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勵護理在康復科康復護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2022-05-30 17:54唐莉宋春玲李建云
健康之家 2022年2期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生存質量康復護理

唐莉 宋春玲 李建云

摘要:目的 探討激勵護理在康復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寧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2021年1月~12月住院的120例康復科康復患者,將其編號按奇偶編號進行分類,奇數為對照組,偶數為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傳統護理+激勵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文檔、基礎護理、整體護理與病房管理質量ADL評分、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自我效能及生存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護理文件、健康教育、基礎護理、整體護理和病房護理的護理水平顯著提高,觀察組ADL得分顯著增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 評分[(41.35±4.28) 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DS) 評分[(45.25±3.87) 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存質量得分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患者術后的康復護理中運用激勵護理,能夠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一種有價值的方法。

關鍵詞:激勵護理;康復護理;心理狀態;自我效能感;生存質量

康復科護理四肢功能不全的患者,主要是為了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采取積極的護理方法,能使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但如果患者長期接受康復治療,不僅會給家人帶來經濟上的壓力,還會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負擔。由于社會的關注和患者對護理的需求日益增加,新的護理方式層出不窮,激勵護理作為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被廣泛地運用到了康復工作中,對于提高患者的康復質量影響顯著。本文對在康復中推行激勵護理的效果進行探討和分析,并對其進行了歸納,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寧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2021年1 月~12月住院的120例康復科康復患者,將其編號按奇偶編號進行分類,奇數為對照組,偶數為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包括5例脊髓損傷、46例中風、9例只需進行日常護理的患者,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18~80歲,平均年齡49.5歲。觀察組:包括8例脊髓損傷,42例中風患者,10例骨性關節炎,3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19~79歲,平均年齡49.3歲。組間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可比。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腦中風的診斷,并滿足第4次全國腦梗死大會對中風的分類;脊柱損害分為C、D兩類;骨關節疾病等級在3級及以下。排除條件:有肝、腎功能不全、有精神病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有惡性病變的患者;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引導患者正確的坐姿進行康復,按照科學的原則進行姿勢轉換,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康復護理,引導患者學會正確的運動方式。

觀察組采取傳統護理+激勵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 確定患者的社會關系,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取得患者家屬的認可;正確地評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狀態和精神狀態,以便為患者和家人制訂出有針對性的短期和遠期的護理計劃。(2) 按規定進行復健護理,護理人員應與醫師合作;復健員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健康評價;根據個性特點和家庭社會狀況,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引導患者制定有目標的照顧方案,以達到可持續的恢復能力;在進行復健培訓時,護士要利用言語贊揚患者,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評價,讓患者真正體會到護士對患者的重視與認同,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依從性。有計劃地使用言語來激發患者的積極性。(3) 負責護士向患者講解康復護理理念,使患者了解針對自身的護理常識,能主動配合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的恢復情況,對患者進行激勵和支持,促進患者生活自理。同時,也要積極與患者交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評價,增強患者對康復護理的信心。還可以邀請具有良好康復能力的高血壓腦溢血患者進行講座,用正面例子來提高患者的信心,以此來鼓勵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此外,護士還可以通過肢體動作來激勵患者進行運動,或通過肢體語言來傳達對患者恢復的信任和期待,從而為患者創造一個溫暖的康復氛圍。建立健全的物質獎賞體系,可以選擇五角星作為激勵指標,來記錄患者的恢復狀況,按照五角星的數目來換取禮物,從而提高患者的鍛煉熱情和信心。例如:完成1個基礎能力可以得到1個五角星;完成1個高級能力可以得到2個五角星;10個五角星可以得到1個獎勵;15個五角星可以換1張購物卡。通過這種方式讓患者持續保持良好的狀態,盡快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比較。(1) 對效果進行評價:包含護理文檔和衛生知識、基礎護理、整體護理、病房管理,總分100,得分越高,護理管理的品質越好。(2) 在入院時和護理1個周期后,按Barthel指標評定每日生活活動功能(ADL) ,包括洗澡、穿衣、進食、修飾、如廁、大小便、平地行走45 m、上下樓梯。不需要別人協助的5分,不能自理的0分,問卷100分為滿分,60分以上為好,41~60分為中,40分以下為差。(3)比較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精神狀況,以SAS和SDS評分進行評價,SDS得分為50~60分屬于輕微抑郁癥,61~70分屬于中度抑郁癥,超過70分屬于嚴重抑郁癥。(4)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分別從自我保護技能、自我意識、自我概念、健康知識等方面進行分析,得分高的患者自我效能較好。(5) 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生存品質,從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狀態等方面進行比較,得分越高的患者生存品質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管理質量

觀察組護理文件、健康教育、基礎護理、整體護理和病房護理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ADL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ADL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增高且觀察組ADL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2.3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精神狀況較好,其優越性更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3。

2.4 患者在護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自我效能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見表4。

2.5 不同護理方案護理后生存品質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生存品質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5。

3討論

在護理觀念的不斷發展和護理方式的改變下,當前的護理工作多是以患者為本,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全面的護理?!凹睢笔且环N全新的護理管理方式,它的實質就是“激活”患者自身的積極性,促使患者充分利用自身的潛力,調動自身創造力,從而達到“目的”。

目前,激勵護理是一種動態的護理方法,護士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康復培訓的實際效果,制定相應的康復訓練;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保證患者的康復護理能夠達到患者的要求。此外,激勵護理可以不斷地鼓勵患者實現訓練目的,利用言語、行動等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支持,幫助患者樹立自信,與護士一起達成預期的培訓目的,提高患者的預后。

采用激勵護理可以有效地評價患者的病情,并根據評價的結果制定適合患者的恢復計劃,采取適當的經濟獎勵,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此外,激勵式的護理不僅可以起到激勵的效果,還可以強化患者家屬在康復訓練中的角色,告訴患者家屬要多給患者一些信心,多陪陪患者,讓患者感覺到家人的支持和鼓舞,提高患者的護理順應性。

本研究顯示,在推行激勵護理后,觀察組護理檔案、健康教育;基礎護理、整體護理及病房管理的護理品質得分均較對照組高,且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自理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激勵護理可以有效地提升護理的護理品質和患者的生活自理水平。護理后SAS評分[(41.35±4.28) 分]、SDS評分[(45.25±3.87) 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與相關研究者的研究一致。在實施激勵護理時,應先評估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狀況,制訂符合患者情況的康復方案,以利于維護患者的心理健康;護士運用交流技能,歸納出問題,理解患者的需要,并運用激勵性言語來鼓勵患者認識病情;在護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患者的主動性,促使患者積極尋找康復的資訊,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生理不適;對患者進行定期評估和分析,并持續改善其護理方式;互相激勵和支持,增強患者對護理的信任。采用以上方法進行護理,既能提高患者的生命品質,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總之,在康復科實施激勵護理,可以不斷改善患者生存品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和精神面貌,改善患者的自信心和生存品質,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方芳,丁亞琴,謝佳芯,等.脊髓損傷患者應用綜合康復訓練配合激勵式管理的康復效果[J].醫學影像學雜志,2022,32(2):317-321.

[2]姚亞敏,馬騰親.基于故事理論的正念激勵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91-94.

[3]魏欣,李雯.時效性激勵護理對腹腔鏡胃癌切除術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12):1516-1518.

猜你喜歡
自我效能感生存質量康復護理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論下的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策略
自我效能感對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
高校教師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淺析高職英語自主學習中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早期康復訓練在急性腦卒中患者生存質量改善中的價值探討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