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建工作的價值與現實進路

2022-05-30 12:14薛寧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9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黨建工作

摘? 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具有革命性、民族性、先進性、開放性的優秀文化,具有突出的育人功能,是創新開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資源。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有助于增強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強化理想信念、磨礪優良作風、錘煉黨性修養。內蒙古高??梢酝ㄟ^豐富黨課內容形式、營造紅色校園育人環境、創建校內黨建活動品牌、拓展校外黨建活動空間、打造虛擬仿真黨建平臺等五個方面,探索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建工作的現實進路,切實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紅色文化;內蒙古高校;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D26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7-0027-0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1],這為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紅色文化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是當前高校創新學生黨建工作的突破點,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水平和效果。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紅色文化資源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所創造和積累的,并在改革開放以來繼續延伸與拓展的,且能為我們今天所開發利用,各種精神及其物質載體的總和?!盵2]紅色文化資源包括革命遺址、舊址、故居、博物館、紀念館等特定的物質載體,紅色歌曲、戲劇、小說、影視劇、標語等特定文化形態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傳統與精神譜系。一般來說,紅色文化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革命性

列寧曾說,“無產階級文化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3]。紅色文化就是如此,是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反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產生的無產階級文化,具有鮮明的革命性?!皬?921年到1949年,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多萬人?!盵4]紅色文化正是由這些忠于黨和國家、忠于人民、忠于無產階級事業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孕育的革命文化,是它鑄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底色。

(二)先進性

紅色文化是一種先進文化,是涵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是以偉大創造、奮斗、團結、夢想精神為基本內涵的中國精神賴以形成的文化土壤。紅色文化與生俱來的先進性,根源在于它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價值內核,融入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秀革命傳統與精神,凝聚了世界無產階級追求人類文明進步、最終實現人類解放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歷史已證明,先進的紅色文化是過去引領我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一次又一次勝利的精神動力,更是當前引領我們繼續推進復興偉業的精神支柱。

(三)民族性

紅色文化形成于中華大地,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質和精神風貌,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文化標志。這種民族性與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歷史任務密切相關。其形成離不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擺脫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這一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難而奮起反抗的特定歷史,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而艱苦奮斗的特定歷程。作為充滿中華民族智慧、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本土文化,紅色文化必將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世代傳承,并為世界文化的多樣化繁榮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四)開放性

紅色文化產生于革命戰爭年代,具有特定的時代特征。但它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開放包容、海納百川、持續發展的,具有與時俱進的內在品質。過去,紅色文化隨著黨和人民前進的步伐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拓展;現在,紅色文化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斷延伸;將來,紅色文化會隨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逐步實現而繼續前行。紅色文化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存在的價值和魅力,反而會因時間的推移而增添更多時代精神,彌足珍貴。這一特性使紅色文化始終與歷史發展進程相一致,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發揮其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價值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經歷血與火的戰爭考驗而形成并傳承至今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不容忘卻的革命傳統,”[5]擁有獨特的資政育人、政治信仰導向等功能。將其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加強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有助于增強基層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保持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一)融入政治建設,加強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建設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也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學生黨員作為學生群體中的先鋒,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中堅力量,應該養成過硬的政治素養。紅色文化中蘊含著革命先烈面對各種危險、誘惑、考驗都毫不動搖共產主義的政治理想,始終保持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保持政治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立場等寶貴的政治建設素材與案例。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建工作,能夠幫助學生黨員在新時期的復雜斗爭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方向,切實提高自身政治素養,做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

(二)融入思想建設,加強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尤其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6]。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精神之鈣。共產黨員敢于堅定地投身于偉大的革命斗爭實踐,就在于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我們從走向絞刑架的李大釗、面對敵人屠刀的夏明翰、6天內9次拒絕勸降的瞿秋白、戰至彈盡糧絕的楊靖宇等革命先烈身上一次次見證,無論是面對敵人的酷刑折磨還是糖衣炮彈,共產黨人都能毫不動搖共產主義信仰。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讓學生黨員在鮮紅的文化中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自我凈化思想,堅守人民立場;進一步樹立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如磐石的信念,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勝的信心;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胸懷“國之大者”,自覺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青春之路。

(三)融入作風建設,磨礪學生黨員的優良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7]。作風建設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當前,黨和國家已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需要借助紅色文化中豐富的黨風廉政建設資源加強大學生黨員的作風教育。高校不僅要有意識地引導廣大學生黨員從紅色文化中傳承“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牢記“兩個務必”,更要通過講好“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金身將軍王政柱”等黨風廉政的典型案例,引導廣大學生黨員把紅色文化作為與當前拜金、享樂、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潮和錯誤價值觀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自覺樹立勤儉樸素、廉潔自律的作風,養成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品質,勇于自我革命,永葆黨員本色。

(四)融入紀律建設,錘煉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

紀律嚴明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凹訌娂o律性,革命無不勝”。黨在百年間經受住一個又一個考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靠的就是鐵的紀律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紀律不嚴,從嚴治黨則無從談起。將紅色文化融入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從紅色文化中提煉紀律建設的思想內容、精神實質、制度范本等素材,如南昌起義時提出的嚴守保密紀律,“三灣改編”明確的“黨指揮槍”原則,井岡山斗爭時期提出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等嚴明紀律。廣大學生黨員要自覺接受紅色文化的哺育,從紅色文化中汲取智慧與力量,自覺樹立紀律意識、規矩意識,遵守黨紀國法、校規校紀,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慎獨自律,不斷加強自我約束,增強自身黨性修養。

三、紅色文化融入內蒙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實進路

(一)豐富黨課教育內容形式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扎實開展黨性教育。內蒙古高校要充分挖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深入研究其內涵與價值,找準內蒙古紅色文化與黨性教育的結合點,不斷豐富黨課教育內容,打造地方特色鮮明的紅色黨課,切實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進頭腦。如講好多松年、李裕智、烏蘭夫等“內蒙古第一批共產黨人”投身革命的故事,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建包鋼”的奮斗故事,“草原額吉都貴瑪”“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人間大愛故事等,讓學生黨員在聆聽紅色故事的過程中浸潤紅色文化,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傳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逐步提高黨性修養。在具體形式上,要科學設計、分類應用,針對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培養對象、預備黨員、黨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采取理論講授、案例分析、研討交流、參與體驗、現場教學等靈活多樣的黨課形式,增強黨課的針對性,提高黨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讓廣大學生黨員對紅色文化逐步形成思想認知,產生情感共鳴,實現價值認同,真正入腦入心。

(二)營造校園紅色育人環境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以“潤物細無聲”的理念營造校園紅色育人環境。一方面,借助紅色文化提升校園人文環境的內涵,增強校園紅色文化底蘊。如在廣場、教室、宿舍、門廳、走廊設計紅色文化宣傳墻(欄),在校園網、公眾號、校報、廣播站開設紅色文化專欄,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進行紅色文化宣傳,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引導學生用眼睛和心靈去感知紅色文化,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深化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認同。另一方面,充分依托校園文化活動大舞臺,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主題校園文化活動。如在建黨、國慶、紅軍長征勝利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等重大節日和紀念日舉辦旨在弘揚紅色文化的舞臺情景劇表演、紅色電影展播、專題圖片展及學術報告等。在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內容與形式的過程中讓紅色文化在校園中迅速“紅活”起來,同時也促進學生黨建工作轉變,開啟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的黨建新路,實現對入黨積極分子、重點培養對象、預備黨員、黨員的理論學習、能力培養與價值觀培育三者有機統一,推動紅色文化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聚合發力。

(三)創建校內黨建活動品牌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以紅色文化引領黨建活動,不斷提高運用紅色文化指導實踐、推動學生黨建工作的能力。內蒙古高??梢猿浞滞诰蚋餍5膶I特色,構建“黨建+專業”學生黨建工作模式,廣泛開展“一個支部一座堡壘”活動,積極創建校內黨建活動品牌。如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支部可以發揮理論優勢,為全校提供分眾化、個性化的紅色文化宣講,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傳媒學院學生黨支部可以發揮專業特長,制作紅色文化宣傳視頻、微黨課視頻、H5海報等,加強紅色文化宣傳;歷史文化學院學生黨支部可以發揮專業優勢及特性,在紅色文化教育和“四史”教育中擔當作為,積極弘揚紅色文化傳統,引導同學樹立正確歷史觀??傊?,以凝練黨建品牌為抓手,融入專業特色,強化自身品牌特色和優勢,不僅能推動學生黨建工作煥發生機,而且能有效引導學生黨員自覺樹立標桿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四)拓展校外黨建活動空間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就是要以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拓展校外黨建活動空間。一是增加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社會實踐活動。內蒙古高??梢越M織學生黨員赴內蒙古革命歷史博物館、烏蘭夫紀念館、五一會址、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弘揚革命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實踐活動,讓大家近距離感知和體驗留有歷史痕跡的實物與圖片,聆聽革命先輩追求革命理想與英勇戰斗的故事,幫助大家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堅定政治信仰信念、勇擔歷史使命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增添青春力量。二是廣泛開展“我是黨員我幫你”的志愿服務活動,在扎實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拓展黨建活動的空間。如醫學院??梢园l揮醫學專業優勢,在世界抗癌日、世界禁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特殊日子組織學生黨員主動深入社區發放疾病預防保健宣傳冊,解答社區群眾健康問題,開展免費心理援助等志愿活動,真正做到黨建與業務相結合,切實為廣大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五)打造虛擬仿真黨建平臺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還需要主動融入現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3D(虛擬三維)、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等技術創造性轉化紅色文化資源,打造虛擬仿真黨建平臺。目前,借助這些現代信息技術,內蒙古已有7所高校建成思政課虛擬仿真體驗教學平臺[8],先后打造了“草原額吉都貴瑪”“齊心協力建包鋼”“重走長征路”等虛擬仿真實驗課程。這為今后內蒙古高校創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帶來全新可能。借助這一平臺和技術,內蒙古高??梢岳^續深挖本地那些內涵豐富但歷史久遠,樣式多樣但分布零散的紅色文化資源,用“互聯網+黨建”“VR+黨建”等模式進行科學系統的整合,打造可看、可聽、可觸、可交互的多感官、即時型、沉浸式虛擬仿真紅色黨建體驗平臺,從而打破地域、交通、安全等外部因素的制約,將紅色文化資源“鮮活”地“送到”學生黨員面前,實現紅色文化資源與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對接,推動內蒙古地方紅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以及黨建活動載體的創新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N]. 光明日報,2005-06-21(01).

[2] 羅雄.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黨建中的價值實現路徑探析[J]. 紅色文化學刊,2018(06):62-69.

[3] 列寧選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8.

[4]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行動價值[N]. 人民日報,2021-08-27(01).

[5] 張全景. 新時代黨的建設要以思想建設為基礎[J]. 理論與評論,2018(02):5-11.

[6]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 人民日報,2017-10-28(01).

[7]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8.

[8] 從“課程化”到“生活化”:內蒙古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探索[EB/OL]. (2022-03-17)[2022-03-27]. http://nm.people.com.cn/n2/20 22/0317/c356225-35179352.html.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內蒙古醫科大學2021年思想政治專項課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價值與路徑探析——以內蒙古高校為例”(課題編號:YKD2021SXZZ022)。

作者簡介:薛寧(1984—),男,碩士,內蒙古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黨建工作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新時期供電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策略分析
淺析新形勢下加強高速公路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黨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創新
淺析基層黨建工作對供電企業發展的影響
關于新時期黨建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