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氏“益胃湯”治療脾胃病證的臨床研究

2022-06-15 06:22楊邦范卜云嬌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5期
關鍵詞:楊氏復發率

楊邦范 卜云嬌

關鍵詞:楊氏“益胃湯”;脾胃病證;中醫證候積分;復發率

【中圖分類號】 ?R259.8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5--02

脾胃病證的病因比較復雜,主要是指脾與胃的功能失衡,誘發脘腹脹悶、腸鳴失氣等表現,其常見病型為消化性潰瘍或是胃炎,可經過胃鏡診斷[1]?,F代醫學將脾胃病證的病因歸為幽門螺桿菌(Hp)感染,同時和環境變化、免疫下降和遺傳等很多因素相關,可以服用抑酸劑或者是胃動力藥,但是療效一般,難以根治。中醫對于該病的療效是相對理想的,可以根據具體病情靈活的選擇中藥方,所以患者認可度也更高。為此,研究選入41226人次脾胃病證患者,目的是分析楊氏“益胃湯”的具體效用。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主體為8245例41226人次脾胃病證患者。其中,男患:女患等于4328:3971;年齡介于0歲至85歲間,中位值為(45.25±1.48)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中藥方劑均是楊氏“益胃湯”,組方是:炒黨參(20g)、炒黃芪(20g)、陳皮(12g)、炒當歸(9g)、焦山楂(12g)、炒白術(9g)、炙內金(15g)、佛手(12g)、廣郁金(10g)、海螵蛸(12g)、砂仁(3g)、廣木香(12g)、煅瓦楞子(20g)、酒黃精(15g)、徐長卿(12g)、姜半夏(6g)、白花蛇舌草(20g)、炙甘草(5g)。隨癥加減:胃痛腹痛者加元胡(6至9g)、香附(9至12g);嘈雜痞滿者加旋復花(12g);吐酸嘔吐者加高良姜(5g);瀉泄者加白頭翁(9g)、仙鶴草(12g)、訶子(9g);呃逆噎膈者加瓜萎皮(9至12g)、柿蒂(6g);便秘者加枳實(6至9g)、肉蓯蓉(15g)、火麻仁(9至12g)、郁李仁(9至12g)。潰瘍性結腸炎者加白頭翁(9至12g)、仙鶴草(12至15g),白芨(6至9g)。胃癌與食管癌者加龍葵(15至20g)、白花蛇舌草(50至120g)、半枝蓮(15至20g)。Hp感染者(+)選擇基礎方,(++)加用龍葵(15g);(+++)加用半枝蓮(15g)、龍葵(15g)。12劑為一療程,根據患者病情確定療程,最長服藥時間為145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積分:利用4級評分法測評中醫證候積分,包括腹部脹滿、食欲下降、脘腹隱痛、噯氣反酸、胸脅脹痛、口苦咽干、神疲乏力、大便不調和煩躁易怒,無癥狀記錄0分,輕微癥狀記錄1分,中度癥狀記錄2分,嚴重癥狀記錄3分。(2)利用生活質量調查量表測定生活質量,含①生理狀況;②社交能力;③心理評分;④情感角色;⑤自我效能,各維度30分,共計150分,生活質量和分數間正相關。(3)Hp轉陰率:記錄Hp轉陰率,即轉陰例數/治療前陽性數。(4)復發率:隨訪2周、1個月與2個月,記錄復發率。

1.4 評價標準

中醫證候療效:基本治愈:癥狀/體征消失,中醫證候積分降幅超過95%;顯著見效:癥狀/體征顯著好轉,中醫證候積分降幅介于70%至95%;初步見效:癥狀/體征有好轉,中醫證候積分降幅介于30%至69%;未見效:癥狀/體征照常,中醫證候積分降幅低于30%。

胃鏡療效:基本治愈:潰瘍面消失,伴輕度充血,無腫脹;顯著見效:潰瘍面顯著縮小,輕度充血與腫脹;初步見效:潰瘍面縮小幅度超50%;未見效:潰瘍面縮小幅度不超50%。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經SPSS21.0軟件行高精度處理,計量數據的對比與檢驗方法選擇t值,計數數據的對比與檢驗方法選擇x2值,假設校驗存有意義則P值不足0.05。

2結果

2.1 分析中醫證候療效

患者的中醫證候療效的總有效率統計是100%。見表1。

患者的胃鏡療效的總有效率是99.985%(41220/41226),治療無效的原因是患者未完成療程。見表2。

治療前后經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后,差異比較顯著,示為P<0.05。見表3。

治療前后經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后同樣有差異,示為P<0.05。見表4。

患者的Hp轉陰率是91.400%。見表5。

隨訪2周、1個月與2個月后,患者的復發率極低,分別是0,0.002%與0.005%。見表6。

楊氏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歸納整理出一套望舌苔辨發病部位法,如圖1所示:舌苔堆積于舌面不同位置對應不同發病部位。

脾胃病證的病型多樣,致病因素是胃酸與胃蛋白酶異常分泌,Hp感染等。此外,胃黏膜血流狀態、細胞再生力以及細胞膜完整度均會參與至該病進展中[2]。中醫學將脾胃病證列入“胃脘痛”范疇,病因是飲酒過度、飲食習慣不良以及情志失調等,主要病機是脾虛肝郁、脾腎兩虛致使脾胃收納、運化等功能受損,最終造成脾胃虛弱。其治療原則是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溫補脾腎等以恢復脾胃運化功能。以恢復脾胃運化功能,發揮健運脾胃作用。

楊氏“益胃湯”是自擬藥方,可隨癥加減,治療靈活性強,符合辯證施治原則[3]。方劑中的炒黨參與炙黃芪具有健脾作用,可以滋補脾胃之氣;砂仁可行氣化濕與和胃醒脾;炒白術可燥濕健脾,提升脾之運化功能;姜半夏可止嘔降逆;陳皮可理氣和胃;海螵蛸與煅瓦楞子可止痛抑酸;當歸可和血養血[4];焦山楂可消食健脾與化積食;徐長卿可緩解脘腹脹痛;白花蛇舌草可解毒清熱;炙內金可消食化積、健脾益胃;佛手可理氣和中與疏肝解郁;廣郁金可除脹止痛[5];廣木香可去濕行氣與止嘔;酒黃精可補氣養陰與健脾益腎;炙甘草可調和諸藥。加減方中,元胡與香附具備止痛效用;旋復花具備降逆止嘔效用;高良姜具備止嘔抑酸效用;白頭翁、訶子與仙鶴草具備止瀉效用;瓜萎皮與柿蒂具有降逆和理氣除脹效用[6];肉蓯蓉與郁李仁等具備潤腸通便等效用。白頭翁配伍仙鶴草與白芨可收斂止血、抗炎和消腫生肌。龍葵與白花蛇舌草等配伍可散結與清熱解毒,具備一定的抗腫瘤療效。半枝蓮配伍龍葵可殺菌滅菌。臨床證實楊氏“益胃湯”具有和胃止痛與化濕健脾功能,可有效改善脾胃病證相關癥狀,且治療實效性和經濟性強,可以廣泛用于基層醫院?,F代藥理證實,黨參能夠增多吞噬細胞具體數量,增加細胞體積,且能提升細胞內RNA、糖類物質與DNA活性,進而升高血漿皮質酮含量、脾內環磷腺苷(cAMP)含量與血漿含量,提升機體免疫力,同時可松弛胃腸平滑肌。白術內含大量揮發油,其中含白術內酯A、蒼術酮與維生素A等物質,可以改善胃液分泌和消化功能。此外,白術揮發油可促進胃腸蠕動,抑制便秘癥狀。郁金可抗菌、利膽與消炎,減少體內的炎性因子含量;枳殼內涵柚皮甙、新橙皮甙等物質,可改善胃腸功能,抑制胃腸平滑肌的痙攣表現,且能改善平滑肌的收縮節律,發揮止痛功效。半夏內含生物堿、膽堿與揮發油等物質,可改善嘔吐中樞功能,發揮止吐效果。甘草中含有琥珀酸半脂二鈉鹽與甘草次酸等物質,具有抗潰瘍功效,可加快潰瘍面愈合。此外,甘草能夠修復胃黏膜,改善應激性胃出血癥狀。以上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增強療效,縮短癥狀消退時間,進而獲得良好的預后。

結果顯示:患者的中醫證候總有效率是100%,胃鏡總有效率是99.985%。治療后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更低,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對比于治療前有差異(P<0.05)?;颊叩腍p轉陰率是91.400%,疾病復發率是0、0.002%、0.005%。說明楊氏“益胃湯”可以縮短病程,促進潰瘍面愈合,同時可以改善生活質量,抑制疾病復發。

綜上,楊氏“益胃湯”可以作為脾胃病證的基礎性中藥方,它的治療安全效益和整體療效均比較理想,具有廣泛性治療效用。

參考文獻:

[1]魏鋮.分析疏肝健脾方劑治療肝郁脾虛型脾胃病的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2):326-327.

[2]岳凌云.中藥疏肝健脾方劑治療肝郁脾虛型脾胃病[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7):172.

[3]王軍帥,張卿,田盼,等.中藥疏肝健脾方劑治療肝郁脾虛型脾胃病[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2):174.

[4]牟明鷗.中藥疏肝健脾方劑治療肝郁脾虛型脾胃病[J].飲食保健,2018,5(21):84-85.

[5]鄭偉偉,王嘉嘉,何璠.疏肝健脾方劑治療肝郁脾虛型脾胃病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8):130-133.

[6]吳雪艷.疏肝健脾方治療脾胃?。ǜ斡羝⑻撔停┑寞熜Ъ皩颊逪p清除和胃黏膜修復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5):157-158.

猜你喜歡
楊氏復發率
桂枝茯苓湯加減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應用療效和復發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紅外光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性及對復發率的影響
Fort Besieged
淺議海源閣楊氏藏書貢獻
糖皮質激素應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分析
足踝部痛風石的手術治療效果探討
一個壞官員導致冤假錯案
家族歷史:填補超越“字輩”的信息
關于柳宗元《亡妻宏農楊氏志》的部分解讀
無瓣膜病變心房纖顫并腦卒中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