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蟲“清洗”記憶

2022-05-30 10:48趙錢
科學之謎 2022年6期
關鍵詞:清洗洗腦神曲

趙錢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么愛你都不嫌多”“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來,左邊跟我一起畫個龍,在你右邊畫一道彩虹”……這些詞句讀著讀著,你是否總有將它們唱出來的沖動?音樂市場上的歌曲每時每刻都在更新,但總有那么一兩首會永遠停留在你的腦海中,無論何時聽人唱起,總會不自覺地跟著哼唱或續唱,為什么會這樣呢?

你腦中的“耳蟲”

上班上學路上,你聽到路邊小店里傳來震耳欲聾的音樂聲,正好是非常熟悉的曲調,你忍不住跟著哼唱。走入辦公室或教室,明明已經再也聽不到音樂聲了,但你的腦袋里還是不停地播放著這首歌,坐在座位上不時哼兩句,去廁所的路上也會唱出來。一整天下來,你的同事/同學已經對你忍無可忍了,而你自己也要被逼瘋了。上述經歷是否也曾發生在你身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無需驚慌,這只是耳蟲現象。

“耳蟲”(earworm)是從德文Ohr wurm直譯過來的,它將“爬進”腦中的音樂比喻成一只蟲,“耳蟲”引起的這種感覺叫“認知瘙癢”,讓人忍不住想去“撓”(回想)它,非常形象地總結了洗腦神曲的特點。耳蟲現象影響著絕大部分人,有研究顯示91.7%的人曾有過上述體驗。

耳蟲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美國達特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他們對受試者播放耳熟能詳的歌曲的片段時,受試者的聽覺皮層會自動補完剩余的歌曲——換句話說,他們的大腦在歌曲早已結束時還會繼續“播放”。這些曲子不斷在你大腦中“撓癢”,為大腦止癢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在腦中重復播放這首歌,因此你會陷入洗腦神曲的無限循環中。

還有研究人員認為,洗腦神曲就像那只莫名其妙被要求不可以想起的白色北極熊,本來你不會想到一只白熊,但如果被事先告知禁止去想它,你反而越會去想它,因為在確保自己真的沒有在想一只白色北極熊的時候,恰恰去想了那只白色北極熊。洗腦神曲也是如此,越是拼命地不去想,反而越會去想它。

如何擺脫耳蟲

多數時候,耳蟲不會影響我們的正常工作學習,因為它持續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如果像前文描述的那樣,耳蟲流連不去或者反復糾纏,也確實讓人煩躁,這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該搞清楚,哪些歌曲容易成為耳蟲,哪些不會。瑞士盧塞恩大學應用科學與藝術系的研究人員曾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分析了50多首流行歌曲,被不同人提到三次以上的曲調被認定為“耳蟲”。結果發現,耳蟲曲調中的音符節拍通常較長、音程較小,意思就是說擁有這兩個特點的樂曲難度低,一般人都容易對這種曲調熟悉。英國倫敦大學的另一個團隊總結了“耳蟲”的三個關鍵特征:歡快的節奏、簡單的旋律以及一些特殊的音程。前兩者保證曲子足夠簡單從而使大腦容易記住,第三個特征則讓曲子保證簡單韻律的同時而又能夠顯得與眾不同。

確認了耳蟲的存在后,我們還要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最易受到耳蟲的影響。一些研究表明,音樂家、思維活躍的人或者壓力過大的人比普通人更常出現耳蟲現象;性別方面來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觸發耳蟲。在短時間內大量接受音樂洗禮,比如剛聽完演唱會、聽了很長時間的車載音樂或者一整天都在聽同事/同學哼唱神曲,耳蟲也會在你腦中出現。

了解了上述知識后,我們就可以找方法擺脫耳蟲的影響。聽一些不具備耳蟲特點的歌曲,讓其他歌曲取代耳蟲是一個好用的方法。如果你確實喜歡這首耳蟲歌,不妨反復聽完整曲,因為耳蟲的旋律一般都只是音樂中的一小段,聽完整首樂曲反而會減輕耳蟲效應。

另外,耳蟲確實像不請自來的白熊,當它在你腦中出現時,不要過于關注,不聽不想不理,慢慢地它就會自然消失。

耳蟲的神奇威力

不過,雖然名字叫“蟲”,多數時候耳蟲并不讓人討厭,甚至常常帶給人們愉悅感。美國巴克內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洗腦神曲是令人愉悅的,還有30%的人認為它是中性的,只有15%的洗腦歌曲被認為是令人不適的。在繁忙的工作學習之余,在腦中奏響一曲讓人愉悅的耳蟲不也很有趣嗎?

耳蟲不僅有讓人放松的能力,還有助于加強記憶。因為耳蟲現象與德國著名的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的“不自主記憶提取”現象相似,一旦有一些提取的線索出現,就會自動觸發相關的信息。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風”伴奏的各種視頻,下次看到有節奏的舞蹈,就會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來了。

如果將視頻內容替換成需要記憶的事情,當我們再聽到“最炫民族風”時,是否也能回憶起視頻的內容呢?答案是肯定的,2021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組心理學家進行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分別對三組參與者進行了三次試聽-記憶實驗,每次間隔1周,每組參與人數在25~31之間。在第一次實驗中,參與者先聽一段不熟悉的音樂,一周后,讓他們在聽同一首音樂的同時觀看電影片段,其中對照組的參與者只觀看沒有配樂的電影片段。在最后一次實驗中,他們被要求在播放音樂時回答一些關于電影細節的問題,以此檢驗他們的記憶成果。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還會詢問參與者對歌曲的評價和歌曲在他們腦中循環的頻率等問題。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記憶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而且,實驗組成員對電影的記憶程度也有區別。具體表現為,一首曲子在一個人腦海中循環的頻率越高,他對與這首曲子配對的電影細節也記住得越多。更有趣的是,即使觀看電影時參與者并沒有特意去記憶電影情節,但如果他的腦內回憶起這首音樂,他也會想起相應的電影情節。簡而言之,耳蟲效應能幫助人們記憶電影中的片段。這意味著以音樂為基礎進行記憶,不僅能加強人們的記憶能力,也可以幫助人們對抗癡呆癥和健忘癥。未來,音樂干預治療也許能成為一種治療記憶衰退的非藥物療法。

了解了耳蟲現象后,如果下次你還為記不住事情而苦惱時,不妨伴隨一曲動聽的耳蟲歌曲來進行記憶吧。

猜你喜歡
清洗洗腦神曲
后全球化時代的神曲與寓言
張杰演唱功夫主題神曲《我是來揍你的》
啟蒙與洗腦的區別
洗腦
神曲《春節的指南》網絡走紅
洗腦與洗頭
神曲“小蘋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瓊瑤:最出色的洗腦專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