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化護理方法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22-06-18 14:31苗晶劉鵬孫靜巍姜海微張辰蔚
中華養生保健 2022年11期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負面情緒個性化護理

苗晶 劉鵬 孫靜巍 姜海微 張辰蔚

摘? 要:目的? 分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改善其生活質量以及疼痛水平方面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黑龍江省醫院收治的84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分組研究,分組辦法為隨機數表法,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為對照組(42例),在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增加個性化護理干預的為研究組(42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GQOL-74)、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I)、視覺模擬評分(V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分(SDS)。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GQOL-74、BI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VAS、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能夠明顯緩解其疼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質量以及負面情緒,臨床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類風濕性關節炎;生活質量;疼痛;負面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1-0017-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IAO Jing1, LIU Peng1* , SUN Jing-wei1, JIANG Hai-wei1,ZHANG Chen-wei2

(1.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eilongjiang? Harbin,150036,China;2.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Heilongjiang Harbin,15003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ain level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2 cases) took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42 cases) add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GQOL-74),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I),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GQOL-74 and BI index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ile the scores of V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an obviously relieve their pai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negative emotions, and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individualized nurs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quality of life; pain; negative emotions

目前為止,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普遍認為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有一定的關系,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3倍。有資料顯示,在我國此病的發病率可達0.32~0.36%,低于歐美國家[1]。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小關節腫脹、疼痛、皮下有結節產生等,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可逐漸發展成關節變形,甚至對患者的心臟、腎臟功能都會造成損傷,對患者的心身健康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以往常規的護理干預多以遵醫囑開展基礎護理操作為主,護理模式比較被動,已無法滿足當下人們對護理服務的需求,有研究稱,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采取個性化、科學化的護理干預能夠輔助提升治療效果并緩解患者關節的疼痛水平,通過功能練習能夠促進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并改善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3]?;诖?,本研究抽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黑龍江省醫院收治的RA患者84例并進行分組對比,探討個性化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黑龍江省醫院接受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4例,并以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50.42±3.69)歲;其中男13例,女29例;病程9個月~5年,平均病程(3.11±1.15)年。研究組患者年齡34~68歲,平均年齡(50.98±3.71)歲;其中男14例,女28例;病程9個月~6年,平均病程(3.29±1.1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上報黑龍江省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并獲得批準。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以及研究目的均知情并同意,自愿參與此研究,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4];②所有患者均無意識障礙,能夠正常交流且依從性佳。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心臟、肝臟、腎臟功能損傷者;②患有精神類疾病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常規護理干預: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接受康復護理以減輕其疼痛水平和保持肌力水平,同時對關節的靈活性進行練習,預防和糾正關節畸形,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急性發作期患者關節疼痛感較為嚴重,此時應囑患者去枕平臥休息,同時對關節進行保暖干預,避免受涼。在飲食方面患者應進食營養全面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在恢復期則需指導患者進行運動練習,若患者處于臥床狀態則需指導其正確的臥床體位,比如肩關節、髖關節不可處于外旋狀、手指需伸展,不可長時間握拳,膝關節應伸展,不可長時間處于屈膝狀。同時密切關注其皮膚是否有壓力性損傷,用軟墊隔離受力點,還可在受壓處皮膚上涂抹潤膚膏以保持皮膚的完整度,根據醫囑為疼痛明顯的患者進行藥物干預。

個性化護理干預:(1)患者入院后即對其病情進行評估,了解其病灶位置、發作時間以及疼痛程度等,并根據評估結果為其定制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方案。(2)此病患者長時間受到反復發作的病痛折磨,尤其是關節變形后其生活自理能力不斷下降,因此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情緒低落的現象,應密切關注其情緒變化,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積極開導、鼓勵患者以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向其灌輸只要堅持配合治療和康復練習就能改善其疼痛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理念。利用正念身體掃描法來引導患者放松情緒、緩解關節疼痛。同時鼓勵家屬以及親友多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以及時間上的陪伴,讓患者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重拾對治療的信心的同時緩解其負面情緒。(3)向患者進行關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健康宣教,在進行健康宣教時應充分考慮到患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以及生活習慣,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講解此病的發病機制、誘因、治療方案以及注意事項等,糾正其對此病的錯誤認知以達到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目的。在進行健康宣教時可以配合使用視頻、圖片以及經典案例加深患者的印象。(4)在

飲食方面應為患者制訂科學的飲食方案,讓其攝入充足的氨基酸、核酸和富含膠原的食材,比如魚、蛋、豆類食材,可攝入少量的甜食,這是因為適量的甜食能夠緩解患者的腫脹和疼痛水平。同時需要減少含有酪氨酸和色氨酸類的食物,因為上述物質可增加炎癥因子,加重其疼痛,比如奶酪或巧克力。(5)根據患者的情況為其進行康復練習以提升其自理能力,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①熱敷病變處關節,利用熱水袋、鹽袋或是電子理療儀等對病變處關節進行溫熱護理,注意如果使用熱水袋或是熱鹽袋時溫度不可超過45 ℃,避免對皮膚造成燙傷,熱敷時間控制在30 min/次左右即可,熱水袋熱敷結束后再用電子理療儀電烤關節處,理療儀與患病關節的距離應以患者自覺舒適為宜,電烤時間控制在15 min。②指導患者進行手指伸展、握拳等動作的練習,同時對肘關節、肩關節進行內/外旋練習以及屈伸練習,對髖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進行屈伸練習以及蹲起練習,每個關節練習時間應控制在5 min左右,訓練時間應控制在30 min/次左右。進行關節功能練習時強度應以患者的耐受度為標準,不可過于心急,練習過度容易對關節造成損傷,練習結束后應拉伸和按摩關節。(6)出院后通過電話或是微信對患者進行隨訪,督促患者居家進行練習并對其練習成果予以肯定,以進一步增加患者的信心。兩組患者均隨訪6個月。

1.4? 觀察指標

利用BI指數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該量表包括自主穿衣、上下樓梯等10個項目,滿分共計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強。利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GQOL-74)評估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心理功能、物質生活等4個維度,滿分共計100分,得分越高提示其生活質量越好。利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估疼痛水平,該量表評分范圍為0~10分,0分提示關節無疼痛感,1~3分提示關節有輕微疼痛感,3~6分提示關節有中度的疼痛感,7~10分提示關節劇烈疼痛。利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的抑郁情緒,該量表以53分為臨界值,低于53分時代表無抑郁,超過53分時,分值越高提示其抑郁情緒越重。向患者發放黑龍江省醫院自制《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該量表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操作水平、病房環境、溝通技巧4個維度,滿分共計100分,評分0~59分提示對護理不滿意,評分60~79分提示對護理基本滿意,評分80~89分提示對護理滿意,評分90~100分提示對護理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基本滿意+滿意+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為了保障上述各量表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均由黑龍江省醫院??谱o理工作人員對患者進行培訓后再行評分,本研究各項評估量表分別發放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均為100%。

1.5?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BI指數、GQOL-74、疼痛VAS以及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BI指數、GQOL-74、VAS以及SDS評分結果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經個性化護理干預后其BI指數、GQOL-74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VAS以及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變,此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為慢性、進展性的關節滑膜損傷,進而引發其外周關節出現炎性反應,導致關節功能受損[4-8]。而且,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還會對患者的心、肺、腎功能以及神經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9]。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容易反復發作,而有研究表明,在恢復期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對預防病情反復發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0]。

個性化護理干預是諸多護理觀念下的一種較為新穎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即為“以促進患者康復為中心”,與以往常規的護理模式相比較而言,該護理模式的創新之處即在于細化患者的病情,針對每位患者制訂符合其自身實際情況的護理干預模式,充分地考慮到了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身體情況和對護理的需求[11]。該護理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幾點優勢:①服務態度更好,患者更有歸屬感;②護理干預措施更為細致。能夠滿足不同患者的護理需求;③康復練習更細化,手指、腕、膝、踝、髖、肩等病變關節功能均能夠練習到位;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長時間受到病痛的折磨,其心理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其負面情緒比較嚴重,往往表現為對生活失去信心,心理也較為敏感,治療信念不足。在護理的過程中針對此種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患者重新燃起了治療疾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能夠以積極的狀態配合治療;⑤對臥床患者進行體位護理,減少了因長時間保持某種體位而加重關節變形或引起皮膚受損;⑥科學的飲食對促進患者機體功能恢復、緩解關節疼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⑦熱敷、理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水平。從本研究結果能夠見到,對研究組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后,其生活質量、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疼痛水平以及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了此護理模式對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和疼痛水平切實有效。

綜上所述,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能夠顯著緩解關節疼痛水平、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進而提升其生活質量,改善患者抑郁情緒,患者對該護理方案的滿意度較高,有利于改善護患關系,臨床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蔣燕紅,傅根蓮,劉曉霞.類風濕關節炎護理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9):1112-1116.

[2]金妙娟,杜紅衛,王柳青,等.正念身體掃描法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疾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7):1616-1620.

[3]劉建萍,馬乃榮.個性化健康教育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急救醫學,2018,38(1):372.

[4]Aletaha D, Neogi T, Silman A J, et al. 2010 rheumatoid arthriti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J]. Arthritis rheumatism, 2010, 62(9): 2569-2581.

[5]吳培玉,李碧香,黃文婷,等.延續性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16):1219-1223.

[6]李洛宜.個性化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10):1417-1418.

[7]胡玉蓉.舒適護理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4):584-585.

[8]易小蘇.個性化護理干預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10):121-123,130.

[9]周芳,張寶雙,唐開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個性化護理與自理訓練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1):123-125.

[10]李艷麗,孫娟,馬玲,等.舒適護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7,25(12):2163-2165.

[11]鄧穎哲,馬會玲,欒新宇,等.個性化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滿意度和疼痛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7):2618-2620.

猜你喜歡
類風濕性關節炎負面情緒個性化護理
細節護理干預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頭痛及負面情緒的影響
心理健康教育對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屬負面情緒的效果觀察
雙藤痹痛凝膠對CIA大鼠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研究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的預防效果分析
剖宮產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
“負面情緒”并非一無是處
甲氨蝶呤與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