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陳詞信念的規范性

2022-06-08 08:12韓雪吟
湖北社會科學 2022年4期
關鍵詞:聽者認識論來源

韓雪吟

在人們的生活實踐中,常常會相信一些命題,比如相信地球是圓的,相信火星上有生命等等。知識背景、生活經驗、人際關系等諸多因素影響了信念的形成?!拔覀円嘈趴茖W”“不要聽信謠言”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性話語提醒人們需要對自己的信念負有責任。當個人作為認知主體與某個命題之間建立認知關系并形成肯定態度時,需要有充足的理由保證該命題成為信念的正當性。信念,既是人們獲得知識的必經之路,也是人們日常行為的前提和指引。事實上,從克利福德開始,信念的合理性成為了人類理性的責任所在。信念規范性問題也成為了20世紀以來認識論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

盡管認識論對陳詞的認知地位有不同的解讀,但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而言,陳詞在知識的傳遞、積累和擴展等方面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隨著知識內容的不斷更新,知識量的不斷擴大,陳詞的作用也越來越關鍵。傳統的個人主義認識論思想也進行了自然化改造并轉向社會維度,到20 世紀80 年代,托馬斯·里德(Thomas Reid)的社會認識論思想在沉寂了兩百年后重新得到了學界的重視,他強調陳詞作為知識的重要來源之一,是人類知識體系的根基。

里德的觀點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路徑。我們需要在個人主義的自我保證和毫無保留的輕信之間為陳詞找到一個合適的通道,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環境中依然能夠傳遞知識。既然明確了陳詞在知識和辯護中的重要性,那么為了更大程度地獲取知識,避免錯誤的信息,陳詞信念的規范性問題就成為了當代理性不可回避的責任。

一、信念的責任

信念不是一個實際的行為,但卻是人們實踐活動的指南?!拔覀儜斚嘈攀裁础辈粌H是滿足個人需要的價值體現,也是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規范。在日常生活語境下如何理解這種信念責任是一個挑戰。信念的責任建立在信念自由的基礎之上。而信念責任本身既包括信念的內容,又涵蓋信念的獲得過程。針對已經形成的現有信念,審視它形成的基礎和內容,并對其進行批判性思考是理智責任;針對潛在的還未形成的信念,強調如何通過引導獲得好的證據標準,是一種道德義務。前者是內容責任,后者則是發生責任。盡管二者緊密相連,但也不能將理智責任完全納入到道德義務之中。正如一個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思考的人,即使他無需承擔任何道德義務,也可能會因為自身認知的錯誤而受到理智的批判。

區分理智責任和道德責任,并沒有否定信念倫理的存在,相反,是為了尋找不同責任所對應的規范。人們控制自己行為的一系列倫理標準都與某個或多個具體的信念相關聯。信念的控制意味著選擇繼續相信一個命題還是停止相信它。這種控制有兩種可能的形式: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它們的區別在于是否能夠通過意志直接獲得。無論何種形式都會產生肯定和否定兩種結果??隙ㄒ馕吨a生新的信念或保持某種已有信念,否定則意味著拒絕形成某個信念或消除之前的信念。

行為本身往往反映了那些人們相信的命題,而這些與信念相關的行動又進一步影響了人們的認知。通過揭示新的證據的行動能夠加強我們對某個信念的認知,反之亦然。例如:天氣預報讓我相信今天不會下雨。出門之前看到晴朗的天空,會讓我堅定這個信念;相反,如果烏云密布,那么我會對不下雨的信念產生懷疑,并決定帶雨傘出門。獲得新證據的這種反思就是我們對自身信念或某種認知的一種間接的控制。所以,需要明確的是信念倫理的構成要素及其基本原則。

對于已經形成的信念,多數人一旦發現我們相信它的理由不充分,就會立即停止相信,這是一種普遍的正常反應。比如根據天氣預報我們相信今天不會下雨,但如果突然烏云密布,我們就會停止相信這個命題。問題是為什么我們相信一個命題的基礎是如此的薄弱,缺乏充足的證據。所以,理智有責任保持一種批判的態度,去審視那些我們已經相信的命題,評價和判斷我們相信它的基礎與理由。

假設我為了相信一個現在還沒有相信的命題P,在沒有任何支持命題P成立的證據前提下,我知道我的朋友們都相信P,而我故意讓自己受他們的影響,最終形成信念P。由于理智應當避免形成這種無根據的信念,所以無論命題P 是否為真,我都應當受到譴責,而被譴責的原因有兩個層面:第一,就信念的產生而言,我讓自己受到了朋友的影響,這是一種錯誤地獲得信念的方式;第二,就信念的內容而言,我沒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命題P,即我在缺乏認知基礎的前提下形成信念。

一般而言,理智責任首先考察信念形成的基礎。幫助信念持有者明晰持有該信念的原因,以此規范自身認知行為,自動調整認知結果,使認識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礎之上。其次,理智責任要求證據的充分性。為自己傾向于相信的命題或是已經形成的信念尋找支持的證據或是反證是理智的重要責任之一。在此基礎之上,理智需要根據認知的確定程度來決定相信的程度。所以對信念持有者而言,不斷尋找信念的證據既是理性的反思也是理性的責任。最后,隨著現代社會的向前發展,信息量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依靠個人力量難以獲得充分的證據為命題辯護。因此,與他人交流并共享認知的來源,通過群體達成一致能夠加強信念的根基,形成可靠的信念成為了重要且必要的理智責任。這種信息交互得以成立的前提必須明確陳詞在認識論中的地位,即陳詞是否能作為知識來源以及作為何種知識來源才能形成陳詞信念。

二、陳詞的認識論地位

陳詞的概念,經常出現在法律語境中,比如在法庭上證人提供的證詞。而在哲學討論中,這個概念所包含的內容更為寬泛。一般而言,陳詞指的是“一種明顯打算傳遞信息的告知行為。廣義而言,私人信件和信息,書籍以及其他包含實質性信息的公開出版物都屬于陳詞?!?/p>

在個人主義的認識論傳統中,關于陳詞的討論常常被忽略。柏拉圖對陳詞作為知識來源持否定態度,他借蘇格拉底之口,以目擊搶劫案發生的證人證言為例,指出這種聽說的方式最多只能說服人們形成真的信念,而非知識,以此否定了陳詞作為知識的來源。這種態度似乎在很長時間里影響了西方哲學在認識論領域的思考模式。即使到現代哲學早期,西方哲學從傳統形而上學轉向認識論,包括笛卡爾和洛克在內的大多數哲學家從基礎主義和證據主義的角度,對認知規范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強調個體的知覺與觀察在認知判斷中的重要作用,否定了陳詞作為可靠認知來源的可能性。一直到20世紀末期,隨著實驗科學的不斷發展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信息來源和數量都在急劇增加,僅僅靠個人的努力尋找充分的證據獲得知識變得愈發困難。知識的社會性因此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關于陳詞這一社會行為在認知過程中的作用與地位問題也隨之成為了討論的核心內容之一。語言哲學和實驗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也為陳詞的認知重要性提供了相關的依據。

近三十年以來,西方哲學界逐漸認可陳詞能夠作為一種信念的來源。但陳詞作為“心靈的社會運作”,與知覺、記憶和意識等幾種主要的信念來源又有所不同。作為一種建立在他人語言基礎上的信念,陳詞是否也是信念的直接來源?換而言之,陳詞信念除了依靠陳詞內容之外,是否還需要其他相關的信念來源支持和佐證才得以形成?

如果陳詞僅僅是信念的一種間接來源,必須在其他證據支持的情況下才能使聽者形成信念,那么在很多只有陳詞的情況下,人們就無法相信陳詞的內容,最終導致懷疑主義的產生。比如兒童習得知識的過程,如果不能直接相信陳詞,那么兒童終日處于懷疑的狀態,不能獲得任何信念。而在實際生活中,兒童在很多情況下都會直接相信來自成人的陳詞(信念)。事實上,在人們形成的重要信念中,陳詞信念占據了很大一部分,這也是人類文明得以保存并發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詞信念無須推理直接形成的這種特質與知覺、記憶等信念的直接來源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陳詞從他人而來,直接相信陳詞意味著對他人話語權威的無條件信任。里德將這種證言信任機制歸因于人性中的“誠實原則”(principle of veracity)和“信任原則”(principle of credulity)。這兩條原則是相輔相成的,即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傾向于說真話,也傾向于相信別人說的是真的?!昂苊黠@,在證言面前,人們判斷的平衡天然地傾向于信念的一邊;在沒有理由加入對立面時就會選擇證言本身的一邊。如果不是這樣,那么最終所有談話中的命題都無法相信,直到經過理性的檢驗和嘗試。大多數人不可能為了相信聽到的千分之一的內容尋找理由。這種不信任和懷疑將置我們于一個比野蠻人更糟糕的境地?!?/p>

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物,建構一個完整而確定的知識體系必然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協作。當然,并非所有的陳詞都能直接形成信念。必須承認的是,對陳詞的否定往往依賴推理和理性的判斷。比如人們通過觀察發現說者并不可靠時,就不會相信他的陳詞。但不可否認的是,以陳詞內容為基礎而直接形成的信念仍然是存在的。那么,當且僅當聽者(H)根據說者(T)所陳述的信念P 而形成的信念P,稱為陳詞信念。

需要注意的是,陳詞信念的形成一定是以陳詞的內容為基礎的,一些從陳詞中產生的信念并不是陳詞信念。奧迪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爱斘覇柲悻F在幾點了?你看了看表,告訴我現在九點。我根據你所說的相信現在九點……但如果是我沒有聽清,你說的不是九點(nine)而是中午(noon),我仍然相信現在九點。(或者)如果你回答的時候帶有很重的鼻音以至于我沒有聽清你在說什么,我因此相信你患了感冒?!币陨蟽蓚€信念都是從陳詞中產生,卻并非以陳詞的內容為基礎,因此都不能稱之為陳詞信念。

在厘清了陳詞信念的概念之后,下面考慮一個問題:既然T 的信念P 能夠通過陳詞直接使H 形成信念P,如果T 不僅相信P,而且知道P,那么T 是否能通過陳詞使H直接知道P呢?簡而言之,陳詞是否能作為知識的來源?如果陳詞是知識的來源,它又是在什么條件下產生知識呢?

三、陳詞信念的來源規范

在認識論傳統中,陳詞被認為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工具。陳詞信念的形成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將信念P 從說者A 傳遞給聽者B。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通過陳詞的方式獲得關于世界的全面而完整的概念。但隨之而來進一步的問題是,陳詞是否能夠傳遞可辯護的真信念呢(JTB)?

陳詞是信念的一個重要來源??v觀人類文明發展歷史,很多基于陳詞的信念都被證實并且成為了知識,其中有一些無論是從認識論范疇還是從人類生存意義上而言都成為了基礎的知識。誠然,陳詞只能產生新的辯護不能產生新的知識,但作為知識傳遞的工具,陳詞能夠在T 知道P 的前提下讓沒有知識P的H產生知識P,盡管知識P在普遍意義上而言不是一個新的知識。換而言之,對T而言陳詞顯然不是知識P 的基礎來源,但T 的陳詞卻能成為H的基礎來源。

尤其在概念知識的形成和語言知識的習得中,陳詞具有不可替代的本質作用。如果否定陳詞的認識論意義,那么我們將無法建立關于概念和語言的知識體系。正因為如此,陳詞雖然不是知識的原初的、根本的來源,但它是社會性知識建立的根基所在。我們的知識能夠正確、無需推理地基于他人的陳詞而形成,這是人類文明得以向前推進的原動力。

按照證據主義觀點,陳詞顯然是不能傳遞知識的。比如洛克(John Locke)認為知識是觀念間的一致或不一致。在經驗主義者的眼中,任何沒有通過個人觀察所得的知識都是偶然性的、不完全的。在觀念的鏈條中,人們通過判斷中介觀念與前后觀念的契合或相違來證實或證偽知識。而隨著鏈條的不斷加長,這種認識的確定性則隨之減弱?!熬腿缫粋€人的面孔在幾個鏡中來回反射以后,只要影子仍與原物保留一點相似性和契合關系,它就能產生一種認識;不過在每一度反射以后,原來那種完全的明白程度和清晰程度總要減低幾分,一直到經了許多次推移以后,它便大為含糊不清?!标愒~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無疑增加了觀念的鏈條,使知識的確定性遞減,因此陳詞只能提供或然性的意見而非真理。

洛克對陳詞的否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對權威的質疑。顯然,在目睹了歐洲宗教戰爭所導致的經濟文化的衰敗后,洛克有理由懷疑之前社會傳統所篤信的權威教條。他希望人們能夠充分運用理性思考,重建歐洲文明。然而問題在于,洛克在否定權威的同時,也一并否定了一些只能通過陳詞傳遞的內容,比如歷史知識和文化傳統。假如沒有了歷史的積淀,人類文明又該如何延續呢?

從陳詞中形成信念乃至于知識,關鍵問題仍然是里德所強調的對陳詞的信任。在意識到沿著洛克的路徑最終將導致某種悲劇性的后果時,當代認識論重新思考了陳詞的知識傳遞模式。

弗里克(Elizabeth Fricker)認為:“就像記憶作為知識的來源,為主體保存知識,并在時間中傳遞,陳詞在個體間傳遞知識,而這種知識則源于其他認知來源?!备ダ锟说挠^點代表了大多數當代學者的觀點,即陳詞能產生知識,但與其他知識的來源不同,陳詞不能產生新的知識,它是一種次級知識來源。這意味著陳詞作為知識的來源是有條件的,而這條件就是說者必須首先知道P。陳詞雖然被認為是一種次級知識來源,但是卻不能因此忽略它在認知過程中的重要性。相較于知覺、記憶和觀察等信念形成的經驗基礎,信任是陳詞信念的關鍵所在,聽者相信說者,這是陳詞信念的前提,也是陳詞與其他來源的不同之處。

在這個前提下重新考察陳詞的傳遞鏈,結果可能沒有洛克認為的那么悲觀。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陳詞的可靠程度顯然取決于整個鏈條中最弱的一環。所以,如果說者不知道P,顯然聽者也無法從說者那里知道P。但是,陳詞的可靠程度也不會比最弱的一環更弱。假如在整個陳詞鏈中,說者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并知道P,以此傳遞給下一個聽者,即使聽者除了陳詞之外沒有更好的理由知道P,也不會減弱之前的陳詞證據鏈,以此保證了知識在傳遞過程中的可靠性。

陳詞傳遞知識與傳遞信念其要求是有所不同的?;陉愒~的知識必須以說者擁有知識P 為前提,而且聽者認為說者是可靠的。而基于陳詞的辯護則以聽者對說者誠信度的判斷(聽者認為說者是否值得相信以及相信的程度決定了辯護的有力程度)或者聽者對陳詞內容的過濾為基礎。即使說者在不知道P 的時候不能給予聽者基于陳詞知識P,但是它能給聽者基于陳詞的辯護去相信P,無論說者是否能為自己相信P 辯護。陳詞能夠傳遞說者的知識,能夠讓聽者產生信念P 的辯護,但它不能獨立地傳遞說者的辯護。

總而言之,在認識論的范疇內,陳詞與記憶的作用相似,它既不是辯護的基礎來源,也不是知識的基礎來源,它所產生的信息必然建立在其他的來源基礎之上,比如知覺。因此,陳詞本身無法產生新的知識,但在說者擁有知識P 的前提下,通過陳詞能夠向聽者傳遞知識P,而且這種傳遞的方式可以無限循環下去。

基于陳詞的信念不同于基于感知覺的信念。從知覺中產生的信念雖然不依賴于其他的來源,但是它并不完全獨立于其他來源或者它們的背景。比如我堅定地相信,月亮是我幻想出來的而非真實存在的,那么即使我看到了月亮(感知覺),我仍然會保留我的判斷,尋找更多的證據支持。但陳詞信念卻并非如此。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相信一個陌生人的陳詞。弗里克認為陳詞信念是推論式的信念,“聽者應當對說者的可信度進行某種評判,否則,就是輕信”。然而,事實卻往往不是如此。比如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迷路了,當我們向路過的陌生人問路時,我們會相信他所指明的方向,卻沒有對他進行任何可信度的評判。

“陳詞信念的非推斷性……我們對說者可信度的判斷在陳詞信念的形成中扮演的是一個過濾器的作用。它會幫我們過濾掉那些聽上去不可信的陳詞,但是,一旦通過過濾器,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相信說者的陳詞,無需任何推理。就像一個陷阱的開關,平時處于打開的狀態,一旦被觸發就會關上。這個打開的狀態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少過濾器會導致輕信,過于謹慎會導致懷疑主義?!?/p>

四、陳詞信念的內容規范

在陳詞信念中,相信的對象是什么?如何去判斷陳詞信念內容的規范性呢?陳詞作為一種次級信念來源,這就意味著陳詞信念最初一定是通過其他基礎的來源產生的,比如知覺。假設外面下雨了,我透過窗戶看到外面的雨滴不斷打在窗戶上這一事實,形成了一個基礎的信念P:我相信外面下雨了。而記憶作為大腦的存儲工具,幫助人們記住自己的信念以及信念形成的理由。因此我通過記憶記住了這個信念,走進房間我對室友A說:“外面下雨了?!笔矣袮因此相信了我,形成了信念P’。如果P為真,P’是否能在不需要任何經驗證實的情況下為真?

陳詞首先是對信念的一種表達。如果我們相信一個命題,在正常表達陳詞的情況下,我們先驗的傾向于為自己的信念作證(以陳詞的方式)。這里如果需要對正常表達進行嚴格的限定,那么就是指表達方式清晰,表達的內容沒有內在的不一致,沒有欺騙或者與明顯的事實相沖突。常見的正常的陳詞表達往往體現在人們向兒童或朋友告知某些事情,或者回答熟人的提問等等。用里德的話來說,“說實話……是心靈的自然流露。不需要技巧或訓練,沒有誘因或誘惑,我們僅僅是服從一種自然的沖動。相反,撒謊違背了我們的本性,沒有某種誘惑,即使是最壞的人,撒謊也是不老練的?!币虼?,陳詞本身先驗地具有表達真實想法的特質。實際上在里德觀點的基礎上還可以更進一步:“宣稱自己所相信的這種傾向性似乎恰恰是相信這個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所以,如果P是基礎信念,是不證自明的,它通過記憶保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而陳詞又先驗地表達我們記憶中所保留的信息,因此,基于陳詞而形成的信念P’是先驗可靠的。

作為知識傳遞的工具,如果陳詞所表達的信念最初來自于標準的基礎知識來源,無論是直接從這些來源中產生還是基于這些來源演繹或推理而來,而這些信念又保留在記憶中,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陳詞信念就具有先驗的權威性。即使作為一個外在主義者,伯格也認可個人的基礎知識來源是真理形成的基礎:“雖然僅憑來源的合理性并不標志著與真理之間建立了先驗不證自明的聯系,一條理智的信息也可以如此。但是,因為內容首先在本質上依賴于與主旨之間的這種模式化聯系,而這種聯系保證了在一般情況下真理表達的基準?!?/p>

陳詞除了作為信念或知識的來源之外,還常常作為行動的依據。奧迪將這種情況稱之為“接受陳詞的行為必要性原則”(The behavioral necessity principle for testimonial acceptance),即“如果我們需要采取行動但卻缺少必需的信息,那么,在陳詞能夠為我們提供這些信息,并且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它的時候,我們在行為上接受它并將它作為行動的依據是合理的”。如果說相信一個命題是我們在通往知識的地圖上畫下的一條實線,那么接受一個命題就是一條虛線,當我們沒有實線路徑時,我們就跟隨這條虛線。

接受一個命題不等于相信一個命題。對于規范的陳詞而言,接受不是一個正常而普遍的態度。恩格爾(Engel)比較了信念與接受的六點不同。第一,接受被意志直接控制,而信念則不然。第二,接受的目標以行為導向,而信念的目標是真理。第三,接受與證據無關,而信念的形成取決于證據。第四,接受是獨立的,不需要與其他信念一致,而信念則受制于綜合的判斷。第五,接受依賴于語境,而信念卻可以獨立于語境而獲得。第六,接受沒有程度的區分,要么接受要么拒絕,但信念卻根據證據的內容有不同程度的相信。

一個人可以接受命題P同時也保留其對命題P的信念。一個先驗的原則是:如果一個人需要行動,但又缺乏相關的確定的信息,如果他人的陳詞能夠提供這些信息而又沒有理由懷疑它的時候,就應該接受這個陳詞,按陳詞去行動也是合理的。懷疑主義的理論往往適用于理論層面,就實踐而言,如果陳詞能夠為我們提供需要的信息,而又沒有實證的理由懷疑其真實性時,人們很難做到完全的理性。事實上,在日常生活語境中,人們所持的原則是:除非有理由去懷疑,否則應當接受陳詞并將其視為顯見可信的命題。

這個原則是實踐層面而非認識論層面的,但是對于獲得知識和合理信念而言,它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接受一個規范的無合理理由懷疑的陳詞不需要和理性辯護;另一方面,不需要推理才能得到陳詞是可接受的這個結論。陳詞的接受原則屬于信念倫理學范疇,在信念倫理學中有一條認知規范原則,就是“如果有人非常真誠地告訴我們命題P,那么除非我們有懷疑它的理由,否則我們應當將P作為潛在的證據和推理的基礎……接受命題P 就好像我們在攀登高峰時抓住的一根繩子,它將我們帶到了堅實的地面”。這是接受原則的基礎,接受命題P,即使不相信它,也可能幫助我們形成合理的信念或獲得知識。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原則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和驗證命題的選擇。如果有人非常真誠地告訴我們命題P,但命題P 明顯與我們所相信的命題S矛盾,那么,我們需要重新考察命題P 和S(尋求進一步的證據)。實際上,這里運用了接受原則。無論是重新考察命題P 還是S,我們都是在接受其中一個命題的基礎上進行的。

陳詞作為日常生活中普遍而重要的信念來源,人們依賴它形成對世界的整體認識,通過它獲得某些辯護甚至知識。討論陳詞信念的認知規范性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可靠更牢固的知識大廈,認知規范原則是這個大廈的基石,是一切合理的信念、知識形成的前提。對人類理智而言,它考察哪些應該作為假設的前提,哪些應該作為尋找命題證據的指導,哪些應該作為行動的基礎。

猜你喜歡
聽者認識論來源
將來吃魚不用調刺啦
勞工(外二首)
口譯語體的順應性研究
嶺南園林聲景美研究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哲學思考
史蒂夫·富勒社會認識論思想的分析
圖表
圖表
圖表
三人成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