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化教學下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實施路徑

2022-06-09 04:57胡爭艷
海風 2022年6期
關鍵詞:管理會計思政院校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有效實施,不應該只局限于從教師一方面來入手,而針對一個學科科學有效的滲透思政理念,是需要通過方方面面、各個角度與維度來有效貫徹與落實的。并且,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深化,其在各個產業領域所展現出來的作用與價值都是非常顯著與突出的,其中信息化教學手段也是基于信息化技術而蓬勃發展的一個新興教學手段,其符合現代化教學的要求與標準,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滿足于學生在《管理會計》課程中的實際學習需求,還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讓過于繁瑣且深奧的《管理會計》課程讓學生感受到興趣與趣味。本文,基于信息化教學的角度與背景,淺談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思政實施的有效路徑與策略。

當下,我國正處于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作為向國家培養與輸出優質人才的重要搖籃,其在針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樣不能落后,在實際的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具備將思政滲透于學科知識內的能力與手段,而學校更是應該將學生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培養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而在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主抓學生的管理會計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同時更要在課程教學時強化構造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建立核心思想理念。但是,當下依然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在思政內容的教學與滲透過程中,并沒有深入考慮高職院校自身的教學優勢與特點,因此,導致在專業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嚴格缺乏對于思政內容的滲透與貫徹。

一、明確合理的思政理念,建立健全專業

教研團隊

高職院校作為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搖籃,對于學生的教育不應該只局限于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應該成為學生德育的熔爐,確保學生通過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通力合作,從而為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深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與素養奠定良好基礎。而《管理會計》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其應該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帶領作用與引導價值,因此可以看出,高職院校的教師團隊是打造全課程育人格局的核心與關鍵。首先,高職院校方面要重視看到對于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通過明確合理的思政理念,從而建立健全專業的教研團隊,對于教師團隊的自身師德層面的培養也應該加以重視。針對所有新入職的教師必須積極參與到師德培訓當中,而學校的黨委成員更是要定期針對團隊進行廉潔從教的黨課教育,而針對學校的任職教師也應該定期組織培訓會,通過邀請一些師德深厚的教師來講解自己從教經驗以及師德感悟,從而起到針對教師團隊良好的師德培養的目標。此外,為了更好推進思政教育在各個學科當中滲透的持續性,學校在針對教師進行綜合考核與評價時,也應該將師德算入其中的主要考查項目與指標,并且將課程思政作為學生期末考核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這樣才有利于推進整個課程思政在高職院校的深化滲透,從而有利于推進課程思政的順利實施與落實[1]。其次,不論是高職院校二級學院,還是高職院校的教研團隊,都應該有效利用學習強國這個教育平臺,從而推進整個思政理論學習的不斷深化與拓展,而學習強國這一平臺容納了我國當下全面的政治理論與黨政相關決策,對于增強教師的綜合素養與政治道德都有重要影響與作用。而在傳統的教研團隊當中往往是一個教師負責一個學科,而這樣的教研方法其實不利于各個學科之間形成緊密的聯系,同時也讓整個教研團隊的協作能力被打破,而基于此情況下針對教研團隊應該進行積極完善與改革,通過合理設置每學科教研教師的人數,從而強化科研團隊內部的深入研究與團隊協作。

二、探索豐富的思政元素,科學合理設置

課程內容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思政教育滲透,并不是要管理會計學科的教學肩負著思政教育的工作,而是需要教師基于會計知識傳播與正確價值觀念引領相結合,從而作為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實際教學目標。而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偏向于會計內部管理與舉措規劃,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該強化學生,積極樹立正確的思想思維與職業素養,有效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與正確價值雙向教學。通過理順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大綱,從而組織整個教研團隊的教師進行共同的研究與探討,有效融入管理會計崗位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以及當下社會主義核心思想等進一步的探究思政與《管理會計》兩者的結合點。例如,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大綱第一單元是認識管理會計,這一單元的知識點主要是詳細講解與介紹管理會計的誕生以及整個發展史,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基于強化管理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從而來更好地培養學生形成強烈的職業認同感、職業責任感以及職業操守。再如,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大綱第五單元營運管理,在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主要講解的是本量利分析與邊際分析的知識概念點,要知道,企業的實際運營管理的根本目標就是實現經濟效益,而從這個基本點可以向學生滲透我國政府目前積極扶持的那些虧損但是與民計民生有著直接關系的產業,如高鐵和郵政等,從而向學生滲透和傳播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要與社會效益協調互助的理念。

三、打造多樣化思政情境,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式

(一)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深入挖掘高職《管理會計》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接受度不高,而這樣的情況非常不利于思政教育的滲透,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從而有效拓展豐富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深入挖掘高職《管理會計》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而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中,不僅僅涵蓋了豐富的管理會計理論知識,同時教材內容中的很多實際案例都是基于時事熱點而得來的。所以通過深入挖掘不僅可以有效達成育人目標,同時還有利于將學生的思想意識與當下的時事熱點結合起來,而基于課程思政為基礎點從而來引導學生形成自主積極思考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管理會計職業素養。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其在教育層面為學生的知識探索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探索路徑,但是,互聯網世界是一個虛擬的大熔爐,其中既包含了很多積極正面的資源,同時也容納了很多容易引導學生形成負面思想的內容。所以,想要積極發揮互聯網的正面優勢以及對于學生的積極導向作用,那么就應該充分展現信息化技術的正面價值,以及教育功能,基于信息化技術來深度挖掘高職《管理會計》課程中所涵蓋的思政教育元素,從而來有效促使管理會計課程思想教育的貫徹與落實?;谛畔⒒虒W角度,將管理會計實際案例規劃設計成視頻或者是熱點故事,從而向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詳細講解,而利用多媒體在進行整個案例的詳細分析與數據整理過程中,向學生直觀展現其關系與具體內容,而學生在詳細了解以后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模式,從而針對整個案例不論是行業背景還是思政氛圍亦或者是企業現狀等,都可以通過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挖掘。而不論是在整個案例前期的數據資源籌備階段,還是在案例的實際探討過程中,學生都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來進行積極的討論與學習,學生通過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推進整個小組的思維碰撞更加激烈。在整個情境模式下的案例分析教學過程中,學生基于小組合作的模式從而充分展現了團隊協作精神與自主探究精神,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了知識引導與思政點撥的作用,而整個案例的探究過程大部分都是以學生為主導,從而有效深化了學生《管理會計》課程知識與思政教育的有效結合。

(二)有效運用云課堂與信息化教學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在各業行業的運用過程中都展現出了良好的作用與態勢,特別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互聯網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因此,在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云課堂與信息化結合,從而極大調動學生對《管理會計》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且,基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還可以有效結合《管理會計》的理論知識,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理論知識與思政相結合的環境[2]。而學生還可以通過運用管理會計的網絡教學平臺,從而獲得更加便利的學習條件,學生還可以通過留言互動的方式從而與教師形成密切的聯系,這對于推進學生將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學生通過云課堂可以隨時發現適用于自己的學習資源,而這樣的學習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對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反思肯定要比學生只知道接受知識而有利。

(三)以信息化教學為指引,致力于增強學生的學術能力

基于以信息化教學為指導從而來踐行高職《管理會計》課程多樣化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思政,可以通過有效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從而打造“互聯網+學術講座”課程的思政教育模式,從而促使學生管理會計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得以完善和創新,有效打破傳統《管理會計》課程的實際教學所存在的壁壘與局限性,通過達與跨時空、跨地域的教學模式,基于“互聯網+學術講座”的教學模式,從而為增強學生的學術能力而奠定夯實基礎。在整個學術講座的過程中,基于互聯網的海量管理會計教學資源為基礎,通過線上邀請校內校外的名優講師,同時還可以通過線上邀請著名的企業管理者來向學生們進行相關的職業講座,從而推進學生對于當下的管理會計職業有一個更好的了解,而學生通過對管理會計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深刻的掌握,這對于激發學生對于管理會計崗位的更深了解與探索有很好的推進作用。而在整個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管理會計》課程思政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從而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

四、保障考核評價質量,深化學生建立

終身思政意識

基于信息化教學的角度在高職《管理會計》課程中滲透思政教育,而對于整個教學以及思政的滲透效果是需要通過考核與評價的,這樣才能夠發現教學質量的成效以及思政滲透的成效。但是,對于課程思政滲透的考核與評價又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其他學科可以通過考試或者面試就可以得知,但是思政主要強調學生內化于心有思政、外化于行而有專業素養。所以,針對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思政滲透成效的考核與評價,既要基于教師的角度同時還要基于學生的角度,通過多方位全角度的進行考核與評價這樣才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也更有利于課程思政教育的可持續發展[3]。而基于信息化教學的角度,相關的教學督導教師在針對《管理會計》課程的思政滲透進行考核時,可以通過隨堂聽課的方式以最直觀的角度考核與評價教師與學生,并且還可以通過查閱教師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或PPT等相關教學資源,從而檢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是否將管理會計理論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結合,考核其教學計劃是否設置的合理、教學內容是否多元化、教學方法是否多樣,從綜合的角度針對教師進行考核與評價。

五、總結

目前,立足于課程思政的時代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的《管理會計》課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如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有效地將思政教育內容滲透與融入進來,從而推進高職學生不只是做專業成才,更是要發展為精神成才。而高職院校雖然是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要教學目標。但是,作為向我國輸送重要專業人才的教育機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也是其應該給予重視的。除此之外,針對學生所開展的學科滲透思政教育內容,這不僅僅只是教師的個人責任,更是需要教師、課程、教學以及評價等多方面進行挖掘與探究,從而推進我國高職院?!豆芾頃嫛氛n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努力、同向同行。

參考文獻:

[1]尹偉偉.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豆芾頃嫛方虒W改革探討[J].財會學習,2022,(06):155-157.

[2]朱敏.高職《管理會計》課程隱性思政育人功能路徑研究[J].華東紙業,2022,52(01):167-169.

[3]呂艷,劉佳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訓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13):193-194.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度立項重點資助課題“基于課程思政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編號:HVIT19ZD002)研究成果”、本文系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編號:Lgy20zd001)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胡爭艷(1981-),女,漢族,湖南湘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教學,職稱:中級。

猜你喜歡
管理會計思政院校
評價賦能: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的必然向度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實務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結合的途徑研究
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