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圖示工具的有效范式

2022-06-20 01:39張慶華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70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范式

張慶華

【摘要】本文是筆者主持的區級課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利用圖示工具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研究”以情境圖、線段圖、幾何圖、點子圖、思維導圖五種圖示工具作為一種教學輔導工具,探索一套適合小學生在課堂使用圖示工具的教學范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圖示工具;范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崩脦缀沃庇^,借助圖示工具,學生能夠直觀理解問題的核心,探索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并且,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具體地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觀察、推理、創新、空間想象等數學思維能力。

一、數形結合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更是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工具

我們以情境圖、線段圖、幾何圖、點子圖、思維導圖五種圖示工具作為一種教學輔導工具,通過梳理一至四年級的教學內容中的數據,厘清“五圖”與數學知識、數學能力之間的對應關系,探索一套適合小學生在課堂使用圖示工具的教學策略:“提煉信息——選擇圖示工具——分析數理——解決問題”。發現“五圖”數形結合教學能提高發展小學生幾何直觀、發展數感、提高運算能力等。

二、針對五種不同的圖示工具的特點,細分五種圖示工具的教學范式

1.情境圖使用教學范式

(1)創設具體情境,呈現情境圖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的上課內容,創設出有針對性的趣味性強的具體情境,并結合多媒體手段把具體情境圖呈現給學生看,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觀察情境圖,找數學信息

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培養學生高效的觀察方法,如有序觀察。引導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提取對解決問題有用的數學信息。

(3)分析數學信息

提取出有用的數學信息后,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與生活實際聯系,分析數學信息。

(4)得出結論,解決問題

通過對情境圖的觀察和具體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完成學習目標,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點子圖使用教學范式

(1)提煉信息

理解教學情景,分析題意,弄清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2)選擇點子圖

在探究乘法計算方法的教學中,出示教學情境后,及時出現“點子圖”這個直觀模型,結合點子圖給學生分析題意,明確到一個點子表示1,點子圖中的行表示一個乘數,列表示另一個乘數,所有點子相加就是計算結果。

(2)動手操作,分析數理

學生通過情景提取數學信息,根據教材呈現的點子圖,動手畫一畫、圈一圈,把新知識轉化成為舊知識,幫助學生構建數理概念。

(4)歸納總結,解決問題

得出多種算法后,讓學生對不同計算方法和點子圖的比較、歸納和分類,基于數形結合,學生在理解規律背后的道理時有了“移動”“合并”的直觀印象,明白了“為什么這樣算”的問題,獲得了正確、可靠的思維依據。

3.幾何圖使用教學范式

(1)提煉數學信息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引導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或者學生提出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數學信息,提煉出來。

(2)選擇圖示工具

學生仔細思考問題,并且選擇適合解決問題的圖示工具,學生根據數學模型,選擇幾何圖圖示工具。教師在講解立體幾何圖形時,可以巧妙地借助實物道具。例如,教師在講解正方體與長方體這一節課時,根據學生所找到的信息,知道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從而選擇幾何圖;接著向學生展示,帶領學生從實物的角度認識立體幾何的理論知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向學生分發教學用具,學生將實物拿到手中會更加真切地認識到正方體的棱、頂點、面究竟各有幾個。

(3)現場動手操作,分析數理

教師在教學時用現場演示的方式,邊操作邊講解,將書面上的文字理論真正以實驗的方式展示出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根據自己的理解,提取有用的信息,用幾何圖形表示出出來,例如,教師利用折一折、做一做,認識軸對稱圖形。

(4)歸納數學概念,解決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要靈活運用幾何圖形來展開講解,必要時可以將幾何圖形加以變換,使學生活學活用。

4.線段圖使用教學范式

(1)提取數學信息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上課內容,讓學生認真審題,讀懂題意,找出關鍵信息,學會緊扣關鍵句進行思考。

(2)選擇圖示工具并繪制

引導學生讀題、觀察,明確選擇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出題目中的數學信息,然后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

(3)分析數量關系

畫出線段圖后,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再次明確數學信息。

(4)列式解答

通過對線段圖的觀察和具體分析,利用學到的知識列出算式去解決問題,明白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5.思維導圖教學策略

(1)提取信息與知識點,概括中心詞與關鍵詞

在小學數學知識體系中,知識往往具有連貫性、關聯性,在新授與復習課中,往往具有許多平行關系或者從屬關系的概念、定義、方法,這些知識實際上構成一個知識脈絡。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把這些知識點提取和羅列出來,然后整理出關鍵信息。

(2)構建思維導圖基本框架

在第一步提取出脈絡和關鍵詞后,我們發現對于這種知識體系最好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整理和分析。利用剛剛獲得的關鍵詞,確定好中心詞,如果是單元復習,中心詞往往是單元標題,如果是解題分析,中心詞往往是所求問題。根據已知信息畫出思維導圖四要素,并確定信息點之間的從屬關系和并列關系。

(3)繪制思維導圖

把提煉出的數學信息一一填入框架中,涂上顏色。整體把握思維導圖的內容,到了這里,我們已經可以對知識結構或解題信息一目了然,有助于建立記憶或分析問題。

(4)解決問題

通常單元復習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知識點多,關系不明顯,通過查看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我們可以對整個單元知識有整體把握,提高了認知水平和境界。而在解決問題中,通過思維導圖分析,題設已知和所求問題、數理關系也一目了然,可以進行列式解答。這些都能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發散思維能力。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成績

數學課堂對情境圖、點子圖、幾何圖、線段圖、思維導圖的五大圖示教學策略的研究,滲透數學思想,引導學生利用圖示工具去思考數學問題,并且學會從題目中提取數學信息,運用線段圖、點子圖、幾何圖的等圖示工具表示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從而更快地解決數學問題。利用圖示工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讀題能力、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并形成了利用圖示工具解決數學問題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責任編輯? 陳? 洋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范式
中小學安全教育的學科融合創新實踐范式
基于SCP范式的貴州省食用菌產業分析
中國山水攝影對傳統藝術范式的歸附和偏離
謹言慎行
從教師視角談“讀思達”課堂范式——以“百分數的認識”為例
工商銀行與第四范式正式簽約共建銀行AI核心系統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