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促進青少年心智化發展

2022-05-30 10:48吳偉紅
江蘇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心智椅子輔導

吳偉紅

“心智化”概念最早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彼得·福納吉提出,指“個體在有意圖的心理狀態下,通過顯性或隱性的方式解釋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的心理過程”。心智化體現了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時期是促進心智化發展的關鍵階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要充分利用個體及團體心理輔導等途徑,開展“體驗—表達”型輔導活動,引導學生在現實情境或模擬情境中,通過多元的自我溝通和與他人溝通的方式,表達內心的需求和情感,同時理解他人的需要、感受和行為,并不斷修正對于外部世界的認知,從而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識,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一,優化個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師可以采用心理輔導技術幫助來訪學生將內在狀態予以外化或投射,引導學生重新整合自我內在狀態。例如,有個來訪學生對班主任心存不滿,認為班主任對他不公平。于是,心理健康教師采用“空椅子”技術,先讓來訪學生對著代表班主任的空椅子說出積壓已久的不滿。接著,心理健康教師讓來訪學生扮演班主任的角色,對著代表學生的空椅子說自己并沒有排斥他,只是擔心他不負責任的舉動會影響同伴關系。隨后,來訪學生站在兩把椅子中間,作為“智慧老人”對雙方提出建議。他建議學生要尊重教師,做錯事時不狡辯;建議班主任要顧及學生的自尊心,不要當眾批評。最后,來訪學生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心情平靜了許多,也諒解了班主任。

第二,優化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劇、繪本故事、涂鴉等表達性藝術輔導形式引導學生自我體驗及互動交流,幫助學生覺察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產生的根源,同時關注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在獲得充分體驗和深度感悟后,學生自覺調整行為,增進人際關系。

第三,創編校園心理劇。校園心理劇取材于當下青少年的真實生活情境,呈現學生普遍性的心理困惑,通過情景聚焦、角色表演,讓學生看到人物內心深處的情結,引起共鳴。隨著劇情的發展,學生逐步建立起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完整聯結,對自我有了更深、更新的體驗和感悟,從而鍛煉出內省、自我覺察等能力,也提升了理解和共情他人的能力。

優化學校心理輔導活動,有助于青少年獲得積極體驗和適切表達,促進青少年心智化發展,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作者系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副校長,心理健康特級教師)

猜你喜歡
心智椅子輔導
塑造心智教師 構建心智課程 長春市朝陽區寬平小學校
《發現大腦:誰開啟了我們的心智之旅》書評
默:從人生態度到審美心智
不想當椅子
看不見的椅子
甘露珠寶 匠心智造,創新引領未來
離家出走的椅子
椅子會摔跤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輔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