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落實勞動實踐

2022-06-13 09:35馬智虎陳海英
學周刊 2022年19期
關鍵詞:中小學生家校共育勞動教育

馬智虎 陳海英

摘 要: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構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社會進步有較強的實踐意義。經過分析發現,當前中小學生勞動教育活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勞動教育教學中存在較多薄弱環節。在學校教育中,勞動教育被弱化,導致學生勞動和實踐的機會比較少,缺乏勞動意識,學生不珍惜勞動成果、不善于勞動、輕視勞動。中小學生正處于培養價值觀、道德觀的重要階段,學校要注重開展家校共育模式,以此完善勞動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

關鍵詞:家校共育;中小學生;勞動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9-018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61

在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通過整合育人和勞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智慧、體能,借助勞動教育能夠激發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創造意識,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通過分析交互作用理論可以發現,當前學生勞動教育活動一定要展現社會、學校、家庭三結合教育,只依靠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活動無法產生有效的勞動教育效果。因此,學校和家長要共同開展家校共育活動,在家校共育中進一步滲透勞動教育理念,為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提供支持,進而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全面繼承我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美德,積極弘揚工匠精神與勞動理念。同時,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對于學生的勞動教育,教師一定要做到從思想層面教導學生、家長,讓他們充分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更好地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活動,以此形成家校聯合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構建和諧共育的勞動教育新模式。

一、在中小學生勞動教育中實施家校共育和勞動實踐的必要性

(一)家校共育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由于當前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自身的道德價值觀、情感價值觀更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家校共育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呈現分離狀態,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是一種教育形式,在家庭生活中接受的又是另外一種教育形式,這樣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學習習慣,還不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只有通過家校共育,才能夠在教師、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為學生設定統一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模式,進一步強化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共同為學生提供參與勞動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勞動情境和學習情境中實現綜合成長和發展。除此之外,家校共育這種模式能夠讓教師、家長之間相互配合,掌握更多先進的勞動教育理念和技能,進一步構建融洽的學校教育氛圍和家庭教育氛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增強勞動教育的適用性

通過開展家校共育活動能夠增強勞動教育的適用性,提高勞動教育的質量、效率,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引導他們形成尊重勞動成果、熱愛勞動行為的意識。傳統的勞動教育活動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憑借自身的主觀經驗、主觀意識給學生設定勞動教育目標、勞動教育活動內容、勞動教育方案,但是部分勞動教育內容、形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無法展示勞動教育的優勢、作用。所以只有通過家校共育活動,家長、教師才能在共同策劃和培養下了解學生真實的勞動情感、勞動技能等,從而制定最科學、最符合學生需求的勞動教育方案,提高勞動教育活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中小學勞動教育活動中實行家校共育,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學生只有樹立積極的勞動意識,才能充分感知勞動的價值,在勞動的過程中才能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質、修身養性,進一步養成熱愛、尊重勞動的價值觀念。通過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教師、家長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需求,讓學校的勞動教育方案、活動更加具備針對性,從而在多方共同努力和合作下真正提升學生的勞動能力和水平。同時,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家庭、學校中都嚴于律己,真正做到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真正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這對于學生來講是受益終身的。

二、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現狀

(一)家校協同勞動教育引導不足

在當前中小學勞動教育中,很多家長較溺愛自己的孩子,致使他們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普遍缺乏勞動的能力和意識,從而無法取得最佳的勞動教育成果。再加上當前家校協同勞動教育引導不足,學校對于學生只關注文化課教育,普遍缺乏重視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即使開展也只是形式化、制度化地落實勞動教育活動,缺乏和學生、家長互動溝通的意識,導致學生的勞動實踐意識淡化、僵硬,無法讓學生和家長充分意識到開展家校協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實際調查發現,當前學生在學校和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不尊重、不熱愛勞動者的行為,好逸惡勞、歧視勞動,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長。同時,雖然有的學校會定期開展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但是卻依然無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這主要是因為學校和教師缺乏正確、有效的方式、方法、技巧引導,導致學生的勞動教育處于瓶頸期、空窗期。

(二)家校協同勞動教育理論較落后

當前中小學家校協同勞動教育活動存在協同教育理論較落后的情況,導致勞動教育邊緣化,學校和家庭對于勞動教育缺乏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對于勞動成果、勞動過程、勞動價值缺乏深入認知。當前伴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社會中進一步滲透,很多學校開始意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在學校重視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但是這種教育表現的勞動內涵和勞動教育價值卻沒有滲透到學生的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長甚至認為勞動教育其實就是體力勞動,意識不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無法讓勞動教育理念全面滲透到家校聯合教育活動中,對于勞動教育的意義更是存在錯誤的認知。由于家校協同勞動教育理論較落后,導致學生缺乏堅定的價值觀認同,對于勞動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價值認同更是存在一些偏差,無法養成勤奮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經過實際調查發現,部分學生雖然在學校能夠做到按時打掃教室衛生,但是在家里卻很少幫助父母做家務、干農活等,這些都是家校協同勞動教育理論落后導致的,家長的家庭勞動教育觀念有待調整、優化。623CA209-7C06-427A-A7C7-57EA41D0F516

(三)家校協同勞動教育參與度不足

中小學勞動教育活動需要家庭與學校協同參與,任何一個主體缺位或者缺乏參與的動力,都會影響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效果、質量。中小學勞動教育活動一直存在家校協同勞動教育參與度不足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伴隨社會生活信息化、智能化快速發展,人們不愿意用勞動換取勞動成果,很多家長認為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換取勞動成果,而不用通過自己的雙手參與勞動獲取勞動成果,這些都是學生和家長缺乏參與勞動教育活動動力的主要原因。學校、家庭無法做到在共同努力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勞動榜樣,不利于提高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的質量、效率,教師、家長需要在日后的勞動教育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

三、家校共育下的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策略

(一)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

通過中小學家校共育落實勞動教育,學校、教師需要不斷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為開展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提供支持條件,構建多元化、實踐性勞動教育活動,真正激發學生的勞動意識,提升他們的勞動素養。學校要積極構建校本勞動教育課程,圍繞家校共育編寫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分析學生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身心發展的特征,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定相應的勞動課程內容,詳細規定學生校外、課內的勞動時間,實現集中育人、全面育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同時,通過家校共育活動落實勞動教育,需要注重充分融合勞動教育和其他學科,要讓家長意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勞動的影子,不能依靠單門學科講解勞動理論知識、勞動技能,真正實現協同教育、多方教育力量的聯合,讓各科教師、學校管理者、家長都能投入勞動教育活動中,設定生產勞動、社會公益勞動、體力勞動、自助勞動等。讓家庭勞動教育展現基礎性作用,讓學校教育展現支持性作用與補充性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勞動教育氛圍的熏陶。學校要把勞動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內容,可以通過班級值日衛生、校園美化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勞動意識。教師還可以組織校外勞動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家長參與勞動教育活動,接觸更多社會資源,讓學生擁有參與職業體驗活動、勞動體驗活動的機會。除此之外,在家庭勞動教育活動中,家長要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可以讓孩子自己洗衣服、給長輩洗腳,通過生活的點點滴滴進一步滲透勞動教育理念,提高孩子的勞動教育成效。

(二)構建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

中小學教育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勞動教育效果,就需要構建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確保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家校共育勞動教育活動需要構建“大樹式”共育模式,把學生看成小樹苗一樣來澆灌,教師、家長要成為學生的臂膀,在共同澆灌、施肥的過程中確保小樹苗得以茁壯成長,最終幫助每一位學生掌握更多勞動知識,提升他們的勞動能力。在日常家校共育活動中,學??梢酝ㄟ^勞動主題沙龍、家長開放日、家長微課堂、專題動員會等活動把勞動教育任務分配給學生,讓家長、學生共同完成勞動任務,這樣既能夠讓家長和孩子之間有更多互動機會,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從而對學生展開全面、積極的評價,提高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在構建勞動教育體系的過程中,并不只是要給學生設定勞動教育內容,教師還要引導家長轉變勞動教育觀念,由于學生正處于形成價值觀、勞動觀的重要階段,家長是學生的榜樣和主要的模仿對象,所以家長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來講具備一定的示范性。因此,教師一定要把家長的榜樣力量作為勞動教育體系內容,改變以往唯學習、唯分數論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引導學生開展勞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勞動的空間,讓他們通過勞動教育真正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構建勞動教育共育渠道

中小學勞動教育活動需要構建勞動教育家校共育渠道,以此保證勞動教育活動的實踐性、趣味性,在潛移默化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家長和學校要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勞動教育,通過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互動發現勞動教育問題,以此作為調整勞動教育活動、體系、計劃的標準與依據。學??梢栽诰W絡平臺上發布勞動教育課程內容、勞動教育活動內容、勞動教育方案,家長也可以在勞動教育平臺上留言,發表自己真實的觀點與看法,以便做到家校共同努力實現信息的互通、交流,隨時關注學生勞動素養提升的情況,為學生創設優質的勞動教育環境。同時,學生、家長要積極支持學校的勞動教育工作,積極創造勞動條件,家長和孩子要共同參與勞動教育,給孩子耐心傳遞勞動技能,在家長的引導與鼓勵下進一步增強孩子的勞動意識,這樣才能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校園勞動教育活動中。除此之外,學校也要積極為家長提供勞動教育指導,家長要改變以往只引用成功家庭教育案例的模式,要做到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掌握孩子的成長、發展優勢、劣勢,以此設定家庭勞動教育模式與方法,在充分尊重和了解孩子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家庭勞動教育質量,優化家庭勞動教育流程。家長還要多鼓勵、表揚孩子,面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要做出激勵性評價,以此激發孩子強烈的好勝心和意識,促使他們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嚴于律己,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勞動教育中,教師要借助家校共育模式提高學生的勞動教育質量,在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下,讓學生掌握更多勞動技能,激發學生的勞動意識,讓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多動手,感知勞動的價值,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教師在家校聯合勞動教育活動中要為學生設定科學的勞動教育目標、教育方案、教育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勞動活動,培育學生積極的勞動觀,為他們之后參與勞動實踐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君進,檀傳寶.勞動、勞動集體與勞動教育——重思馬卡連柯、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思想的內容與特點[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12).

[2] 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19(2).

[3] 張雨強,張書寧.新中國成立70年勞動教育的歷史演變——基于教育政策學的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19(10).

[4] 雷虹,朱同丹.以學生為中心視域下高校勞動教育的意蘊解讀及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

作者簡介:馬智虎(1976.12—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生勞動教育。

陳海英(1981.8—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生勞動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家校共育下的學生勞動教育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788)研究成果。623CA209-7C06-427A-A7C7-57EA41D0F516

猜你喜歡
中小學生家校共育勞動教育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影響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要素庫及權重分析
陪讀現象產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淺談涼山彝區中小學“學困生”的轉化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