瘡?!?/p>

栗殼,《食物本草》言其“煮汁飲之,止反胃消渴?!薄短绞セ莘健费云洹爸伪囚坩t不止:栗殼五兩,燒灰,研為末。每服二錢,以粥飲調服?!?/p>

栗澀皮(栗內薄皮),《本草綱目》言其“治骨鯁在咽:栗子內薄皮(栗)燒存性,研末,吹入咽中?!薄短票静荨费云洹隘煹せ鸠?、毒腫?!?/p>

栗果,性味甘寒,有“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唐代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薄侗静菥V目》中記載:“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p>

文化景觀之三、產業化展宏圖

2002年,國家商標局批準注冊“遷西板栗”,這是我國板栗行業第一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遷西縣十分重視板栗的產業化發展,從品牌培育、標準化生產、深加工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等多個方面大力扶植,目前已打造出“遷西板栗”、“紫玉”、“栗之花”3個中國馳名商標,“喜峰口”、“張大胡子”、“萬年?!钡?個河北省著名商標,產品出口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歐洲、美洲及港臺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熱銷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板栗已經成為全縣栗農致富增收的“綠色銀行”。

遷西人還培育出了“燕山早豐”、“燕山魁栗”、“大板紅”等板栗品種?,F在,除了傳統的糖炒、風干等吃法以外,經過深加工,還可以做成板栗仁、板栗粉、板栗果脯、栗子糕、栗子羹、栗子窩頭等休閑食品。在傳統的“臘八粥”“端午粽”“重陽糕”“栗蓉月餅”中,遷西板栗更是成為不可缺少的原料。與遷西板栗相關的產品、菜肴數不勝數,如板栗酒、鐵栗多、板栗燉雞、板栗紅燒肉、板栗燒菜心等,深受人們喜愛。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寫道:“村人不愛花,多種栗與棗。自來此村住,不覺風光好?!逼鋵?,若是來遷西賞游,無論走到哪里,白居易詩中的那種自然樸實之美,都會呈現于眼前。來遷西,不僅能品味甘甜芳香的板栗,還能欣賞山水田園,真是令人流連忘返!

(王愛軍、吳杰)

作者簡介:

王愛軍,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華社簽約攝影師、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河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唐山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遷西縣攝影家協會主席。歷任遷西縣商貿城管委會副主任、縣旅游局青山關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旅游局開發科科長,現任中國板栗博物館館長。

攝影作品多次展覽比賽中獲獎,在新華社發表了《背桿表演鬧新春》、《春日耕種忙》、《山地紅薯富民增收》、《嚴寒冬泳樂》、《收獲紅薯》等多幅遷西縣民俗文化及鄉村振興類照片。2004年,攝影作品《景忠山》組照獲“栗鄉之秋”全國攝影大賽二等獎;2010年,攝影作品《冬泳—勇敢者的運動》獲23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記錄類優秀作品獎;2010年,攝影作品《最后的魅力》獲第十二屆全國當代攝影藝術邀請賽藝術類銅獎;2015年,攝影作品《收獲》獲25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優秀獎;2015年,攝影作品《長城秀色》獲第17屆全國藝術攝影大賽風光類優秀獎。同時,編輯出版了《遷西旅游風光》、《遷西林業》、《全景遷西?全域旅游》畫冊。

猜你喜歡
栗樹板栗博物館
又聞板栗香
打板栗
栗樹葉面噴肥噴藥關鍵技術
博物館
“噼里啪啦”板栗爆炸啦!
吃個板栗不容易
露天博物館
復活森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