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養殖中動物易感染疾病類型及預防措施研究

2022-06-08 05:25商丘市梁園區農業農村局屈素娟
河南農業 2022年5期
關鍵詞:養殖業畜牧養殖場

商丘市梁園區農業農村局 屈素娟

近年,隨著我國畜牧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區域經濟和市場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動,養殖業的種類及數量在持續增加,隨之而來的是環境變化下養殖動物的生存威脅進一步擴大。動物感染疾病不僅會給畜牧業帶來負面影響,還會給我國的社會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相關部門要在畜牧業養殖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對動物疾病的重視,采取強有力的預防,保證畜牧養殖業長效、穩定發展。

一、畜牧養殖業中常見的感染疾病類型

在畜牧養殖產業中,動物通常所患的疾病都與病毒感染相關。感染病毒會致使動物在生理上產生非正常的癥狀,從而阻礙動物生長,嚴重者還會直接導致動物死亡,甚至還會引發大規模的疫情,給畜牧養殖業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創傷。筆者在畜牧養殖疾病的研究中,總結出了幾種較為常見的感染疾病類型。

(一)普通性疾病

動物最為常見的普通病一般分為內科和外科兩種疾病。內科發生疾病的原因較多且復雜,外科發病的原因主要是有外傷以及產科等。一般情況下,動物普通疾病的治愈概率比較高,只要準確地診斷出動物所患疾病,并采取相對應且有效的診治藥物及時地治療,絕大多數情況下動物都能基本痊愈。因此,身患普通疾病的養殖場動物,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會對動物健康生長產生危害。

(二)傳染性疾病

一旦動物感染了病毒,會導致其在生理上出現嚴重的問題。而傳染病通常的傳播途徑是病原體,除病菌以及病毒是病原體之外,感染疾病的動物也是病原體。因此,身體沒有問題的動物與這些感染的病原體接觸之后,就會迅速地感染上疾病,并且此類病原體也會在水、空氣等介質條件中進行傳播。所以才會在畜牧業的養殖中傳播速度迅猛,導致治療傳染病和預防工作的開展具有較高的難度。

(三)寄生蟲疾病

畜牧業養殖中動物最常見的疾病還有寄生蟲病,此種病癥會在所有動物身上出現。通常是蠕蟲、節肢動物以及原蟲等這些寄生蟲在養殖業中的動物上呈現出較大的感染率。一般是通過寄生于畜牧養殖業的動物皮膚表面或寄生在動物的腸胃中,借助吸取其身上的營養來獲得生存。在研究過程中也發現了寄生于動物表面和腸胃中的寄生蟲,它們都有著自身的寄生體,通過寄生體活動來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寄生范圍。

二、畜牧養殖業產生疾病的原因分析

(一)養殖環境質量較差

畜牧養殖環境是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對其生長具有較大的影響,倘若動物的生存環境較差,會直接給其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從目前的養殖情況來看,許多養殖產業因為資金投入的不足,飼養環境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不僅環境較差,也缺乏了許多專業的養殖技術,跟不上現代化養殖業的發展需求。不僅沒有對動物進行合理的分配,動物的飼養殘渣與排泄物等也沒有進行定期處理,更沒有采取有效的防護手段處理養殖場的垃圾,直接降低了養殖場的環境質量,導致了寄生蟲的滋生和寄生,從而使得各類感染疾病發生,而動物過于集中也呈現出了交叉感染的病狀。所以說,動物養殖環境的質量對其健康產生著較大的影響,是主要因素之一。

(二)日常管理規范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雖然我國現階段頒布了諸多畜牧養殖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有些地區也針對地方出臺了相應的政策。然而在實際過程中,畜牧養殖業的從業人員并沒有根據規定實施操作,造成了養殖環境惡劣,動物容易感染各類疾病。

(三)藥物使用過程存在問題

在進行畜牧養殖的過程中,動物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健康問題而需要實施治療,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藥物亂用和使用不當的錯誤。如果養殖人員沒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動物治療管理知識以及缺乏相應的管理藥物設備,會導致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的現象,不僅不能起到緩解動物疾病的作用,而且會導致其病情加重。

三、畜牧養殖業疾病的防控與管理措施

(一)強化養殖過程管理

畜牧養殖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畜牧養殖業的管理工作,為動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動物健康發育,增強動物抗病能力,降低發病率。同時,在實施畜牧養殖前,還要掌握好管轄范圍中疫病流行的現狀,確定選擇的養殖場所是否科學合理、適合畜牧發展,且在內部管理中要不斷地優化防疫病的設施和管理設備。在實施日常管理時要建立起完善的養殖管理檔案,對患有疾病的動物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包括患病的類型、患病的原因時間、采用的治療方法、恢復情況與死亡情況,以及病死動物的處理情況等。在檔案記錄的幫助下,能夠有效地掌握好養殖場中的畜牧發病情況,更好地為防疫人員提供參考數據,從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周密防控計劃。此外,還要定期地清理養殖場中的糞便,在進行藥物使用中也要監管得當,確保飼養質量的合理性。

(二)定期做好疾病的檢疫工作

首先,政府有關部門和畜牧養殖場管理人員要提升對疾病防控的意識,并且要將預防疾病和管理疾病的工作作為重點,對畜牧養殖場的動物要進行定期檢疫,以此來確保畜牧養殖場動物的健康。在實施檢疫的過程中,要嚴格地按照實施標準進行操作,一旦檢查中發現疑似病例,要及時地將發病動物進行隔離,并實施觀察與治療,還要分析其疾病的產生原因以及傳染的性質,從而有效地規避疾病發生大面積的傳染。其次,要定期做好疫苗的接種,提高動物機體抗體水平,促進其免疫力的提高,能夠有效地防治疾病的發生。再次,養殖場要在動物疾病多發的季節中,加強管理養殖場的環境,控制好溫度濕度等,并確保通風透氣,營造出良好的養殖環境。

(三)提高疾病防控技術水平

在畜牧養殖場所中,不僅要加強管理,而且要提高畜牧養殖場工作人員的防控技術水平。首先要提升畜牧養殖場工作人員的疾病防控能力,并實施定期培訓,促進養殖人員疾病防控能力與治療專業知識的提升,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其次,要加強對防控技術的研究,并要定時學習與更新疾病防控技術,促進畜牧養殖業疾控防控技術的提升。再次,要調動養殖人員對疾病治療的積極性,通過自身實力來滿足現代化對養殖產業的要求。

(四)飼養環境的有效控制

保證飼養環境的安全與質量是畜牧養殖場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基于此,畜牧養殖場工作人員要定期對養殖環境實施消毒殺菌,并要確保畜牧養殖場通風透氣,確保畜牧養殖區域干燥,以此來避免細菌的滋生,更好地保證養殖飼料的安全。另外,對畜牧養殖場圈舍中的糞便及時清理,創造出良好安全且干凈衛生的生存環境,以此來促進畜牧養殖動物的健康生長,達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同時,在具有相應的經濟條件時,可以在畜牧養殖場中增加排水系統、通風系統等基礎設施,降低疾病產生的概率。

(五)重視喂養環節管理

畜牧養殖場工作人員不僅要結合防控經驗對疾病實施相應的預防,還要本著防治結合的原則對養殖場的動物采取科學的喂養方式,注重對動物飲食的科學搭配,確保飼料中營養成分能夠滿足動物機體的需求。動物能夠獲得充足的能量,就能不斷提升動物的抗病能力。還要及時清理動物沒有吃掉的飼料,進行消毒和清洗的工作,確保為動物提供更加優質的生存環境,有效地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六)改良動物品質

造成動物易感染疾病的原因除了外界因素,還有動物自身的因素。由于其自身抗病能力較差,故會導致疾病的產生?;诖?,要想降低動物患病的概率,就要對其品質進行改良,以此來提升免疫能力。采用科學的改良方式來增強動物的免疫能力,可以促使其抗病能力增強,從而有效地減少感染疾病的概率。

(七)加強疾病防控的宣傳力度

針對現階段養殖業中容易出現的各類感染疾病,有關部門要在預防的基礎上加大對疾病防控的宣傳力度,借助宣傳工作讓養殖場工作人員能夠正確認識到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并養成良好的疾病防控意識,從而能夠保證疾病防控人員重視養殖防控制度,不斷地踐行規范的管理制度,讓養殖人員能夠在學習中提升專業的防控水平和綜合素養。同時,在進行宣傳推廣工作中,除了要對疾病防控進行宣傳,還要對技術進行推廣。讓養殖產業人員能夠通過學習與交流,豐富自身的防控疾病技術手段,促進養殖業體系的完善,做好動物疾病的高效、科學防控,以此來促進畜牧養殖業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猜你喜歡
養殖業畜牧養殖場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碼”
養殖業如何應對飼料成本高企
數字化智能背景下畜禽養殖業發展路徑及賦能對策研究
榮昌:做強畜牧品牌 建好國家畜牧科技城
2020年全國畜牧獸醫期刊征訂目錄
養殖場管理技術要點
比利時:商業家禽養殖場爆發新城疫
韓49處養殖場檢出“毒蛋” 當局下令一律回收銷毀
遼寧省畜牧良種生豬補貼資金2420萬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