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題與反題的另類接續

2022-05-30 12:28邰科祥
當代文壇 2022年5期
關鍵詞:平凡的世界路遙人生

邰科祥

摘要:路遙的兩部代表作《人生》與《平凡的世界》并非兩部獨立且不相關的小說,而是路遙創作計劃中一部宏大作品《陜北》的兩個不同版本,它們服務于同一個主題——對人生道路的尋找,同時在結構上兩者具有內在的承續關系,只不過這種承續是一種特殊的正題與反題的連接。

關鍵詞:路遙;《人生》;《平凡的世界》;同旨共構

《人生》與《平凡的世界》作為路遙兩部代表作,由于各自題名和主人公的明顯差異,很自然地被讀者和研究者視作兩部獨立且互不相關的小說。但實際上,這兩部作品有著深層的內在關聯。早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的1986年,陳丹晨先生就曾指出:“《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一個性格矛盾的、有些地方甚至有些分裂的人物。到了《平凡的世界》中,作者把高加林這種矛盾化解為兩個青年農民形象,這就是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雹俣?,除此之外,在兩部小說的主題醞釀和情節設置方面也存在一脈相承的同旨共構特征。

一 《人生》與《平凡的世界》有無關聯?

從路遙散布多處的言論,特別是他與王維玲的書信往來之中,我們不難發現,路遙曾經明確產生過續寫《人生》的想法,并在持續兩年多的時間中為此想法糾結不已。而且,構想的部分細節確實與《平凡的世界》有關。1982年1月,當《生活的樂章》定稿并經路遙同意改名為《人生》之后,此書的責任編輯王維玲就“鼓勵他寫《人生》下部,并且要他盡快上馬,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干下去”②,路遙當時這樣回應:

至于下部作品,我爭取能早一點進入,當然一切都會很艱難的,列夫·托爾斯泰說過,藝術的打擊力量應該放在作品的最后,因此這部作品的下半部如果寫不好,將是很嚴重的……③

他表示想早點續寫,但與此同時又很猶疑,主要是擔心下部在藝術上無法超越《人生》。所以,當王維玲再次催促路遙實施《人生》下部的寫作計劃時,路遙就找出很多理由來婉拒。首先,路遙強調《人生》發表后,時間延擱了一年多,文氣被打斷,要接續或重拾這個話題很難;其次,他認為《人生》本是獨立完整的,無需下部;第三,他暗示自己有另外的構思:

本來,如果去年完成上部后,立即上馬搞下部,我敢說我能夠完成它,并現在大概就會拿出初稿來了。但當時我要專心搞好本職工作。八月一日已正式宣布讓我搞專業,這部作品一下子中間隔了一年,各方面的銜接怎么能一下子完成呢?……我現在打算冬天去陜北,去搞什么?是《人生》的下部還是其他?我現在還不清楚,要到那里根據情況再說。

另外,我還有這樣的想法:既然下部難度很大,已經完成的作品可以說是完整的,那么究竟有無必要搞下部? ④

說這段話時距離《人生》完稿已經過了一年,與王維玲鼓動他寫下部的動議也間隔了八個多月。路遙越來越意識到《人生》下部的寫作不太現實,但是面對編輯的不斷鼓勵與催促,他又不便采取生硬、直接的拒絕方式,只好反復強調續寫的困難和憂慮。因此,1982年12月,王維玲第三次催促《人生》下部上馬時,路遙就透露他已進入長篇的準備工作,計劃較廣泛地到生活中去,一方面寫中篇,一方面準備長篇的素材。⑤而這個長篇就是后來的《平凡的世界》。但王維玲仍然希望路遙聽從他的建議,因為他自覺有過指導柳青創作《創業史》第二部的成功經驗,他還從出版者角度,預感到讀者對《人生》下部的急切渴求以及出版后可能產生的暢銷前景:

我還是希望他考慮《人生》下部的寫作,我告訴他,柳青在《創業史》第一部出版之后,進入第二部創作時,就曾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變動。我有這樣的感覺,他若進入《人生》下部的創作,極有可能在下部的構思和創作上,對生活的開掘和延伸上,藝術描寫和處理上,都可能出新意,再一次讓人們驚訝和贊嘆。⑥

這個鼓動和勸說前后經過四個回合,一直持續到1984年5月,路遙在陜西師范大學禮堂為該校的中文系學生開講座時,還在暢想著《人生》的續后話題,并且提到了將要動筆的《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些細節。遺憾的是至今未見有這次講座的整理稿問世,也許,當時的所有聽眾都缺乏這種意識,如今時過境遷,就只能靠當時在場者的片段回憶抓取一星半點。劉路先生曾在《坦誠的朋友》一文中回憶道:

1984年5月的一天,路遙應邀請來陜西師大作報告,當他講到《人生》的創作經過時,他對學生們說,在《人生》的創作過程中,我得到了你們劉路老師的極為寶貴的支持,他把自己很多非常好的素材借給了我,可以說,高加林的形象,是我和他共同創造的。⑦

他舉出高加林在城中“拉糞和賣饃”兩個細節作為他給路遙提供素材的證據。筆者也曾是那場講座的一名聽眾,由于年深日久,劉路先生所說的這些細節記不太清了,不過,路遙當時確是在講述他寫《人生》的過程,并且提到劉巧珍刷牙的細節來自他弟弟的真實經歷等。路遙還比喻他當時的心境,像陷入兩座山峰低谷之間的沼澤中。這兩座山峰就是指已引起轟動的《人生》和將要開筆的《平凡的世界》,也就是說,他正處在由一座山峰向另一座山峰沖刺的艱難構思階段。因此,當有同學提問,《人生》若有續集,高加林會如何發展?路遙曾笑著回答:

如果高加林還是下一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那么我可能會讓他把高明樓拉下馬,成為村民的新帶頭人。在《人生》中,我已經讓高明樓預言這個后生了不得,就是一個伏筆。當然,我也不會讓高明樓輕易認輸,我會讓他緊跟形勢,由一個下臺的大隊支部書記在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后成為村里的第一個萬元戶,坐到縣上的領獎臺上。這個說法,在路遙的其他對話中也得到證明:像高明樓這樣的人,如果作品再往前發展,說不定,他還會上升到主要地位上去。⑧

可見,路遙續寫《人生》的想法已經比較具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講座中所劇透的接續情節在后來的《平凡的世界》中也都出現:“高明樓”下臺了,也曾不服氣地到外面承包工程,企圖成為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政策后的新強人,而且,“高加林”也成為村長,并且坐到縣獎勵農村萬元戶的講臺上。只不過,“高明樓”的名字被改為田福堂,“高加林”成為孫少安。由此可見,《平凡的世界》的確與《人生》血脈相連。但是,路遙卻不愿意直接續寫《人生》的下部。王維玲后來也意識到路遙這種決絕態度,于是就再不提此事:

在對待《人生》下部的寫作上,我在較長的時間內都非常積極,力促路遙立即上馬寫作。后來,隨著路遙不斷的來信,信中不斷給我下毛毛雨,我才開始冷靜下來,不再催他。⑨

在1984年12月《答〈延河〉編輯問》中,路遙把不想續寫《人生》的態度完全明晰化:

問:社會上有人傳說你要寫《人生》的續集,你是否有這個打算?

答:我沒有這個打算?!度松沸≌f發表后,許多讀者就寫信建議我寫續集。有的人并且自己寫了寄給我看?!度松冯娪肮澈?,更多的人向我提出了這種要求,而且許多人正在自己寫續集。我也看到了報紙上報道“萬元戶”要續寫《人生》的報道。對我來說,《人生》現在就是完整的。⑩

……

這兩年我一直為一部規模較大的作品做準備工作……如果我能寫出一部份來,我當然還會先交給您,讓您幫我判斷。11

因此,《人生》盡管沒有下部,但《人生》的主旨探索并未中斷,可以說,《平凡的世界》就是《人生》主旨的延伸和擴展,屬于一種特殊的另類延續。因為高加林被一分為二為孫少安、孫少平兄弟,而且這種延續的起點也沒有從高加林回到高家村開始,而是從孫少平離開雙水村起步。

二 《平凡的世界》無法直接延續《人生》的原因

既然《平凡的世界》就是《人生》的某種延續,為什么路遙不直接在《人生》的原有框架下繼續拓展而要另起爐灶?于此,前文也曾提到幾個理由,但這些理由更多是路遙的一種托詞,是為了委婉拒絕王維玲的一番好意。真正無法直接延續《人生》的內在原因則是:路遙對高加林的思想走向沒有理清。換句話說,他還沒有發現高加林這個人物形象延續下去的價值與必要:

我感到,下部書,其他的人物我仍然有把握發展他(她)們,并分別能給予一定的總結。唯獨我的主人公高加林,他的發展趨向以及中間一些波折的分寸,我現在還沒有考慮清楚,既不是情節,也不是細節,也不是作品總的主題,而是高加林這個人物的思想發展需要斟酌處,任何俗套都可能整個的毀了這部作品、前功盡棄。12

高加林的思想發展趨向,如果按照他返回高家村的結局來繼續推進,顯然已經走入單線條的死胡同,已經沒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騰挪。也就是說,路遙不可能安排高加林重新離鄉。無論從生活的現實還是文學自身的邏輯,都不允許高加林再次走出鄉村。一方面,高加林沒有城市戶口,另一方面,當時對農村青年也沒有相應的招工、招干政策,況且他已經由于走后門被開除公職,發配回農村,所以,讓他重新去城市發展既不現實,也不合理,那么就只剩下在農村就地圖存,也就是《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的道路,但是這又不符合路遙的完整構想,路遙給農村青年的出路顯然不只是在鄉村腳踏實地地發展,更主要的還是向外探索,即走向大世界,也就是孫少平的道路。所以,如果路遙只是選擇孫少安這條道路,那倒符合高加林返鄉之后的趨勢,但卻與高加林的追求構成悖反;而反過來,要堅持路遙一貫的精神,那就必須更換或增添主人公,即孫少平,這樣他才可能重走向外發展的道路。

這也許就是路遙不能在《人生》原框架下續寫的原因。當他意識到這種結果時,路遙馬上就把創作的重點調整到新作品的構思方面。因為,農村人走出去的思路一直是路遙不想間斷的命題。這也就出現了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的兩條線索,即用孫少安顯示高加林返鄉后的發展,而用孫少平細化和延伸高加林一貫的性格。如此變通,一方面讓《平凡的世界》延續了《人生》中高加林返鄉后的故事,另一方面又承接了高加林一貫的走向大世界的追求。也就是,通過換湯不換藥的做法,路遙還是從精神上完成了《人生》的擴展。

由此可見,《平凡的世界》的另起爐灶,一方面是《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際遇與路遙長期思考的農村青年的走向發生了矛盾;另一方面,路遙還想通過一部更大規模的作品對中國農村的問題,尤其是農村青年的出路與精神追求進行全方位地思考。在這種情況下,高加林已經不適合繼續作為新作品的主人公,因而也就無法續寫《人生》的下部,必須把他一分為二為其他人物,即孫少安和孫少平才順理成章。路遙說:

……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歷史和藝術的眼光觀察在這種社會大背景(或者說條件)下人們的生存與生活狀態……在藝術中準確描繪這些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形態和精神形態。13

也就是,路遙關注的是中國農民在社會大轉型的背景下會怎么生活?怎么思考?按照路遙一貫的思路與心性,他絕對不甘愿農村青年一輩子困守農村,他希望他們與城市青年一樣有更多的選擇,走出去,走出大山、走出鄉村,走向城市,走向更大的世界,甚至外太空,這都無可厚非。1980年代初期,農民工的概念和群體還沒有形成,路遙不可能意識到,農民也會在城市購房、立足并成為城市的一員,但是,他不愿意農民一輩子都是農民的想法則是確定無疑的。在路遙的心里,城鄉之人一律平等,都是公民,有一樣的權力,也應有一樣的待遇。這也就是他一直在某些言論中倡導農村城市化的發展道路并向往城鄉一體化的理想圖景。

孫少安這個人物形象就是他這種思想的主要承載者。也是《平凡的世界》必須另起爐灶的理由之一。起初,孫少安只是一個引子或者配角,孫少平才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但是,寫到后來,孫少安其實也成為路遙對農村青年出路的另一個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還上升為主要的方向,大部分農村青年更重要的還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奮斗、耕耘并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并非所有人都要涌向城市,或者一定要改變其農民的身份。

有些人總覺得農民低人一等,生活在農村就很憋屈,這種自卑自賤的思想其實是可怕的、不應有的,也是路遙所極力反對的。而且,孫少平這類人物只是農村中的極少數,他不能代表農村青年的主流方向。在這個意義上,孫少安才是路遙極力塑造的農村青年的榜樣,此前很少有人這樣認識。正因為這一點,路遙的思想就是“如何把農民變成知識分子”14的觀點就顯得很不準確。

路遙并沒有把農民變成知識分子的想法,農民就是農民,戶籍政策以及知識儲備限制了他們身份的轉換,同時,農民的出路更主要還是在農村,孫少安的故事就是證明,況且,孫少平在身份上也只是由農民變成工人,而不是最終成為知識分子。有一定文化,或對城市文明的向往,并不能造成這種社會和文化身份的簡單轉換。路遙的意思,農民當然有現代化的生活理想與境界,但未必一定要上大學,成為干部和知識分子。如果這樣,不但窄化了農民的出路,也很不現實,同時等于徹底誤會了路遙對農村青年出路的廣闊與深刻的思考,換句話說,貶低了路遙。另外,孫少平的經歷不單是王天樂的故事,在相當程度上也是路遙本人的故事。是路遙根據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及其真實感受不斷探尋的結果?!拔易约河蓄愃频慕洑v,而且我的經歷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經歷,我處的時代有那么一批人都是高加林這樣的處境?!?15

所以,《平凡的世界》中不能只有孫少安一條線,當然也不能只有孫少平一條線。這兩條線索的并置才是這部小說之所以成功的關鍵,也是它與《人生》最終合流的必由之路。估計,路遙無法把這個意思全部講給王維玲聽,從而造成了這部小說完稿后未能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遺憾,因為路遙實際上是把《平凡的世界》當作《人生》的完整版或深化版以回饋王維玲的盛情相約。

三 《人生》與《平凡的世界》的同旨共構現象

盡管這兩部小說在故事情節和主人公性格等方面并無重合,但是卻貫穿著同一個大的構思:這就是探尋中國農村青年的出路,為陜北寫一部大書?!度松返念}敘引用的正是柳青《創業史》中關于人生道路的一段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p>

《平凡的世界》的題名變化以及注釋也明顯保持了這種傾向。這部長篇小說最早的名稱是《黃土·黑金·大城市》16,繼而生發為《走向大世界》17,后又擬名為《普通人的道路》或《普通人的命運》,并草擬了所轄三部曲各自的寫作角度,“第一部:在那樣的年月里;第二部:在歷史的彎道上;第三部:在時代的大潮中”。路遙還引用了一句話作為這部長篇的題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18。最后,才改定為現在的《平凡的世界》。在這個反復更動的過程中,“道路”問題明顯是這部長篇小說力圖重點解決的目標。再通過王天樂回憶路遙萌發創作《平凡的世界》靈感的瞬間狀態,同樣能印證這一點。據述,路遙當時正在十字路口模仿交警指揮交通,突然,他激動地要求王天樂與他馬上離開西安去往蘭州,到達駐地后,路遙解釋:

昨天早上我突然來了一個大靈感。這個靈感很早就來過多次,但好像我一直抓不住它。昨天早上終于把它抓住了,激動得我氣都上不來。19

那么,這是一個什么靈感?它是怎樣出現的?

我躺在街道上的雪地里,靜觀雪是怎樣從天空中落下的。耳旁聽到路遙說:天樂,你看我指揮兩下車輛,像不像個警察。說著他就走上十字路口的交警臺,滿臉莊嚴的打起了手勢。我第一次看到路遙這種徹底孩童般的樣子,把我笑得在雪地里來回打滾。

路遙立正站住了,久久地面對陜北的方向,足足站了有半個小時。突然,路遙大叫一聲,天樂,你快起來,我有話對你說。當時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以為出什么大事了。路遙說,咱倆馬上回去收拾東西,離開西安,我有重大事情要告訴你。20

通過這段記述,我們不難推測,這個靈感應該是,路遙首先由雪想到了陜北,再由“十字路口”聯想到青年人在人生中的迷惘,最后又由指揮交通的動作把給青年人尋找人生出路的思想連貫起來。而這個思路正是路遙多年都在思考并苦苦尋找的一部大書的框架。他說:“實際上我們多年來的對話,一直是圍繞這部大書的。是的,我要寫一部大書,就像柳青說的那一種大書。是向陜北的歷史作交待的一部大書。我要從咱村子寫起,寫到延安,寫到銅川,一直寫到西安。我的主人公就是沿著你走過的曲折道路,一直走向讀者。通過你的生活經歷,帶出百個人物,橫穿中國1975年到1985年的十年巨大變革時期?!?1

這個靈感萌生的時間,按照王天樂兩次的記述,應該是1983年冬,恰好就是《人生》是否接續的糾結時期。因為他提到了《人生》已經發表,還有他入職《延安日報》社等事件。這幾個時間節點都處于1982年春至1984年秋之間。加之1983年11月21日路遙曾給王天樂發過一封急信22求助,催促王天樂由銅川趕快來西安,在信末,他連用幾個“快來!快來!快來!”這樣的驚嘆詞,而且“快來”兩個字越寫越大,可見此事非同小可。王天樂記述:

八十年代初的一個隆冬……由于我立馬橫刀,使路遙又度過了一個重大的人生危機。這是他《人生》發表之后的較為重大的一次災難23 ……就在那個時候,我調到《延安日報》社當了記者……路遙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創作準備工作。24

綜合這幾個時間節點,我們基本能夠確定,1983年12月左右是《平凡的世界》構思萌發的具體時間。但是,路遙提到那個“多年來的對話”以及思考,又是從何開始呢?按照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大約始于1979年11月左右,主要圍繞王天樂農轉非的事件引發。路遙曾把這件事托付曹谷溪辦理,路遙與曹有多份通信都涉及這個話題:

天樂的事不知辦得怎樣,我極愿意知道較詳細的情況。在去延安的時間上有一個在家鄉分糧的問題。去延安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生活的安排能不能維生等等。以及能否便利的出來,希望你把詳細一點的情況告訴我一下。25

關于明年招工一事,看來大概只招收吃國庫糧的,農村戶口是否沒有指標?詳細情況,我不太了解,國家現在對農民的政策顯有嚴重的兩重性,在經濟上扶助,在文化上抑制(廣義的文化——即精神文明)。最起碼可以說顧不得關切農村戶口對于目前更高文明的追求。這造成了千百萬苦惱的年輕人,從長遠的觀點看,這構成了國家潛在的危險。這些苦惱的人,同時也是憤憤不平的人,大量有文化的人將限制在土地上,這是不平衡中的最大不平衡。26

由此可見,路遙關于農村青年人出路的思考,最直接的根源似乎基于對四弟王天樂生存狀態未來的謀劃,但實際上,從深層卻發自他對所有農村青年命運問題的深入思考。

我對中國農民的命運充滿了焦灼的關切之情。27

我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是青年,我主觀上也是要著力塑造好青年形象。28

我們知道《人生》的構思時間也是1979年,因此,《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的共同主旨及其主要情節的設定是在同一年萌生的,只不過,路遙先選擇了其中一個主要片段提早發表而已。換句話說,《人生》與《平凡的世界》其實是路遙同一本大書的兩個版本,如果說《人生》是壓縮版,那么《平凡的世界》就是完整版。與此同時,《人生》選擇了“反題”的角度,即總結青年人在奮斗過程中由于走錯道路而受到挫折的教訓,《平凡的世界》則通過“正題”,為農村青年指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正確道路。路遙解釋《人生》的主旨是:

我當初的想法是……從青年自身來說,在目前社會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要求時,他們應該正確的對待生活和對待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尤其是年輕時候,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永遠有一個正確對待生活的問題。29

關于《平凡的世界》的主旨,路遙沒有明確的表述,但我們不妨從他的幾段相關談話中去尋找答案。他說:

作為一個出生于農民家庭的青年,從農村走向城市這個過程是相當艱難的,我的許多作品涉及了這方面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跟我本人的經歷有關系。30

而且,路遙曾經專門研究并分析過農村青年具有不甘在土地上過一輩子,企圖追求新生活的心理:

可以說農民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吃飽肚子?,F在看來,這是多么渺小的目標……后來農村好多人就覺得……自己的下一代能不能脫離開這塊土地,不要像他們這樣再活一生……因為當時農村既不招干也不招工,甚至不能上大學。這樣,這些青年回去以后就特別苦悶。大部分青年屈服于現實,像父親一樣在土地上勞動……也有個別出類拔萃的,像高加林這樣的青年,不甘心這樣一種生活,他們覺得這樣一種生活對于人來說是屈辱的,他們想追求一種起碼不能像父親這樣生活的生活,所以,他們苦苦的在社會上掙扎和奮斗。31

這個心理既是《人生》的創作動因,也是《平凡的世界》另起爐灶的緣由,由于《人生》中高加林通過投機或不正當的途徑走出農村,最終又被貶回家鄉,這個結局顯然已經不適合再次走出去,路遙只有把高加林一分為二,讓孫少安把高加林的后半程走下去,而讓孫少平承接著高加林的前半程繼續向前。在這個意義上,《平凡的世界》就是《人生》的延續,只不過,主人公不宜再讓高加林來擔當。當我們明白了這兩部小說的同旨共構現象,我們也就理解,路遙終其一生都在關注中國農民的命運,特別是探索農村青年的出路問題,他要為陜北寫一部大書。因為路遙是從陜北走出來的農民,他一刻也忘不了農民弟兄的悲苦。他說:

我曾經在幾篇文章中寫過與農民的這種感情,比如我走進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這樣一些繁華街市,透過那一片片花花綠綠的人頭,我猛然就能在人群中停住,停住后,淚水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旋轉,我看見特別遙遠的地方,在那黃土山上有一個老頭脫成光脊背,在吭哧吭哧地挖地,脊背上的汗在流著,被太陽照得亮亮的,那老頭已經七八十歲,沒有任何人幫助他,還在那兒靠原始的勞動來養活自己。 32

他更難忘農民姊妹的淳樸與善良:

好多年沒回村子了,回來后你看見小時候耍大的女孩子伙伴,現在都早已經出嫁了,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懷里抱一個,手里拉一個,衣服上糊著一層垢夾,頭發像沙蓬一樣亂著,然后還像童年那樣向你笑著,關懷著你,問你外邊的情況,而且不論怎樣非要拉著你,到他家里去吃一頓……每當你離開村子的時候,你總會兩眼淚水蒙蒙,你就感覺到你必須把這些感受,把這一切心酸、一切美好的東西寫出來。33

也正因此,當路遙終于借助《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把陜北農村貧窮的境遇和美好的人情展現到讀者面前時,他就感到莫大的欣慰:“我內心最大的安慰就是我終于讓人們知道了曾經和我一塊生活過的這些人們是怎樣的人,看到了遙遠的偏僻的土壤上也有美好的人情,也有美好的悲劇?!?4所以,路遙說:“關于《人生》……我要補充的一點就是,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我向陜北勞動人民致敬?!?5而《平凡的世界》的題詞“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很長時間埋藏在路遙心中的一個秘密,他要完成柳青前輩留給他的殷勤期待,即寫出那本總名為《陜北》的大書。36

《人生》與《平凡的世界》就是在《陜北》這個大的框架下,秉承為農村青年探索出路的相同主旨所形成的一個精神共構。而這個同旨共構的正題與反題接續現象,則緣于路遙小說創作的“推己及人”思維。路遙的創作總是從自己和親人的遭遇與經歷出發,思考廣大人群生存與發展的共性話題。

人生道路的命題不只是農村青年必須面對,城市青年也要回答,不只是中國青年需要選擇,全世界的青年同樣不能回避。正因此,路遙的作品在青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鳴,路遙成為青年的導師,也被授予“改革先鋒”和“最美奮斗者”的美譽。與此同時,通過這兩部小說的構思過程,我們也進一步理解了路遙確實是一位自傳性很強的作家,他借助幾部作品把自己一生的經歷和對生命的深刻體驗完整地做了一次展示。如果說,《在困難的日子里》是他童年和青年時代生活的記錄,《驚心動魄的一幕》是他“文革”經歷的真實反思,那么,《人生》就是面對命運給自己造成的沉重打擊所得到的悔悟和覺醒,而《平凡的世界》則是對其獨立奮斗實現個體價值觀念的正面闡釋與弘揚。

注釋:

①丹晨:《孫少安與孫少平》,《小說評論》1987年第3期。

②③④⑤⑥⑨1112王維玲:《歲月傳真》,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頁,第314頁,第315-316頁,第319頁,第317頁,第317頁,第319頁,第321頁,第315頁。

⑦申曉:《守望路遙》,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頁。

⑧⑩1315272829303132333435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3版,第150頁,第177頁,第20-21頁,第220頁,第62頁,第239頁,第148-149頁,第216頁,第221頁,第236頁,第237頁,第238頁,第232頁。

14石天強:《斷裂時代的精神流亡——路遙的文學實踐及其文化意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頁。

161920212324王天樂:《〈平凡的世界〉誕生記》,《榆林日報》2000年10月28日。

17李建軍:《路遙十五年祭·扶路遙上山》,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頁。

18參見路遙《平凡的世界》的素材本照片,原件存梁志處。

22《路遙致王天樂》(1983年11月21日),影印件,原件存梁志處。

2526王剛:《路遙年譜》,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28頁,第135-136頁。

36王天樂:《苦難是他永恒的伴侶》,《榆林日報》2000年10月14日。

(作者單位:西安工業大學文學院)

責任編輯:劉小波

猜你喜歡
平凡的世界路遙人生
入門級有意外的驚喜 Rotel(路遙)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擴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遙)RA-1592MKII
他是那樣“笨拙”和樸素——30多年后,我們為什么還需要讀路遙?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寫給遠去的路遙
鐵骨柔情——論《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評析
《平凡的世界》(雙語加油站●跟我學)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