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2022-06-09 04:57金海洋
海風 2022年6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核心素養

金海洋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確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高校音樂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性。通過提出一些改革的策略來提升當前高校音樂教育有效性,進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我國許多經典的紅色歌曲無疑為高校學生的音樂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對此本文也將圍繞高校音樂教育模式和創新教學理念展開分析,并進一步探討高校音樂教學工作新對策,旨在培養高校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核心素養以及音樂學習思維。

首先,從文化層面來看,學好音樂學科以及擁有良好的樂感,更有利于其找到人生目標并準確定位。其次,從現實意義上講,高校學生是日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完善的音樂素養以及審美水平可增強學生的學習生活幸福感,對于實現我國人才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將核心素養教育工作與高校音樂課程體系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以及綜合品質的提升確實有一定幫助。同時,高校音樂教學中積極向上的歌曲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意識形態,基于此,在注重學生核心素養不斷提升的教育理念下,不斷探索如何采用有效教學方式開展高校音樂教學水平十分必要[1]。

一、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開展的動因

提升當代高校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在我國音樂教育領域,其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三個部分:

(一)審美感知素養,與高校音樂的教學目的不謀而合

關于審美感知素養的含義,簡單來講就是學生對部分音樂片段的音樂特性、傳達形式、音樂要素以及表現手法具有獨到的體驗感與感悟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重對此音樂片段的文化屬性加以理解與把握,不僅僅是“鴨子聽雷”一般的聽過就完成,而是自行將其中的人文內涵加以升華;

(二)學生的藝術表現素養

培養學生藝術表現素養以及優秀的藝術表現力,需要教師通過歌唱教學、音樂演奏等教學形式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在音樂旋律的流動中真正“動”起來,不僅僅是用耳朵聽音樂,還要用手來打節拍、用腳踩節奏、用身體跟隨律動進行暢快的表演,這樣的引導方式對于提升高校學生藝術表現力具有較強的激發作用;

(三)學生的音樂文化理解素養

文化理解層面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音樂學習者最需要重點學習、重點感悟、重點理解的一點。

當代高校學生對于音樂的文化理解學習,不能只依賴教師的講解和機械的學習,而是要學會用深層次的思維來“想”,只有自己親身思考出來、總結出來的,才是真正有效的音樂知識,才能對于音樂的核心素養有一定的優化與提升。

可見,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開展的動因,是提升當代高校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2]。

二、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開展中存在的

主要問題

(一)高校音樂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所制約的問題

現階段中學音樂教師教學觀念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制約,常常以自己為中心開展音樂樂感的培養與鑒賞課堂教學,嚴重忽略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常常出現教師在臺上一味領唱、學生在臺下“鴨子聽雷”式的接收,毫無情感的進行跟唱,學生完全沒有進行主動思考與理解。

(二)當代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漸變大,又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的問題

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更看重學生的語數外等主科學習成績,認為音樂是“副課”。而音樂學科作為非主要科目,再加上學生和家長對于音樂科目學習的深遠意義不了解,導致對于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音樂課堂教學進程緩慢、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學習音樂的意義何在等問題都未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這造成了音樂教師失去主觀能動性和教學積極性[3]。

(三)部分教師對音樂學科不夠重視的問題

部分教師會認為不必大費周章進行細化教學,導致上課時教師僅僅根據教材照本宣科。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隨之下降,更導致學生普遍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甚至部分教師對于高校學生的音樂技能標準依舊是歌唱水平的高低,讓學生通過“無腦跟唱”“苦練戰術”等傳統教育方式進行音樂學習,忽視學生對音樂相關的人文知識的學習訴求,對培養綜合能力人才以及核心素養完善的高校學生的教育目標具有負面影響。

(四)教學方式的優劣對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問題

這要求教師團隊進行創新教學改革并將多元化教學方式融入課堂教學,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定制教學方案,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然而部分教師依舊采用老舊教學方法,進行統一的、無差別的、“大幫轟”式的課堂教學,導致了部分音樂素養低下的高校學生在班級內部渾水摸魚等問題,這對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推動現代化教育事業帶來非常消極的影響[4]。

三、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開展中問題的

解決對策以及幾點建議

(一)打破傳統音樂教育觀念、還學生教育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改革以后,學生的學習方式隨之產生極大轉變,這便要求教師緊跟教育創新發展的步伐,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以人為本、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不斷進行文化更新,不局限于課本中的音樂知識,在思想上融入創新理念進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還可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5]。

或者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再完全依賴教師、教材與課堂。這樣優良的教育模式在高校音樂課堂實行過程中,需做到以下幾點:

1.音樂教師需明確翻轉課堂教育理念與教育執行內容

將其內含的教學視頻短小精悍、教育信息清晰明確、科學建立音樂學習流程等作用加以深化和發揚,使翻轉課堂的教育效果快速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水平也可以隨之提高;

2.貫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教育方針

不是提“傳統”“過去”“老舊”色變,而是將傳統教育模式與傳統教學理念中的優良環節傳承下去,并與新型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相結合,使傳統教育方式的快速提升成績特點與翻轉課堂中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相輔相成,培養具有良好審美能力的新時代高校學生。

(二)在高校音樂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

在以往的高校音樂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以及老舊教育理念制約,通常是教師對相應的音樂知識的內容進行講解,常常出現教師教唱一句,學生坐在下面跟唱一句的現象。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音樂知識量,但由于學生未對核心素養等的內容進行思考與探索。

而高校音樂教學以及樂感培養與鑒賞課中有效融入紅色文化,可以使得大量的經典紅色曲目充分被開發和利用,像著名愛國歌曲《我的中國心》,其創作背景正是香港回歸之際,作者看著過上幸福生活的老百姓、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隨風飄揚、國家面貌煥然一新,心中無比感慨與感動時的有感而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歌頌祖國的愿望與無比堅定的愛國情懷。

(三)注重高校音樂教學的反思性評價

教師作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先驅應快速捕捉新課改的指導方向,對于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對學生反思性評價提起重視。教師可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學生進行反思性評價的作用進行了解,還可實際組織一些關于自我反思與評價的課堂活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教師需提供更多的空間與機會給學生,使其想要自我反省的時候能夠有人傾聽、有人幫助。例如,組織交流小組,在同桌、同伴、小組之間進行音樂演唱練習觀摩和評價,通過互相交流自我評價的內容,由同學提出評價中缺點的改進方法,教師負責總結,促進人人參與,從而提高高校音樂教學中效能。

四、結論

通過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工作開展,促進當代高校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更是提升當代高校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于此,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幾點建議,主要圍繞音樂教學,需要做到打破傳統音樂教育觀念、還學生教育主體地位,將創新思維融入音樂教育工作,并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注重對高校學生音樂教育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對新時代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俊偉.“課程思政”理念下經典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9(3).

[2]黃思樂.經典歌曲在左右江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意義與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1).

[3]牛月瑩,程炳杰.經典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于傳承[J].樂府新城(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20(6).

[4]史春梅.突出特色 傳揚聲樂經典:伊犁師范大學聲樂課程思政教育實踐紀實[J].新疆藝術,2020(8).

[5]胡新建.經典歌曲中融入高校音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寧波市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核心素養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高校學生體質健康與體育鍛煉、飲食習慣、BMI的關系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運動APP助推高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成效研究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