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2022-06-11 11:02殷路
新課程·上旬 2022年12期
關鍵詞:內角有效性情境

殷路

教師為了使學生參與教學并引發學生思考,就會運用課堂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想要通過課堂提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就需要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學生對課堂問題產生探究欲望,就會主動地探究問題,以此在探究的過程中解答問題和掌握教學知識,這樣是可以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同時能夠保障教學的有效性。學生通過探究引導性問題,可以逐步地理解教學知識,并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之后,教師可以根據新的教學知識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并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式解答開放性問題,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解答問題的積極性,并體現學生的個性,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一、創設問題情境,增強學生探究欲望

小學階段學生是具有探索欲望的。教師要增強學生的探索欲,并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就可以使學生主動進行探索,以此滿足學生的探索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與教學知識創設問題情境,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也可以激勵學生探究情境,以此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并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商中間有零的兩位數筆算除法”的時候,就可以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與興趣的數學故事情境,并根據情境內容設計問題,同時激勵學生探究問題,這就能使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并在探究過程中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創設情境:13只兔子一起買了2628根蘿卜,想要公平分配。這時來了一只松鼠說:“我來幫你們分?!辈⒃诘厣蠈懗鏊闶剑?628-2=2626(根),26÷13=2(根),同時說:“兩根蘿卜是我幫你們分配的報酬,你們各分得22根蘿卜。然后13只兔子各自拿著22根蘿卜走了?!边@時,教師可以問:“你認為松鼠分配得公平嗎?”并引導學生討論和探究問題。教師這樣教學,可以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二、提出引導問題,提升學生學習質量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并不強,同時也缺乏自主探究的經驗。教師想要提升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就需要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引導性的問題,由此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并幫助學生獲得探究的經驗,從而可以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能力,同時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質量。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三角形內角和”知識的時候,就可以先讓學生探究快速計算三角形內角和的方式,再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不同三角形內角和的共同點,這樣就可以逐步地幫助學生掌握教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與質量。教師可以先提問:“如何能夠快速地計算三角形內角和?”并讓學生進行探究。接著,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大小與形狀不同的三角形,并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三角形內角和的共同點。教師以此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三、設計開放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并結合學生的差異展開教學,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可以在教學新知識時,設計開放性的探究問題,并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與個性進行探究,這樣可以提升學生解答問題的積極性,并展現學生的個性,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長方形周長”前,就可以向學生展示長方形,并提問:“什么是周長?可以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這樣就可以向學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計算,以此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空間。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重復問題,并鼓勵學生講述不同的計算思路,同時讓學生在投影儀下示范,以此給予學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機會。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快速、有效的計算方式。教師這樣教學,可以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教師想要提升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就需要加深對學生興趣、個性、能力與認知的了解,以此結合學生的個性、興趣、能力與認知設計課堂提問,并為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驗證問題的空間,同時給予學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機會。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升學生解答問題的欲望、能力和效率,可以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數學教學的興趣,可以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可以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內角有效性情境
多邊形內角和再探
三角與數列試題精選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三角形分割問題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