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肢體功能障礙患者行針灸康復護理措施對康復情況的影響

2022-05-30 04:10韓興霞
婚育與健康 2022年18期
關鍵詞:康復效果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韓興霞

【摘要】目的:探討在肢體功能障礙病患接受針灸療法治療中應用康復護理,對提升其康復效果的干預意義。方法:試驗者是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本院行針灸治療的肢體功能障礙病患共計83例,采取數字奇偶法分作兩組,一組是對照組共41例病患,采用常規性基礎護理,一組是觀察組共42例病患,采用針灸療法及康復護理,比對兩組護理指標差異。結果:觀察組病患護理優良率比對照組病患高,觀察組病患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各項恢復指標評分比對照組病患高(P<0.05)。結論:治療中聯合以針灸療法及康復護理實施干預,可對病患肢體功能進行有效改善,進一步提升護理優良率的同時,還能夠增強病患自理能力,有利于改善病患生活質量,適宜基層醫院借鑒應用。

【關鍵詞】針灸;肢體功能障礙;康復護理;康復效果;生活質量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HAN Xingxia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Gansu Province, Baiyin, Gansu 7309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patients with limb dysfunction, and to improve the intervention significance of its rehabilitation effect. Methods: participants is 2020.04 to 2022.04 in our hospital patients a total of 83 case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limb dysfunction, adopt digital parity metho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is in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41 cases of patients, the routine primary care, a group is to observe a total of 42 cases of patients, the use of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nursing index difference tha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cellent nursing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covery index scores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motor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limb function, further improve the rate of good nursing, but also enhance th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uitable for basic hospitals to us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Acupuncture; Limb dysfunc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ehabilitation e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肢體功能障礙是臨床上常見疾病類型,施治病患機體某處或者連帶肢體運動未受其思維控制,亦或者能受病患思維控制,然而無法按照思維來控制行動,比如中風、帕金森等疾病,病患臨床表現以肢體行為不受到思維控制為主,一旦存在肢體功能障礙,不僅會影響到病患正常工作及生活,同時還會對其家庭及社會帶來較大負擔[1-2]。針灸屬于中醫常用療法之一,具有悠久應用歷史,并積極輔以相應康復護理,有利于促進病患盡早康復[3]。本研究目的是分析以針灸康復療法對病患施護的意義,現進行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試驗對象是83例肢體功能障礙病患,組間以數字奇偶法實施分組,對組間資料進行分析。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5.78±5.64)歲,發病原因:因腦梗死15例、因腦出血并發癥17例、因其它因素9例;觀察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5.64±5.25)歲,發病原因:因腦梗死14例、因腦出血并發癥18例、因其它因素10例。對組間資料以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P>0.05,具備對比意義。本組對象納選標準:①滿足肢體功能障礙相關診斷要求;②首次發??;③臨床資料、病史資料及檢查記錄等各項資料完善;④了解試驗內容及流程,同意參與;⑤滿足醫學倫理學相關要求;⑥具備正常的交流及溝通能力。排除標準:①生命體征處于不穩定狀態;②精神、智力、認知等方面存在病變;③配合性或依從性較差;④中途因其它因素退出;⑤合并有肝腎功能障礙存在;⑥先天性肢體功能障礙。

1.2 方法

兩組病患在入院后常規對其展開對癥基礎性治療,主要包括牽引、營養神經等;對照組病患采用常規性基礎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相應護理記錄;遵醫囑指導病患使用藥物,并指導其合理飲食,針對病患心理展開疏導干預;觀察組采用針灸康復護理,內容為:(1)針灸治療:①主穴選?。荷现膬汝P、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位;下肢的陽陵泉、足三里及三陰交等穴位。結合病患癥狀加減穴位,對于風痰阻絡者,加入豐隆穴;對于陰虛風動者,加入太溪穴及復溜穴;對于氣虛血瘀者,加入血海穴及氣海穴,針灸時間為20min;②為病患營造整潔、干凈的治療環境,合理打造康復訓練室,在病房內設置輪椅活動區域,且無門檻障礙;做好地面防滑干預,在洗手間中放置上板凳、安置坐便器及墻壁上安裝扶手等;與普通病房相比,病房中床鋪與地面距離應較低一些,便于病患下床進行活動;病房內布置主要以溫暖的顏色為主,防止病患情緒過度波動;③在針灸治療期間需重視病患心理需求,對于擔憂預后質量者,需告知其個體機體狀況不同,所得預后質量也大不相同,若能夠在治療期間始終維持平和心態、良好作息時間及健康飲食習慣,有利于提升預后質量;也可借助向病患講解康復方法、康復設備等相關情況,以此來增加其信心;對于敏感多疑者,需積極與其進行溝通,鼓勵病患說出自己內心想法,并耐心為病患講解疾病相關專業知識,可邀請一些恢復情況良好者現身說教,進一步增強病患的康復信心;(2)康復護理:待病患病情趨于穩定狀態后,對其展開臥位及坐位訓練,即由臥位轉至作為運動;待完成坐位訓練后展開立位及步行訓練,先對健側展開下肢負重訓練,之后轉變成雙下肢負重鍛煉;指導病患進行坐立訓練,維持機體處于平衡狀態后展開步行訓練;對病患不正確的步態及體姿進行糾正,教導其學會維持機體平衡方法。在開展步態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使用牽拉布帶,在確保病患安全下協助其進行站立及步行,或在病患接受步行平衡雙杠訓練中實施初步步行訓練,對其足內翻、足下垂等情況進行及時糾正。

1.3 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

(1)施護效果,對比指標:差(肢體活動無顯著改變,且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良(與施護前相比,部分肢體功能有所恢復,行走需借助拐杖,但日常生活可自理)及優(肢體功能基本恢復,并且活動正常,未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2)恢復效果,對比指標:日常生活能力(選取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量表,總分100分,日常生活能力隨得分增加而顯示越優)、運動功能(選取運動功能評分量表,總分100分,運動功能隨得分增加而越優)及生活質量(選取生活質量健康簡表,總分100分,生活質量隨得分增加而越優)。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 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施護效果

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恢復情況

施護前兩組各項恢復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施護后各項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肢體功能障礙作為臨床常見癥狀,大多在外傷、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后發生,以思維無法對肢體運動進行控制為主,比如對于腦卒中病患而言,雖然在卒中后肢體仍存有感覺,然而缺乏相應支配意識;對于帕金森病患而言,肢體無法受到自身思維意識的控制,雖然能夠自然進行擺動,然而在控制運動時不能自主進行活動[4-5]。與此同時,肢體功能存在障礙的病患,其大多難以自理日常生活,不僅會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還會給家庭、社會帶來負擔,故而強化康復護理干預,對降低病患傷殘率及提升其生活質量起著積極意義[6]。針灸療法作為中醫獨特治療方式,可對各種神經進行刺激,促使靜脈疏通、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利于對病患體內微循環進行改善,促進其肢體功能盡快恢復正常[7]。而康復護理通過在早期對病患展開肢體康復訓練,可提升患者自理能力的同時,還能促進其肢體功能盡快恢復,以此來加快病患恢復速度[8-9]。本研究中,經比對常規護理及針灸康復護理在肢體功能障礙病患中的干預效果差異,結果發現觀察組病患干預后護理總優良率達92.86%,高于對照組73.17%,觀察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70.85±4.55)分、運動功能評分為(68.54±4.53)分、生活質量評分為(74.14±5.76)分,高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各項恢復指標評分(62.78±3.41)分、(59.78±3.84)分、(66.70±6.01)分,證實以針灸康復護理實施干預,既能夠提升臨床護理優良率,同時還能增強病患自理能力、肢體運動功能與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意義較高。通過在早期對病患展開康復訓練,有利于重新建立病患患肢處神經系統,實現重新整合中樞神經、神經網絡及神經肌肉功能的目的,既能夠加快患肢功能恢復速度,同時還能減少病患致殘率;通過以針灸上下肢相關穴位,能夠實現調節機體氣血及經絡目的,促進病患恢復。

綜上所述,聯用針灸治療及康復訓練對肢體功能障礙病患實施治護干預,可得到理想的干預效果,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雪鋒,陳高偉,劉悅.中醫針灸治療中風后肢體功能障礙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21,28(9): 1205-1206.

[2] 陳潔.早期肢體功能訓練聯合針灸對腦卒中相關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預后質量的改善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1):61-64.

[3] 陳洪.針灸治療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4):1,4.

[4] 薛芬,薛峰,楊付蓮,等.基于延續性護理管理的針灸聯合肢體功能鍛煉對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14):1903-1906.

[5] 趙志翠.針灸康復護理對腦中風癱瘓患者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5):196-197.

[6] 夏吉友.觀察腦梗死后早期行針灸聯合康復療法對患者肢體功能障礙、身體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8):50.

[7] 胡細佑,張承馨,胡蓉.溫針灸結合顳三針聯合康復鍛煉治療腦卒中后肢體功能障礙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2020,41(1):99-101.

[8] 汪海濤.針灸治療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13):137-138.

[9] 陳慧平,李玉紅,石霞霞.針灸聯合中藥敷貼在出血性腦卒中康復期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11):1342-1343.

猜你喜歡
康復效果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全程護理對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及滿意度的影響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疼痛控制護理有效促進骨折術后患者康復效果評價
整體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狀態及康復效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