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教學中的運用

2022-06-01 09:01張娜靜
家長·下 2022年5期
關鍵詞:彩陶導圖藝術家

張娜靜

思維導圖通過圖畫和線條的形式把人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結合起來,使主題更加突出、繪畫步驟更清晰。思維導圖引入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手腦并用,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倡導的核心素養,其中一個重要的基礎素養便是“圖像識讀”。在當今社會,文化傳播的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現代媒介技術所傳播的圖像文化無處不在,快文化、快節奏也改變了我們的閱讀心理,而此時,圖片比文字更容易讀取,所以,“圖像識讀”是基于當今圖像傳播方式變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也是當今社會人們在學習、生活、工作和科學研究時一種必不可少的素養。培養學生對圖像的感知能力也非常重要,而培養識讀能力重要的一環便是“藝術賞析”。通過對藝術家、作品、藝術書籍的學習,形成學生的文化觀與審美判斷力。筆者嘗試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小學生藝術品欣賞進行研究。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教學中運用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弊端

(一)思維導圖的重要性

近年來“美育”這個詞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新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個人的綜合能力的關注度逐漸提升。美育的基礎是審美認知。一個人可以不會畫畫,但是卻可以成為一個美學家,懂得欣賞作品、了解藝術發展史。而在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活躍且擁有強大的好奇心,教師教給學生的除了繪畫技能外,最重要的便是審美的提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組織化思維運用工具”,對培養小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遷移能力、創造能力有著顯而易見的作用,對小學生的藝術欣賞培養和拓展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筆者在小學藝術作品欣賞教學中,引導學生靈活思維導圖,進行頭腦風暴,整合知識碎片,總結與提升,得以提高學生的 “圖像識讀”能力。同時,美術學科的目標應是“雙增”,在小學階段,提升藝術欣賞水平,增強圖像識讀能力,勢在必行。在欣賞作品中,也能進一步形成“文化自信”,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瑰寶,使學生的家國情懷得以提升。

(二)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教學存在的弊端

目前,一些美術教師為應對教育質量監測,缺乏得當的教學輔導手段,特別是在藝術欣賞類題型中,面對眾多藝術作品,只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停留在死記硬背的程度,對藝術家及其代表作并不熟悉,甚至生搬硬造。所以我們經??梢栽诟木淼倪^程中遇到許多“寬話”“泛話”,如“這幅畫構圖飽滿,色彩豐富”等。哪怕是在欣賞國畫寫意作品中還看到“本幅畫色彩鮮艷、刻畫入微、栩栩如生”此類套話。因此,真正讓學生讀懂藝術作品,讓藝術欣賞“走進尋常百姓家”,成為當下的教學重點。

二、思維導圖的類型

思維導圖有7種常見的結構類型,我們可以根據思維的層次,進行不同結構類型的選擇也可以靈活混用多種類型。目的就是用恰當的思維方式,表達我們腦中紛繁復雜的想法。

7種思維導圖類型如下:

1.邏輯圖(向左/向右):表達基礎的總分關系或分總關系等。

2.平衡圖(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最基礎的結構,可用來發散和縱深思考。

3.圓形圖:大圓圈里面包含小圓圈,一般用于事物的分類和歸納。

4.時間線(水平/回轉):表示時間順序或者事情的先后邏輯。

5.氣泡圖:分析事物的屬性和相關聯系,有助于發散性思考。

6.組織結構圖(向上/向下):可以做組織層次的人員構成或金字塔結構。

7.樹狀圖:以父子層次結構來組織對象,進行分類;也可梳理時間順序。

三、如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高年級美術欣賞課教學中

(一)邏輯圖

核心素養要求我們應注重對學生審美判斷、文化理解能力的培養,這樣的培養首先要建立在高年級的學生對相應作品的理解上,否則就成了空中樓閣一般。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藝術作品進行講解。筆者以馬家窯出土的“旋渦紋雙耳彩陶瓶”為例,運用邏輯圖進行思維導圖。邏輯圖主要是用來表達基礎的總分關系。把“旋渦紋雙耳彩陶瓶”作為總項,分散出4個部分,分別是基本信息、作品特色、藝術成就、其他相關。其中每個分項再延伸出2~3個子項目。

1.基本信息即包含三個信息,分別是時間(距今5000-4700年前);地點(位于甘肅省的馬家窯文化出土);用途(紅陶制汲水器)。

2.作品特色包含兩個信息,分別是造型—橙黃色瓶身用黑彩繪圖,直頸,折肩,腹部有對稱雙耳:紋飾—瓶身主體飾曲線及弧邊三角組成的多組旋紋,旋紋曲線皆由瓶身正反兩面的兩個大圓圈和四個小圓圈生發而出,圓圈中心各飾一黑色圓點。黑色的彩繪與橙黃色的底紋留白經過精心設計,構成互文對仗的陰陽紋,嚴密規整;線條流暢自如,充滿動感和美感。

3.藝術成就包含三個信息,分別是A.原始先民敏銳的觀察力,概括能力; B.線的藝術具有動感,熱情奔放,符合現代審美;C.體現出馬家窯文化的興盛,是早期彩陶藝術精品。

4.其他相關包含三個信息,即與之類型相同的三件作品,分別是尖底旋渦紋彩陶瓶、圓點紋雙耳彩陶罐、旋渦紋彩陶盆。

通過邏輯圖將“旋渦紋雙耳彩陶瓶”分解后,學生得到的信息也是分層次的,在基本信息中學生了解到了彩陶瓶的制造時間、地點及材質,緊接著繼續深入了解彩陶瓶的造型、色彩,以及彩陶瓶所體現的文化內涵,最終拓展與之相關的其他彩陶作品。學生在學習中層層深入,可不斷延展更深層次的知識。

(二)平衡圖

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識面都比較廣,培養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將文化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再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盤。河南衛視成功出圈的歌舞節目《唐宮夜宴》,這雖然是歌舞類節目,但其中體現的滿滿都是美術史及視覺審美的運用。我們看到宮女身上如何運用對比色,看到《千里江山圖》穿插其中,形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筆者在上課時,先帶領學生觀看《唐宮夜宴》,提出幾點問題,而后通過講解讓學生不斷在疑問、釋疑中來回學習。學生沒有相關知識儲備,沒有美學底蘊,欣賞節目也不知從何“賞”。不難發現,近幾年各類文化類創新節目備受稱贊,從央視的《典籍里的中國》等欄目,到河南電視臺的“奇妙游”系列節日文化創新類節目“出圈”,讓觀眾嘆為觀止。而欣賞這樣的節目,往往需要學生有基礎的美學內涵作為支撐。在欣賞課后,學生開始運用平衡圖進行對《千里江山圖》的復盤。平衡圖是最基礎的思維導圖之一,用來發散和縱深思考。我們將《千里江山圖》進行分析,重點在于其創作者王希孟傳奇人生、畫作的幾個重要段落、設色、皴法等。學生在進行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得到關鍵信息,詳解關鍵點,既是總結,又是復盤。A99AF84D-7B84-430C-8667-4B83EA1C63E7

(三)圓形圖

若只是單純地講解藝術家及藝術作品,這樣的學習顯得單薄。思維導圖還可以拓寬到藝術學習的其他方面。如運用圓形圖可用于事物的分類和歸納。在學習中國畫時候,學生容易混淆國畫的類型。此時可以運用圓形圖將整體進行分類歸納,使學生直觀地觀察。繪制一個大圓,代表中國畫,里頭繪制三個小圓,代表國畫的三個主要類型——山水、花鳥、人物。同時這三小圓圈里還有六個小小圓圈,代表子項目。如山水畫根據材料、畫風可分青綠山水、淺絳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寫意山水、工筆山水;人物畫可分為仕女畫、歷史故事畫、肖像畫、風俗畫、高士畫、道釋畫;花鳥畫可分為禽鳥畫、花卉畫、走獸圖、蔬果圖、草蟲圖、魚蝦圖。通過一個圓形圖,學生快速將國畫的大類型及包含其中的小類型進行整理歸納。與死記硬背的純文字相比,圓形圖不僅生動,而且歸納能力強,學生在提取知識點時能有效將腦海中的圖形與文字結合起來。

(四)時間線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得到碎片信息,對藝術家知之甚少,如畢加索,學生可以脫口而出立體派,再細問“你能舉例說一說畢加索的作品嗎”,一大半學生回答不出。這樣的藝術欣賞是淺嘗即止,并沒有讓學習真正發生。此時筆者導入思維導圖中的時間線類型圖,可表示時間順序或事情的先后邏輯。將畢加索作為時間線的起點,沿著他一生的時間線,將其主要的8個時期與之對應的作品按照順序串聯起來。如童年時期指的是1881~1900年這十年里,與之對應的作品有《斗牛士》《科學與慈善》;藍色時期與之對應的作品有《藍色自畫像》《人生》;玫瑰時期與之對應的作品有《拿煙斗的男孩》《斯坦因畫像》;立體主義時期與之對應的作品有《亞威農少女》《費爾南德頭像》,還有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蛻變時期、田園時期等均有與之對應的作品。通過時間線,將畢加索的一生以及重要的作品串起來,同時還能在每個時間線上延展出更多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一定的脈絡,通過時間線繪制思維導圖,讓畫家的生平沿著時間軸去“滑動”,知識點更容易印在腦海。

(五)氣泡圖

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有他們獨特的繪畫氣質,但往往本質與內涵不變。而美術的教學正是為了提升學生對藝術作品風格的歸納學習,了解藝術畫派,可以適當選擇氣泡思維導圖,對相關藝術家進行講述。如學生總是不了解印象派及其代表人物。那么在學習中,我們采取了氣泡圖,中間大的氣泡寫上了“印象派”幾個字,接著延展出更多氣泡,圍繞四周。里頭是印象派的幾個代表人物,如馬奈、莫奈、修拉、雷諾阿、德加。從這幾個氣泡再繼續拓展出小氣泡,里頭是畫家的作品,如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莫奈的《日出·印象》等。而這些小氣泡還可以繼續延伸更多的小氣泡,可以是作品的內容、形式法則等。通過氣泡圖,學生對一件作品的賞析不再是片面的,而是全方位的、立體的。

(六)組織結構圖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組織結構圖的金字塔結構,對畫家進行歸納。以文藝復興三杰為例,我們使用組織結構圖,下分三個大項目,即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再分別下分三個子項目,即關鍵詞、代表作、歷史地位。這三個子項目底下繼續細分,如達·芬奇的關鍵詞是薄霧畫法、漸隱法、空氣透視、解剖學,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最后的審判》等,歷史地位主要是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被稱為“盧浮宮三寶”及達·芬奇本人身上的科學探索精神永遠值得我們追尋。通過組織結構圖,學生系統了解誰是文藝復興三杰,他們的代表作及個人風格特點等。通過對流程圖的運用,學生采取總分結構,嘗試對文藝復興三杰進行歸納和分解,歸納其共同點,分解其個人特色,從而使藝術欣賞水平得到提升。

(七)樹狀圖

高年級的學生在美育的學習路上,除了課堂教學外,課外的美育書籍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讓閱讀輔助學生,打開藝術視角,豐富審美認知。此時,閱讀一本藝術書籍,便可以運用樹狀圖以父子層次結構對整本書進行歸納。以《像藝術家一樣思考》這本書為例。在書里BBC藝術頻道主編分享了安迪·沃霍爾、梵·高、畢加索、呂克·圖伊曼斯、倫勃朗等藝術家的創造性思維方式。作者用輕松的筆調講述了他們創作背后的故事,也包括他和藝術家面對面交流中了解到的許多內容。所以樹狀圖的起點便是書名——《像藝術家一樣思考》,然后根據書的內容,分出10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一個特殊的主題,如藝術家會“致廣大而盡精微”、藝術家有自己的觀點、藝術家是勇敢者、藝術家會停下來思考、所有的學校都應該是藝術學校、像藝術家富有事業心、藝術家不會失敗、藝術家是極度好奇的、藝術家會“偷竊”、藝術家是懷疑論者。每個章節里介紹不同的藝術家以及他們創作背后的故事。學生在繪制中,不斷感受不同藝術家身上鮮明的特征,以及藝術思維的方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運用不同的思維導圖不僅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全面了解藝術家,更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后進行復盤,使之全面了解藝術家及背后的作品故事、文化內涵。學生藝術欣賞水平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個人的教學模式,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對思維導圖的合理利用,系統地進行課程體系、流程、評價等各環節,在美育融合教育背景下,真正做到美育核心素養中所要求的“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在“讀圖時代”使學生學會選擇、辨析和解讀現實生活中的視覺文化現象和信息,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左毓紅)A99AF84D-7B84-430C-8667-4B83EA1C63E7

猜你喜歡
彩陶導圖藝術家
回顧與反思:界首彩陶的歷史源流與傳承現狀
彩陶繪畫·鸛魚石斧圖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彩陶·遠古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第6章 一次函數
留白
第9章 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