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劉伯承最好的朋友

2022-06-22 21:25
小天使·初中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劉伯承

他們不論是性格、經歷還是個人的觀點都是不同的,而且年齡還相差12歲,但是緣分就是這樣的奇妙,他們成為了彼此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或許這就是英雄的惺惺相惜吧!他們就是連個頓號都塞不進的劉鄧大軍里的劉伯承和鄧小平。

劉伯承生于1892年,鄧小平生于1904年,兩個人是四川老鄉,劉伯承正好比鄧小平年長一輪。鄧小平遠渡法國求學的時候,劉伯承已經是享譽川中的一名大將,于鄧小平而言,劉伯承可以說是他追求革命路上的一個榜樣人物。

而隨著鄧小平在廣西發動百色起義等運動,劉伯承對這個年輕的老鄉也有了不少耳聞。1931年,鄧小平和劉伯承先后從自己的工作地點趕赴瑞金,在這里,神交已久的兩人第一次正式見面。

在劉伯承眼中,這個踏實沉穩的老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鄧小平也覺得劉伯承十分誠摯和藹。兩個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他們在戰火紛飛的時代下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原本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其中劉伯承就擔任129師的師長,而鄧小平則擔任129師政委。師長和政委,本就是指揮戰斗的最佳搭檔。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劉伯承和鄧小平這對黃金搭檔正式開始了長達13年的合作,劉伯承負責指揮,鄧小平負責謀略,兩個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在他們的指揮之下,部隊先后開展了奇襲陽明堡、伏擊神頭嶺等超過40多次的戰役,他們配合默契,指揮得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留下了一筆又一筆的傳奇。

劉鄧二人一起參與解放戰爭,其中在千里挺進大別山的時候,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的部隊在汝河北岸遇到追兵,因為中間有水流,大軍被困,一時進退兩難。

在這個危急的時刻,劉伯承果斷做出決定,以攻為守,沖破敵人的包圍圈。面對這個兇險萬分的決定,其他指揮官并不敢輕易贊同,因為敵軍火勢猛烈,對面又有湍急的飛流,我軍突圍的可能性很小。

只有鄧小平愿意支持劉伯承這個大膽的決定,因為他相信劉伯承的指揮能力和作戰水平。為了打消其他人的疑慮,讓劉伯承的作戰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鄧小平不斷和各位指揮員討論作戰意見,積極做他們的思想工作,頂著巨大的言論壓力協助劉伯承完成突圍。

期間,為了作戰計劃順利實施,劉伯承和鄧小平分開作戰。在分開之時,劉伯承堅持把自己的警衛團留給鄧小平,還囑咐電臺隨時與鄧小平保持聯絡。為了時刻確認鄧小平的安全,劉伯承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詢問工作人員鄧小平的現狀,保證自己清楚鄧小平的動向,唯恐鄧小平會遭遇什么危險。

劉伯承和鄧小平完全信任對方,正是兩個人的相互信任與關照,才有了挺進大別山的勝利。

等到新中國成立,劉伯承和鄧小平再次率軍南下,拉開解放大西南的序幕。在這期間,他們面臨新的挑戰和危機,險象環生,但劉鄧二人憑借著默契的合作,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為夷。兩個人在槍林彈雨中一起出生入死,結下的革命友誼,深厚無比。

鄧小平曾深情地向劉伯承“表白”:“我和他長期共事,相知甚深?!彼麄兊睦喜肯赂菍扇说年P系形容得非常形象:“劉鄧就是劉鄧。這兩個字中間,頓點都加不進去?!?/p>

到了1950年,劉伯承奉命前往南京籌辦軍事學院,鄧小平則需要繼續建設西南,這兩個歷經了13年合作的革命戰友因為工作分離了。分別之際,劉伯承將自己最喜愛的一張照片送給鄧小平做紀念,鄧小平將照片一直珍藏著,視若珍寶。

無論是攜手作戰,還是建設和平,劉鄧二人始終彼此關心,彼此記掛。

鄧小平比劉伯承小上12歲,所以身體素質各方面要好些。為了減少劉伯承的工作壓力、保重身體,鄧小平在作戰時,主動承擔了擬草報告、值班、傳達作戰任務等工作,經常值班到半夜,只是為了讓劉伯承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為了避免打擾劉伯承休息,鄧小平還讓戰士們把電話線拉長,自己經常半夜披著衣服去院子里接電話,每當劉伯承晚上看地圖,看文件的時候,鄧小平還會記得讓人給他早早準備好煤油燈。

在百團大戰期間,有天晚上,鄧小平和劉伯承在一起看地圖,那是一張五萬分之一的軍事地圖,圖上標注的文字特別小,而劉伯承視力不好,鄧小平擔心他看得費力,就自己舉著蠟燭,蠟燭跟隨著劉伯承的手指移動,劉伯承的手指到哪里,鄧小平就把地名念出來。

這一幕被其他工作人員看到都忍不住感概,劉鄧二人的感情深厚,實乃他生平所見最令人動容的。

而這些隱藏在生活當中的一些小細節,都是鄧小平對劉伯承最貼心的關懷。鄧小平關心劉伯承,劉伯承也同樣關心鄧小平。

當年鄧小平要去太岳視察工作,在他臨走之時,劉伯承堅持送了一程又一程,關照的話語說了一遍又一遍,劉伯承如同一個送自家孩子遠行的大家長,不厭其煩地叮囑鄧小平各種瑣事。將鄧小平送走之后,劉伯承依舊不放心,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現在敵人掃蕩很嚴重,一定要盡全力保證鄧政委的安全。你現在馬上去通知鄧政委要路過的地方,叫他們隨時把情況電告師部?!?/p>

即便做了如此詳細的安排,劉伯承也依舊不能安心,他當晚一夜沒睡,一直等在值班室,直到得知鄧小平安全到達地點之后,才徹底放下心來。

為了對付敵人的大掃蕩,劉伯承帶著師部及其后勤機關開始戰略轉移。那時,所有的日軍都在瘋狂搜尋劉伯承的蹤跡,劉伯承卻更關心鄧小平的安危,直到鄧小平安全返回,劉伯承才徹底松了一口氣。

劉伯承和鄧小平之間的感情早已超過尋常的戰友,他們可以說是手足親人,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兩人之間濃烈的情感是永遠也無法割斷的。

劉伯承一生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起起伏伏,當他人到晚年,就其個人而言,再沒有什么大的執念和期盼了,在他心中,放心不下的依舊還是鄧小平。1975年,當時的中央領導人華國鋒來探望重病已久的劉伯承,面對這個曾經為了新中國抗戰事業和解放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老人,華國鋒忍不住坐到他的病床前,握住劉伯承枯瘦的手掌,詢問他可有什么心愿要求。劉伯承握住華國鋒的手,氣息有些虛弱,但依舊一字一句地訴說他如今最期盼的請求:“如果我死了,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小平同志為我主持追悼會,不然我寧肯不進八寶山,去荒郊野地算了?!?/p>

1986年10月7日,享年94歲的劉伯承老人在北京病逝,這個見證了中國近百年風云變幻的老人與世長辭,留下了世人無盡的追思,也讓老友鄧小平萬分悲痛。

劉伯承當初的請求最終實現了。在他的追悼會當天,鄧小平帶領一家老小趕到追悼會現場。他對著劉伯承的遺體連鞠了三個躬,隨后沒有離開,而是久久地佇立在原地,即便不清楚他在想著什么,但他全身散發出來的悲傷已經不言而明。

鄧小平同志端站在肅穆的靈堂前,往事一一在腦海中劃過,那個待自己如父如兄的老伙伴已永遠離開了人世,離開了自己……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很快就泣不成聲。

10月21日,鄧小平懷著悲痛和想念的心情寫下了《悼伯承》:伯承久病,終于不治。他的辭世,使我至為悲痛。我們一起工作,是1938年在八路軍129師,一個師長,一個政治委員,以后在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前后共事13年,兩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協調。我比他小十多歲,性格愛好也不盡相同,但合作得很好……

這是鄧小平為悼念劉伯承所書,一字一句記述了他們的過往,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戰火之下結出的友誼之花,至今不曾衰敗,也將會永垂不朽。

猜你喜歡
劉伯承
劉伯承手心練字
倒穿草鞋突重圍
腦殼落了都不怕
腦殼落了都不怕
倒穿草鞋突重圍
劉伯承妙計化險
《軍神》讀后感
劉伯承拒絕楊森“起義”
大愛無敵
劉伯承倒穿鞋甩追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