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學課堂效率

2022-06-06 20:13劉斯佳
速讀·中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雙減作文教學初中語文

劉斯佳

◆摘 要:“雙減”將給中小學的辦學生態帶來巨大變化。加強學校教育的主戰場地位,無疑會使我們的教師肩負更大的責任和更高的職業要求。盡管“雙減”的工作量略有增加,但促使我思考如何提高作業質量,如何進一步優化課堂,這就是“雙減”對教師的積極影響。實行“雙減”,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效開展常規教學。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寫作文不但可鍛煉初中生的組詞用句能力,還可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敘述事物能力,對日后的語文學習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基本現狀,探討了優化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拋磚引玉,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參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在初中語文作文學習中,不少學生對寫作文的興趣不高,要么寫作時存在內容空洞、蒼白乏力等問題,要么作文的質量差強人意。初中語文教師應著重關注學生寫不好作文的原因以及如何能讓學生寫好作文。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雙減”的解析

實行“雙減”以后,多個地區性教研部門開始組織教師科研作業的設計。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語文學習過程數據的采集,發現作業設計的轉換主要集中于“控制”與“形式”。在控制方面,有三個選項可供選擇。第一,控制任務量,例如一天最多幾個題目;二是控制完成工作的時間,如“幾分鐘內一個問題就完成”等;第三,控制工作所完成的范圍,例如僅限于上課或在輔導期間完成等。

就形式而言,有兩種變化。最初的改變出現在認知領域,原本設計的作業只照顧考試,因此通常都是要求學生進行同類型作業反復機械化地訓練。而現在的設計可以根據某種認知層面來劃分,允許不同的任務針對不同的層次。

2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分析

2.1閱讀積累不足

在當下的初中語文寫作中,時常發現學生在寫作時,有內容空洞、蒼白乏力和行文潦草等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缺乏閱讀積累與寫作素材,導致寫作時無物可寫、無話可說。并且,部分語文教師更側重于對課文內容的講解,在閱讀方面的積累,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引導,導致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讀得少、積累少,自然就無法習得優秀文章中的寫作技巧,無法構建成熟的寫作風格和思路,寫出的文章也就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和可讀性?!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想寫出好的作文,積累素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寫作的時候,應鼓勵學生廣泛閱覽前人所寫所得,并深入學習不同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技巧,摘抄記錄閱覽文章中的一些優美詞句和題文素材,并運用到實際寫作當中,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豐富內心情感表達,拓展思維眼界,積累寫作素材。

2.2寫作缺乏生活氣息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寫作亦是如此,作文來源于生活同樣高于生活。要想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就應加強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將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融入行文,透過生活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還能增強行文的邏輯性和真實性。然而很多學生疏于記錄與觀察個人的生活經歷,行文時與生活閱歷聯系較差,致使其寫作邏輯性較弱,文章缺乏可讀性。

3優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3.1重視閱讀積累,豐富寫作語言

豐富的知識積累是開展語文寫作的必要前提,而要想積累大量的語文寫作知識,就必須廣泛地閱讀課文作品。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多樣的課文題材,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可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并在個人寫作中靈活地選擇與運用這些寫作素材,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在廣泛閱讀積累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知識也將得到鞏固與提高。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時,筆者便可鼓勵學生通過通篇閱讀本篇課文來積累寫作素材。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記錄文中的優美詞句,如“訓誡”“迂回”“骨瘦嶙峋”“心驚肉跳”等詞匯;如“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遙遠的巖石……這個時候,再回頭看,就會對自己走過的這段漫漫長路感到驚訝和驕傲……”等。

最后,筆者圍繞課文提出相近的習作題目,如設立“你曾經怎樣通過努力克服了眼前的困難”為題目,引導學生圍繞“在自己的生活中,你經歷了哪些困難,你又是通過怎樣的努力去克服困難的”進行思考,展開寫作。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大量閱覽與教材相關的課外文章,或是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作者的文章,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誠不欺人,要想寫作內容豐富有料,必須廣泛地閱覽前人所寫所得,從而歸納總結,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學識和理解,運用到個人的寫作當中,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寫作水平,還能幫助其養成善于積累和探索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后續寫作與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2活用生活資源,豐富情感表達

當下,許多初中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時,普遍存在與現實生活脫節的情況,這也是導致其感覺寫作困難、內容枯燥無味和缺乏真情實感的主要原因。為改善上述寫作情況,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時,應遵循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認識到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鼓勵學生仔細觀察與記錄個人的生活經歷,通過在寫作中引入真人真事和真實感受,來充實寫作內容,豐富情感表達,進一步增強作文的可讀性。

4結語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庇纱丝梢?,要想寫出好的作文,除了閱讀上的積累,學生平素對生活細微觀察和記錄、在社會生活中的實踐感受同樣尤為重要。唯有親身經歷,方能有真情實感流露在字里行間,才能寫出真實、真摯、真情的好作文。

參考文獻

[1]王筱菁.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學探索[J].中學語文,2021(33):40-41.

[2]申群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及優化措施探討[J].考試周刊,2021(93):34-36.88B69CB5-9BD1-4050-880B-4A7918EF070B

猜你喜歡
雙減作文教學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