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六年級學生計算錯誤的成因及對策

2022-06-11 11:02王榮華
新課程·上旬 2022年12期
關鍵詞:計算錯誤數學計算數學題

王榮華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該內容貫穿學生的整個小學數學學習階段中。若小學生能學好計算,可有效培養其推理能力、計算能力,提升其數學運算能力,促使其學好數學。小學六年級是小學高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多具備相應的數學計算能力。但實際調查顯示,學生計算錯誤現象屢見不鮮,若不能明確計算錯誤發生的原因,則會對其數學學習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數學錯誤屬于常見數學學習期間現象,但它的發生頻率與錯誤類型直接反映學生該部分知識掌握情況與實際認知情況,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的一種外在表現。正常情況下,數學錯誤存在個性化特點,不同類型學生的數學錯誤情況往往存在差異。即便小學生的數學錯誤類型相同,但導致小學生發生數學錯誤的根源、深層原因也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因為歷屆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數學錯誤存在一定相似性。為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對數學錯誤發生原因進行深層次研究,并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案,降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錯誤率是很有必要的。

一、數學計算錯誤的誘發成因

(一)知識性錯誤

這種錯誤主要指小學生學習期間在部分基礎知識點中出現的錯誤,屬于認知性錯誤。小學生學習過程中并未充分掌握相應知識點,所以在計算過程中因為錯誤認知,最終導致計算結果發生錯誤。知識性錯誤有多種類型,不用類型具有不同特點。第一種是口算錯誤,小學生解題過程中解答部分計算題的時候,采用口算方法,但口算過程中出現基本計算錯誤,導致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公式錯誤和計算錯誤;第二種是方法錯誤,小學生實際計算過程中因為方法使用錯誤導致的計算錯誤,說白了就是小學生并未充分掌握相應計算法則,計算法則的認知程度不高,所以加減括號計算原則相對模糊,實際應用時無法保證每一種原則均理解?;蛘卟糠中W生并未充分理解乘法分配規律,最終導致計算錯誤。比如,小學生學習期間,增減括號算理未明確、分數加減乘除法則未明確、四則運算順序存在錯誤等。從整體角度分析,知識性錯誤其實就是小學生未充分掌握相應數學計算知識與數學計算原則,或是一些相似數學知識點并未鑒別清楚,導致知識點與知識點混亂,最終造成小學生數學計算錯誤。

(二)非知識性錯誤

這種計算錯誤與知識性錯誤不一樣,并不是小學生未充分掌握相應知識導致的計算錯誤,而是其他客觀因素導致的一些計算錯誤。導致原因如下:(1)粗心馬虎:很多數學題需要小學生自己抄寫,若抄寫過程中小學生存在看錯題目、抄錯題目等現象,則會導致數學計算錯誤,甚至會弄出一道錯誤數學題出來。粗心馬虎多因為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過于粗心大意導致。(2)排斥心理:部分小學生存在偏科問題,對于一些內容比較復雜、計算比較復雜的題目,存在本能的恐懼、排斥與抵抗心理,對于這種題目往往不愿意動腦子去計算,而是憑借著自己的想法,用簡單的方法完成計算,最終導致計算錯誤。即便數學題解答過程中,教師在一側闡述介紹方法,學生往往缺乏相應的復雜數學題功課、解決信心,最終導致審題錯誤、審題大意等情況,導致計算錯誤。

(三)短期記憶錯誤

數學知識存儲、累積、更新均取決于小學生的記憶情況,記憶是小學生順利完成數學學習的基礎,更是小學生持續積極學習數學知識的關鍵。但是,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不管是簡單口算,還是復雜筆算,想要順利完成均需憑借著優良的短期記憶,才能保證數學計算的準確性與有效性。但因為部分學生的短期記憶能力比較弱,或相關數學知識的短期記憶模糊,所以相關知識的數學解題能力也更弱,最終會因為短期記憶錯誤導致數學題計算錯誤,嚴重影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

(四)學習態度不端正

想要學好六年級數學,則需保障小學生具備端正的學習態度,能夠積極認真地完成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以認真態度解答數學題目,才能保證最終的數學學習效果。但是,很多小學生天性愛玩,不愿意沉下心來做題,容易被外界活動吸引,最終導致小學生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完成小學六年級數學計算。部分小學生甚至有“為了父母讀書”的錯誤想法,在這種想法推動下,學習態度并不理想,尤其是對運算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小學數學學習。很多學生做題過程中并不認真,甚至不愿意深層分析數學題,并養成了不好的數學計算習慣,最終導致數學計算上存在很多錯誤,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二、數學計算錯誤的解決對策

(一)幫助小學生培養優良的數學計算習慣

小學生的天性會對其數學計算習慣造成影響,尤其是活潑愛動,存在一定多動癥傾向的小學生。若長期處于數學計算習慣不良狀態,不僅會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負面影響,還會對小學生的整體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反之,若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無疑可扭轉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興趣,還可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可促使小學生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幫助小學生感悟到數學的魅力。小學教師進行六年級數學教學期間,往往需要使用計算機等多種計算設備,但若小學生日常做題期間過分依賴計算器,無疑會對數學學習習慣造成不良影響,弱化小學生自身的數學計算能力,甚至發展為沒有計算機無法完成數學計算的現象。所以,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數學計算習慣的關鍵之一,幫助小學生脫離計算器,充分鍛煉學生的心算能力與口算能力,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比如,在學習分數的過程中,若小學生所做的數學題是8×(1/2),因為涉及數字均比較簡單,所以對于這一類題目,必須要求小學生進行心算或筆算,禁止使用計算器??紤]到學生口算及心算能力,還需結合這一類題目的特點,增加題目數量,帶領小學生進行數學計算訓練,充分鍛煉其口算、心算以及筆算能力,最大程度強化其數學運算能力。再者,很多小學生數學計算過程中不具備做完題檢查、數學題審題等好習慣。比如,在解答一道應用題時,學生審題發生差錯,最終導致計算結果與計算內容偏離主題。所以,教師帶領六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數學題計算時,必須留下充足時間,并帶領學生養成審題、檢查的好習慣,幫助更多學生改變不審題、不檢查的壞習慣,提升數學計算準確率,減少數學計算錯誤。

(二)優化數學教學方式

很多小學生不喜歡數學,與教師教學方法存在直接關系。傳統教學方法比較古板傳統,要求小學生做一個乖乖的“木頭人”,忽視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最終導致小學生喪失自主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弱化其數學解題能力。長期處于這一教學模式,學生更容易變成“木頭人”,在課堂上乖乖聽講,不觸犯課堂紀律,但大腦根本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充分明確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轉變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法創新,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興趣。比如,考慮到數學計算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教師可在課堂上舉辦你問我答競賽,或是將小學生分為數個小組,各小組進行數學計算競賽,教師做主持人,隨機抽取題目,給學生一定的預熱時間,然后讓小組搶答,計算小組的準確得分,最終選出表現最優秀的小組。這種教學方法可活躍課堂氣氛,可拉近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還可促使學生與學生團結協作,可充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解答能力,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不斷強化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可充分掌握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實際學習情況,可及時發現小學生數學計算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并且可在相關活動中不斷強化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降低數學計算錯誤的發生率。

(三)針對性糾正

因為小學生的數學計算錯誤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數學計算錯誤存在不同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積極進行針對性糾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教師需要求學生準備一本錯題集,在錯題集中記錄每一次數學計算錯誤題目,記錄之后需自行分析錯在哪里,計算過程中為什么會出錯,進行數學計算錯誤總結,明確自己在數學計算過程中犯的錯,及時糾正自己的數學計算錯誤。同時,教師還需要求學生結合數學計算錯誤的特點與原因,反復完成同類型數學題目,通過反復解答同類數學題,達到糾正數學計算錯誤問題,形成準確的數學計算理念,準確解答相應數學題,禁止同一種數學計算錯誤反復發生。針對數學計算錯誤頻發的學生,教師還需結合學生情況,制作相應的數學題庫,安排學生每天完成多少道數學題,不斷增加學生的做題量,不斷進行數學計算訓練,鞏固學生所學數學知識,強化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綜上所述,計算屬于小學數學學習的關鍵內容,更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學習知識點。想要幫助六年級小學生不斷提升數學成績,則需針對小學生的數學計算錯誤發生原因,實施相應解決方案,不斷錘煉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有效降低數學計算錯誤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李陽陽.小學生數學計算失誤成因與對策的研究:以六年級學生為例[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2).

[2]張小文.小學生分數乘除法計算粗心錯誤率的成因分析及矯正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7(65).

[3]佟天濤.六年級數學兩極分化現象的探析及對策[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8(3).

猜你喜歡
計算錯誤數學計算數學題
量子計算錯誤識別能力提升十倍
多措并舉,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一道高考數學題的多種解法オ
溶解度計算錯誤種種和對策
“循規蹈矩”,自有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