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石化企業作業人員聽力保護實踐探討

2022-06-09 03:36楊永波睢罡
勞動保護 2022年6期
關鍵詞:職業病場所聽力

文/楊永波 睢罡

噪聲是石油石化企業最常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由于噪聲對聽覺器官的損害是長期性漸變過程,致命性危害小,職業性噪聲聾受到的關注度不高。筆者通過對某石油石化企業下屬20個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進行調查,發現企業普遍存在職業衛生管理不足問題,并對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改善建議,以期達到更好的聽力保護效果。

文/楊永波 睢罡

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現場存在較多的壓縮機、機泵等大型機械設備,且設備多處于露天場所,分布點多面廣。因此,噪聲是最常見的危害因素。但由于噪聲對聽覺器官的損害是長期性漸變過程,致命性危害相對小,職業性噪聲聾受到的關注度還不夠高。筆者通過對某石油石化企業下屬20 個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進行調查,深入了解聽力保護現狀,發現了企業存在的問題,總結實踐經驗,旨在對如何做好聽力保護的提升措施進行探討,以期達到更好的聽力保護效果。

聽力保護現狀與不足

筆者調查的20 個作業場所涉及鉆井、套管打磨加工、管線焊接、機電設備維修、碼頭作業、船舶、石化原料加工等作業,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頒布的《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責任自查和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等法律指南,制定了12 類74項檢查項目。依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國衛疾控發〔2015〕92 號),此次調查涉及職業病危害因素共計78 種,接觸人數較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如圖1 所示(一個員工在作業中可能同時接觸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此數目為單項接觸統計)。統計結果顯示,噪聲是接觸人數最多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接觸噪聲的比例達到63.4%。特別是出海作業人員,存在高頻聽力損失的比例達16.3%,且隨著工齡增長呈現增加趨勢;而在某套管打磨加工場所,噪聲崗位中存在高頻聽力損失的比例更是高達37.1%。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從源頭治理、過程防護、健康監護上采取了相應的管理措施,建立了管理制度體系,并對員工進行聽力保護培訓,為員工提供了符合噪聲防護要求的耳塞、耳罩,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包含噪聲在內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對涉及噪聲作業崗位員工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做到了依法合規的管理。

圖1 某石油石化企業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比例

但從聽力保護的效果看,筆者通過深入調查評估,發現企業的噪聲防護管理還存在一些不足。

噪聲作業分級管理較為薄弱

根據GBZ/T 229.4—2012《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 第4 部分:噪聲》的要求,穩態和非穩態連續噪聲的等效聲級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危害4 個等級,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多數企業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忽視分級管理的現象,所采取的聽力保護措施基本是“一刀切”,對不同危害等級的噪聲采取同樣的防護措施,造成防護過度或防護不足,也降低了員工對噪聲防護必要性的認識。

聽力保護培訓與警示效果不佳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發現,多數企業的職業病防治宣教主要集中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開展時段,日常宣教較少?!耙魂囷L”式宣傳過后,效果難以持續。由于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多,各作業場所基本都涉及5 類以上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噪聲危害和聽力保護并未開展針對性宣教。開展的宣教形式主要是條幅、標語,員工關注度不高。張貼于車間門口等位置的現場職業病危害告知牌,顯示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理化特征、健康危害、應急處理、防護措施等信息,但筆者通過抽樣調查了解,約80%的作業人員表示并未關注到作業現場的職業病危害告知牌,實際起到的提醒效果有限。

護聽器佩戴效果不佳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護聽器佩戴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多數企業未根據噪聲危害等級、員工健康狀態、作業方式等因素選配適宜的護聽器。

二是護聽器的佩戴主要是通過示范演示、口頭告知等方式教授佩戴方法,員工佩戴不正確、佩戴時間不足等現象較為普遍,甚至出現部分員工不佩戴的現象。例如,在筆者調查的20 個作業場所中有4 個作業場所存在部分員工未佩戴護聽器的現象,經過訪談調查了解,不少員工認為沒必要或佩戴不舒適;或在自行佩戴時又出現耳塞佩戴方法不正確的情況,未起到應有的防護效果。

三是企業缺少與員工溝通聽力監測結果、觸動員工聽力損害痛點的實踐活動,導致員工對聽力損害不以為然。

原因分析

筆者對多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評估后,對企業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以下方面。

員工個人和社會認知方面

一是由于聽力損傷是一個慢性長期積累導致的結果,且聽力損傷對身體的影響沒有粉塵、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對身體的危害直觀、嚴重,員工普遍重視程度不高。

二是相比于作業場所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等僅存在于作業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噪聲廣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地鐵、公路交通等處。很多員工并未認識到作業場所噪聲對聽力的危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員工對噪聲危害的認識。

三是影響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個體、社會、環境、年齡、疾病等因素,筆者通過調查發現,60%的員工認為,聽力水平降低是隨著年齡因素變化的自然結果。我國聽力障礙殘疾人數量多于其他殘疾人數量,聽力障礙率隨著年齡升高而顯著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層面對聽力防護的不足。

四是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對聽力損失和噪聲帶來的間接危害認識不足?,F場噪聲超標或者員工聽力損傷可能造成現場作業信息溝通不準確或無法傳達,以及聽力損傷對員工心腦血管、睡眠、心理等造成的隱性危害,都可能成為生產安全事故中導致人的不安全行為發生的誘因。目前,我國對噪聲危害與安全生產事故相關性研究極少。

企業管理與政府監督方面

一是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原因調查有較為完整的事故致因理論作為支撐,直接原因和當事人、企業現職管理人員以及企業自身較易分析,較易進行處罰和追責問責;而職業性噪聲聾存在著致病時間長、跨企業跨崗位、歷史資料不足、影響因素復雜等原因,無法將原因歸結到當前企業,普遍存在難以處罰和追責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也降低了企業管理者對噪聲防護的重視。

二是相較于生產安全事故監管和追責問責力度,地方職業健康監管存在著監管任務與監督力量不匹配、監管手段不完善等矛盾;監管力度弱也造成企業在執行上存在一定程度弱化。

三是職業性噪聲聾因傷殘等級常常鑒定在八、九級之間,其工傷賠償金額不多,職業病診斷又缺少民事賠償相關支持,導致企業的違法成本較低,從而對噪聲防護的重視不足。

噪聲防護提升改進措施

改進現場警示告知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部分企業作業場所在職業病危害告知卡的基礎上,依據作業場所定期檢測和日常監測噪聲作業崗位變化等繪制現場噪聲分布平面圖。在現場不同噪聲分布區域,樹立噪聲分貝標識,標明該區域噪聲分貝值,文字提示“您已進入噪聲85 dB(A)范圍,請注意佩戴耳塞”,直觀提示作業人員所在作業區域的噪聲等級水平,督促作業人員和巡檢人員均按照提示及時做好聽力防護。

開展噪聲作業崗位專項評估

筆者通過職業病危害定期檢測報告統計分析和現場調查等措施,對20 個作業場所開展了噪聲作業崗位專項評估,主要包括噪聲作業崗位界定、超標崗位噪聲危害等級劃分等,進一步明確了噪聲作業崗位/人員范圍,明確了崗位/人員的噪聲危害等級,細化了不同崗位/人員的防護措施,細化了個人職業健康體檢項目、周期,使噪聲防護管理措施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提升噪聲作業崗位員工聽力防護意識和管理水平。

改進護聽器佩戴培訓方式

筆者通過對20 個作業場所員工調查發現,在員工的聽力保護培訓中引入護聽器防護驗證系統,對現場作業人員護聽器佩戴效果進行測試驗證,能夠直觀顯示個體聲衰減數據,評價作業人員佩戴防護器的實際防護效果,有效幫助作業人員完成護聽器的最優選配,規范作業人員佩戴護聽器的方式,矯正不良佩戴習慣。從圖2 中可見,某員工未正確佩戴耳塞時的降噪值僅為14 dB,而經過指導培訓后,其降噪值則達到了25 dB(注:低于20 dB 的降噪水平被規定為防護效果不佳)。因此,引入護聽器防護驗證系統能夠加強職業健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避免灌輸式、填鴨式的培訓,切實通過培訓提升員工自我聽力防護意識,提高了員工正確佩戴耳塞、耳罩及其重要性的認識。

圖2 護聽器防護驗證系統培訓前后效果對比

聽力保護管理措施良好實踐探討

除了上述3 個方面的噪聲防護提升改善措施外,筆者認為企業及其管理者還應該重視如下幾個方面。

提高對聽力保護的重視

建議做好員工聽力防護,企業應認識到噪聲不僅是危害員工健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也是影響生產作業安全的潛在風險因素。長時間處在噪聲環境對人的神經、內分泌、心腦血管系統等都產生不良影響,出現頭痛、頭昏、耳鳴、易疲倦等問題,是作業安全的“人的不安全因素”,增大了引起意外安全事故的風險。目前,在生產安全事故調查中較為關注人的不安全行為及安全意識,但對引發不安全行為背后的健康問題探究比較少。企業還需從保障作業安全的角度提高對聽力保護的重視,防范因聽力損失及其健康問題所引發“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安全事故。

提高培訓宣教的效果

當前,一些職業病防控措施大多從企業落實要求的角度開展工作,缺乏從員工角度看待問題的“換位思考”意識,造成一些培訓和宣教流于形式,起不到提高員工自我保護意識的效果。企業還需要更加注重從噪聲對員工個人健康危害的角度開展培訓和宣教,促進員工真正做到主動防護。在宣教形式上,除利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開展宣傳活動外,還可以借助“全國愛耳日”,開展“保護聽力、噪聲危害預防”專項活動,提高聽力保護的針對性。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特點,利用班前班后會等形式,每月定期開展一次聽力保護的提示,形成常態化日常宣教,持續提示員工做好聽力防護。

提高措施執行力度

發病周期長和當即發生事故是職業病防治和安全事故管理之間最大的不同,也是職業病防治的難點。職業性噪聲聾一般都有較長的噪聲接觸史,與噪聲作業工齡有極大的關系,對各項聽力保護措施的執行落地增加日常管理尤為重要。對企業的管理措施需要從過去的“發生職業性噪聲聾后對企業進行處罰”,轉向“加強對職業衛生過程的管理考核”,確保防治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執行到位。

猜你喜歡
職業病場所聽力
聽的場所
遠離不良場所
父親的職業病
Units 1—2 聽力練習
Units 3—4 聽力練習
Units 5—6 聽力練習
Units 7—8 聽力練習
戀愛場所的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