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古詩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2022-06-09 07:24鐘詣軼
民族文匯 2022年26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古詩詞小學生

鐘詣軼

摘 要:詩詞知識是小學語文知識體系當中最具美感的部分,也是理解難度相對較高的部分。為了有效提升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則可以采取觀看微課視頻、創設合作小組、對比閱讀鑒賞以及拓展課外素材等方式來創新教學方法,以更為細致的講解與更具趣味的引導來煥發小學生的學習活力,并在這一過程當中,逐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古詩詞;語文教師;教學方法

新課改政策的深入推進,對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提出了更高標準的教育要求,教師們不僅需要重視受教育者課業知識基礎的塑造,還應將“以人為本”作為教育的指導思想,要在教學環節中時刻突出學生的主體位置。本文,將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角度出發,簡要探究語文教師如何基于“新課改”政策的指導,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詩詞教學效果,以供相關教務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一、觀看微課視頻,優化課前導入

課前導入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關鍵的組成環節之一,有效的課前導入,不僅可以點燃小學生對詩詞知識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有效集中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為了有效優化課前導入活動,語文教師則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進行創新,讓小學生們在觀看短視頻的環節中,提升課前預習的效果,引發學習詩詞知識的興趣與探知詩詞內涵的欲望。

例如,教師在教學《夜書所見》這一詩文時,可以借助微課技術進行輔助。在錄制微課導入視頻時,教師需要對視頻內容進行階段劃分。如,第一階段,教師可以導入一幅與詩詞相關的圖片或短片,借此來強化小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并讓小學生清晰知曉詩文所描繪“畫面”;第二階段,教師需對詩文創作的時代背景、詩人的經歷境遇進行解析,教導小學生與詩文有關的知識內容,讓小學生可以對詩文創作的先決條件形成更加透徹的理解;第三階段,教師應結合詩文涉及的各種知識點進行問題預設,以此引發小學生對詩文內容的思考,并激發小學生詩文內涵的探知欲望。教師借助微課技術創新詩詞課程導入工作,既有利于優化小學生的預習體驗,還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而為后續詩詞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二、創設合作小組,發展學習技巧

在傳統“師授生從”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占據主導位置,主動進行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小學生則占據從動位置,被動接受教師所“灌溉”的詩文內涵。這一教學模式的運用雖然能夠實現知識傳遞的效果,但卻難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還會影響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成長。為了及時改善這一現狀,教師則可以采取創設合作小組的形式進行授課,讓小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與交流,并在這一環節當中,逐步發展小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

例如,教師在教學《望洞庭》這一詩文時,可以將班級小學生劃分為4-6人的合作學習小組。該詩主要描繪了洞庭湖秀美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光的贊美以及自身壯闊不凡的氣度。授課時,教師應將教學環節拆分為兩個階段,其一為詩文講解,該環節,教師應占據主導位置,全面講解詩文涉及的知識內容;其二則為小組探究,該環節,教師應將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小學生,讓他們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進行學習。為了提升小組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為各個小組分別布置一定的探究任務。如,A小組的探究任務是“詩文使用了何種寫作手法?這樣用有什么好處?”B小組的探究任務是“詩文中的哪些字眼可以抒發詩人的情感?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等。教師選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授課,既有利于打破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還有利于活躍詩詞課堂的學習氣氛,進而使小學生們具備了合作探究與合作學習的技能。

三、對比閱讀鑒賞,探尋詩詞重點

對比閱讀鑒賞顧名思義,即,語文教師立足教材詩文,將與之相關、相近、相似的課外詩文帶入到教學環節當中,讓小學生以對比閱讀、對比鑒賞的形式進行學習,并在這一環節當中,發掘兩詩、多詩之間存在的異曲同工之妙。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僅有利于擴大小學生的詩詞知識儲備,還有利于深化小學生對詩文重點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教學《元日》這一詩文時,可以選用《元夕》這一詩文作為對比閱讀的載體。前詩主要描繪了古時迎接新年時的熱鬧景象,抒發了詩人對這一景象的贊美以及自身積極、樂觀的情緒;后詩則描繪了古時元宵節的熱鬧景象,表達了詩人相似的思想情感。授課時,教師可以先對教材詩文進行講解,教授小學生們具體的詩文賞析技能,而后,再將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小學生們,讓他們仿照《元日》的賞析技巧,獨立閱讀、鑒賞《元夕》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待小學生自主探究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創設互動交流的活動,讓小學生們彼此交換對比賞析的心得。教師選用對比鑒賞的方式開展詩詞教學,既能夠達成現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還能夠提升小學生賞析古詩詞的水平,進而增強了小學生對詩詞核心內涵的掌握。

四、拓展課外素材,延展詩詞教導

雖然說教材課本是小學生獲取古詩詞知識的第一渠道,但教材本身的承載量卻是有限的,它無法承載無限多的詩詞知識。為了滿足小學生日益增長的詩詞文化需求,教師則可以選用拓展課外素材的方式來延展詩詞知識的教導,讓小學生的學習眼界不再局限于教材課本。在選取課外素材時,教師也應注重其內容、形式的多樣性。如,書籍素材方面,教師可以選用《中華好詩詞》、《品勝唐詩韻》等讀物;視頻素材方面,教師則可以選用《中華詩詞大會》、《杜甫》等文博探索類節目以及詩人相關的紀錄片。教師選取不同的素材作為詩詞拓展教學的載體,既可以豐富小學生的古詩詞知識儲備,還可以增長小學生的詩詞學習見地,進而塑造了小學生全面且堅實的古詩詞知識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選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落實古詩詞教學工作,既有利于優化小學生的學習體驗,還有利于升華小學生對古詩詞內涵的感知與認知,進而,保障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開展與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章芬芳.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 讀與寫,2021,18(33):128-129.

[2]趙玉蓉.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 新課程,2021(3):71-71.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古詩詞小學生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古詩詞里的清明時節
踏青古詩詞
我愛古詩詞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我是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