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會改革后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方式的研究

2022-06-16 01:22呂濰威楊智強
南北橋 2022年3期
關鍵詞:學生會改革思想

呂濰威 楊智強

[ 作者簡介 ]

呂濰威,男,云南宣威人,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校共青團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楊智強,男,云南賓川人,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黨建、思想政治教育。

[ 基金項目 ]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雙高”建設任務下高職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有效路徑的研究—以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項目編號:2021J0988)。

[ 摘要 ]

自2017年《學聯學生會組織改革方案》印發以來,各高校陸續對學生會開展了深層次改革。多年的改革已讓高校學生會從曾經的“文體活動團”轉變為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學校引領者,但由于活動載體引領不強、人員理論薄弱等問題制約了其改革成效。本文結合高校學生會改革后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方面的工作情況,通過理論分析和探索,試求進一步強化高校學生會對學生思想成長的服務,促使高校學生會在改革大趨勢下真正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關鍵詞 ]

改革;高校學生會;思想成長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3.034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中指出:5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在共青團的幫助指導下,各級青聯和學聯組織銳意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貢獻智慧力量、展現青春風采,為做好黨的青年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聯和學聯組織要緊跟時代步伐,把握青年工作特點和規律,深化改革創新,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堅定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p>

回顧過去一段時間,自2017年3月《學聯學生會組織改革方案》印發以來,全國各高校學生會改革序幕由此開啟,從巨大變革、加速推進到穩步整改,高校學生會從曾經旁人眼中的“活動”群體向思想引領、切實保障維護學生權益的責任團體一步步轉變,但在轉變的過程中怎樣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發揮學生會的進步性卻成為一個新的重大難題。

1 高校學生會改革的背景

《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強調學生會要以全心全意服務同學為宗旨,發揮學校黨政聯系廣大同學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過去,由于部分高?;蛘邔W生會指導老師對于學生會的建設意義理解得不清晰,對于學生會該做什么、能做什么理解得不清楚,造成學生會工作主線不清晰,學生會干部、成員均對學生會的認識存在偏差。部分學生會的人員把自己當作協助學校、老師承擔宿舍管理、文明糾察、校園安全等行政職能的參與者,更有部分指導老師把學生會作為自己“私人機構”處理本該屬于自己的工作,錯誤的功能定位、錯誤的引導方向致使學生會出現嚴重的錯誤認知。

有學者認為,過去學生會開展的活動存在政治性不夠、內涵性不足、思想性淡化現象。相關研究發現,在絕大部分學生眼中,學生會不再是思想引導的團體,而已經淪落成為只會開展文體活動的機構。正因如此,高校學生會作為目前高校中的一個特殊機構,面對新的歷史條件與時代使命,需要改革,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需要真正服務學生的思想成長。

2 高校學生會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政策依據

為了進一步推進高校學生會的改革,明確學生會的改革任務,團中央、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又多次對改革工作中學生會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工作做了進一步細化指導。

2019年10月印發的《關于推動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強調學生會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加強同學的政治引領為根本”。2021年1月印發的《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聯學生會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學生會要從深化專題學習、開展主題教育和選樹典型等方面服務同學的思想成長,幫助同學接受政治教育和價值觀熏陶。

高校學生會組織與學校的黨群機構、行政機構不同,因其機構定位的特殊性、參與成員的特別性決定了其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方面的不可以替代性。

3 高校學生會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方式

縱觀改革后,全國各高校學生會均對自身的職能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對于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方面嘗試了諸多方式。

3.1 進一步定義學生會在思想引領中的職責

當前我國的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確定位關于高校學生會的地位和作用,致使學生會參與高校治理的權力和義務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但隨著此次學改的推進,一系列國家層面方案的出臺,各高校也紛紛從黨政層面高度重視學改工作,進一步強調了高校學生會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責和重要作用。黨委領導牽頭,學工、團委等部門參與制定了一系列符合高校學生會發展的舉措,真正意義上對高校學生會的職能職責進行了一次大的轉變定位,將學生會的思想引領作用和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責任作為未來一段時期高校學生會的建設之基。

3.2 加強學生會人員的理論能力

韓曉康認為高校學生會可以通過在學生會干部中開展研學等活動做好思想宣傳。通過此次學改,高校學生會組織機構已改革為“主席團+部門”工作模式,工作人員數量從過去動輒幾百人減到40人及以下,并明確了工作人員的政治面貌、學習成績等要求,學生會的機構更加扁平化,學生會工作人員的素質大幅提升,除此之外,高校學生會已形成定期組織召開思想理論學習研討會,交流學習經驗,分享學習心得,組建高校學生會理論宣講團,到同學中講述黨的理論方針的工作模式。在學生會干部的考核中,通過工作目標責任制的形式組織完成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并定期向團委報告服務開展情況。

3.3 增強學生會活動的政治屬性

王容蓉認為經過改革的學生會組織能夠主動發揮思想引領作用,能有效凝聚共識,回歸學生本位,對于過去通過靠娛樂性活動吸引師生注意力的做法進行整改。改革后的高校學生會組織在陣地建設方面更加重視通過活動做好同學的思想成長幫扶,組織“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學習開展固定性的思想引導;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國家重大節點,開展了包括黨史教育專項學習、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專題學習報告會等;繼續做好“與信仰對話”等品牌活動,配合團委做好青馬工程培訓,建設好高校學生思政“第二課堂”,服務學生的思想成長。

4 高校學生會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成效

回顧此次學生會的改革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會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 把握方向,找準目標

方向問題是思想引領的根本問題,是思政教育目的性的體現。高校學生會就是要幫助學生從單純的愛國熱情到從內心真正認知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堅持在正確的思想信念、價值觀下明確奮斗目標。

4.2 提升意識,增強認知

高校學生會組織以服務學生、保障學生權益為根本宗旨,對于保證學生在校期間的身心健康,促使其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高校學生會關于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更多的應該是在組織學習中、日?;顒又腥缤罢n程思政”一般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思想教育貫穿其中,讓學生會干部帶領其他同學共同提升思想意識,讓學生會活動增強學生的思想認知。

4.3 帶動學習,發揮潛能

與學生社團憑借興趣愛好的組建方式不同,高校學生會組織對于團結、凝聚學生的方式力量更多來源于信任與光榮感。高校學生會對于引領學生參與學習的教育形式更加多樣,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和發掘學生的潛在意識導向。在把握正確的方向前提下,高校學生會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習的創新性,通過學生喜歡且能接受的方式鞏固思想教育成果,帶動整體學習的效能,讓學生因提升而互相激勵。

5 高校學生會服務學生思想成長存在的不足

在對某高校學生會此次改革的隨機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超過85 %的學生對高校學生會此次改革表示滿意,但也有學生認為改革后的高校學生會雖然更加重視組織及人員的日常理論學習,加強活動中的思想引領,但仍存在活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流于表面等問題。

5.1 活動中思想引領不足

劉政認為部分學生會組織重活動、輕學習的問題仍然存在,學生會人員大多數政治理論水平不高,在工作謀劃與布局上容易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高大偉通過研究發現在大部分學生眼中,學生會是文體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思想的引領者,思想領導性弱。高校學生會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已經習慣了協助老師完成一些行政性工作,而開展的活動則以文體類為主導,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即使轉變了工作職責,但是仍暴露出思想引領不足的問題。

5.2 學生會人員的培養欠缺

曾蕾認為當前學生會對于學生思想引領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會干部本身對于新政策、新態勢的認識不夠深入和與當前大學生的需求脫節。韓曉康認為學生會干部的作風問題影響了大學生價值觀的養成,更加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培育成效。改革前高校學生會人員的選拔是較隨意的,且無明確的人員篩選標準,高校對于學生會人員也沒有培養標準。隨著改革的推進,高校學生會的人員有了較高的選拔標準,人員素質大幅提升,但現階段高校對于學生會人員理論性、系統性的培養不完善致使學生會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方面仍有不足。

6 高校學生會進一步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舉措

通過研究可以看出,高校學生會經過改革已經將工作重點轉移到了服務學生思想成長上,并通過改變干部作風、調整活動性質和內容等方式著力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將服務學生的改革目的貫徹落實,讓學生會的引領性、進步性和凝聚力得以優化,但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中仍有不足,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生會的改革進程,從而實現高校學生會的高效率運轉,提出以下幾點完善舉措:

6.1 提升自我革新能力

高校學生會需要提升自我糾錯、自我革新能力,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過程中,學生會應重視思政服務目的的指向性,并且注意服務傳導方式,提升自我改正能力,如定期對服務成果進行檢查,對服務過程進行自我檢驗與修正。

6.2 加強人員能力修煉

學生會組織是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傳導器,其自身應具有自我教育、監督和革新的職能,要求學生會干部、人員要加強學習,在學懂、弄通的前提下進行服務。高校應該系統性地做好學生會工作人員的培養工作,例如,學生會人員參與學校馬克思學院教師的集體備課,學生會人員參加理論宣講團的培訓,學生會人員必須每天的理論學習不少于32學時,等等。

6.3 豐富陣地建設載體

高校學生會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的方式上應該做到與時俱進,當代學生大多是網絡熱衷者,學生會作為學生組織更應筑牢網絡思想政治育人陣地,利用短視頻、長圖等新媒體方式開展互動新穎、傳播廣泛的線上活動,真正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傳播正能量。

7 結語

基于時代條件的變革,在黨中央、團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高校學生會改革在巨變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變革的推進對高校學生會在服務學生思想成長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政治堅定、能力過硬的學生干部隊伍將成為高校學生會拼搏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三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七大的賀信[J]. 中國共青團,2020(16): 5.

[2]劉政. 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的探索與研究——以合肥工業大學學生會為例[J].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0,36(2): 11-13.

[3]高大偉.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與轉型發展探索 ——以南京某高校為例[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4): 111-112;125.

[4]韓曉康. 高校學生會改革的路徑研究[J]. 決策探索(下),2021(10): 77-78

[5]王容蓉. 學生會組織結構變革對服務力提升的影響探究[J]. 辦公室業務,2021(14): 84-85.

[6]曾蕾,楊江敏.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會改革探究——基于云南財經大學學生會的一些思考[J]. 產業科技創新,2020,2(1): 41-43.

[7]汪家擎,高書杰. 新時代推進高校學生會組織改革與建設研究[J]. 現代商貿工業,2021,42(21): 110-111.

[12]盧一瑤. 新時代加強高校學生會組織建設的對策研究[D].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學,2019.

猜你喜歡
學生會改革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學?!皶浻屑s”走進學生會改革
改革之路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學聯選舉結果名單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高校學生會組織的構建及運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