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

2016-10-08 09:49
成才之路 2016年25期
關鍵詞:創新人才高等院校創新意識

賀才樂+周重浪

摘 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大學生自身素質發展的需要。在分析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淡薄原因的基礎上,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探索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途徑。認為高校要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創新品質的塑造。同時,大學生應該博覽群書,豐富自身知識體系;應當富有質疑精神,培養反思能力;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創新興趣。

關鍵詞:高等院校;創新意識;創新人才;途徑

中圖分類號:C961;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5-0006-02

創新實質上確定了一種新的人才標準,它代表著人才素質變化的性質和方向。當今社會需要充滿生機活力、有開拓精神、有先進思想和現代科學文化素質的人才,創新意識能從客觀上引導人們朝這個目標努力,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使人的本質力量在更高的層次上得以確證。它能激發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的進一步發揮,從而使人自身的內涵獲得極大豐富和擴展。創新作為知識經濟的首要特征,已成為21世紀高等院校辦學的核心內容。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對于國家建設、民族振興、經濟發展、科技崛起和社會進步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淡薄的原因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同時,大學生這個群體正處于身心發展迅速的人生階段,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敏感度較之其他群體要高,具有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和可塑性。但總體來說,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比較淡薄,主要表現有:創新活動中參與人員被動,整體上積極性不高;創新活動過多地追求形式,實質內容較少;創新活動盲目開展,缺乏對創新實質的理解;創新活動形式單一,具有模式化、公式化等特點。

第一,傳統的家庭教育思想阻礙了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中國孩子的成長方式受父母的支配,他們按照父母的安排方式成長,其好奇心、求知欲長期處于遏制狀態,造成他們缺乏創新的意識。此外,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占絕大部分,從小在溫室中成長的他們普遍具有心理素質較差、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強等弱點。在這樣的心理特征下,他們在挫折和困境面前,容易產生后退與放棄的情緒,他們害怕挫折,不愿意面對失敗,因此甘于墨守成規,而不愿意有創新活動。另外,部分家庭在其不努力的情況下同樣可以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也造成部分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

第二,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束縛了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導致部分大學生創新意識淡薄。中國傳統的學校教育,具有過分注重書本知識學習、以考試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好壞的特點。在這種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國內高等院校絕大部分還是采用學分制,他們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重視學生的考試結果,從而使得大學生依舊采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以求獲得考試高分。學生只是簡單關注如何才能記憶教師上課的內容,重視的是教師授課知識的簡單再現。這樣的一種教育模式,使得大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扮演的只是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造成思維模式較為固定,很難有新的觀念和新的思維。

第三,受社會實用主義的影響,大學生中的功利主義色彩也很濃。在選擇所學專業方面,表現為重實用輕基礎;在選擇所修課程方面,表現為重經濟價值輕理論知識。在當今時代,部分高校大學生選擇自己的專業并不是因為對這個專業感興趣,而是因為好就業、收入高。這種功利主義的傾向,使得學生過多關注經濟上的價值,而忽視文化上的進步、學術上的創新。

當然,大學生創新意識薄弱的原因遠不止這些,而對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認識到傳統家庭與學校教育及社會因素等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造成阻礙的同時,要著力尋找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

二、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

任何高校的教育都是一個多層次、多要素的整體,高校教育的創新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研究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問題上,應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來探索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途徑。

1. 客觀因素

第一,學校方面。首先,高校要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創新人才的成長需要有平等、信任、寬容、進取的氛圍,學校方面應該有意識地營造一種平等、民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文化氛圍。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的高校過分地重視高分數,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渠道擴大學生視野,引發學生求知欲望。通過對素質教育的強調和宣傳,把對學習成績的重視轉變到對創造能力的重視,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促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創新活動中。其次,學校要多設立選修課程,減少必修課程的比例。選修課程有利于學生自主選擇課程,在感興趣的領域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既能夠避免因為不感興趣而失去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又能夠不斷強化自己的優勢。另外,學校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大學生的學習負擔并不輕松,在重壓下的大學生較少有時間來進行創新活動。高校的教育方式應該與高中教育有所區別,高??梢酝ㄟ^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將科研活動列入教學計劃等方式來建立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保障機制。最后,學校應該為大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梢該艹鰧m椈鹱鳛楠剬W金,以獎勵的形式鼓勵進行創新活動的大學生;可以提供科研項目、科研設備、科研場所,用于大學生開展科研創新活動等。

第二,教師方面。教師是人類先進文化和科學思想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高校教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素質水平。首先,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創新品質的塑造。只有富有激情、想象豐富的教師才善于捕捉學生創新的火花,而只有及時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才能幫助學生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沒有熱情的教學,只會使大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靈氣。大學生的思想和想法日趨成熟,他們對于事物開始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如果教師不利用大學生這種優勢,而只是單純要求他們記憶書本上的知識,不去幫助他們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那只會扼殺大學生積極探索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因此,教師是否具有創新品質,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同時也是衡量高校教師優秀與否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師應該具有創新教育觀念,培養自我創新教育能力。教師培訓的第一步,就是觀念的轉變和更新。盡管創新是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關鍵,然而在很多高校的教學中,還依舊采取的是填鴨式教育。教師很少對教材及教授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培養出來的學生多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讀書人”。當然,單純從觀念上創新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提高自我創新教育能力。教師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上。創新源于問題的解決,不是教而得之。所以,教師要注意給學生營造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來培養自己的問題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和能力。心理學理論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科學上很多重大發明創造,與其說是問題的解決者促成的,毋寧說是問題的尋求者促成的。不斷地提出問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因此,高校教師應該認識到培養大學生的問題意識將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能達到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目的。最后,教師應該形成創新的師生觀。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是兩個平等的主體。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才有可能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空間。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需對自己有新的角色定位,他不可以單純地扮演教師的角色,而更多的應該是一名向導和顧問,他應該使課堂氣氛民主、自由、和諧、生動。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增長知識,否則,學生的創新也無從談起。

2. 主觀因素

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的傳授,智力的發展,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歸根結底,需要大學生不斷地從自身尋找解決的途徑。

首先,當代大學生應該博覽群書,豐富自身知識體系。創新意識的培養和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只有具備了系統的知識體系、健全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知識,大學生才可能在現有的知識內容中發現新的領域,才能激發自身創新的積極性。沒有知識背景支撐的創新將是盲目的、毫無意義的,同時也會是缺乏想象力的。想象是創造之母,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學而創,創而學,這是創新的根本途徑。這需要大學生具備勤奮求知精神,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求學的道路上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更大的自主創新的潛力。

其次,當代大學生應富有質疑精神,培養反思能力。大學生應該不迷信書本知識,學會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學會思考。當然,創新不僅僅只要思考就可以的,還需要有反思精神,而這正是目前我國大學生較為缺乏的。對于知識,部分大學生已經習慣去繼承和記憶,而不是發展和創新,總認為學習就是吸收知識,把知識記到腦子里就是真正學到了東西。事實上,學知識重在“學”,“學”本身就包含了能動性,需要去思考,去超越。只有積極反思,才能在追溯事物本質的過程中有所發現,有所突破。因此,大學生要創新,就必須突破自身的思維定式,努力嘗試運用積極的理性思維去反思,使得思維達到一種更高的層次。

第三,當代大學生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創新興趣。興趣是人的精神對特定對象或某種事物的喜愛和趨向,是人在探索、認識某種對象的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樂趣。這種樂趣能夠使人們的心理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促進人們注意力高度集中,達到忘我的程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興趣能促進創造活動的成功,是促使人們積極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傾向。大學生應該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根據自己興趣的方向,抓住研究重點,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而培養自我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孫章陸.大學生創新意識的教育與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09(14).

[2]王曉先.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動力探析[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

[3]郭立場.輔導員視角: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路徑[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8(04).

[4]許義文.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在校大學生科研創新意識[J].科技管理研究,1999(05).

[5]孫俊三,周贊梅.中學教育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鄭秋艷.論高職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8(19).

[7]王晨旭.理工類大學生創新思維及其培養途徑研究[D].重慶大學,2005.

猜你喜歡
創新人才高等院校創新意識
提高實驗動手能力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
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淺析VB程序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高校全員育人的三級管理體系新探
電子信息類大學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