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2022-05-30 16:26徐晶晶
啟迪與智慧·下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動感音樂素養音樂課堂

徐晶晶

摘要:音樂課堂是打造學生音樂素養的主要陣地,可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促進學生音樂體驗、鑒賞、表演和創作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培育他們的情操。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有動感的課堂教學中,對音樂藝術美感進行體驗、感悟、溝通、交流,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關鍵詞:音樂素養;音樂課堂;動感;美感;情感

什么是音樂素養?音樂素養是音樂能力的總和。能夠發展學生對基本音樂知識的理解,對文化視野的把握和運用,是聽覺系統和鑒賞能力發展的主要表現。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是學校在音樂教育和音樂課堂中生成的音樂能力。

隨著音樂課程改革與創新發展,對學生音樂素養塑造的關注已經對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效推動音樂課程發展,塑造學生音樂素養,是音樂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教師要塑造學生音樂情趣、促進學生音樂體驗、審美和創作能力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音樂課堂就是我們音樂教師的主戰場。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在音樂教學中切實有效地達到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全面提高,在有動感、美感、情感的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1 ? 動感的音樂課堂,創造良好學習環境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態度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促進師生之間合理的互動交流,相輔相成地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之珠聯璧合,讓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活力、富有動感,使學生產生更多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音樂課堂中,引入充滿個性和藝術趣味的激勵機制,能夠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無窮無盡的創作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在民間舞蹈、器樂等方面有專長的優秀學生,教師可依據新課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在新課中進行才藝表演。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的學習精神,加深學生對新課的印象。如在教學“天山之音”一課時,可以邀請幾名學習過民族舞的同學上臺表演,同學們看著活潑優美、舞步輕快飄逸、音樂熱烈奔放的新疆舞,學習情緒高漲,紛紛效仿,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欣賞音樂時,可以添加體態和節奏。伴隨著音樂節奏、韻律、情感、舞蹈動作的變化,可以根據舞蹈的表演來表現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例如,感受音樂《飲酒歌》時,筆者把課堂創設為宴會場的情境,請出兩位同學演女主人公薇奧列塔和青年阿爾弗萊德,讓學生在音樂中表演,并通過教師的現場點撥,學生的創新性表演讓人感到驚訝,表演是如此和諧、豐富和貼切。

再如學生在欣賞《奧林匹克號角》時,可在插放奧運會比賽錄像的同時,再次聆聽《奧林匹克號角》,感受運動員比賽時拼搏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從而進一步理解奧林匹克精神。教師還可以專門指導學生在高亢激昂的音樂節奏中吶喊、加油。隨著不斷變化的音樂節奏、幅度、速度,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心中明顯受到了強烈震撼。

在整個音樂欣賞過程中,為了對音樂創作所體現的意義更好把握,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基礎上,理解和體驗音樂創作。例如,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可以使用打擊樂器等傳統樂器一邊聽一邊參與演奏或創作,進行音樂伴奏;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和想象自己在音樂中的收獲,按照繪畫、詩歌、散文或演講的表達,在音樂創作中扮演角色。此外,還可以根據音樂創作的節奏、節拍等,再次創造性地利用其他節奏和節拍來改寫音樂作品。在創作中,學生感受到變化之后的作品情緒,體驗了熱愛音樂的快樂,發展了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力,音樂的各種實踐活動也使音樂課堂更具活力,音樂教學課堂充滿了青春活力和魅力。

2 ? 飽含主體的音樂課堂,打造熱愛音樂的舞臺

在眾多音樂課程標準中,筆者始終堅持著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應在音樂課程中合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學習音樂的潛能,讓學生充分展現自身的個性。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深度參與學習。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實現共同發展,不斷提高音樂學習效果。只有在教師正確的教學方法指導下,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音樂學習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學“八月桂花遍地開”一課時,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行為的主體,讓學生在感知音樂中激發學習潛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彰顯。教師根據問題來驅動學生的感受:“同學們,我們將在這堂課上欣賞一段音樂。你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要聆聽和感受音樂的節奏感和情感,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和分享。與同組同學深入交流自己的見解和經驗,感受歌曲豐富的情感?!睂W生在討論分享的基礎上,教師要搭建平臺,讓學生有獨到的理解,尤其是部分學生獨特的音樂體驗,教師要傾聽、理解和啟發,維護學生的人性化情感,讓音樂課堂閃耀智慧和思想的光輝。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和提升學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能力。在培養學生音樂素養方面,課程標準強調:要高度重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力,正確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情緒、態度親身體驗音樂作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有目的地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平臺。

3 ? 美感的音樂課堂,在音樂藝術中體驗、感悟、溝通、交流

在寬敞的教室里,靜靜聆聽動人的音樂,感受音樂帶給自己的享受,享受音樂的故事之美、音樂的韻律和意境之美。

3.1音樂的故事美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由我國作曲家何占豪、陳剛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大型音樂作品。其音樂題材取自于我國的民間故事,在全世界人的心目中被稱為“蝴蝶戀人”,被海外作曲家稱為“美妙絕倫的音樂”。這首音樂作品,跟隨著音樂的節奏,緩緩地給我們講述著梁山伯與祝英臺“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的愛情故事,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到大提琴與小提琴的互訴衷腸,體驗對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同情和支持,感受銅管樂器的震撼,體會對封建禮教憤怒的控訴與鞭撻,帶人進入仙境的長笛和豎琴,表現出了人們的愿望,音樂在極弱的力度中結束,令人深思、遐想。這部協奏曲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學生在音樂故事美中感受這份音樂的美好,為之動情,為之嘆息。

3.2音樂的韻律美

在音樂課堂中,要集中體現音樂中音樂元素的主要表現效果,讓學生親身體驗音樂中最精彩、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在藝術領域里,節奏是最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把節奏看作是表情藝術的生命?!胺侵揿`感”這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就和節奏有著密切關系。鼓是非洲民族音樂的靈魂,課堂教學時結合欣賞引導學生親身參與節奏活動,課間教師拿出鼓讓學生動手,隨音樂節奏拍打,這樣不但新穎有趣,而且可以體驗到非洲音樂特有的鼓樂節奏形式。有學生說,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被美妙的音樂感染,恨不得馬上翩翩起舞。

3.3音樂的意境美

在一首音樂作品教學前,教師課前準備要充分,認真分析作品創作的意義與旋律、效率與節奏等音樂元素,對作品所飽含的音樂意境進行挖掘,在課堂按照作品的特征展現情境,使音樂授課妙趣橫生、生動有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調動,學習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洞航ㄔ乱埂愤@首音樂作品就充滿了意境美,旋律雅致優美,是中國古典音樂的經典。它是根據唐代詩人張若虛創作的七言長篇歌行進行創作的音樂作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照片、視頻、音視頻技術和課件,使學生快速進入音樂意境中,深刻理解作品所體現的情感,弘揚主題風格,達到對音樂美學的感受和感悟。

4. ? 富有情感的音樂課堂,陶冶情操,啟迪智慧

4.1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

《音樂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媒體和服務平臺,對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進行拓寬。因此,音樂鑒賞的課堂教學顯得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聽辨和感受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體裁、不同創作手法的音樂作品,以此來獲得更多情感體驗。如管弦樂作品《瑤族舞曲》,既可欣賞西洋管弦樂演奏的,也可以欣賞民樂合奏的,更可以是古箏獨奏的等等。再如,欣賞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陽》時,可以欣賞男中音《我是城里的大忙人》,以及男低音獨唱曲調《伏爾加船夫曲》。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比較中體驗和感受音樂創作的不同風格和特點以及不同音樂的表現形式,在聆聽和辨別中發現音樂創作所體現的不同理念、不同感染力。在課堂教學中,你會發現學期末,學生對許多作品進行了欣賞。教師對這類作品的精心挑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還對學生的高尚情操進行了培養,課堂也成為學生對音樂創作了解的服務平臺。

4.2放飛思維,領悟理解

教師要引導學生享受和投身于生活,不僅要對日常生活進行觀察,還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個人的深切感受中積累感情,豐富學生的情感場景,增強對日常生活的感知力。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據音樂畫旋律線,還可以引導學生依據音樂進行創造性表演,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作曲家創作這首作品的意圖,自己去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理解力和創造力。

我們需要從很多音樂創作的音色中去學習和理解音樂。在理解音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器樂的不同組成、不同音色的組成體驗和感受,轉換的和聲,轉換的音區,發現傳統樂器在音質特征上的差異,將樂器音色特點的不同找出來,獲得音色主要體現在構建和塑造音樂形象方面。

如交響詩《黃鶴的故事》中,通過音色節奏的對比、對話,惟妙惟肖地描繪出音樂形象,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人”與“鶴”之間那種抒情優美、愉悅、輕快和緊張、兇惡等不同的藝術形象。

再如普羅柯菲耶夫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三支圓號代表貪婪兇殘的狼,以定音鼓急速的演奏開始獵人開槍主題,長笛奏出小鳥主題,雙簧管在低音區呈示小貓主題,弦樂奏出彼得的主題。在音色變化中,學生在分析和理解中進行聽辨,在對白幫助下動物被塑造得活靈活現,進而使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得到了增強,音樂語言也能很好地讓學生了解和掌握。

音樂欣賞也可以利用音樂的標題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標題式音樂創作大多圍繞文章標題和音樂形象的主要表現力而構建。教師一定要啟發學生緊跟音樂標題進行想象和思考,增加對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比如,當我們欣賞《伏爾加船夫曲》《圖畫展覽》等作品時,音樂的標題基本上是在勾勒場景和內容。音樂鑒賞還可以從大綱音樂和情節音樂中勾勒出日常生活的形象和相關意境的想象。

如,在欣賞描繪性作品《百鳥朝鳳》中,充分發揮嗩吶所獨有的音色,模仿百鳥鳴叫,讓學生想象出大自然中百鳥鳴叫的和諧意境,使得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并通過自然來映照出人們對大自然和諧的向往之情。

5 ? 充滿審美的音樂課堂,展示音樂美好氛圍

充滿歡樂的音樂課,學生在活動中熱情洋溢,心情愉悅,心靈也得到了凈化和提升。在沉悶的音樂課堂中,學生的個性得不到釋放,自主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利用活動對學生的鑒賞能力進行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欣賞性或創造性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參與意識會更加明顯。只有全身心投入活動中,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多難忘的感受,才能不斷提升審美情趣和能力。在音樂活動中,離不開學生的合理參與,更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顒觾热菀忻鞔_的總體目標和嚴謹的計劃。

6 ? 結語

音樂課的日常任務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要鼓勵學生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牢牢把握音樂節奏,深刻感受原作者抒發的情感,與自身的經驗相聯系,繼續展示音樂教育的審美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在這個環節,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開展一系列音樂活動,鼓勵學生,給予適當的具體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音樂是一門美的藝術,音樂教師是美麗的宣傳員。每個音樂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在動感、美感、情感的課堂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對音樂美的領悟!

參考文獻:

[1]孫潔.讓生活教育之花在中學音樂課堂綻放[J].中學教學參考,2021(15):14-15.

[2]浦宇.探尋音樂課堂有效教與學的方法與途徑[J].北方音樂,2020(15):131-132.

猜你喜歡
動感音樂素養音樂課堂
動感“燃燒卡路里”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多元融合打造音樂戲曲教學嶄新課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