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背景下《居住空間設計》課程建設策略研究

2022-05-30 03:39王秋菊
設計 2022年16期
關鍵詞:思政元素建設策略教學改革

王秋菊

關鍵詞:一流本科課程 居住空間設計 建設策略 思政元素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8-0139-03

引言

從2018年教育部提出淘汰“水課”,建設“兩性一度”的“金課”;到2019年10月,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高教[2019]8號)文件中提出“實施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1]再到2021年高教處長會議的報告中指出課程是培養人才“新基建”,是解決教育最根本問題,課程是中國大學改革的關鍵問題。各地本科院校開始了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全力建設“兩性一度”的一流課程的教學改革。只有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才能培養出一流應用型人才,一流本科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居住空間設計》是環境設計專業一門核心綜合實踐課,具有輻射其他相關課程的作用,其教學改革必會引領前置專業課的改革,從而促進課程體系的優化,實現課程帶動專業發展,為建設一流本科專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本課程思政元素豐富,在落實立德樹人,實施課程思政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因此,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背景下進行《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本文根據廣東理工學院《居住空間設計》線下一流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策略做出總結,期待能為同等院校環境設計專業一流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提供參考經驗。

一、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隨著后疫情時代“互聯網 + 教育”的飛速發展和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全面建設的要求下,《居住空間設計》課程現有的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程內容陳舊,多學科深度融合不夠。首先,居住空間設計項目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其課程教學內容也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但仍有大多數的院?!毒幼】臻g設計》課程內容是圍繞教材進行,知識點陳舊,脫落行業發展趨勢。其次,大部分該課程教學沒有建立多學科合作,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很難實現課程的交融性。

(二)課堂沉悶,模式陳舊。大多數課堂形式還保留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形成了沉默(Silence)、回答(Answer)為主課程氛圍,然而學生卻失去了積極主動思考的機會,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無法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三)課堂教學信息化融合深度不夠。 目前大多數院校已經用多媒體教學取代了傳統的黑板板書,教師授課知識增多了,但是缺少互動,多數仍是讀PPT模式,信息技術沒有真正融合進入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差,不能滿足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四)評價方式單一?!毒幼】臻g設計》課程考核方式單一以考查為主,多數評價以最終的結課作業為主,缺乏創新能力、課程思政、實踐過程的全面評價,不能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二、 廣東理工學院《居住空間設計》一流課程建設實踐策略

如何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時代要求中建設一門“兩性一度”的《居住空間設計》一流課程,筆者以廣東理工學院一流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實踐為例,總結出五個方面的策略。

(一)優化課程內容,注重前沿性、交融性、系統化

優化一門有深度、廣度、挑戰度的課程內容是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本課程的內容優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注重設計發展研究的前沿成果。從本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時代性等特點出發,對其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分布、深度和廣度等不同維度進行比較分析,以行業導向甄選具有前沿的藝術設計理論和與科學的實踐技術的內容。居住空間設計從方案制作到項目落地實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形式內容豐富、技術難點多,而實施過程中新問題也層出不窮。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必須不斷地跟蹤學科前沿的發展變化、探索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了解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才能將前沿研究成果均體現在每一個知識點上。

2.注重多學科的交融性。本課程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性的課程,在設計項目中綜合了房屋建筑學、設計學、人體工程學、美學、心理學、材料學、電學等多門學科,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必須將這些內容融入各個教學模塊環節,實現多學科和跨學科的交融,使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等多領域知識的深度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知識水平的提高。

3.以工作流程為導向進行設置模塊化課程內容。 筆者與課程建設團隊以工作流程為導向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系統化設計,根據“科學的功能”—“和諧的搭配”—“安全的施工”的設計思路,將課程規劃為功能模塊,美學模塊、實施模塊三個大模塊,在大模塊下再分子模塊。課程內容的模塊化有利于每個環節目標細化,流程線條化,能夠讓學生清晰的認知,從而迅速掌握相關課程內容。[2]

(二)改革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改革教學模式是從教學過程的五個因素入手,用動態的觀點去創新教學設計和優化教學過程。廣東理工《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改革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地產+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

本課程不但擁有廣東理工學院地產項目—“桃李園”提供的穩定實踐教學基地,還與肇慶市新城·金樾公館,碧桂園·都薈等多家樓盤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同時也建立了“室內空間設計”工作室。在“地產+工作室”教學模式中,以項目為導向實現了教學、科研和社會實踐一體化;學生實現了從空間測量—方案設計—項目施工有全工作流程的“沉浸式體驗”;在設計項目中進行探究式學習,了解操作流程、掌握相關技能、培養職業素養。

2.地產+工作室模式,構建了教學與實訓一體化,形成了項目、課題、競賽“三維一體”的課程實踐教學內容。在過去的兩年里本課程教學團隊帶領學生完成了云浮市云安區石城鎮衛生院形象升級設計改造項目的橫向課題、桃李園樣板房設計、新城·金樾公館樣板房設計、桃李園度假酒店設計、桃李園多套單元房設計、碧桂園·都薈樣板房設計、科培教育集團辦公室方案設計、廣東理工學院35棟至善樓樓大廳方案設計、行政樓消防路線改造設計等,并每學期組織開展課程比賽,組織學生參加“美麗鄉村杯”設計大賽、人居環境設計大賽、建筑&環境設計大賽、“包豪斯”國際設計大賽等,并獲得較好的成績。

3.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優質的課堂

后疫情時代下,“互聯網 +教育”模式飛速發展,混合式教學將成主流。廣東理工學院《居住空間設計》課程建設也緊隨時代的步伐,在教學信息化中努力踐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點:

第一是網絡學資源的運用。本課程主要運用的網絡資源有慕課教學資源、設計網站資源、設計公眾號資源(如dop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國際家居等)在教學過程中選取相關的知識點作為課前預習或者課后拓展的內容。

第二是智慧教學工具的使用。近幾年“雨課堂”走進了千萬所大學課堂,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新穎混合式教學方法?!坝暾n堂”實現了信息技術、課件 和微信三者融合,在學生課前準備活動與教師課堂教學之間建立了無障礙通道,使教學活動隨時隨地都可以展開,呈現靈活多變的課堂?!坝暾n堂”科學地把控課前活動、課中導學、課后活動及拓展練習四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能有效地進行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本課程內容模塊化和設計項目多元化的特點非常適合翻轉課堂教學。課前教師把項目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資料和任務(課件、視頻、網絡資源等)發到學生的微信端;課中進行有效的互動,包括解答設計項目中解惑、學生合作探究、完成設計方案;課后在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和完善設計方案?;凇坝暾n堂”的反轉課堂模式教學大大提高了《居住空間設計》教學的效果,形成了互動交流(Dialogue)、提問質疑(Critical)和辯論(Debate)的優質課堂。

(三)深挖課程思政教育元素,促進“學”與“術”的統一

一流本科課程目標是育人性與綜合性的統一。[3]要貫徹落實課程立德樹人基本目標的實現,促進“學”與“術”的統一,就必須從課程中深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扎實推進高?!罢n程思政”建設。[4]《居住空間設計》是一門蘊含豐富思政元素的課程,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條件。筆者的課程團隊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課程思政建設:

1.拓展課程思政維度,打造“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拓展本課程的思政維度,通過挖掘中華文化思想的經典哲學理論,歷史建筑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國內國外設計發展歷史的經典案例、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設計學知識的前沿性、施工工藝的匠人精神、設計思維的創新性、新技術動態、國家新政策等方面,構成本課程思政教育元素知識體系,并將整理的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各個環節。通過在理論教學和項目實踐中展開研討、交流、反饋,確定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環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法制、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文化自信、職業素養、全球視野、美育勞育等精神融入課程中。

2.豐富多樣的課程思政教育形式

《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思政教學形式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將課程思政內容縱向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從理論教學到項目實踐再到課程評價,從課前導學到課中互動再到課后拓展,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設計思政知識點的融入,通過視頻動畫、設計作品案例分析、行業發展新動態研討、匯報討論、市場調研、真實情景“沉浸式體驗”等有效形式進行。第二,將課程思政內容橫向連接相關專業課程,促進以課程帶動專業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例如在施工圖模塊的課程思政內容就可以和《環境設計制圖與識圖》課程進行連接,方案表現模塊就可以與《手繪表現技法》和《3Dmax效果圖表現》等課程連接等,從而構建完整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

3.課程思政設計案例

本課程思政目標是培養具有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高尚的美學追求、高度的文化自信、溫暖的人文關懷、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大膽創新的設計意識、高度的責任心和社會使命感的應用型本科人才。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價值觀才能真正實現促進“學”與“術”的統一,促進環境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

4.深化課程產融合,推進協同育人

廣東理工學院《居住空間設計》課程與省內十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形成了企業協同育人培養模式,在踐行中本課程主要實施了以下幾點:

第一,邀請企業優秀設計總監參與課程教學大綱制定、參編教材、教學內容優化,將行業發展的趨勢和崗位人才職業需求融入教學中,使課程內容更具有前沿性、時代性、實用性。

第二,邀請企業設計師擔任實踐教學導師,使實踐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在與深度合作中,將企業的設計項目引入實踐教學,以比賽或者學術討論的形式展開。如與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聯合舉辦“華潯杯”“光大.錦繡山河.那片?!睒影宸吭O計比賽;與齊家經典設計有限公司舉辦了“齊家杯”“桃李園”樣板房設計比賽;與廣東晟瑞軟裝設計有限公司聯合舉辦肇慶市五保戶居住空間優化設計扶貧項目;邀請廣東晟瑞軟裝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來校進行學術講座等。在這些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

第三,完善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實現雙贏。學生在企業中實踐,有利于企業人才的儲備,同時特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雙贏。教師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去企業學習鍛煉,了解行業動態,提高自身的實踐水平,有利于課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

5.完善課程評價方式

課程評價是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決策的重要依據,其評價的方式直接決定了課程教學效果的反饋情況。新時代的課程評價既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也重視得出結果的過程,只有不斷完善評價方式,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才能真正促進課程建設的發展。

本課程評價重視學生個體差異,不再以一張試卷或者一張效果圖決定學生成績結果性評價,而是以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開發學習潛能,立足于學生全方面的綜合評價。在評價的主體上也不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而是形成了學生、教師、企業等多元化的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在課程結束前學生對任課教師和企業外聘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反饋教師教學的情況,以便總結經驗,促進課程教學改革。企業參與學生設計作品的評價,以行業的標準進行評價,能更加有效引導課程與企業標準對接,促進課程內容職業化。

本課程的過程評價主要從課前準備情況、日常行為規范表現和課程思政學習情況、設計項目過程化考核。結果評價主要從設計作品效果和社會認可度等方面來進行考核。綜合能力評價主要是通過考證或技能競賽獲獎相結合,采用多種渠道來認定學生課程成績。以下是學生成績評定表:

三、 廣東理工學院《居住空間課程》一流課程建設策略的創新點

(一)創新課程內容和模式

本課程“以市場導向設計課程內容,技術與學術統一的教學特色,立德于設計的育人特色,教育信息化融合的教學手段”為基本理念,構成“地產+專業工作室+綜合實訓室+校外實踐基地”一體化協同人才培養模式。利用“地產+工作室”模式,打造了沉浸式的課程實踐體驗;以項目為導向打造有深度、廣度、挑戰度的模塊化課程內容;運用智慧教學設備和專業計算機實訓室,積極整合教學信息化進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完善教學過程管理。

(二)創新課程思政體系

本課程在拓展課程思政維度上創新,將思政元素的維度進行了多學科的交融,確定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升”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打造了“雙線”課程思政教學形式。首先將課程思政元素縱向貫穿于課程教學的所有環節,其次將課程思政元素橫向連接相關課程,從而構成了立體的課程思政體系。

(三)創新產教融合,服務區域經濟

本課程在深化課程產融合,推進協同育人的方面做出創新,與企業聯合舉行了10屆課程設計項目比賽,在以賽促學的過程中,為企業挑選了大量的人才,也為學生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平臺。大量的學生在各區域城市的設計行業就業,在肇慶、佛山、深圳、廣州、惠州、云浮、東莞等省內城市創立了自己的室內空間設計公司,促進了設計行業的發展,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四)創新課程評價體系

本課程構建了教師、企業、學生、社會“四維一體”評價體系。在課程成績考核中不斷創新,改變了以前平時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的傳統模式,注重體現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考核。依據教學教學情況進行細化、多方位、全面的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綜合能力評價等。

四、結束語

《居住空間設計》一流本科課程的建設任道重遠,需要課程建團隊齊心協力加強以企業為導向的課程內容優化;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模式和整合教學資源;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構建課程思政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協同育人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只有不斷打磨、反復實踐才能建設一門“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居住空間設計》一流本科課程,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為服務區域經濟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思政元素建設策略教學改革
淺談思政元素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學語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
論高職院校保衛工作信息化建設
高校醫學科研機構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策略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