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設伏筆,前呼后應

2022-05-30 10:48王麗華
作文·初中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雨靴伏筆雨衣

王麗華

名作片段

疼痛似乎在睡著的女人身上狠掐了一下,她倏地醒了。丈夫馬上幫她踩背,小女孩也在一邊幫她揉著胳膊,他們像是要把疼痛從她身體里擠出去。

小女孩亮著嫩嫩的小嗓子說:“媽媽,你看我自己梳的頭,好看嗎?”女人立刻說:“好看,我的寶貝是天底下最美的寶貝!”

她坐起來,把女兒抱在懷里,在她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然后,她們彼此會意地眨眨眼睛,拉了鉤!

一天一天,女人在無邊的疼痛里熬著,剛挺過一陣,接著又來了更猛烈的下一陣。疼痛讓她常常滿頭大汗,看著讓人揪心不已。她卻總是咬著牙說:“孩子還等著我,和她手拉著手回家呢!”

她最終還是離去了。

那個早晨,小女孩的眼淚成串成串地掉下來,卻一直沒有哭出聲。我看到她緊咬著嘴唇,小小的身影孤獨而無助地站在醫院的走廊里,就憐惜地走過去,蹲下身問:“那一天,媽媽在你耳邊說了什么?”

她眼睛里閃著倔強的淚花,說:“媽媽告訴我,記得每天一定要吃一顆蘋果,想對媽媽說的話都可以對蘋果說。吃完了蘋果,媽媽不論在哪里,都聽得到我說的話?!?/p>

(節選自朱成玉《如果蘋果長了耳朵》,有改動)

技法點撥

上面這段文字中,女人生病了,而且是絕癥,自知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她把年幼的女兒“抱在懷里,在她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這一描寫,為后文“我”向小女孩詢問她媽媽當時說了什么埋下伏筆。當答案揭曉的那一刻,偉大的母愛瞬間感動了每一個閱讀者。

所謂伏筆,就是指記敘過程中,為了使下文出現的事物水到渠成,不讓人有突兀疑惑之感,便事先在前文有目的地進行記敘描寫,以作鋪墊。這種前文為后文預埋線索的做法,看似閑來之筆,實為匠心獨運,使得文章更加嚴密緊湊,含蓄有味。

那么,同學們在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伏筆手法進行寫作呢?

技巧一:通過描寫環境巧設伏筆。這是經常運用的伏筆手法,即在文章的開頭或中間對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進行描寫,從而為后文的故事情節鋪墊。

技巧二:通過刻畫人物巧設伏筆。一般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設置伏筆,后文再巧妙照應。即讓人物說一些奇怪的話,做一些反常的動作,流露一些與眾不同的神情;然后讓后文的故事情節呼應這些言行、神情,形成完美的照應。

技巧三:通過記敘事情巧設伏筆。即在行文中記敘某件事情,而這件事恰恰是后文某件事情的起因,從而形成照應。

仿寫片段

老師推薦我參加學校舉行的“青春永向黨”演講比賽。星期天上午,我撰寫好演講稿,練習了幾遍,內容已基本能夠記住?;胤帕艘幌落浺?,字正腔圓,沒有什么大問題。我覺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拿一個獎應該沒有問題。媽媽見狀,提醒我一定要反復練習,不能大意。我不以為然,覺得憑我的記憶力和應變能力,不足為慮。

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就輪到我上場了,本來自信滿滿的我,一看到臺下黑壓壓的觀眾,心一下子就蹦到了嗓子眼兒,剛開了頭,就緊張得忘詞了,僵在那兒,像個木樁一樣……結果可想而知,我連個鼓勵獎也沒得到。

仿寫佳作

媽媽,你辛苦了

朱 丹

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早上起來,我發現媽媽正在收拾衣物。爸爸見我一臉疑惑,解釋道:“媽媽要到外地出差一趟,昨天晚上接的電話,時間比較緊,上午8點半就要到單位集中出發?!?/p>

媽媽在政府部門工作,臨時出差是常有的事,這不足為怪。我瞟了一下媽媽堆在沙發上的行李,除了衣服,還有一雙雨靴,一大袋一次性雨衣。而媽媽每次外出必帶的那個裝滿各種化妝品的小紅包卻不在其列,取而代之的是兩瓶普通的面霜。媽媽匆匆吃過早飯,拉著行李箱走了。

本以為媽媽兩三天就會回來,可轉眼一個星期過去了,仍不見她的蹤影。雖然我學習任務緊張,每天能與媽媽相處的時間不多,可這么多天不見媽媽,心里生出深深的思念來。吃晚飯時,我忍不住問爸爸:“媽媽到底干什么去了?怎么這么長時間還不回來,電話也不給我打一個?”

爸爸和爺爺奶奶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后對我說:“丹丹,實話對你說吧,你媽媽暫時不回來了,她這次出差很特殊,下鄉駐村了……”

由于上海突發新冠肺炎疫情,而我們這邊臨近上海,農村有許多人在上海務工、做生意,同時,許多村鎮是上海的蔬菜供應基地,人員來往十分密切,抗疫形勢非常嚴峻。市里為了扎牢防疫籬笆,阻斷疫情傳播,決定選調一批黨員干部下鄉駐村,協助抗疫。媽媽就是其中一員。

聽到這兒,我的心頭猛地一緊,駐村條件艱苦不說,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的風險,因為在一線排查,誰也不能保證不會碰到從外地回來的高危人員。我趕緊拿過爸爸的手機,撥打媽媽的電話,但響了好長時間都沒人接。隨后,一條短信蹦了出來:“在開會,結束給你打!”

爸爸拿過手機,點開一條視頻給我看。視頻中的人臉曬得黑黑的,穿著高高的雨靴和藍色的一次性雨衣,頭發凌亂地貼在額頭上,正在向一名群眾宣傳防疫政策,了解他家親人在上海的情況……這不是我的媽媽嗎?怪不得她這次出差帶了雨衣、雨靴,原來是早有準備……

我關掉視頻,打開微信,給媽媽留言:“媽媽,你辛苦了,你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我們等你平安歸來?!卑l送成功后,我的眼淚禁不住流了出來,滴在了手機屏幕上。

兩個月后,媽媽終于完成了駐村任務,回到家時,我一下子驚呆了——這個瘦弱的、曬得黑黝黝的、像一個地道的農村婦女的女人,是我的媽媽嗎?淚水奪眶而出,我抱著媽媽,趴在她耳邊輕聲說道:“媽媽,你辛苦了!”

點評

文章記敘了媽媽下鄉駐村工作的事情,精選了媽媽出發收拾行李、“我”詢問媽媽為何還不回來、爸爸讓“我”看媽媽工作的視頻、媽媽完成任務歸來等情節,塑造了一位普通的黨員形象,抒發了“我”內心的感動之情。行文過程中,作者巧設伏筆,通過媽媽收拾行李時的不同往日,為下文寫她穿著雨靴和雨衣進行工作做鋪墊,從而形成呼應之勢,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同時也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猜你喜歡
雨靴伏筆雨衣
氣球雨衣
雨衣變形記
我和女兒的雨靴
靚麗雨靴日常裝備
設置伏筆,增加細節描寫
退路
雨衣·天空
微瀾盡處是狂濤——《最后的常春藤葉》的伏筆手法漫談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談《斑羚飛渡》中的伏筆照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