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意蘊

2022-05-30 10:48李思穎周鳴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9期
關鍵詞:公共藝術四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李思穎 周鳴

摘? 要:“四史”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奠定了基礎,為青年大學生營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場感,切實證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真理性,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轉化為實踐,實現鑄魂育人。公共藝術既是表現歷史的載體,也是借助歷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建黨以來,公共藝術作品以“四史”為題材,在公共空間潛移默化地對公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數不勝數。以公共藝術來表現“四史”,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公共藝術具有公共性、交互性等特征,以公共藝術為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活公共空間、塑造公共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從文本范式回歸生活世界,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的信息隔離,為思想政治教育建構認知和實踐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從獨白灌輸到對話交往,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四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藝術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7-0018-04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依據

“四史”主要指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八氖贰睆牟煌S度詮釋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及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歷程,是中國崛起的壯麗圖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基礎。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來說意義重大。

“四史”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事實和理論基礎。理論來源于實踐,歷史是理論的重要依托,而要使青年大學生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學懂學透,學習與理論相關的歷史至關重要?!八氖贰绷⒆阌谖ㄎ锸酚^,客觀反映黨和國家發展的現實過程及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是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絕佳素材。

“四史”能為青年大學生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場感。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常以文本為素材,以課堂為載體,呈現出抽象、形而上學特征,與現實生活脫軌,青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理解易產生認知隔膜?!八氖贰钡娜谌肟梢詫⑺枷胝谓逃碚摶貧w到現實生活層面,以歷史圖景展現黨和國家艱辛探索的歷程,增強學生的在場感與代入感。

“四史”能切實證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真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常以權威的姿態出現,以思想灌輸的形式進行。這種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強制性和他賦性,忽略了青年大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并不一定能從內心認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真理性。歷史是社會群體性實踐的記錄,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有力支撐,以“四史”為依托,可以讓學生從史實中真正領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真理性。

“四史”能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轉換為實踐,實現鑄魂育人。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青年大學生理解國家當下政策制定的來龍去脈,使青年大學生以史為鑒,汲取歷史中的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開創精神、團結精神等精神力量,把個人理想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標相結合,堅定理想信念,指導自身實踐發展,從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轉換為實踐成果。

二、公共藝術是踐行“四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優秀載體

(一)公共藝術概念及內涵

公共藝術是運用政府支配的專項資金和社會資源來建設位于公共空間,具有公共精神、蘊含文化價值和人文理想的藝術項目,由藝術家和公眾參與創作完成。公共藝術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百分百藝術計劃”,即頒布“百分百藝術”條例,規定從建筑經費中劃分出1%用于建筑的藝術裝飾[1]??梢姽菜囆g起源之初是一種文化政策,后來發展為一種文化觀念和藝術精神。公共藝術強調藝術的公益性和社會福利性,以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來連接社會服務。它以構建藝術與社會、大眾的關系為取向,期望通過藝術來傳遞社會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使藝術為全體公民服務,提升社會公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實現現代公民社會良性發展。公共藝術的文化內涵核心是指以藝術的方式及途徑來顯現公共領域中存在的各種意見和問題,反映和協商來自社會公眾的不同層面的見解與主張(包括政治、社會、文化、審美等方面的內容)[2]。

(二)以公共藝術為載體,融入“四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案例

公共藝術的理念在中國正式提出是在20世紀90年代。公共藝術存在的基礎是民主的社會環境,自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時中國的公共藝術就已誕生,并在中國共產黨及新中國的壯大中得到發展,早期表現形式為雕塑、壁畫等。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軌跡與黨和國家的發展路徑密不可分,無論是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還是社會主義發展史,都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公共藝術作品中得到詮釋。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文藝為政治服務”的指導方針下,公共藝術作品多采取紀念性主題,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具體的歷史事件,起到紀念歷史、凝聚國家精神,對公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度嗣裼⑿奂o念碑》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紀念碑式雕塑作品[3],是“新中國史”的藝術表達。這件作品于1958年建成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由國家領導人、建筑家、雕塑家、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創作,設計稿經過全國各界人士討論,充分體現大眾的廣泛參與性。作品在天安門廣場這個融合歷史、政治、民族意義的公共場所建成,為人民群眾構建了一個緬懷英雄的場域,愛國情懷、民族精神在這里凝聚。作品傳達國家意志,用藝術語言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對人民群眾產生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公共藝術作品《收租院》由四川美術學院師生集體創作于1963年,以雕塑的形式還原舊社會地主向農民收租的真實歷史場景,是黨史的生動記載,傳達了黨中央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主張,宣傳了黨的階級教育思想。作品生動表現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殘酷剝削,使觀者銘記那段黑暗的歷史。作品有三個“真實”:創作于真實的地主收租場所,請真實經歷過收租的農民當模特,最后形成7組真人大小的群像。在創作過程中,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創作過程,提供創作素材及意見。作品完成后,人民群眾參觀、討論、凝聚起精神共鳴。這件作品無論從主題、過程、結果都呈現出公共性與參與性,很好地起到了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和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改革開放之后,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導下,這一時期的公共藝術作品成為改革開放史的真實寫照。隨著改革開放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公共藝術也開始表現城市精神,傳達開放、兼容并包的時代精神,1984年潘鶴為深圳創作了《開荒?!?,作品中一只強壯的牛奮力向前走,背后是盤根錯節的樹枝,牛象征著開拓進取的精神,樹根象征著改革開放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阻撓[4]。作品凝聚了改革開放時期艱苦奮斗的公共精神,代表著深圳奮發向上的城市形象,體現了時代主題,讓人們時刻銘記是這種奮斗精神支撐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三)當代公共藝術的轉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方式

1. 思想理念的發展賦予當代公共藝術觀念的轉向

21世紀,公共藝術在中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生長發展,逐步走向成熟。當代公共藝術更加強調以藝術為媒介主動介入社會公共議題,如政治、性別、種族、環境保護等,并希望通過作品改善弱勢群體的現狀,對公眾基本需要普遍關懷。當代公共藝術致力于讓大眾參與作品的創作,作品重視公眾參與的過程而非結果,短期性公共藝術作品越來越多,有時更像一場公眾參與的活動或表演。如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上,北京上空爆破出29個煙火《大腳印》,這串焰火腳印沿著北京中軸線,從永定門、天安門、故宮依次綻放,最后到達鳥巢,象征著世界來到中國,中國走向世界。這種焰火表演形式的公共藝術作品在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盛會上展現,表達國家意志,展現民族文化,用藝術連接全世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大眾,凝結公眾情感。

2.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給當代公共藝術帶來形式的轉向

信息技術、編程技術、互動媒介、新材料技術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公共藝術帶來多元的表現形式,而不再僅僅以紀念碑式的具象雕塑體現。光敏、力敏、壓力、震動、溫度、磁力、紅外線等形式的傳感器與電腦編程技術、信息輸出設備共同作用,聲音、光線、影像、網絡被運用到公共藝術作品中,公共藝術可更大范疇地實現互動性、提高公眾參與性,增強了作品的功能性。公眾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公眾與作品相互影響,公眾之間也在參與作品的過程中產生連接,進行意識形態的交流與情感碰撞,聚合而形成某種公共性精神。如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展廳運用5G技術、VR技術、傳感技術等新媒體技術展現大運河的歷史面貌,凸顯大運河的文化價值,為公眾帶來全感官沉浸式體驗。公眾站在全方位的巨幕前,揮手邁步就可以變換場景,分開水流,與場景互動,增強內心的參與感與趣味感知,獲得更深刻的歷史、文化教育。

三、以公共藝術為載體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意蘊

(一)激活公共空間,塑造公共精神

高校公共空間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公共空間是大學生展現自我、交流互動、構建社會關系的重要場域,不僅是物理空間也是精神空間[5]。在高校公共空間以公共藝術為載體,融入“四史”教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新空間,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社會主義“公共人”。

人既是個體,也是社會公共生活的一員?!肮踩恕本哂小盀樗睂傩约肮怖硇?。而個體人與公共人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當個體人過度膨脹,“公共人”亦開始衰落。桑內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提到,現代社會出現“死亡的公共空間”[6],公共領域被人們拋棄。大眾傳媒的公共性喪失,變成資本與權力的發言者,真正表達公共訴求的公共空間被擠壓、被操縱,變成德波提到的“景觀社會”,真實已被遮蔽,公共領域已被侵蝕,更無從實現真正的公共交流?!跋M社會”語境下,大多數人“保持沉默”“充當聽眾”“自我迷戀”[7],對公共事務冷漠、對社會道德責任疏遠,不參與公共生活,沉迷于個人世界成為原子化的個人,造就個體的犬儒主義形態,“公共人”由此衰落。至此,社會公共秩序面臨威脅。

人類社會生活共同體是社會得以續存和發展的基礎,原子化個體的存在解構著人類共同生活。如何將原子化的個人重建對公共領域的關心,拯救“公共人”的衰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關心的問題。公共空間及“公共人”的衰落導致社會公共秩序面臨威脅,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就是通過塑造“公共人”維護公共空間秩序及社會道德。公共藝術對“公共人”的塑造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公共藝術的移情作用、公眾參與性、情境、實踐性可以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讓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課本走向現實生活。

在高校公共空間中以“四史”中的真實事件為主題,以公共藝術為載體,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為指導,通過改造青年大學生的主觀世界,培養青年大學生的公共信仰、公共關懷、公共精神,使青年大學生成為致力于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公共人”,成為國家需要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走出文本范式,回歸生活世界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課堂中進行,教育內容被從歷史、社會、現實中抽離,形成抽象的概念闡釋和思辨的理論知識。這種系統而程式化的教育實踐,把與社會現實緊密聯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變成形而上的理論,脫離了鮮活的日常生活,變成白紙黑字的文字表達,忽略了青年大學生的情感體驗及接受度,難以達到共情的效果,難以激起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拉大了青年大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鴻溝,教育內容的抽象化及理論化使學生對教育內容產生理解分歧和認知謬誤[8]。

以公共藝術為載體,以“四史”中的真實事件為主題,可以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構認知和實踐的情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植入現實生活中,當馬克思主義抽象理論變得具體化、日?;?,更容易被青年大學生認同并踐行。通過現實生活本身或具體的人、事、物傳遞蘊含其中的價值觀,這種在場感使青年大學生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中實現心理與情感體驗的疊加,以具象、感性、直觀的方式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理念和內涵。在公共藝術塑造的情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暗含其中,在青年大學生的參與過程中得以揭示,個體、他者的思想通過交流與教育的內容重疊,變成共識,這種主動獲得的意義結構更易被參與者接受、內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盵9]

(三)改變獨白灌輸,增進對話交往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體(教育者)——客體(受教育者)”[10]結構,受教育者被動接受教育者的權威敘述,這里的受教育者被假設為順從的個體,愿意接受一切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而實際上不被主流認可的觀點也在流傳。公共藝術因其公眾參與性,通過藝術創造出對話和演繹的場域,引發人們的思辨探索,使人們對固有觀念再審視,在思考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內化理解。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通過參與到公共藝術作品之中而展開互動與對話,改變傳統的你說我聽,改變疏離抵制,變成一種平等的關系。受教育者不再被默認為沒有思維和行動的被動接受者,受教育者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影響教育者,從而形成交往過程,通過交流形成共識。這種方式可以使青年大學生間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素質狀況得以體現,多層次精神需求得以展現,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公共空間探尋不同學生群體的思想意識、社會情感、個人利益等方面的差異化需求,并針對性地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翁劍青. 公共藝術與公共精神[J]. 藝術.生活,2007(03):57-58.

[2] 翁劍青. 公共藝術的觀念與取向[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 殷雙喜. 永恒的象征[D].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2.

[4] 郭小寧. 聽潘鶴講《開荒?!返墓适耓N]. 中國藝術報,2008-12-19.

[5] 戴銳. 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轉型[J].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01):189-194.

[6] [美]理查德·桑內特. 公共人的衰落[M]. 李繼宏,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13-14.

[7] 陳富國. 論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圖景[J]. 思想理論教育,2017(07):56-61.

[8] 沈壯海. 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新范式與新形態[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02):40-46.

[9] 習近平. 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 人民日報,2014-02-26.

[10] 顧鈺民. 思想政治教育“雙主體說”評析[J]. 教學與研究,2013(08):100-105.

(薦稿人:楊章成,廣東金融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2021年黨建研究會課題(課題編號:2021BK089)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李思穎(1992—),女,碩士,廣東金融學院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周鳴(1981—),女,碩士,廣東金融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公共藝術四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小主播上微課 團隊員學四史
遇見“四史” 圖說“第一”
隊史連“四史”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中國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的協調與同步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大連濱海路公共藝術的美學探究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