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訓詁釋義研究》的勇于突破

2022-05-30 10:48郭攀
博覽群書 2022年7期
關鍵詞:訓詁學元語言訓詁

郭攀

訓詁萌芽于先秦,發展興盛于漢唐,到有清一代達到頂峰。20世紀初以來,隨著傳統學術現代化的進程,傳統訓詁學開啟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積極吸收借鑒現現代多學科的學術思想,大力加強理論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王建莉的《訓詁釋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版),站在時代的高度,針對訓詁的核心問題“釋義”,既全面調查與利用前修時賢的訓詁理論,又不囿于原有框架,推陳出新,初步構建系統的訓詁釋義理論。這對訓詁學是從主要研究對象的內容上進行的突破,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可以大大提升訓詁學的理論建設,這種理論探索對于訓詁學來說是很寶貴的。

首先,訓詁釋義研究是對傳統訓詁核心工作的現代反思與開掘?,F代學者給傳統訓詁學分類、定性、定位,從中分出“釋義之訓詁”,這僅是一個初步的探究。訓詁之產生就表現為各種各樣詞語的釋義。比如《周易·序卦》:“解者,緩也?!薄蹲髠鳌でf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焙蟀l展為專門解釋詞語的專著《爾雅》《方言》《釋名》等,還有解釋經籍詞語的專著《毛詩故訓傳》、鄭玄的三禮注、王逸《楚辭章句》《十三經注疏》等。其中詞語的解釋從上古到清代,一直是其基礎性的和主要的工作,為解經、研究語言、傳承傳統文化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反觀“釋義之訓詁”實踐,不禁會令我們反思,它歷經千年,資料宏富,內在的基本理論是什么呢?學術界似乎還是比較混沌模糊。對此,《訓詁釋義研究》進一步強化訓詁的“解釋”功能,稱“釋義之訓詁”為訓詁釋義,界定了訓詁釋義的概念。訓詁釋義就是在各類文獻中,運用已知的詞語解釋單個或多個未知詞的一種語言活動。認為訓詁釋義不同于訓詁考據。也不同于因形求義、因聲求義,后者屬于考據范疇,是探求詞的詞匯意義或詞源意義。釋義是表述詞的義位,把區別性義素作為釋義內容的重點。根據這樣的理念,全書論述訓詁釋義的內涵、類型、表達方法、語言面貌等一系列問題,建構理論體系與研究方法,展現了不同于傳統研究的新框架。

其次,深入揭示準確釋義的一般規律。1949年后詞典釋義的研究取得長足進展,大量成果論述了現代漢語詞語的釋義問題,并不斷運用新的方法推進該領域的研究?,F代漢語詞語的釋義源于訓詁釋義,但大型的語文字詞典吸收了多少訓詁釋義的成果?古今釋義有何同異之處?訓詁中如何準確解釋詞義呢?王建莉把釋義按照不同類型分為“語文義”和“文化義”的訓釋,兩者的訓釋內容各有側重。又分為“確切意義”和“模糊意義”的訓釋,前者用明晰語言,采取定量、定位、定形等方式精確表達客觀事物的外延。后者用模糊語言來表述,能收到準確釋義的效果。王建莉根據訓釋部分結構關系,對訓詁釋義進行了多層次研究,分詞訓、語訓、綜合訓三部分,深入到詞義內部,闡述詞義訓釋問題。比如關于詞訓,以往僅從直訓、互訓、遞訓、同訓等,關注的是表面的形式問題。作者著眼于詞的意義關系,由詞義的相同程度,逐級劃分為詞義的等值訓釋、準等值訓釋及不等值訓釋,這就把釋義的精確程度作了等級劃分,更利于我們深化對釋義的認識。不僅于此,作者還注意到了古代類聚多詞釋義問題,認為古人早已有了系統釋義的觀念,形成同義詞、反義詞、類義詞等類比釋義方法,通過在詞義結構系統中比較的辦法,準確解釋了詞義。作者多角度、多類型的剖析解構詞的釋義的內涵、層級、類型,呈現了準確釋義的形形色色,可謂精彩。

再次,理清漢語釋義元語言研究的源頭及傳統。訓詁釋義語言是指用來解釋辭典或經籍中詞語的語言,也正屬于釋義元語言的范疇。訓詁釋義通過適當的語言來訓釋詞語,準確、恰當地選擇訓釋語言是準確釋義的必要條件。訓釋語言不同于一般的交際語言,這是由其使用的目的與功能決定的。學術界較多關注現代漢語釋義元語言研究,而對具有完備訓釋功能的訓詁釋義語言卻探討很少。王建莉就訓釋語言的功能、結構、風格以及語義特征進行探究,都在“訓釋”的表達范圍內,顯示了其不同于交際語言的特征與面貌。當代學者把使用頻率高、語義分布廣的詞語作為釋義元語言的基元詞。在此基礎上現代詞書理論研究認為詞典釋義用詞完全可以做到限量。而在訓詁釋義中,訓釋詞語出現的頻率以及分布是什么狀況呢?長期以來我們對釋義詞語的限量提取工作,幾乎被忽略了。王建莉提出訓釋詞語的高頻是有規律可循的,分布在否定詞、上位詞、相關詞這幾類上。她以《說文解字·艸部》為例,統計“艸部”解釋467個詞,其中直接解釋為“艸”的詞70次;在描述性的釋義語言中,“艸”充當復音結構中的中心成分的有33次?!捌H”與“菜”構成上下義位的關系,而“菜”對于其統屬的詞,又是上位詞,在“艸部”共使用了17次。在復雜分散的訓釋語言中出現相對集中的“艸”與“菜”,表明訓詁釋義語言已經出現了限量選定的現象。這些訓釋語言的諸多規律,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正是現代詞典釋義的源頭與傳統,這是進一步深入漢語釋義元語言特別是古漢語釋義元語言研究所必做之事。

最后,堅持訓詁學具有語言與文化多學科交叉的性質,深化推進了有關問題的探究。王力先生說過,訓詁的出現,“首先是作者借字義的解釋來闡明一種哲理或政治主張”。如《論語》:“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訓釋治政之“政”為端正的意思,并非全解該詞的義位,而是闡明了他的政治主張。像這類釋義就要充分考慮其文化屬性,然而作者指出:

幾乎受語言本體主義研究方法的影響,現有成果一般就釋義而論釋義,將它看成是純粹的語言活動,沒有從跨學科角度審視,致使“釋義之訓詁”研究與它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相脫離、與古代文化的解讀相脫離,研究難以深入。

有的釋義即使涉及文化的關照,但又是零散孤立的,“忽視了文化的整體性對釋義者的影響,所以難以考察到眾多釋義中反映出的一般規律。學者們重視釋義的實用性,追求經驗的總結,雖然這些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忽視了對其本身內含的釋義思想的考察”?;诖?,王建莉回歸訓詁學的跨學科性質,注重把訓詁釋義研究和古代文化歷史相結合,根據社會歷史描寫分析釋義內容。訓詁釋義源于名實思想,古代經儒研究事物與名稱之間的關系,從哲學出發來解釋詞義,釋義具有社會倫理和現實政治的色彩。書中稱其為“文化義的訓釋”,解構了訓釋文化義的內部成分。從意義劃分的角度,認為文化義的訓釋包括聯想義、象征義、理據義等,具有系統性、多樣性、主觀性、時代性等特點。這是訓詁釋義不完全等同于現代辭書釋義的方面,體現了獨有的語言表達體系,作者對此進行條分縷析的闡述,別開生面,且有一定深度。

詞義與釋義一直是語言學研究者和辭書研究與編纂者十分關注的問題,該書從一個新的角度切入,不囿于傳統的理論框架,另辟蹊徑,力圖搭建一個完整的訓詁釋義系統,對推進訓詁學理論體系與指導訓詁實踐,具有獨到的意義與作用。該成果所研究的,有些是以往少有人問津的新問題,如訓詁釋義的內涵及特性、訓釋元語言等,使人耳目一新。在訓詁學領域,對當代訓詁學的理論研究具有方向性的啟示,是訓詁學的重要發展,是有時代意義的工作。另外,該成果對于詞義學、詞典編纂和古籍整理均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語言學家、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先生。主要從事漢語詞匯、語法等的研究。)

猜你喜歡
訓詁學元語言訓詁
論字詞訓詁與文本闡釋的互動關系
論中國訓詁學與經典闡釋的確定性
訓詁術語的比較分析
《說文》形義匹配思想與訓詁價值
論文化背景知識在訓詁中的作用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元語言意識的培養
試論晉東南地區方言古語詞的訓詁學價值
訓詁學與民族民俗文化研討會暨中國訓詁學研究會第九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明清醫家《內經》訓詁探疑
教師話語中的元語言現象與學生元語言意識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