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科技大學:未來,從我的指尖開始

2022-06-09 22:11
課堂內外(高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華中華中科技大學

01#在梧桐雨中,邂逅華中大

五月,正值梧桐樹開花之際,你來到武漢,參觀華中科技大學。

聽人說,華中科技大學是一所不會讓你失望的“寶藏”學校?!昂冒?,”你抬腳邁進校園,“那就來看看華中大有哪些驚喜吧!”

南一門廣場

迎著明媚的陽光,你走到華中大的南一門前。南一門上“華中科技大學”六個字遒勁有力。兩側的正門莊嚴、氣派,縱向延開十余米。遠遠望去,滿山蒼翠簇擁著毛主席的雕像。

你站在此處,被南一門的廣闊所震撼,但你不知道的是,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占地超過7000畝。如果要從校園的東邊去西邊,得乘5站地鐵才能抵達。如此廣闊的華中大,有無數的美景在等著你去探尋。

青年園

你走在青年園的樹林中,看著高大的樹木、遮天的綠蔭,以及偶爾從樹葉中穿過的縷縷陽光,此刻唯有“綠樹陰濃夏日長”能形容眼前的景色。穿過林子,曲徑通幽,能看到不少中式建筑。青蔓趴在古樸的門墻上,那是殘留的春意;樹葉拂在石桌石椅上,那是初夏的溫柔。

你走進園子的更深處,看見建校紀念碑。紀念碑四足鼎立,代表著華中大建校的歷史:2000年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成立華中科技大學。紀念碑不算高,但它滿是歷史的氣息。2022年,正值華中科技大學建校70周年。校園里的美景映襯的或許正是華中大的文化:既有勃勃之生機,也有歷史之厚重。

喻家山

從青年園離開,你乘車前往東校區。此行的目的地是喻家湖。華中大坐落在武漢市中心的最高峰——喻家山上,與喻家湖相依。你早就聽說過喻家湖的秀麗,但真正見到,還是不由感嘆“聞名不如見面”。

“水光瀲滟晴方好”,此句寫的雖是西湖美景,但你覺得用它形容明媚陽光中的喻家湖也恰如其分。垂柳依依,像在湖邊洗頭的害羞姑娘;陽光微微,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面積廣闊的喻家湖,郁郁蔥蔥的喻家山,此情此景讓你生出仿佛進入了5A級景區的感覺。

食堂

美景令人心醉,美食惹人垂涎。華中科技大學可以說是干飯人的“夢中情?!?。在華中大校園里,足足有36個食堂,囊括了川菜、湘菜、浙菜、鄂菜等菜系。

時間有限,無法一日嘗盡所有美食,你趁著飯點,選擇前往西一食堂的西華園餐廳。原木打造的內部裝飾、溫馨的燈光、充滿氛圍感的音樂、墻邊的一面面書墻……西華園餐廳的每一處都彰顯著“品質”。除了傳統餐點,這里還有比薩、烤雞、牛排、蛋糕等西式美食。只要是你愛吃的,就都能在華中大食堂找到。

體育館

吃完飯,你來到了光谷體育館。光谷體育館造型獨特,設施完備,寬敞明亮,供學生活動的面積達到22770m,其中包括主館、壁球館、臺球館、乒乓球室、舞蹈健美室、健身房、散打和跆拳道訓練室等練習館。除了光谷體育館,華中大還有西體育館、韻苑體育館、同濟體育館、西邊健身房等室內運動場所和多處戶外操場。

走在操場上消食,你一邊回味著美味的牛排,一邊看著學長學姐揮灑汗水的身影。在郁郁蔥蔥的“森林大學”,華中大的學子亦如樹木般,勃勃地生長著。

圖書館

在學姐的帶領下,你走進了華中大的東區圖書館。

學姐說,華中大的圖書館分為三個區域,主校區主館、醫學分館和東區分館。三個館總面積達64581平方米,共有近1200萬件圖書,數據庫總量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

隨處找了個位置,你翻開書,開始閱讀。濃厚的學習氛圍,讓你不知不覺沉醉在了知識里。閱讀了快一小時,你有些疲憊,便將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是湖光山色好風景。

樓里有書香,樓外有蒹葭,沒有比這里更美好的地方了。

VR教室

華中科技大學不負名字中的“科技”二字,校園里有101間智慧教室,每間都配備了“黑科技”。

你在學長的帶領下,走進了VR教室。好奇、困惑、興奮,這些都是你在VR教室的感受。你迫不及待地戴上VR眼鏡,像看3D電影、玩VR游戲一樣,開始了學習:剖析立體幾何的形態,探索機械設備的內涵,尋找宇宙星空的謎底,解碼人體組織的奧秘……來吧,一切復雜的理工科知識,在這里都能變得簡單而有趣。

工程實訓中心3D打印課程

聽說在華中大可以免費領取手辦?好吧,免費是不可能的。想要手辦,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華中大的工程實踐創新中心,面向全校學生開課,讓所有人都能體驗到工科課程的樂趣。

你跟著學長學姐,一路直奔3D打印課程教室。在這里,有人做可愛的胡巴模型,有人直接將校園里的醉晚亭復刻了下來,還有人發揮奇思妙想打印出了粉紅色的大白。你苦思冥想,在學長的指導下,終于做出了一個冰墩墩。買不到冰墩墩,用工程實踐中心的3D打印技術,自己做一個也不錯!

02#華中大快訊

除了美麗的校園,華中科技大學的實力也相當強勁。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華中大是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入選了“強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等多個項目。這里人才濟濟,每天華中大人都用自己的力量來推動世界科技的進步。

華中大榮獲國際比賽第一名!

在2021年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國際會議上,計算機學院的呂志鵬教授帶領團隊獲得了布局布線算法競賽的第一名。令人驚嘆的是,這支團隊的成員平均年齡僅24歲!這群年輕人首次參賽,就從全球百余支頂尖團隊中脫穎而出,勇奪第一。

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是指包括電路系統設計、系統仿真、設計綜合等的一整套自動化流程,是電子設計的基石產業,被譽為“芯片之母”。這項技術也是我國“卡脖子”關鍵技術之一。華中大團隊所設計的算法在所有測試算例上均達到了競賽中的最優結果,獲得了碾壓式的勝利。

945個獎項,全國第三!

華中大在大學生競賽上表現出色!

2022年2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工作組發布2021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華中科技大學以945項獲獎總數、總成績94.8分,位居全國第三!

創新一直都是華中大的理念。華中大充分發揮研究型大學一流教學、科研、產業、校友等資源優勢,推動本科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求是創新,逐夢一流,這就是華中大。

華中大又一學科入選“雙一流”名單

2021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華中大又一學科入選“雙一流”名單——臨床醫學。截至目前,華中大共有9個“雙一流”學科,它們分別是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3年,華中大為華為培養6位“天才少年”!

2021年,華中大畢業生廖明輝、武敏顏入選華為公司“天才少年計劃”。三年,華中大共有6位畢業生拿下了華為公司的“天才少年”計劃名額,獲得百萬年薪。

不僅如此,從孟晚舟到“微信之父”張小龍,再到“中國最‘?!焓雇顿Y人”龔虹嘉,都是華中大的校友。華中大英才校友輩出,堪稱傳奇。每年畢業季,華中大學子都會懷揣著“明德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走出校園,走向各行各業。

03#與“高精尖”面對面

作為一所以“科技”為名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科研實力不言而喻。讓我們來華中大的高精尖實驗室一探究竟吧!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是科技部于2017年批準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是光電領域唯一的國家研究中心,科研水平位列全球光電領域基礎研究第一方陣??粗貏撔碌娜A中大投入4億多元建立了12個科學研究平臺以及1個光電公共測試平臺,開展立足光電前沿的基礎研究和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的高技術研究。

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

華中大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脈沖強磁場設施——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它是教育部直屬高校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強磁場科學、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大科學平臺,是物理、化學、材料和生物醫學等多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國之重器”。作為國家級大科學平臺,該中心日常工作以前沿科研為主,同時也關心著學生的培養。

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

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面向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航空航天飛行器、航天火箭等多個國家戰略和支柱行業,聚焦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分析、數字化制造等方面關鍵共性技術,建設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能力平臺。該中心被譽為智能制造“創新之核”,目前已攻關了多個我國“卡脖子”技術難題。

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

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目前已有不少實驗成果在探索宇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年,萬有引力常數G測量在此達到了國際最高精度,此項研究成果入選了“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不僅成為我國目前唯一的引力實驗研究基地,也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04#華中科技大學:遇見自己,“喻”見未來

本科特優生,國家級“大創”項目負責人,年級學生會主席,出版了兩部文學著作,還獲得了各種獎學金和比賽獎項……不管從哪個方面看,屈詩雨都是“人生贏家”。

除開自己的努力,更離不開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培養。她說:“感謝華中科技大學,讓我能遇見更好的自己,創造更好的未來?!?/p>

好的大學會讓你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作為國際商務和英語雙專業的學生,屈詩雨常常這樣調侃自己:“我的大學生活更像是多讀了幾年高三?!?/p>

屈詩雨的大學生活幾乎沒有什么娛樂,兩個專業的課程讓她每天的課表都很滿。不過,這不是她獨有的待遇,華中大很多學生都這樣。有學生調侃:“交一個人的學費,上兩個人的課,寫三個人的作業。我‘賺’了,學?!潯?!”繁重的學習生活讓屈詩雨逐漸變成了“時間管理大師”,她的時間觀念和自律能力越來越強。

學習之外,屈詩雨也很喜歡參加社團、學生活動?!皩W校有很多平臺,只要你想參加,那絕對不會沒有機會?!比A中大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有近百個學生社團,初入大學的新生能在這些社團里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并全方位鍛煉自己,給自己的大學生活增添一些色彩。擁有眾多愛好的屈詩雨在這里,就像久處沙漠的魚兒回到了水里。除了社團活動,她利用起了一切課余時間,擔任了班級文藝委員、年級學生會主席等職務,還抽空寫下了一部30萬字的小說《就這樣走過高考》。

每一天的忙碌,都會給屈詩雨帶來滿滿的成就感。用她的話來說:“在華中大,心底會自然滋生出一股‘奮進,奮進,再奮進’的力量,讓你不自覺地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珍惜時間和刻苦學習?!?/p>

文理融合,全面發展

現在的屈詩雨,無疑是優秀且自信的。但剛入學時,她也和所有剛上大學的“菜鳥”一樣,充滿了迷茫。更甚者,作為一個文科生,她剛踏進理工科氛圍濃厚的華中大時,是有些畏懼的。

然而,這份畏懼被華中大的包容逐漸消除了。屈詩雨發現,哪怕是文科生,也能借力學校理工科的“東風”。

華中大為鼓勵學科交叉融合,跨領域創新創造,促進學生的個性與特長發展,設立了本科特優生計劃,在全校選拔成績拔尖的學生,配備專屬導師與政策支持,納入啟明學院特色培養,因材施教。屈詩雨在大二上學期就入選了這一計劃,從此走上了文理融合、全面發展的道路。在啟明學院的學習,讓作為文科生的她也有了勇氣去挑戰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

在老師的支持下,屈詩雨和幾位理工科專業的同學組成了隊伍,報名了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但不走運的是,由于疫情,他們只能各自居家,分工自學,在線上協作完成比賽。居家學習是一件相當考驗自制力的事情,而相隔千里也讓隊員之間無法高效互助。但在隊員們的通力合作和幾個通宵的持續鏖戰下,他們克服了這些困難。屈詩雨回憶備賽的那段日子:“當時大家通宵了好幾個晚上,但每個人都強打精神,沒有一個叫苦叫累?!?/p>

此后,屈詩雨變得更加大膽,她還參加了2020年學校的招生宣傳云直播,負責校工程實訓中心的宣傳介紹。在校工程實訓中心,屈詩雨探索陌生的工科領域,和同學們在實驗室里動手創造。

以往,屈詩雨的目光總是局限在自己擅長的文科領域里,不肯向陌生的領域發起探索。但華中大卻用多元的平臺和平等的機會,邀請每一個學生融合發展,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在華中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會

除了學業上的教導和自我素質的鍛造,屈詩雨更感謝華中大對她精神的滋養。

2020年,武漢封城前夕,作為武漢市民的她突然接到居家隔離的通知。一夕之間,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空無人煙。剛開始隔離時,屈詩雨是恐慌的。不斷新增的病例,讓打開窗戶都變成了一種危險動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資的緊缺也變成了一個大問題。

好在,全國人民的關心與幫助,以及武漢人民的眾志成城、互幫互助,讓疫情期間的一切困難都迎刃而解。屈詩雨所住的小區開始自助團購和物資配送,并自發組建了清毒、管控的志愿服務工作隊。每當小區居民家里需要物資時,志愿者們都會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出現在門口。

在隔離的日子里,志愿者的幫助讓屈詩雨感到溫暖,華中大的種種舉措也讓她感到自豪。華中大11所附屬醫院共計約3.3萬醫護人員投入戰“疫”,是全國疫情中投入床位和醫護人員最多的高校。屈詩雨的同學們也自發組建了581人的志愿者隊伍。

在學校、同學的鼓舞下,屈詩雨也加入了社區的志愿者隊伍。成為志愿者是辛苦的,除了防護服、手套,她還得戴三層的口罩,每天在小區大門一站便是一上午,四個多小時里不能喝水,也無法上洗手間。由于口罩戴得太多,耳朵上還留下了永久的痕跡。但屈詩雨的內心是滿足的,作為華中大人、作為武漢人,在疫情這樣的災難面前,她也曾勇敢地戰斗過。

70年風雨,華中大秉持著“明德厚學,求是創新”的精神,不僅在學術上精益求精,培養學生的創新和鉆研精神,還以身作則,不斷激勵著學生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于屈詩雨而言, 華中大是培養能力、增長學識的“?!?,也是滋養心靈的“母”。從迷茫忐忑的“菜鳥”,到如今展翅高飛的雄鷹,屈詩雨感謝母校的培養,在這里,她遇見了更好的自己,擁有了更廣闊的未來。

猜你喜歡
華中華中科技大學
星空中多了一顆“華中科技大星”
“母親在,家就在!”
國內旅游資源研究簡介
歲月的見證
學術研討會征稿函
華中科技大學首任校長查謙小記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全日制藝術碩士研究生創作實踐能力培養探析
華中數控在CIMT 2015上展示3C鉆攻生產線
更正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