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培訓體系構架策略研究

2022-05-30 01:31許淮王順先
蘭臺內外 2022年31期
關鍵詞:崗位培訓建設策略高等院校

許淮 王順先

摘 要:隨著國家扶貧政策的日益完善,高等院校也構建出來各式各樣的助學計劃,而圖書館勤工助學作為高等院校應用最為廣泛的助學計劃,在高校當中得到了深度推廣。但隨著時間推移,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當中的問題逐漸凸顯,需要高校圖書館對勤工助學崗位培訓體系作出優化與調整?;诖?,本文深度分析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培訓的重要價值,并且提出體系建設策略,供廣大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等院校;高校圖書館;崗位培訓;勤工助學體系;建設策略

近些年,高校圖書館陸續引入學生勤工助學機制,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優質、更加高效的信息服務,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創新與高校育人機制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因此,高等院校應充分發揮勤工助學崗位育人優勢,加大高校育人力度,提升高素質人才培養效果,發揮勤工助學崗位對高校學生能力培養的積極作用,助力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發展。

一、勤工助學崗位學生開展崗位培訓的重要價值

1.提升工作效率

高等院??梢酝ㄟ^科學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助力學生掌握圖書館規章制度以及組織框架,使學生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崗位職責與工作范疇,通過快速學習對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有更深層次、更加全面的了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高校圖書館組織活動當中,顯著提升自身與圖書管理工作崗位的契合程度。在崗位培訓環節,提升高校學生對圖書館相關業務水平以及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學生明確自身所處崗位的內在需求,提升圖書館整體工作效率,為圖書館整體運營效率、服務效果提供保障。

2.提升資源利用意識與收集資源信息

針對勤工助學崗位學生開展培訓工作時,需要由圖書館專業的工作人員,開展一系列引導工作,以圖書館專業技能以及圖書分類知識為核心任務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

通過科學的指導工作,可以幫助學生對信息收集路徑與信息收集技能有更加深入地了解,顯著提升信息收集效率,掌握各種不同的信息收集方法,熟練運用現代化手段來展開互聯網資源收集與圖書資源信息收集工作,可以在熟練掌握各種基礎工作內容的同時,拓寬知識儲備,呈現圖書館整體資源效益,為信息收集效率奠定堅實基礎。

3.培養學生職場觀念

對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展開培訓工作,不僅會涉及基本技能與基礎知識等基礎培訓內容,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工作態度與職業素養展開有效培養,開展一系列領域培訓活動。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組織團體的深度含義,顯著提升合作意識與敬業精神,幫助高校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行為觀,完善學生職場觀念,針對高校勤工助學學生心理狀況,正確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以及心理素質培養工作。

面對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當中產生的各種壓力以及由此引發的自卑心理做出差異化引導,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心理疏導工作,助力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職場觀,使學生在崗位當中不斷完善自身。

4.滿足圖書館人力資源需求

勤工助學崗位學生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專業,在工作環節,圖書館應當不遺余力地培養學生在專業范圍內的各項能力。例如,發現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同時,需要確保能力培養工作的精準性與針對性,如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勤助學生,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到網絡維護以及電腦設備維修環節;而針對外語專業勤工助學的學生,可以參與到外文文獻翻譯活動當中;同理,藝術專業勤助學生,可以參與到圖書館宣傳報道活動環節。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隨之提升,而且可以實現學以致用,在工作環節產生的成就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實現高校學生自我發展目標與自我管理目標。

二、勤工助學崗位培訓體系設計原則與設計要點

1.體系設計原則

首先,勤工助學工作應當秉承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不僅是勤工助學崗位設計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崗位培訓工作有力的推動因素。因此,在崗位設計環節,高校圖書館應當構建以人為本培訓體系,結合不同專業、不同類型的學生展開差異化設計,滿足各個層次、各個專業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培訓環節,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核心,提供相應的技能培訓與知識培訓,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與個體需求,將崗位培訓工作看作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其次,在崗位培訓環節,要將個體學習模式轉化為團隊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培訓環節可以實現互幫互助,顯著提升崗位培訓效果與培訓質量。在崗位培訓環節,需要學生默契配合,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開展經驗分享以及技能分享,使學生可以不斷提升崗位勝任能力以及工作技能,在為工作效率提供保障的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新思維。為實現這一目的,可以在一個崗位設置兩名以上的勤工助學學生,使學生可以在工作環節展開互動與交流,通過彼此合作、彼此促進的方式來提升整體工作效率,構建更為高效、更為優質的工作方式。其次,在開展崗位培訓工作時,應當確保崗位培訓方式的多樣性,結合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提供差異化培訓方式,確保學生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引導,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展開學習。如可以創設課堂培訓模式,結合課堂教學特點,課堂培訓活動主要以規章制度、基礎知識、組織結構等基礎性內容為主,通過專業人員的講解,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基礎工作內容。而實踐培訓模式主要針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展開培養,使學生將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內容應用到實際工作崗位當中,不斷提升對本崗工作任務以及工作職能的了解程度。網絡培訓模式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培訓工作環節,使學生可以運用課余時間展開線上學習,不斷提升工作能力與職業素養。

2.體系設計要點

首先,在勤工助學崗位培訓體系建設環節,應當明確崗位培訓目標是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因此,在日常培訓環節,不僅需要加強基礎技能與基礎知識培訓,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展開正確引導,凸顯以人為本的現代化培養理念,對學生的潛在能力以及整體素質展開深度開發與深度挖掘,助力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念與職業觀念。其次,待崗位培訓工作結束后,對學生的工作情況展開深度考察,掌握學生工作態度以及工作能力,對崗位培訓效果展開有效評估、精準評估,不僅可以有效發現學生在工作環節存在的漏洞,規范學生工作行為,而且可以對培訓質量擁有更深層次、更加全面的了解,及時發現崗位培訓工作當中的不足之處,為后續的制度改進與體系建設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為保證評估效率,可以選擇直接觀察方式,也可以選擇問卷調查方式。

三、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培訓體系建設策略分析

1.科學設計崗位

為保證勤工助學的作用可以得到有效發揮,高校圖書館需要在正式開展一系列勤工助學活動之前,科學設計助學崗位。不僅要突出圖書館需求與圖書館特點,也需要針對勤工助學的具體情況展開科學設計、科學安排,意識到勤工儉學對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運行以及服務工作的重要作用,關注每位學生的自身發展需求以及能力狀況。結合高校圖書館的運行管理工作以及服務發展需求,科學設計助學崗位職責、崗位權利以及工作內容。結合圖書館崗位職責、崗位要求以及技術含量、知識含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層次:基礎服務崗位、中級服務崗位以及高級服務崗位?;A服務崗位包含日常搬運、圖書館向導服務、書籍上架、送書上門服務、書庫管理以及瀏覽室環境衛生等一系列基礎服務內容;中級服務崗位包括現場翻譯助理、圖書采編助理、數據庫助理、文案編輯助理以及文案寫作助理、活動策劃助理等中級服務內容;高級服務崗位主要負責科技查詢與專利服務,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設立材料學科、機械學科、環境學科、文史學科、化學學科、教育學科服務助理崗位,協助圖書館專業人員開展服務宣傳工作與資源宣傳工作,對國內外研究進展以及學科前沿展開跟蹤分析,并且提供相應的科研服務。綜上所述,高等院校圖書館崗位中不僅具備管理崗位,同時也具有部分圖書情報崗位,需要高校學生具備日常管理能力,可以勝任圖書館管理工作、圖書資源收集工作、圖書資源整理工作以及圖書采購工作,同時具備良好的信息情報素養,可及時對各類特色資源以及電子資源展開科學收集、科學整理、科學歸檔以及深度挖掘,為圖書館資源建設工作出謀劃策。因此對勤工儉學學生的綜合能力展開有效培養,要從科學設計勤工助學崗位入手。

2.科學設計培訓內容

勤工助學崗位培訓的主要目標是為打造一支素質過硬、數量充足的工作隊伍,確保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可以有效發揮同群效應,帶動更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到勤工助學服務當中,提升高校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高校圖書館工作培養充足的人力資源儲備。崗位培訓工作不僅需要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滿足圖書館服務工作創新發展需求,同時也需要履行圖書館服務育人這一職責,充分發掘學生潛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實踐創新能力。因此,需要系統地開展崗位培訓,不僅需要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與服務技能,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自身素質展開有效培養?;A業務培訓是圖書館整體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對業務的掌握程度。培訓內容普遍具備一定的價值性特征與實效性特征,并且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興趣特點,在傳統管理育人理念以及服務育人理念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發揮圖書館的育人功能與教育職能,結合服務崗位需求以及勤工助學表現差距展開需求評定,精準判定崗位培訓內容,加強基礎培訓力度,使學生可以對勤工助學這項事業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對圖書館各部門之間的關聯以及實際作用具有基本認知,明確勤工助學崗位職責與崗位權利,結合具體的崗位需求來開展崗位培訓工作。

3.科學設計崗位培訓方式

科學設計崗位培訓方式,也是吸引高校學生參與到高校圖書館培訓活動當中的有效助力,可以在培訓環節不斷強化勤工助學學生的責任意識、專業技能,以構建動態化服務培訓機制、系統化培訓機制為目標,確保整個培訓活動處于逐步推進的過程。結合具體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對象特征,靈活選用崗位培訓方式。在培訓環節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結合具體的崗位要求,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情況展開科學分析,綜合性考量培訓內容、培訓方式以及培訓時長等核心要素,兼顧共性需求以及個性需求,注重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方式融合,實現線上線下雙重培養。具體而言,通用型培訓可以采用連續性培訓方式;而崗位技能培訓則可以借助分段培訓方式。隨著崗位工作的日漸深入以及崗位職能轉變而設立相應的技能培訓目標,培訓形式可以采用講座方式、討論方式、現場指導方式以及互聯網自學方式。設置完善的培訓規劃,可以顯著提升培訓效果,因此,培訓教師在培訓時,也應當科學選擇培訓技巧與培訓方法,注重多種培訓方式有機融合,顯著提升崗位培訓效率。保證培訓方式的多元性,既有集中授課指導,同時也有一對一針對性指導。通過崗位培訓學習,不僅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而且可以在教師的引導與培訓環節,不斷提升各項能力,使學生在工作環節與學習環節擁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4.科學開展崗位分配

上述表明,勤助學生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專業,在工作環節應當注重結合學生培訓情況以及專業特色展開崗位精準分配。在崗位分配環節,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發揮勤工助學崗位的育人優勢。同時確保學生的專業優勢在匹配項目當中得到科學應用,在基礎服務環節深度挖掘特色服務資源與特色服務項目,顯著提升圖書館服務效果。在尊重學生自主意愿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科優勢展開崗位分配。例如,可以將文科專業學生安排至文科書庫整理崗位;將計算機專業學生分配置計算機管理部門,參與互聯網維護工作以及電腦設備維修環節。只有結合學生的自身發展需求以及圖書館的崗位需求來展開科學分配,才可以確保學生在各自的崗位當中發光發熱,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勤工助學服務質量,提升廣大圖書館讀者滿意度。具體而言,在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分配環節,可以與崗位設計工作同步開展,設計一人多崗的管理方式。在同一崗位設置兩名以上學生輪值,這樣不僅可以避免空崗現象發生,而且可以有效減少占用學生學習的時間,使學生可以在工作環節,實現科學互動與深度交流,彼此分享工作心得與工作經驗。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位培訓體系建設工作是圖書館勤工助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科學設計崗位、科學設計培訓內容、科學設計崗位培訓方式、科學開展崗位分配等方式來開展崗位培訓工作,在滿足圖書館自身創新發展需求的同時,也為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 琛,駱夢詩,江文雪,等.高校學生助管團隊改進方案 ——以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為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

[2]張理春.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管理策略探析——以川北醫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風,2021

[3]張桂玲.高校圖書館開展勤工助學創新管理實證研究——以寧夏師范學院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

[4]馮麗娜.高校圖書館創建勤工助學團隊的實證研究 ——以成都體育學院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

[5]趙俊顏.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隊伍建設初探——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19

[6]傅 超.淺談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以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圖書館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

[7]秦春陽.圖書館勤工助學團隊崗位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河南大學圖書館流通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

(作者單位:常州大學圖書館)

基金項目: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崗崗位培訓體系研究(項目編號:CDGZ2021009)。

作者簡介:許淮(1970—),男,漢族,江蘇泰州,大學本科,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管理;王順先(1985—),男,漢族,江蘇鹽城,碩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管理。

猜你喜歡
崗位培訓建設策略高等院校
分析影響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效果的相關因素
論高職院校保衛工作信息化建設
高校醫學科研機構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策略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農村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探究
全科醫師崗位培訓中神經病學的教學體會
編輯有感——基于崗位培訓和編輯實踐的感悟
提高全科醫師崗位培訓課堂到課率的有效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