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2016-11-03 19:09張立英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音樂素養策略探究幼兒教育

張立英

摘要:幼兒時期是孩子各種心理與行為及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主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學習興趣,以及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孩子的音樂素養也要在這一階段培養起來,對于大多數的家長而言,很難提供有效的幫助,這就需要幼兒教師來進行專業的指導,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為培養幼兒音樂素養打下好的基礎。

關鍵詞:策略探究;音樂素養;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73-01

孩子在幼兒時期活潑好動,模仿性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喜歡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家長面對幼兒提出的問題缺乏耐心,小孩子問的很多問題不是過于簡單,就是太過天馬行空,對于前者,家長往往覺得幼稚懶得回答,對于后者,家長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這時候幼兒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專業引導,通過教師的精心教導,讓孩子學會自己學習,感受外界事物的美好,獲取新知識。教師一定要認真思考,豐富音樂課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幼兒才會主動學習有關于音樂的知識,靜下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在音樂中感悟美好的心靈,培養自己的道德情操。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幼兒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會表現出巨大的好奇心和強大的學習能力,所以在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中,首先要通過有效的方法引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一)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根據幼兒發展的特點,可以明確的感受到幼兒的持久性較差,對感興趣的事物的關注時間很短,對具體事物的原理理解程度不太高,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一定要善于把握幼兒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巧妙地將音樂教育與幼兒玩耍方式相結合,更好的提高幼兒音樂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師可以在帶領幼兒做游戲的過程中,以唱歌作為獎勵方式或者帶領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節奏感的訓練,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幼兒很容易參與其中,這樣幼兒就會積極踴躍的學習音樂,表現自我,在玩耍中加深了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培養了幼兒的音樂素養。

(二)選擇合適的音樂。教師在選擇幼兒學習的音樂種類時,必須綜合各項因素,認真篩選,一定要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音樂類型,在學習音樂的最初階段,最好不要選擇過于復雜的音樂,這樣不利于幼兒對音樂的理解與接受,也不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感,當幼兒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之后,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內涵豐富,情感濃烈的音樂類型,這樣比較有特點的音樂,有利于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悟程度。而具體的選擇哪一首音樂,這需要教師根據所教授的幼兒的音樂知識的掌握水平以及對音樂的敏感程度來決定,適合的音樂有利于幼兒音樂素養的提升。

二、結合教育原則,培養幼兒素養

教師要在活動中,體現出幼兒活動的主體性,引導幼兒在音樂欣賞方面能夠表達幼兒自己的見解與主張,讓幼兒說出心中想說的,引導學生善于傾聽,思維得到發展。

(一)個體差異原則。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立足幼兒個性特征,用教師的愛心去喚起幼兒對音樂的特別注意,對幼兒學生要一視同仁,防止教師只喜歡聰明伶俐的幼兒,這不是愛心的真實體現,不管個別幼兒在音樂方面的發展非常緩慢,有著較多的不好的習慣,作為教師要耐心去引導,讓這些幼兒能夠享受到其他幼兒同等的權利,切忌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全班幼兒,而是需要幼兒教師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獲取知識的速度等,多元化的成功在幼兒發展方面是應該提倡的。

(二)發展的整體性。幼兒教師要認識到幼兒的發展是幼兒教學的整體部分,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宗旨,這就要求幼兒教師不能只注重幼兒某一個方面的教育,杜絕教師和家長一味追求幼兒某一個方面的發展;同時,教師及其幼兒家長要認識到幼兒教育與小學階段的學習,是有著本質性的區別,不能同等去對待。對那些朝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錯誤認識,追求單科強化性訓練,嚴重制約著幼兒個性的發展,不應該提倡,而且建議禁止。

(三)特點選擇方法。根據幼兒特征,對知識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要讓幼兒在具體的活動中,比如游戲、音樂、美術、體育等活動中,去親身經歷獲取知識的整個歷程,充分發揮游戲式活動的價值。在幼兒學習活動中,游戲是最直接的方式,是與幼兒的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去學習,在玩耍中獲取知識,教師在尊重幼兒現代教育觀的前提下,組織幼兒的學習活動,幫助幼兒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

三、把握語言節奏,得感受與體驗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組織學生活動,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手段之一,教師的語言要掌握好節奏,語調高低,立足激發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清楚明白教師的話語,是具有生命性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韻律與節奏,節拍、速度,乃至音樂的力度。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朗讀兒歌的同時,借助拍拍小手,連接腳的動作,讓幼兒在節拍中感受與體念。

(一)多種方式對幼兒語感訓練。幼兒音樂的節奏與語言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制約的,語言本身就蘊含著生動的節奏,內容豐富的含義,通過節奏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因此,音樂的生命力是非常強大的。作為幼兒處在年齡最低階段,接觸語言,生活在語言的環境中,對語言的節奏感吸引力較大,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從多層次的語言角度去朗讀,一些借助音樂培養幼兒的音樂感。

(二)借助體態,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由于幼兒敏感性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將音樂與動作巧妙結合起來,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所帶來的快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體態、動作與音樂配合起來,加深對音樂的體驗,通過幼兒的身體所帶來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奏,有效訓練幼兒運動神經感受的反應和身體動作的協調。

參考文獻:

[1]胡祥云. 論音樂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J]. 成功(教育),2013,03.

[2]李曉瑩. 幼兒音樂鑒賞素質培養路徑分析[J]. 藝術教育,2013,08.

[3]白春桃. 幼兒音樂素養培養三部曲[J]. 中國農村教育,2013,09.

[4]付珊珊. 音樂游戲教學中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J]. 音樂時空,2014,05.

[5]余文珠. 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音樂素養的培養[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11.

猜你喜歡
音樂素養策略探究幼兒教育
淺析小學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策略
高校鋼琴教育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途徑分析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多元融合打造音樂戲曲教學嶄新課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樂課的教學思考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