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塊金牌 兩種解讀

2022-05-30 18:51程勇民
羽毛球 2022年10期
關鍵詞:阿山陳雨菲老將

程勇民

2022年世錦賽已落下帷幕,5個單項金牌各有歸屬,大體都在預期之內,沒有特別大的意外和冷門,算是一屆平穩又溫和的世錦賽。然而,在波瀾不驚的比賽場面背后卻隱含了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即:頂尖水平的運動員如何突破競技能力的“天花板”,更加長久地保持競技水平?

案例一:本屆世錦賽男雙亞軍阿山/亨德拉的平均年齡為36歲,其中,亨德拉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雙金牌得主,目前已經38歲,在其巔峰競技能力之后的14年間,一直保持著高水平,世界排名長期占據前三位置,這在世界羽壇絕對是一個創紀錄的成績,他是怎么做到的?

案例二:本屆世錦賽女單冠軍山口茜今年25歲,其貌不揚,身高僅為1.56米,絕對是常規選材標準的淘汰者,但她卻成績斐然,自2017年脫穎而出以來,盡管也飽受傷病困擾,比賽成績也有起伏,但總體表現是震蕩上行,并蟬聯2021年、2022年世錦賽冠軍。她是怎么做到的?

一、男雙金牌看似必然實則偶然

從形勢上看,世錦賽男雙冠軍是平均年齡24.5歲的馬來西亞新銳謝定峰/蘇偉譯,年輕氣盛的他們戰勝“日薄西山”的印尼老將是天經地義、是“必然”。但從比賽過程看,年輕人的勝利有取巧成分,實力并未超越老將。

眾所周知,馬來西亞男雙一直聘請印尼教練,打法風格基本沿襲印尼血統,前半場連貫見長,中后場攻防實力一般。然而,他們的前半場速度與純血統的印尼頂尖高手相比又差了半截,正常交手,印尼老將的贏面會更大,雙方的世界排名(3vs6)也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換個時間和地點再進行一場比賽,結果很可能不一樣。從這個角度看,年輕人奪冠又是“偶然”的。

印尼這對老將之所以成為世界羽壇常青樹,在于他們在技術細節上的不斷精雕細刻,尤其在容易被人忽視的發球、接發球及連貫技術上最為細膩和富有變化。他們的制勝武器在于“快”而非“重”,速戰速決,經常三五拍解決戰斗。不少與他們交過手的年輕男雙反饋:感覺還沒有出汗,比賽就輸了!關于他們的打法特點,已有不少介紹,這期賞析僅作補充。

阿山/亨德拉的發接發環節有一個非常固定且有效的配合套路,就是亨德拉在左區接發球時,接發后封對角,同伴封直線;而在右區接發球時,接發后封直線,同伴封對角。

如圖1-1所示,亨德拉在左區接發球。對手發球后,亨德拉先是前腳(左腳)向前邁出一小步,正手快撥直線半場(圖1-4),隨機右腳向右側橫跨一大步,同時舉拍做好封對角線準備。與此同時,同伴阿山則向左側移動,準備封壓直線(圖1-6)。由此可見,兩人的配合幾乎是無縫銜接,各自負責封住一條線,靜候對手落網。果然,對手的第三拍處理是正手推壓直線,正好落入阿山的封控區。因為早有“埋伏”,所以還未等對手做好防守準備,阿山的頭頂封壓已經出手。對手匆忙招架(圖1-9),仍然錯失良機,球已穿身而過,落到了地板上(圖1-12),僅4拍一個回合就結束了。

圖2是相同場景、不同線路、相同結果。圖2-1顯示,亨德拉在左場區接發球,他左腳向前邁出一小步,正手撥直線半場,然后右腳橫跨一大步,舉拍封對角,同伴阿山則向左側移動準備封直線。此時對手的處理有了變化,由上一場景的正手推壓直線,改變為正手推對角(圖2-6),結果落入亨德拉的封控區。早有準備的亨德拉回擊速度特別快,同樣在對手做好防守準備前,球已追身而來(圖2-9)。對手勉強架擋,明顯不到位,出現了半場高球。亨德拉搶住第一攻擊高點,反手扣殺(圖2-11),對手尚未反應過來,球已經穿越身體,只能在背后隨手一撈(圖2-13),完全沒有質量,出現了網前高球(圖2-15)。阿山在網前高高躍起,撲殺成功。整個回合也僅有8拍,全部集中在前半場完成。

印尼這對男雙的發接發配合非常默契,在無縫銜接處體現出“速度”優勢。

圖3是亨德拉在右半區接發的情景。圖3-1顯示,對手在右半區發球后,亨德拉同樣以左腳向前邁一小步,然后反手快撥直線半場(圖3-4),同時右腳向右側橫跨一大步。因為身體位置與球的飛行落點在一條直線上,亨德拉自然擔當起封直線角色。同伴阿山則站在中線區,自然負責封對角線路(圖3-6),同時照顧后場兩邊。結果對手反手擋直線,正好落入亨德拉的封控區,亨德拉迅即做出正手抽壓對角的技術應對。如圖3-9所示,因為亨德拉的回擊速度太快,完全超越了對手的回防反應,因而在對手回到正常防守位置前,球已經落到了對手右側的最大空當區(圖3-12),對手只能望球興嘆了。

以上三個實戰案例表明:亨德拉的出左腳接發球技術是基于“動作小、連貫快”的理念而設計的。出左腳的那一步盡管步幅很小,但是重心穩定,有利于下一拍橫跨封網技術的連貫。如果先出后腳(右腳),從后向前的跨越幅度很大,勢必產生較大的重心前移慣性,接發球的發力可以很兇,但身體重心鎖死在右腳上,很難快速連貫下一拍。顯然,后一種接發技術是基于“動作大、發力狠”的技術理念,即一拍定乾坤。

印尼男雙是“動作小、連貫快”技術理念的典范,因為不是孤注一擲于“一拍”,而是通過連續幾拍組合制勝,所以蘊藏了更加豐富的戰術變化內涵。印尼這對老將就非常善于運用這種技術組合為對手挖坑,并抓住破綻,一舉擊破對手防線。

如圖4-1所示,亨德拉在網前以反手推撥一個直線半場球。這種球是中性球,沒有什么威脅,但卻有“挖坑”嫌疑。圖4-4顯示,擊球點的高度基本平網口,下壓肯定不行,上挑又舍不得,最順手的處理就是平抽壓,這就是亨德拉出球的真正用意,抓對手的平抽反擊。因此,亨德拉在推撥直線半場以后,馬上橫跨下蹲舉拍,瞬間做好了封直線準備(圖4-6)。結果,對手完全遵照亨德拉的意圖跳入挖好的坑,反手抽壓直線。亨德拉將計就計,正手快抽對角,完完全全打到了對手的防守死穴上,對手反應不及,球已經落地(圖4-9)。

以上案例反映了印尼老將以“快連貫”為主線的節省化制勝戰術,這在現代男雙競技中確實具有較大優勢,表現出較高勝率。

然而,就像沒有常勝將軍一樣,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戰術。印尼老將的“快連貫”打法優勢是以前半場“低平”對抗為基本前提,一旦對手放棄“低平”而堅持“高遠”,“快連貫”打法就難以體現優勢。

如圖5-1所示,第一局18比14之前,印尼組合利用“快連貫”打法順風順水,一路領先,幾乎鎖定勝局,可就在此刻的一次完全偶然的處理,讓馬來西亞隊嘗到了甜頭:高挑球控制底線,盡可能將亨德拉調動到底線位置。圖5-6至圖5-15顯示,老將亨德拉在底線連續大力扣殺,結果殺出界外?!绑w力不濟、扣殺乏力”是印尼老將的死穴,于是,馬來西亞組合非?!懊髦恰钡胤艞壛俗陨砉逃写蚍?,重復采用“高挑”技術,走上了防守反擊之路,第一局居然反敗為勝。第二局,馬來西亞組合自然是故伎重演,活活拖死了印尼老將。

重底線攻防的打法并非現代男雙主流打法,它已經演變成特定條件下的一種過渡戰術,即在球速特別慢的條件下,防守壓力不大時,這種打法才能生存。大多數情況下,男雙對決還是以前半場平快為主。所以,這次世錦賽男雙金牌的偶然性是顯而易見的。

二、女單金牌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陳雨菲自東京奧運會奪冠以后,在認知上已經被輿論捧為世界第一;而山口茜因為在奧運會上發揮欠佳,再加上身材所限,多數輿論認為她已經觸及能力天花板,競技水平應該是每況愈下,因而覺得她奪得本屆世錦賽女單金牌可能是一個偶然。然而,通過細致觀察比賽(包括之后的日本公開賽),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以山口茜的身材與陳雨菲對決,理論上跑動范圍更大,體能消耗更多。再加上陳雨菲較為成熟、穩定的控制性拉吊打法,從勝負概率來講,陳雨菲應該占優。但世錦賽決賽的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優勢和勝機大多掌握在山口茜手上。時隔一周,在日本公開賽上,山口茜再次戰勝陳雨菲奪得女單冠軍,再次躍居世界排名第一,則說明她的勝利絕非偶然。

事出反常必有妖,山口茜在諸多不被看好中卻一次又一次扎扎實實地站到了最高領獎臺,她以下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和學習。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通過視頻解析可知,山口茜對陳雨菲的球路研究得很透徹,可以說了如指掌。表現在場上就是她的跑動極為順暢,可以說“跑到哪里、球到哪里”,“順跑”比例明顯高于“逆跑”,因而比較節省體力。相對來講,陳雨菲的跑動就沒有那么順暢,停頓較多,逆跑較多,速度受損,體能消耗更多。

如圖6-1所示,山口茜在頭頂區擊打直線高球,然后順勢跑向右側網前。陳雨菲正手吊對角(圖6-5),正中山口茜的跑位之意,山口茜順勢上網搶點放網(圖6-8)。陳雨菲上網回擊,注意圖6-6所示,陳雨菲的跑動略有頓挫,有二次起動之嫌,因而上網速度受損,擊球點明顯偏低(圖6-11)。山口茜準備后撤進攻,陳雨菲反手挑直線(圖6-12),正中山口茜準備攻擊之意。又是一次順勢而為,山口茜高高躍起,正手劈殺對角,球應聲落地,直接得分(圖6-16)。

2、擇優取位,節能減排

在同樣面積的場地上,山口茜的天然缺陷是腿短、手短,注定要面臨跑更多距離、耗更多能量的窘境。然而,笨鳥先飛,山口茜憑借透徹的對手研究和充分的賽前準備,利用選擇性取位,巧妙彌補了先天不足,有效避免了過度消耗,甚至還有節余。

如圖7-6所示,山口茜在網前挑直線后,站位并不在常規的“中心”位置,而是明顯偏網前直線,意圖昭然若揭,就是抓對手的直線過渡球,結果陳雨菲恰好就是正手吊直線。這樣,山口茜不費吹灰之力搶得網前高點擊球機會,時空占優。然后她稍帶停頓的反手推直線(圖7-10),陳雨菲首尾不能兼顧,只能眼睜睜看著球落地而無可奈何(圖7-15)。顯而易見,這種“偏執”取位完全是基于對陳雨菲球路規律的深入把握,以此爭得擊球先機。

圖8是一個類似案例。山口茜在底線回擊正手直線平高球,陳雨菲反手擋對角(圖8-5)。眼見陳雨菲轉身反手回擊,山口茜立刻意識到對手的對角線球路,然后不顧一切地向對角線網前沖跑(圖8-6)。因此,陳雨菲出球后剛轉身,重心還在底線區,山口茜卻已經搶到了網前(圖8-7),創造了巨大的時空優勢。然后,山口茜輕松地一個放網,陳雨菲已經落入被動的深淵(圖8-11),無可奈何之下強行勾對角,質量欠佳。山口茜搶點快撲(圖8-15),陳雨菲勉強抵抗一拍后(圖8-18),以出界而告終。由此可見,山口茜的賽前準備異常充分,主要通過對球路的正確預判,縮短接球路徑,確立時空優勢,達到“節能減排”的戰術效果。

3、在連貫速度的技術細節上精益求精

山口茜在比賽中的速度優勢,除了上述的知己知彼、擇優取位外,在連貫速度的技術細節上也是精益求精。與戴資穎追求“時間差”的假動作理念不同,山口茜追求的是干脆簡潔的絕對速度,動作小而快。

如圖9-1所示,山口茜在底線正手劈對角,陳雨菲正手擋直線(圖9-4)。山口茜快速上網后,以最小的動作伸直拍子,手腕一勾,球直奔對角而去(圖9-8)。圖9-9顯示的陳雨菲的身體姿態說明,山口茜的反手勾球已經出手,陳雨菲尚未做出明確反應。由此說明,山口茜的劈殺與勾球之間的連貫速度有多快、動作有多隱蔽,等陳雨菲反應過來已為時晚矣(圖9-12)。

圖10這個案例是山口茜為了挖掘連貫速度極限將技術推向男性化的典范。

圖10-1所示,陳雨菲在中后場頭頂殺直線。山口茜頑強防守,身體倒向右側魚躍撲救,正手擋直線(圖10-3)。對于女運動員來講,類似圖10-4這樣的“躺平”姿態大多沒有下一拍了,基本上是“任人宰割”的局面??缮娇谲缇褪桥c眾不同,圖10-5顯示,在陳雨菲出球之前,山口茜已經做出了迅速起身動作,在陳雨菲出球之后,她又迅速調整身體重心,在極度被動之中居然還能飛身而起,進行二次魚躍撲救(圖10-10),能力之強,真的讓人嘆為觀止。這里,不斷升級技術、挑戰能力極限是一方面,不放棄、不服輸的體育精神也是重要一面。

勝敗乃兵家常事,但“經常輸偶爾贏”和“經常贏偶爾輸”卻有天壤之別?!敖洺ZA”是競技體育的終極目標,也是“喜馬拉雅”頂峰級的難題。亨德拉與山口茜在世錦賽上的成績不盡相同,但是兩種現象殊途同歸。亨德拉年逾古稀不被看好,卻成為羽壇常青樹;山口茜身材矮小不被看好,卻屢屢摘金奪銀。大道至簡,唯有創新求變才能持續突破。一成不變就是退,變得慢也是退!

猜你喜歡
阿山陳雨菲老將
陳雨菲:跨過難關 尋光前行
扣人心弦的羽毛球決賽
陳金賽后“記者”“指導”無縫切換
高老師的第二職業
左手圍裙,右手社會
大糧積雪 誰解老將廉頗心
一切都好
林嚴:環境執法崗位上的“年輕老將”
鼎鑫生物 沙棘老將潛入直銷
黑牡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