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選課中小語種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

2022-05-31 02:03李黎
客聯 2022年3期
關鍵詞:小語種公選課課程思政

李黎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提升了對素質教育的重視,推動了傳統教育改革。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由此衍生,要求深度挖掘不同學科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思政教育,改變傳統思政教育孤島問題,發揮協同育人教育效應。為此,教師應深度挖掘在公共課小語種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推動素質教育改革?;诖吮疚膶iT針對公選課中小語種課程思政的實踐進行探索,以供各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公選課;小語種;課程思政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中,物質水平有了極大的提升,但是文化素養卻沒能與時俱進,為了提升我國素質水平,提出了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期望通過多個學科聯合教育效應,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社會持續發展。小語種屬于語言類公選課程,為了踐行素質教育目標,應在小語種公選課中挖掘思政元素,踐行課程思政,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接班人。

一、公選課小語種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課程思政是新型教學理念并非一門課程,課程思政的含義在于挖掘所有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發揮不同學科的思政教育作用,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課程思政主要將課程作為載體,充分運用不同課程踐行思政教育目標,課程思政創新了教育發展方向,推動了教育全面改革。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不斷遞增,外語是國家國際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外語學習中包含了外國文化,為了避免外國文化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在高校外語學習中滲透思政教育,將我國文化與外國文化有效融合,提升學生專業素質與政治意識,培養其具備政治格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公選課小語種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一)思政教育孤島化

思政教育是必修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政治覺悟,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在傳統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課程實現,學校中其他課程只負責專業知識傳授,不涉及價值觀與人生觀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思政教育孤島化問題,與思政教育目標相悖。另外在傳統思政教育中,教師主要以講解為主,實踐活動較少,學生對枯燥、系統化教學方式無法提升興趣,很多學生持有應試觀念,因此思政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導致思政教育流于形式,無法發揮應有的教育價值。

(二)教師缺乏思政意識

雖然提出了課程思政教學理念,但是由于大部分小語種教師并非思政專業畢業,所以思政意識較為薄弱,對思政教育觀念理解不夠深入,不具備思政教育能力。有些教師認為思政教育與自身無關,應由思政專業教師或是班主任開展,所以在課程中沒有踐行課程思政教育,主要以傳授外語知識為主,沒有傳授課程以外的知識。另外有些教師自身思政素養較低,根本不具備開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在社會不斷發展中,對各個行業與領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趨于多元化開放式發展,學生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思維也更加開闊活躍,為此對外語教師也提升了要求,作為教師應明確社會發展形勢,重視自身能力的提升,應具備高度政治覺悟與開闊的視野,應具備大局觀,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步伐,加強思政教育,應具備協同育人的教育能力。

(三)學校環境不和諧

要想踐行課程思政,實現協同育人,學校至關重要。首先,在學校中并未對小語種教學大綱進行改革,沒有將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很多小語種教學中的思政元素沒有被充分挖掘,影響了課程思政教育效果;其次,沒有根據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進行完善,還在沿用傳統課程體系,沒有踐行課程思政,無法實現協同育人目標,影響了思政教育效果。最后,沒有完善課程體系,導致小語種教學與思政教育無法有效銜接,無法實現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由于根據課程思政革新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及教學評價,導致思政教育沒有真正融入小課種教育中,影響了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三、公選課小語種課程思政的實踐策略

(一)提升公選課小語種教師思政育人能力

公選課小語種教師是實施課程思政的主體,優秀的教師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及堅定的政治信仰。應具備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尤其是在經濟多元化發展的當今社會,這些品質尤為重要。在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對學生的三觀造成了一定影響。這樣的環境提升了教學難度,如何在新時期做好傳道、授業、解惑,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觀與道德觀,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實現協同育人,成為了教育領域共同研究的話題。在小語種教學中,遇到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出現沖突時,教師應向學生傳授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具備思辨能力,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具備愛國情懷,使學生具備民族自信心。因此,要想在小語種教學中踐行課程思政,應不斷提升小語種教師的思政意識,能夠深度挖掘小語種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其有效融入課程,提升課程思政教育效果。小語種授課教師應對思政課程有全面的認識,在課程中正確傳播思政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揮協同育人教育作用。

(二)將思政元素融入小語種教學中,中西兼顧

在小語種公選課中,應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小語種課程主要是培養外語人才,其中包含的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存在一定差異,為此教師在進行小語種文化教育時將小語種語言與文化相結合,同時教師應將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進行對比,提升學生文化自信。應將中華文化意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材中,在外國語言文化講解中,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吸取外國文化中的精華,將中外文化對比,提升學生對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講解節日文化時,可以在課程中要求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進行聯想,如我國傳統節日母親節,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傳統美德孝道融入課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百善孝為先的品德,以此將外國文化與我國文化有效結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此在小語種教育中,教師應遵循本土文化原則,構建小語種課程體系,探索外語教學中思政元素,制定適合的教學內容,突出中國特色文化,滿足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構建小語種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提升學生文化認同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貫徹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開展的目標,為此在小語種教學中教師應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應科學設置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目標,在小語種教學中踐行課程思政,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發揮因材施教作用,促進學生理實結合,知行合一。在小語種公選課中教師應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首要目標,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了解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具備團結意識與民族榮譽感。同時加強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證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保證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能夠通過完成目標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具備正確的思政思維。應牢記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積極探索國家領導方向,根據國家領導方向制定教學目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選課中小語種課程思政實踐,教師應明確在小語種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深度分析當前小語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小語種教師政治素養,強化教師思政教學能力,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小語種教學中,提升學生政治品質與外語水平,發揮中西兼顧的教學效果。在小語種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學理念,推動課程思政有序開展,實現協同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陳銀翹,張愛琴.高校小語種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發的價值與路徑[J].現代教育科學,2020(05):81-85.DOI:10.13980/j.2020.05.014.

[2]李佳鴻.多元文化背景下小語種班級思政工作的探索——以旅游日語專業班級管理為例[J].知識經濟,2020(21):74-75.DOI:10.15880/j.2020.21.040.

猜你喜歡
小語種公選課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高校音樂欣賞公選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小語種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高校攝影公選課與大學生的審美教育淺談
全球化背景下小語種語言的發展
高校公選課《行為經濟學》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小語種對大學生(非小語種專業)就業競爭力影響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