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其路徑選擇
——基于社會學專業視角

2022-06-09 06:40韓夢露趙藝晨龍瀟宇
廣西教育·D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邊緣化社會學大學生

韓夢露,趙藝晨,龍瀟宇

(云南師范大學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1)

據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消息,2022 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 萬人,同比增加167 萬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1]。受經濟下行、疫情疊加、應屆生求職數量遠遠高于預期多重因素影響,“高學歷低就業”現象將日益嚴峻,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渠道將更加狹窄。

圖1 高校畢業人數(萬)

圖2 云南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升學率就業率未就業率對比圖

另據《云南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數據:該校社會學專業升學率持續上升,2015~2020年依次為7.14%、23.26%、10.64%、15.63%、12.50%、19.05%。畢業生就業率除2017年達87.23%小高峰外逐年走低,2020年達最大峰值47.62%,其他年份依次為3.57%、4.65%、2.13%、6.25%、25%。就業方向為企事業單位、教育機構等,就業對口率自2015~2020年依次為19.64%、6.98%、6.38%、3.13%、12.50%、2.38%。

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數量連年暴漲,加之熱門專業內卷,邊緣化專業學生面臨的競爭和挑戰日趨激烈。面對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業困境,深入分析問題成因,針對性提出應對策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原因

邊緣化(marginalize)是美國社會學家帕克(R.E.Park)提出來的社會學術語[2]。從字面語義來看,邊緣化即遠離中心、遠離主流社會,處于不重要或邊緣地位。邊緣化專業,指的是處于弱勢地位且獲取資源較少的專業。

依據大學生就業情況分析,邊緣化專業可分以下三類:一是冷門專業。這類專業就業崗位有限、薪酬待遇較低、發展前景不明朗。如社會學、歷史學等專業。二是基礎專業。如哲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因偏重理論研究其隱性價值無法直接量化,難以得到社會和高校自身的重視。三是新開設專業。學科建設百事待興,專業特色與優勢、學生學業水平和專業技能有待市場檢驗。

(一)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

作為就業市場的弱勢群體,邊緣化專業學生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所學專業與勞動力市場嚴重脫節。就業機會的不均等、就業心理準備不充分,更讓他們輸在了求職就業的起點。

1.社會認可度低

與國際貿易、金融等專業相比,邊緣化專業的社會認同度和影響力不是很高。以社會學專業為例,很多人把社會學、社會工作、社區工作混為一談,認為社會學專業畢業后就是去社區、街道辦事處等事業單位。而一旦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會轉入熱門專業。從學校角度看,部分高校對邊緣化專業存在歧視,在政策引導、師資配置和獎學金、助學金及推優名額等教學資源分配上厚此薄彼。邊緣化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基本接觸不到就業平臺,社會適應能力不強,以致錯過大量就業機會。就社會學專業學生來說,目前幾乎不存在完全對口的工作崗位,畢業生求職往往擠占心理學、人力資源、行政管理等專業職位。

2.與市場需求脫節

受專業背景、環境的影響,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業取向表現出明顯的細化、小眾化特點。有的學生選擇考研,有的學生則放棄專業特長,進入一個相對陌生的工作領域。云南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畢業生就業數據顯示:48.7%選擇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25.4%進入國企,14.9%在銀行擔任銷售經理,6.7%在互聯網企業擔任產品經理助理,4.3%從事媒體行業。

3.就業機會不均等

區域收入差距拉大、階層貧富懸殊直接造成了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業機會的不均等。央行《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顯示:中國前10%的家庭,擁有全社會49%的財富;底層20%的家庭,凈資產只占全社會的2.3%[3]。2009年安徽省對省轄6 所高校學生的調查顯示:社會學、哲學等一些邊緣化專業學生87%來自農村和經濟落后地區[4]。部分貧困家庭的學生急于借助大學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但貧困的家境迫使他們只能選擇門檻、費用相對較低的邊緣化專業。

4.就業難引發社會問題

一些大學生求職受挫后,美好的理想與嚴酷的現實之間的差距會讓他們產生很大的挫敗感。據云南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問卷調查:在求職受挫后有9.6%的學生生活態度消極,21.3%的學生自我懷疑,4.9%的學生懷疑政府公信力,有49.6%的畢業生加入了收入水平低、工作不穩定、基本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的“蟻族”。而“蟻族”的出現,極有可能對在校大學生傳導學習心理極端化、就業心理消極化等思想情緒,由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二)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我國大學生總量已超2億。邊緣化專業學生長期處于“史上最難就業季”“史上更難就業季”困境。高等教育社會流動功能弱化、二元勞動力市場差距拉大、大學生就業成本攀升,是導致其就業難的重要因素。

1.高等教育推動大學生就業的功能弱化

1999年,我國高等教育開始擴招。200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212 萬,比上年增加近五成;2021年增至909 萬,比上年增長12.6%。大學生不再是稀缺資源,就業市場開始由“賣方”走向“買方”,供需脫節、人崗不適、“慢就業”等結構性就業矛盾日益突出。

去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顯示: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4.4%[5]。一些高校只追求辦學規模和招生數量。招生標準、生源質量整體下降,教學硬件、師資配備滯后,使“先天不足”的邊緣化專業學生長期處于低效教育狀態。學生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拿到手的文憑,并非他們想象中的就業“敲門磚”。

2.二元勞動力市場促使大學生就業方向趨于單向性

新結構主義社會學家皮奧里(Michael J.Piore)將勞動力市場劃分為一級(內部)市場和二級(外部)市場[6]。一級市場多為大單位、大企業,待遇優越、工作穩定、發展空間大;二級市場多為小單位、小企業,薪酬偏低、工作不穩定、發展空間有限。

大學生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優先選擇北上廣和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其次選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或私企。以云南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為例,畢業生擇業意向從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到外資企業、合資企業、中小型民營企業依次遞減,占比為22.7%、22.6%、19.1%、19.0%、11.0%、2.0%。而舉國關注的“國考熱”在2021年再創新高。據央視新聞、中新社、中國青年報消息:截止2021年10月24日,2022年公務員國考報名過審人數超過183 萬人,熱門崗位競爭超兩萬選一[7]。

大量的人才涌入,助長了人才流入地“人才高消費”和“低學歷人才閑置”現象,造成了人才與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中西部、偏遠鄉村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因位置偏遠、環境不良,苦于無法吸引到亟需的人才資源。

二、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的路徑選擇

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業路徑亟待優化。應把解決好大學生就業作為既關乎實現個人價值和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8],發揮政府、高校、企業以及大學生自身的作用,促進邊緣化專業學生高質量就業創業。

1.提高邊緣化專業的社會認同感

(1)提高邊緣化專業的社會認知度。學界普遍認為,基礎學科、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學科是應用學科的基礎,對綜合國力、文化軟實力、高校競爭力的提升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9]。有學者認為,邊緣化專業更適于從事科研工作的學生[10]。社會學專業對個人的心理健全、人格完善、客觀科學看待和處理社會問題更具有積極的意義。方小玲認為,社會學專業應時代而生,學科特色的時代性應予彰顯[11]。為此,必須重視邊緣化專業基礎學科建設。

(2)加強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感教育。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極有可能產生厭學情緒。高校應適當放寬條件,允許學生轉到比自己所在專業錄取分數低的專業,空出名額可通過專業測試的形式遴選想要轉入的學生??赏晟戚o修專業制度,為一部分希望進入適合自己專業的學生創造機會。還可從專業培養和就業指導兩方面入手,幫助其實現專業認知重建,提升其專業就業能力。

(3)開展邊緣化專業知識宣傳活動。每年錄用大學畢業生最多的用人單位是企業。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應發揮輿論導向作用,開展“網絡直播”“線上展覽”等展示活動,或組織線上答題、有獎競猜活動,宣傳邊緣化專業知識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企業對邊緣化專業的知曉度和認知度,不斷擴大邊緣化學科專業的影響力、競爭力。

2.提升邊緣化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

(1)優化高校專業設置。邊緣化專業的出現是勞動力供給出了問題[12]。相關部門應扶持建設一批最具前瞻性、引領性、研究性的邊緣化學科專業,在政策傾斜、項目建設、資金保障等方面“雪中送炭”,不斷提高邊緣化專業的建設內涵。高校也應根據自身發展定位,增設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公共服務領域急需的專業[13],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2)開展人才市場需求預測。只有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進行專業調整,人才供需矛盾才能真正緩解。一是建立邊緣化專業畢業生就業反饋機制,專業的設立、撤銷及招生規模應結合第一志愿平均報考率、平均轉專業率、教師人均績效、就業創業等情況綜合考量,做出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調整。二是建立邊緣化專業勞動力市場需求分析機制,合理設置招生專業和人數,創新設置“交叉學科”“新興學科”,針對性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促進緊缺型實用型人才培養。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的關鍵在教師。高校應積極引導教師走出校園,實現與企業的深度對接。以云南省為例,該省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旅游文化產業等八大重點產業。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高校定期安排教師深入相關企業,幫助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科技成果在企業轉移轉化,提升創新發展能力。

(4)扶持邊緣化專業學科建設。邊緣化專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山梃b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如美國大學前兩年不分專業,先修“共同的基礎課”,讓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既縮短了勞動力培養周期,也可一定程度上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應增強社會學等人文學科設置的精準度和前瞻性,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還可采取小班化教學、長學制模式、精細化培養,以滿足社會對邊緣化專業人才的高質量需求。

3.促進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就業機會平等

(1)建立公平的選人用人機制。我國特有的“差序格局”對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業形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公務員單位“逢進必考”緩解了這種影響,但仍存在各種不公正現象,一些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內部招聘”也應引起足夠重視。相關部門應嚴格規范招聘權力和行為,加大公開招聘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將家庭社會資本對就業過程的影響降到最低。

(2)降低大學生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大學教育的高成本對邊緣化專業大學生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應綜合考慮地域差別、專業差異等因素,提高生均教育經費標準,降低專業收費標準,引導銀行提供低利率、零利率助學貸款,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助學支持。還應探索實行更合理、更完善的獎學金、助學金制度,提高獎助覆蓋面,不斷增強邊緣化專業學生自主發展能力。

(3)引導大學畢業生順暢有序流動。高校畢業生愿意到東部地區就業,在于東部地區就業機會多、發展空間大。應依托“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等平臺,加大雙一流高校與中西部地方高校合作辦學力度,為中西部地區留住人才。岳昌君認為:中西部地區、基層地區高素質人才較少,人力資本很容易貶值,應給予他們“人力資本保值收入”作為補償[14]。

4.提高邊緣化專業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1)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部分邊緣化專業學生求職能力低,對自己缺乏準確定位是重要原因。應將職業生涯規劃作為提高他們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針對性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首先應引導他們合理制定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并分年級、有重點地貫穿于大學教育全過程。其次還應對規劃及時進行細化、評估和調整,確保其針對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2)搭建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高校能否提供有價值的就業指導,直接影響邊緣化專業學生的就業質量。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學校與外界的聯系,開辟邊緣化專業學生就業渠道。如黑龍江工業學院與雞西市人社部門打造政校合作聯合體,邊緣化專業學生可全方位享受國家就業創業政策紅利[15]。再如四川大學加強產教融合,把5 家由該校教授創辦的企業打造成了優勢學科產業高地、大學生就業創業培訓孵化基地和創業培訓示范基地[16]。

(3)做好大學生就業心理準備。如何才能順利就業創業,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和調適。一是克服盲目樂觀或消極懈怠情緒,既要勇于挑戰自我,也要提高抗挫折能力,提高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二是積極參加學生兼職、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社會活動,培養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三是主動接受和融入“零工經濟”“平臺經濟”新就業形態,積極嘗試以“兩棲”或“斜杠”方式實現自主性就業創業[17]。

猜你喜歡
邊緣化社會學大學生
中國社會學會農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成立
邊疆研究的社會學理路——兼論邊疆社會學學科建構之必要性
第八屆全全科學社會學學術會議通知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關于文學邊緣化的不同看法
孤獨、無奈與彷徨:“空巢青年”與“獨居青年”的社會學分析
農民工陷于“雙重邊緣化”困境
薩娜的“邊緣化”寫作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