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及班級文化建設途徑分析

2022-06-07 03:06趙瑩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途徑分析班級文化建設職業素養

趙瑩

摘? 要:隨著國內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各大院校的建設和興起,增加了畢業學生就業競爭。中職學校作為國內職業教育的培訓學校,招生對象主要為初中畢業生,大部分學生未來職業就業和發展均面臨社會的激烈競爭。并且,中職學校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其對專業能力的提升過度重視,忽略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及班級文化的建設,這顯著增加了中職學生就業難度,降低其在職場工作能力。工匠精神是個體精神體現,是從業者職業能力、職業品質及職業道德的最高要求,其對個體職業素養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而班級文化建設和學生職業素養存在密切關系。因此,在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及班級文化建設中融入工匠精神,旨在提升中職學生對專業的熱愛,使其在工作中不斷創新,發揮個人能力,在行業發展中貢獻自身力量。本文對中職學校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內涵進行概述,重點討論并分析將工匠精神融入職業素養和班級建設的意義、必要性及途徑,旨在加深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為規劃職業提供精神指導。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班級文化建設;途徑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6-0-03

工匠主要指社會職場的專業人才,是企業對技術人才的尊稱,主要為個體在長期的工作中通過自身的實踐和積累,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和能力。工匠精神體現的是從業人員在工作中的境界和態度,對于個體應是堅持不懈、務實肯干;對于企業發展,應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及開拓創新[1]。

中職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市場的企業人才,隨著國家對中職教育的重視,職業素養成為直接影響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問題。在2015年中職畢業生中有32%的離職率,其中主動離職發生率達到95%,分析原因主要為畢業生缺失職業素養[2]。而班級為職業院校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技能,提升綜合素質的平臺,班級文化的好壞,會嚴重影響學生對知識和技術的掌握能力,降低其綜合素質?;诖?,將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及班級建設中,能明確工匠精神的內涵,分析并討論其融入職業素養和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校的內涵及意義

工匠精神的形成是在長期工作和勞動中人們積累并逐漸發展的職業精神,同時也體現工匠在工作中高水平的職業素養,這對企業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工匠精神主要指工匠在工作中對工作內容精益求精的態度,不僅體現在工作內容設計中,同時也體現在產品生產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匠精神作為新興的概念,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主要表現為專注耐心、敬業為魂、傳承創新及精益求精。其中專注耐心表示個體心理篤定和寧靜,是要求自身正確思維的最高狀態,在快節奏、壓力大的工作中維持這種精神并不容易,但從業者若具備這種精神就能夠清除內心雜念,能夠高度認同自身職業,并在工作過程中做到心無旁騖,使自身不斷積累、成長,最終成為行業中領軍人物。敬業主要指從業人員對所從事的工作和專業全心全意的精神,其要求從業人員對工作內容一絲不茍,對工作目標不懈怠,具備完成工作的責任感。傳承創新是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傳播的精神內涵,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自古代至今,工匠們的發明、創造及創新推動歷史的進步和發展。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的實施,互聯網、鐵路等行業迅速的發展,并取得較大的技術突破,這與工匠的創新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3]。精益求精主要指從業者在工作中對每個環節、步驟、產品持續保持認真、細致及完美的高水平職業素養,從業者在追求精益求精中不會滿足工作成績的及格和優秀,而是更高的要求自身下一次工作會更好[4]。中職學校是培養從業者的搖籃,其具備工匠精神不僅包括上述四個方面,更應該在學習中重新解讀工匠精神,建立教學目標,并借鑒專家相關解讀意見。根據中職學校的實際情況,將工匠精神內涵具體概括為: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校為更好地適應國內經濟發展及轉型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者,利用相應的教學設備,教學資源建立校園環境的工匠精神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專注耐心、敬業為魂、傳承創新及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這一理念精神在教導和學習中武裝自身,為建立一個貼近社會生活的校園氛圍提供重要基礎。

對于職業院校而言,其教育的屬性要求應符合生產工作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應貼合工作單位的管理,若畢業生能夠在就職過程中盡快適應企業工作環境,達到工作的基本要求,就能夠在企業得到持續的進步和發展[5]。但大部分中職學校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術的教學,常會忽略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及班級文化的建設,導致畢業生在就職后,無法適應企業管理體制,無法勝任企業相關工作,導致淘汰和離職的情況發生。而工匠精神的融入,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工匠精神的企業文化融入校園班級文化中,使學生在良好文化氛圍中形成高水平的職業素養,使其在畢業后進入職場能夠立足、生存及發展。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校職業素養及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校職業素養培育

1.培養中職學生工匠精神的路徑原則。

第一,探索并挖掘教育資源,實現統一專業課程工匠精神培育。在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中,工匠精神作為重要的理念和內容,在不同專業的教學中應高度重視。這表明,在中職學校教學中不僅要利用思政課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更應重視利用其他專業課程體現工匠精神對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作用,根據每個專業的教學特點,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工匠精神培養[6]。

第二,充分利用本土資源,統一教學的實踐技能和理論知識。中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只有將理論知識融入專業的實踐能力中,才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知識作用,在實踐中充分認識自身工作的責任意識,深化領悟工匠精神意義,提升工作的實踐才能。中職學校作為中等教育的重要機構,不僅為低學歷學生提供良好發展、就業平臺,其在推動當地社會進步和發展中也具備重要職能。

2.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路徑

第一,組織工匠精神講座,擴展理論知識教學視野。定期組織傳統文化相關內容思政課講座,主要內容為工匠精神文化專題。根據各專業及各系部的教學特點,選取相應內容的工匠文化專題,使其更加符合專業的實際情況,實現個性和共性的統一。例如,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文化專題講座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益求精、技術創新、創業發展的意識;對于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文化專題講座,應重點培養其風險安全意識、誠實守信意識及責任信心意識[7-8]。擴展理論知識教學,工匠精神的主要意義為一種高水平的職業精神,雖然工匠精神在不同專業中被賦予不同的意義,但其理論思想一致體現人們一絲不茍、穩中求實及兢兢業業的職業精神。在中職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具有很大益處。倫理知識的學習,能夠使人明辨是非,知廉恥、懂榮辱;史記知識學習,能夠使人鑒得失,看成敗、知興替;古詩的學習能夠使人志高昂、情飛揚、人靈秀。通過擴大理論知識教學視野,使中職學生能充分了解中國文化、人文精神、思想觀念及道德規范,從而獲得啟發,逐漸形成高水平的職業素養。

第二,以教師為范,建立工匠精神教師團隊。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實施者,對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理念、維持規范學習行為均具有重要作用,而建立一支職業技術水平高,職業素養良好的教師團隊對學生建立工匠精神,提升職業素養是一項重要保障。一方面,強化并規范培養教師機制,提升中職學校教師團隊工作建設的起點,對新入職教師強化全面培訓和考核,嚴格根據考核合格與否,選取入職教師,同時應盡量吸納優秀的、具備工匠精神的教師進入團隊;持續性促進教師團隊的發展,重點對各教師進行崗位的培訓,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提供較多的學習機會,使其能夠在教學的發展中保持良好、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指導中,應鼓勵教師將工匠精神培養作為職責融入學生的培養中,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具有高效、嚴謹的教學行為,在操作技術中具備精湛技藝,在講解理論知識中能夠深入淺出,利用多樣性、創新性及有效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想要成為優秀技術人才的渴望,鼓勵并引導其在中職學校學習中掌握知識、熟練技能、形成具備責任感、具有擔當的工匠人。

第三,建立網絡信息工匠精神學習平臺。通過互聯網信息手段學生傳播工匠精神的精髓,使其在學習階段、就業階段及工作成長階段均能夠得到工匠精神的培育,從而實現中職教育的終身教學目標,持續培養技術人才及具備高職業素養的工匠。

第四,校企合作,教學和產業相結合。對于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工匠精神,學校應加強合作教學,與企業之間合作,將企業文化環境中愛崗敬業、持續創新的示范案例及其工作精神引入校園文化精神培養中。利用學校內設置實踐班、學徒試點班,邀請相應企業技術人員至學校,對學生進行工作實踐的指導,進行職業工匠精神的傳遞,使學生接近企業工作內容及文化精神,從而實現理論知識及實踐工作統一,提升學生工作實踐能力的同時,形成高水平的職業素養。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學校班級文化建設

1.中職學校建設班級文化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調查企業實際用工情況后,發現有部分中職學校畢業生在進入企業相應崗位后,對自身身份的轉變無法盡快地適應,尤其在適應企業管理制度中,其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管理體制與校園管理體制間存在較大差異,若畢業生在進入企業后還處于校園管理體系中,無法及時轉換自身角色,就會增加企業淘汰率和離職率。為改善上述情況,中職學校要以就業導向為核心,將工匠精神融入班級文化建設中,使班級文化、校園文化貼近社會文化,提高學生對企業工作的認同感,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度,使其在完成學業后能夠盡快適應就業崗位。將工匠精神融入中職班級文化建設,不僅能夠促進職業學校整體建設質量的快速發展,而且工匠精神充分滿足學生畢業后成長和發展需要,使其在工匠精神長期的熏陶下,承擔工作職責,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進步和成功。

2.中職班級文化建設融入工匠精神的途徑

第一,轉變中職學生傳統文化觀念。教師應通過自身對工匠精神的認識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精神內涵及理念。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人們普遍認為工匠所制產品應該屬于高貴身份人才或具有特權的貴族,工匠精神在傳統觀念中被賦予遙不可及、望而生畏的感覺。而在中職學校中,大部分學生認為工匠技術并不現實,自身無法達到此種精神境界,對工匠精神也產生望而生畏的感覺。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提升,城市和企業不斷建設和發展,工匠精神已經作為職業精神融入各企業工作生產中,并要求工作中每個員工均具備這樣的精神境界?;诖?,教師應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到表率,以自身語言、行為及教學為出發點,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認識工匠精神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在課堂中教師以典型案例講解為學生作出示范,使其能夠在學習中形成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精神,營造具有工匠精神的班級氛圍。

第二,建立具有特殊性、專業性的班級物質文化。在教師的引導和教學下,中職學生對工匠精神有了準確的理解后,將班級物質文化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重點而實施,以便促進物質文化與工匠精神的相互融合。根據專業的特點、未來職業規劃目標,各班級可討論分析具有專業特色的班訓,提升班級的文化活動。

第三,在班級行為文化建設中融入工匠精神。日常行為考核方面:在中職學校學風建設、班風建設中應大力弘揚學生的創新敬業、吃苦耐勞及鍥而不舍的精神??筛鶕鄳髽I的行規標準,如值日制度、請假休息制度、工作作業完成制度等,從學習過程中各環節入手,建立規范嚴肅的班紀和班風,使班級內每個學生均能夠根據制度遵守規則,在學習中嚴謹、認真、負責,為畢業就職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勝任工作任務。企業行規學習方面:班級管理者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學習相關專業行規,教育的內容包括做人、做事的原則及基本要求;強化學生的時間觀念,如會議時間、課程時間及作業任務完成時間;強化待人接物的要求,使日常學生間相處、學生和教師間相處能夠以要求為準則,將其內化于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四,班級精神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班級文化主要由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所組成,而這些文化均是實質性的,常被稱為硬文化。而在班級建設中融入工匠精神,不僅需要重視硬文化,還應利用軟文化,提升并維持班級文化建設的熱度,保證在班級中學生均能夠根據工匠精神對自身進行嚴格要求,定期組織班級文化活動,凝聚學生的工匠精神,推動工匠精神的融入,使教師和學生同時進步。

三、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素養及班級文化建設對中職學校學生從業后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使中職學生在企業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價值,在學校期間應在培養其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基礎上,培養其工匠精神,通過工匠精神內涵的分析,引領學生提升職業素養,指導中職學校從多層面建設班級文化,將工匠精神從其思想、技能上充分滲透,為中職學校學生未來職業生涯進步和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Laurison D.On culture and inequality:distinction,omnivorousness,status and class.Br J Sociol.2019,70(3):780-783.

[2]趙紅霞,田鳳娟,王明.“互聯網+”高職醫學院校教師職業核心素養建構與優化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1):57-61.

[3]梁果,王揚眉,李愛君.家族企業工匠精神傳承的涓滴效應模型:一個縱向單案例分析[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21,38(3):91-108.

[4]李朋波.“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一個整合性框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1(4):107-115.

[5]劉霞,鄧宏寶.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形成機理及培育方略[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7(4):126-132.

[6]段升森,遲冬梅,張玉明.信念的力量:工匠精神對組織韌性的影響研究[J].外國經濟與管理,2021,43(3):57-71.

[7]梁果,王揚眉,李愛君.家族企業工匠精神傳承的涓滴效應模型:一個縱向單案例分析[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21,38(3):91-108.

[8]王洪嬌,等.在神經內科臨床見習中運用角色扮演教學法提升醫學生職業素養的探索[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13):1154-1158.

(責任編輯:董維)

猜你喜歡
途徑分析班級文化建設職業素養
簡析指導幼師開展視唱練耳教學的途徑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須回歸生命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途徑分析
建設幸福班集體,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高三班主任課程實施能力對班級的“正”影響
“淺談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技工院校校級領導職業素養的建設及質量評價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職業素養+職業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當代社會背景思想政治生命價值觀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