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2022-06-11 14:22謝新奇
中國新通信 2022年8期
關鍵詞:課程設置新能源互聯網+

摘要: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是能源動力類的新興專業,致力于培養掌握新能源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的能在我國新能源科技、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中發揮優秀領軍作用的全能型人才?;ヂ摼W技術發展迅猛,能源系統的互聯與優化依賴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盎ヂ摼W+”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可以整合互聯網教育資源,發揮信息化時代的優勢,形成開放完備的教學體系?;凇盎ヂ摼W+”的背景,本文形成了新能源專業培養的目標和方式,在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九大課程群,并對課程群中所含課程的基本信息進行介紹。

關鍵詞:“互聯網+”;新能源;課程設置;線上線下混合

一、引言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互聯網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逐步增強?!盎ヂ摼W+”通過與通信、技術、安全、教育等領域的有機結合,使得傳統行業煥發新的生命。處在“互聯網+”時代,新能源行業的運行模式要求新能源人才具有互聯網思維,信息化、智能化思維的運用以及能源行業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學習對于新時代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至關重要。將自身的新能源專業知識應用于“互聯網+”產業,對于大學課程的學習和未來的就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互聯網技術發展迅猛,能源系統的互聯與優化依賴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傳統的線下理論授課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教師應實現“從主導到引導,從灌輸到啟發”,學生才能實現自主學習。

“互聯網+”新能源專業培養,可以整合互聯網教育資源,發揮信息多元化時代的優勢,形成開放完備的教學體系[1]。本文在“互聯網+”背景下,以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探究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課程設置問題。

二、“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專業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面向國家能源結構改革及新能源產業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掌握新能源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科學素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工程推理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產業視角與國際視野,具備從事新能源材料、光伏與風力發電技術、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等方向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管理的技術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有潛力成長為國際一流工程師、科學家及企業家,能在我國新能源科技、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中發揮優秀領軍作用的全能型人才。

(二)培養方式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實施由六大學科交叉(能源動力、電氣、自動化、數學、物理、計算機)、多個龍頭企業協同、國際前沿引領的“通專融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本科生選拔遵循“優中選優”的原則,將興趣、能力與潛力作為選拔與評價的新依據,遴選出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學科基礎扎實、能力突出、對新能源興趣濃厚、具有良好發展潛質的優秀學生進入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習。

課程體系的建設在參考借鑒國際和國內一流大學、機構近似專業課程設置與培養理念的同時,充分把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學科仍處于高速發展期、滲透性與學科交叉性強的特點,課程設置精練,選用國際一流教材和自編高水平教材,通過“互聯網+”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講授基本知識鍛煉學習能力與思維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繪制自己的知識藍圖。

師資隊伍建設堅持以梯隊合理、專兼結合為原則。師資吸引來自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工程學院、基礎科學部的一批優秀教師隊伍,集優勢學科,聚前沿發展,重交叉創新。雄厚的師資力量為新能源專業的本科生培養提供了堅實的師資保障[2]。

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互聯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模式,加強與學生的討論和互動;改革考試、考核方式,重點引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學術敏銳判斷力[3];結合學科前沿成果,將教學與科研融會貫通,通過導師個性化指導和科研訓練項目,引導學生發現學術的樂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課題,為今后的學習開辟科研方向。

加強實踐環節的建設和改革。通過課內實驗、專業綜合實驗、項目訓練和導師制科研訓練、課程設計、課程實訓、工藝操作實習、專業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和潛能[4]。

加強與一流企業的合作,從育人理念、合作機制、組織方式、實現路徑上不斷探索與創新,培養高素質和具有產業應用視角的全能型人才。

加強國際化培養力度。通過與國際國內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辦學、資助優秀學生國(境)外交流學習或參加高水平國際會議、邀請國際一流學者訪問講學等,形成國際化培養氛圍,開拓學生的眼界。

(三)專業知識體系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多學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新興專業,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其課程體系必須充分考慮以學科交叉為指導思想。結合我國新工科建設和“互聯網+”融合式教育發展趨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的培養模式。它具有多樣化的應用背景、多維度的知識體系、多層次的專業構架等特征,涉及數學、物理、能源動力、計算機等眾多學科。在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基礎上,目前形成了九大課程群,如圖1所示。

三、“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專業課程設置

“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設置了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群、工程基礎課程群、專業基礎課程群、風光能源課程群、其他新能源與儲能課程群、能源互聯網課程群、前沿講座課程群、實踐環節課程群、素質拓展及個性化培養課程群等九大課程群。九大課程群內所有課程名稱、開課學期、課程性質見表1。

以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計劃為主體、以用人單位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為核心、以新能源領域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為目標,建立全周期學習支持、討論互動與信息反饋的“三階+三化+一中心”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叭A”即初階、中階、高階,將不同維度的三個階段融入新能源專業教學,構建知識體系,提升能力,養成學習思維,實現階梯式進步;“三化”即互動參與化、課程思政化、評價多元化;“一中心”即“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專業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基于強大的互聯網技術,教師可通過優質慕課資源實現線上教學,借鑒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經驗,也可以自建慕課或者針對某一知識點制作微課完善線下教學,使學生接受形式多樣的學習模式。

開展混合式教學,就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找準實施路徑,滲透翻轉課堂思想,將課堂歸還于學生。

四、結束語

通過分析當前高等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的背景,來探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問題。形成了“互聯網+”背景下新能源專業培養的目標和方式,在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九大課程群,并對課程群中所含課程的基本信息進行介紹。通過“三階+三化+一中心”新模式,完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符合當前疫情常態化的大背景。如何將新能源專業教學與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是新時代高校教師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點。

作者單位:謝新奇? ?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

參? 考? 文? 獻

[1]郭雨.互聯網+背景下專項課程團隊建設及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新通信, 2020,22(23):182-183.

[2]王鵬,史娜,惠周利,李有文,張峰.新工科背景下數據計算及應用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J].科技視界,2021(09):36-37.

[3]陳穎.流體力學教學中虛擬仿真及App的應用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0,22(22):158-159.

[4]呂琦.互聯網平臺下高校會展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22):170-171.

猜你喜歡
課程設置新能源互聯網+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