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山洛水孕育千年文化:鹿寨縣中渡古鎮

2022-06-13 10:59覃圣云廖立剛
三月三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娟古鎮

覃圣云 廖立剛

鹿寨縣中渡古鎮地處鹿寨、永福、融安3縣交界地帶、鷹山腳下、洛清江中段,水路上接桂林、下通柳江入柳州。依靠險峻幽奇的喀斯特地貌和便利的水上運輸條件,中渡歷史上曾為嶺南地區的軍事和經濟重鎮?!爸卸伞钡拿Q來源于渡口?!饿萌菘h志》上記載:“清初設巡檢司,后升置中渡廳……因地處洛江之畔,上有舊縣渡,下有新縣渡,中有平樂鎮三個橫水渡,故名中渡”。中渡古鎮因渡口而繁華,又因渡口的衰落而得以完整保存。

中渡建鎮于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孫皓在現中渡鎮轄區內的馬安村常安屯設置長安縣,屯兵駐守。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雖然名稱和隸屬多有更改,但中渡一直是縣一級地方行政中心。至元朝末年,中渡成為重要軍事據點。武備文化在中渡古鎮建設中有諸多表現,以武裝、防備為主要營造思想的地方民居建筑文化,是古鎮最重要的空間特色,“城河一體”的軍事防御體系,是其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這也使中渡的歷史具有一種錚錚鐵骨的傳奇色彩。古鎮境內有大量保存較好摩崖石刻,如“一方保障”石刻、“京觀”石刻等。

中渡古鎮分為東、西、南、北四條街,設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至今仍保存著古民居、舊商號和客棧遺址等建筑,見證古鎮滄桑斑駁的1700多年歲月。其古民居群始建于清代中期,位于古鎮的中心,整個群落青磚灰瓦,木質構架,呈嶺南建筑風格,古樸典雅,是廣西目前為數不多且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鐘秀杰故居、中渡縣政府舊址、參議會舊址、羅公館、粵東會館、嘉盛商號、武廟等,較好地記錄著古鎮的歷史風貌。

鐘秀杰故居位于中渡南街古民居群落中。鐘秀杰出生于1877年,是中渡南街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東渡日本考察維新之道,并入日本警政學校學習警務,常與馬君武等人接觸,討論救國之策;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孫中山在東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成為中國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三十三年(1907年),奉孫中山之命回國,參加同盟會廣西支部活動,同時在廣西巡警道署任職。民國五年(1916年)討袁護國時,鐘秀杰南下廣州大元帥府任職;民國十年(1921年),鐘秀杰擔任中渡知事,革除以往縣政積弊,廢除苛捐雜稅,深得民心。鐘秀杰還擔任過馬平縣(今柳江區)及宜山縣(今宜州區)縣長、慶遠區(已撤銷)稅捐稽征局局長等職。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光緒皇帝特準設立中渡撫民廳(廳的行政級別介于州、縣之間,比縣高半級,比州低半級),撫民廳職能側重于軍事,即剿撫相濟。中渡撫民廳官署設在中渡鎮北街82號,老百姓習慣稱之為武衙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為國民黨中渡縣縣黨部。195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中渡鎮剿匪,解放軍中渡支隊司令部設置于此。

中渡縣參議會成立于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是中渡縣民意機構。參議會評論員由每鄉選出1人,商會、教育會、農會、婦女會等地方職業團體組織各選出1人。參議會設議長1人,秘書1人,辦事員2—3人。1949年中渡縣參議會撤銷。

羅公館為清光緒年間清軍管帶羅舉之于民國三年(1914年)所建造,因其子羅浩忠在民國時期曾任浙江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安司令、廣西柳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中將保安司令,故稱羅浩忠官邸,現為中渡古鎮文化博物館。

粵東會館建于清末。因為中渡古鎮水路交通方便,到這里定居和謀生的商人逐年增多。民國時期,廣東籍商人修建了粵東會館,將其作為商人聚集和旅居停留的場所?;洊|會館位于古鎮比較重要的交通節點上。整體建筑由三部分組成,具有典型的嶺南建筑風格,硬山屋頂,磚木結構,建筑內部彩繪生動精美、栩栩如生。而江西籍商人修建的江西會館則已損毀。

嘉盛商號是清代及民國時期的老商號。廣東梅縣鐘姓人氏清光緒二年(公元 1876 年)到中渡經商,經營食鹽等商品,資金迅速積累,于清光緒九年(公元 1883 年)在匯源街即如今的東街開設了“嘉盛商號”,經營京廣雜貨,魷魚、墨魚等海產品。

清咸豐元年(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發動了以推翻清政府為目的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戰爭波及全國18個省。為保衛城防,清咸豐二年(1852年),當地政府在中渡城制高點——西眉山頂修筑中渡古炮樓。炮樓分兩層,一層用山石砌成,基礎用混合灰砂夯實;二層為青磚木板樓結構,設有瞭望孔、炮孔、槍孔等。

中渡武廟又稱武圣宮,位于中渡古鎮的中心區域,建于清乾隆三年 (1738 年 ),是為緬懷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而修建。廟宇青磚灰瓦,造型和設計充分體現了清代的建筑風格,具有較高的藝術和審美價值。廟塑有關羽、關平、周倉等神像,其中關羽未握大刀,而是手執《春秋》看書,寄托著中渡人對文武雙興的期盼。

中渡城隍廟舊址位于鷹山背,為古縣城的護城廟,約建于宋代。相傳在清光緒十年(1884年),北京城內太和殿失火,中渡城隍前往救火,太和殿上空出現“鷹山城隍”燈籠一對?;饻绾?,光緒皇帝念其救火有功,遂賜木匾一塊掛入中渡城隍廟內,匾上刻有玉璽、龍頭。民國期間,城隍廟被毀,群眾便把城隍塑像移到中渡武廟內。

摩崖石刻“一方保障”記述了明朝萬歷年間,明王朝鎮壓瑤族起義的文治武功。透過歷史的煙云,當年瑤族群眾為反抗明王朝的血腥統治而浴血奮戰的慘烈情景仿佛還歷歷在目。

“京觀”石刻原在中渡西郊山麓,明朝統治者鎮壓中渡、平山一帶的農民起義軍后,在一塊約70噸重的巨石上,中間刻“京觀”二字,右刻“平定洛斗下半團叛亂,斬首五百余級”,左刻“萬歷三年七月書”。20世紀70年代開展“農業學大寨”時,此石因取石修水利而被毀,后經文化部門重新修復。

牛角坳石刻位于中渡城東8公里的三門隘牛角坳路邊,在一塊高約1米、寬約0.7米的石頭上刻著“全州石匠十名為記太平軍好行,□□年二十七日閏月”的字樣。據考證,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回師廣西攻打桂林城不下時,棄城南下,一路經永福翻越大華山路過中渡。從不工整的書法與雕刻上看,應為當時官兵或在此打石頭的全州籍工匠所刻,對當時的軍事和歷史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中渡古鎮地處漢族與壯、苗、瑤等南方少數民族居住區的交界地帶,民俗文化相互交融,內容十分豐富。

因為中渡城隍曾救火北京城內太和殿的傳說,人們將城隍爺視為保吉祥平安之神。為紀念城隍爺,中渡人民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都自發組織起來,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是日,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龍獅并舞,城隍爺坐在八抬大轎上,巡城送福,保佑闔城吉祥平安。腰鼓隊、秧歌隊緊隨其后,環城游鄉。人們搶花炮、奪獎品、唱桂戲,各地武館前來表演武術,活動期長達10日。

場面最為宏大的是百家宴。宴席前,大家一起動手,以古鎮內的四條街道為場地,在街道上擺起一長串桌子,一張緊挨一張,成為長長的餐臺。各家各戶獻上拿手好菜,全村人一起品嘗,款待客人。宴席正式開始前,還要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向在座的人宣講村規民約。他們希望通過這一儀式,教育村里人團結一心,遵守規約,使村子越來越興旺。在百家宴上,人們不僅能喝到香醇的米酒,還可以品嘗到很有特色的家常菜。由于這一宴席集百家之長,因而得名“百家宴”。中渡人每年在舉行廟會活動時,都會設百家宴,作為居民團聚、款待來賓的最隆重儀式。

1985年,工人在距中渡古鎮兩公里的石灰弄挖鐵礦時發現一面銅鼓。銅鼓鼓面直徑66.6厘米,高52.5厘米。周圍紋有4只青蛙、2匹載著勇士的戰馬,鼓面和四周均有水波紋、回旋紋、草紋圖案,初步被鑒定為西漢時期銅鼓,今存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中渡古鎮自然風光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由“香橋仙境”“響水瀑布”“鷹山掛月”“洛江春汛”“西眉煙雨”“東嶺晴嵐”“龍潭秋月”“獨秀凌霄”組成的“中渡八景”,將中渡雄、奇、秀、幽的美景,宛如一幅幅優美的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中渡八景之一——香橋仙境。香橋巖距中渡鎮政府12公里,巖洞高4米,長60米,寬22米,入口處是一個窄小洞口。入洞后前行數十步,眼前豁然開朗,只見一個大型洞廳,頂上倒掛的鐘乳石似悠悠白云,別有洞天。巖內壁上刻有不少文人墨客的詩文。百米之外,一座天生石橋橫空飛架,宛若長虹,人稱“香橋”。橋面上綠樹披蔭、藤蔓垂懸;橋下河水湍急,飛珠濺玉,聲如雷鳴。上游碧水婉轉,下游潭深水幽,宛若仙境。電影《西游記》中蜘蛛精洗澡的鏡頭,正是取景于天生橋下方的潭水中。

關于 “香橋”的來歷,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該地原來山澗急流,沒有橫架南北的橋,也沒有船只擺渡。人們要去對岸只能懸空跳越,非常危險,常有人不小心或體力不支墜崖。有一年,魯班師傅路過此處,看到當地人交通如此不便,于是一夜之間建成一座大石橋。第二天魯班急著趕路,人們都到橋上給他送行,時值桃子成熟,當地人送給他一袋桃子,讓他在路上吃,并請求他給橋起個名。魯班當即吃了兩個桃子,把留下的兩個桃核塞到石橋兩端的石縫里。他說,等明年桃子成熟的時候,大家再給橋起名字吧。魯班走后不久,從石縫中長出兩棵桃樹。桃樹長得很壯,第二年就開花結果了,桃子的香氣十里開外都聞得到,水流過橋底也變得又甜又香。從此,人們就把這座橋叫“香橋”,橋下的流水就叫香洞。

中渡八景之二——響水瀑布。洛江上游的響水,兩岸山峰對峙,河中有階梯狀的石平臺,長百余米,河床落差20余米,河水激越奔騰,飛流而下,其聲隆隆,遠聞若雷,近聞似鼓,四季如此,故名“響水”。河水落到石平臺上,銀珠飛濺,如朵朵蓮花,大有“層蓮翻浪光如雪,十里聞聲聽隱雷”之勢,氣勢磅礴,蔚為壯觀。這就是“響水瀑布”。由于響水源頭從香橋巖地下河涌出,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響水涌泉”“響水鳴琴”。

中渡八景之三——鷹山掛月。有詩云:“一山飛峙洛江邊,酷似蒼鷹羽翼全。萬里晴空天如水,峰頂常掛月嬋娟?!蔽挥谟⑸街袑W背后、舊縣村頭的鷹山,無論遙望還是近看,都非常像一只蹲伏在地的巨大的蒼鷹。昔人曾在鷹山嘴上題寫“鷹山不二”四字,意即此處第一,再無第二。中渡鎮又名鷹山鎮,即典出于此。每逢碧天如洗,皓月當空,遙望鷹山,仿佛嫦娥起舞、雄鷹展翅,難怪詩人有“嫦娥戲鷹”的聯想。

中渡八景之四——洛江春汛。洛江發源于永??h的喇嗒和香橋巖的地下河,流至黃冕的舊街村與清江匯合,稱為洛清江。洛清江流經鹿寨鎮、雒容鎮、江口鄉后匯入柳江。鐫刻在江邊巨石上的“洛江”兩個鮮紅大字,雖經風雨剝蝕,仍然分外醒目。洛江江面狹窄,水流溫柔,在洪水季節也無大害。洛江不僅滋潤、哺育了沿江數十萬畝農田土地,還可發電、通航。這里的春天來得特別早,殘冬剛過,江水上漲,魚躍灘頭,牧笛橫吹,綠滿山腰,儼然一幅春耕圖。前人形象地將這一景觀稱為“洛江春汛”。

渡口在中渡人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目前中渡鎮還有古渡口七座,這七座渡口沿洛江排布,全部用平整、光潔的長方形青石鋪砌而成,大小不一,各具特色。兩岸碼頭上,盤根錯節、虬枝粗干、蒼勁蔥郁的古榕隔江相望。據說,徐霞客當年順鎮而過洛江南下抵柳州時,曾在榕樹下休息過。電影《流亡大學》《龍城風云》和新版電視劇《劉三姐》等影視作品曾到此取景拍攝。

洛江碼頭的古榕又稱相思榕,得名于民間流傳的一個動人故事。相傳,洛江東岸曾居住著一家殷實富有的潘姓大戶,主人叫潘有財,膝下無子,只有一女,取名小娟。小娟容貌俏麗,秉性溫柔,聰慧過人,知書識禮,待人和善,還會插花刺繡。一些富家子弟托媒說親,幾乎踏壞了潘家的門檻。小娟姑娘對這些終日玩雞斗狗的富家公子不屑一顧,對提親之事一概不允,年過十六,仍待字閨中。

洛江西岸居住著一位忠厚老實、勤勞的黃姓農民,在家中排行第二,人們都叫他黃二。黃二的哥哥黃大早年病亡,家中只有年過六旬的母親。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過著清貧的生活。每年農忙時節,黃二都到潘有財家中做短工,幫潘家割禾打谷、劈柴挑水,平日砍柴割草賣給潘家。黃二與小娟經常見面,逐漸熟悉。黃二比小娟年長兩歲,小娟稱他為二哥。春天,黃二上山打柴,采下一束束山花送給小娟;秋天,黃二又摘回一串串山葡萄給小娟品嘗。小娟也經常托黃二到街上買一些針線,并把親手繡制的手絹送給黃二。在頻繁的接觸中,二人產生了愛情。小娟與黃二相愛的風聲傳到了潘有財耳里,潘大怒,認為小娟敗壞家風,對她嚴加看管,不準與黃二再有接觸。轉眼間,小娟年已十八,潘有財四處托媒為小娟說親,小娟為此茶飯不思,憂郁成疾。

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八日為中渡的廟會。那年會期臨近,小娟托鄰居趙大媽給黃二捎話,趁趕廟會這天二人自定終身,尋找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五月二十六日早晨至五月二十七日晚,天空連降暴雨,洛江河水猛漲,濁浪翻滾,洪水僅差一米就漫過江上的古拱橋。五月二十八日一大早,黃二就來到西岸橋頭,等待小娟到來。半個時辰后,小娟從東岸急匆匆地走上橋頭,二人在兩岸橋頭相望,迫不及待地迎面奔去。突然,在咆哮奔騰的激流中,一棵直徑如水缸般粗的樹木順流而下直沖石橋,只聽一聲轟然巨響,橫跨洛江的石拱橋頃刻之間垮塌,洪水吞沒了這對戀人,東西兩岸只留下橋墩。后來洛江兩岸各長出一棵樹,傳說江東岸那棵榕樹是小娟的化身,江西岸那棵榕樹是黃二的化身,這對戀人的身影,千年來隔江相望,故名“相思榕”。

中渡八景之五——西眉煙雨。溯江而上,船移景換,江面波光粼粼,只見遠山含黛,近坡浮翠,令人目不暇接。拔地而起的西眉山,雄奇俊秀,樹木蔥蘢繁茂。在蒙蒙細雨中,山上云纏霧繞,景象頗為壯觀。這就是令人神往的“西眉煙雨”。曾有人賦詩曰:“云煙裊裊雨蒙蒙,山色何殊神女峰。漫道峨眉風景好,西眉如畫展長空?!?/p>

中渡八景之六——東嶺晴嵐。東嶺,名十二嶺,又名十二弄,橫列在中渡城東門碼頭洛江對岸,是中渡東南方向的屏障。雨過天晴,或明月當空,嵯峨崢嶸的嶺峰在冉冉縹緲的瑞靄中似有若無,頗有長江三峽中巫山十二峰的意境。

中渡八景之七——龍潭秋月。龍潭即龍潭河,即月橋村與新縣村那一段洛江水系,江水碧綠幽藍,深不可測。民間傳說江中有一條黃龍潛藏于此,故名“龍潭河”。黃龍發怒,洛江便暴漲;黃龍息怒,洛江就平緩。

中渡八景之八——獨秀凌霄。此景指朝陽村獨寨屯后那座在千頃田疇中拔地而起的孤峰。由此峰往西行進,至平山鎮,一路上還有“三大炮”“筆架山”等許多直插云霄的山峰,座座雄奇偉岸。孤峰村環水繞,山下良田千頃,很有古人所謂“參天卓立標千古,拔地巍然鎮四周”之概。

2014年,中渡古鎮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名錄。目前,古鎮依托深厚的民俗傳統和文化積淀,積極打造寨美一方都市休閑農業示范區,形成了和家宴、荷花宴等一系列大型節慶文化品牌,有效帶動了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流連在古鎮,緩慢流淌的時光在這里變成了最為沉靜的感受,就像游客在詩中寫的:一切都相得益彰,就連老街上的貓咪都透著慵懶。而慵懶,是屬于中渡的。

猜你喜歡
小娟古鎮
千金散盡
小娟
大媽的報復
古鎮之旅
古鎮——鎮遠古鎮
同里古鎮
人生處處是考驗
古鎮夢
千年古鎮
有個古鎮叫大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