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舞蹈點亮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2022-06-23 05:20王姿懿
民族文匯 2022年33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舞蹈小學

王姿懿

摘 要:為了讓小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和學習音樂,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利用舞蹈教學的動作,可以讓小學生根據舞蹈動作來感受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將音樂和舞蹈巧妙地聯系起來,可以讓舞蹈來點亮小學的音樂課堂,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舞蹈;音樂課堂

一節生動有趣的音樂課是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學習的調味劑。音樂課程如果只局限于教師教給學生基本的節律知識和唱歌技巧,時間長了,小學生就會覺得不新鮮了,對音樂課也失去了興趣。所以,教師要在音樂課堂中加入新鮮的元素,讓學生可以在新鮮元素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在乏味的音樂歌曲學習中加入與之相匹配的舞蹈,可以將小學生從坐著唱中解放出來,讓學生通過自己感受到音樂進行舞蹈,切身的體會到音樂之美。這樣的教學不僅僅可以提高小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節奏感,而且還可以讓音樂課堂變得輕松,小學生可以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習歌曲,學習有關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一、利用舞蹈讓學生體味音樂

音樂是利用聲音形成的節律美來給我們訴說一些故事,音節可以給我們傳遞故事帶給我們的情感,舞蹈是用我們的肢體動作和形體的美通過視覺來進行感染。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教給學生怎樣感受節拍,學習音樂知識,告訴學生怎樣將歌唱在調上,然后一遍一遍地進行重復,短時間內學生可能對音樂課還比較感興趣,但是到了后面可能就會越來越“討厭”,學生學習的“調味劑”也就變成了學生的“壓力”。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精心地設計音樂教學過程,讓學生學習的“調味劑”發揮其作用,讓學生動起來。舞蹈和音樂是相通的,在音樂課堂上將音樂和舞蹈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現階段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用肢體動作來表達對于音樂的感受也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還能夠讓學生借助舞蹈來理解音樂歌曲表達的含義,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春來了》這一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從教學目標入手,進行課程教學的安排,通過設計課堂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學會《春來了》這首歌曲,并切實地感受到《杜鵑圓舞曲》這首歌曲表達的不同情緒,并將不同的樂段進行標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重點播放情感表達突出的部分讓學生進行感受,了解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在音樂教學時,可以將《春天在哪里》作為課堂的導入,讓學生隨著熟悉的歌曲進行歌唱,學生還可以跟著熟悉的旋律打拍子。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也就回到了課堂上,來到了音樂之中。然后再給學生聽賞《杜鵑圓舞曲》第二段的主題,通過這一段歌曲和節奏,可以讓學生基本地知道小杜鵑在做什么,并讓他們試著說一下,并將從音樂中感受到的場景描述一下。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再次回味歌曲并進行感受和體會,將自己能夠感受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們想象的場景都是不相同的,但是大致表述的還算正確。然后,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感受到的感覺,用自己的舞蹈動作表達出來。通過學生不流暢的和稚嫩的動作的觀察,據此,可以了解到舞蹈動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動作語言感受表達能力。最后,就可以給學生講述圓舞曲的歌曲特點,然后將教室空出地方來,讓學生一起模仿小杜鵑跳圓舞曲,讓學生手拉手,全班學生圍在一起,雖然學生們的舞蹈動作比較簡單,也不是很優美,但是通過簡單的舞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感受音樂的興趣。利用歌曲和舞蹈的相通性結合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感受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內在含義。

二、借助舞蹈讓學生體驗音樂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加入舞蹈教學,優美的舞蹈動作不僅可以增加音樂的表達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表演熱情和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音樂,體會音樂中的情感。利用音樂和舞蹈的相通性,學生可以將自己感受到的音樂用舞蹈的方式表達出來。

比如,學生在學習《歡快的節日》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其教學目標來進行課程的安排,將舞蹈融入到音樂的教學中來。讓學生不僅僅學會唱《我們大家跳起來》,還a能夠根據音樂真正的“跳起來”,然后再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觀看《小步舞曲》,讓學生看到穿著典雅、表情高貴從容的人隨著音樂擺動著舞姿,激發學生嘗試模仿的欲望,然后。教師就可以乘此機會指導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也隨著音樂擺動舞姿。學生在隨著音樂擺動舞姿的同時也會更加深入地去體會音樂,仿佛也置身于舞會,根據舞步的規律學生也感受到音樂節拍的強弱。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不僅僅能夠對音樂歌曲有了一個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感受,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三、通過舞蹈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加入舞蹈教學進行輔助,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還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打開音樂視野,更好地了解音樂。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都會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美,特別是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的歌曲,可以通過歌曲讓學生了解這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為我國豐富的文化底蘊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欣賞學習《鄂豫皖小曲》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們聽賞《手拿碟兒敲起來》和《鳳陽花鼓》,教師可以讓班級中比較活躍的學生來進行“敲碟子”的模仿表演,并給予一定的鼓勵。學生通過聽賞也可以了解湖北這個地方,通過敲碟子的小調和敲碟子了解湖北的風土人情,而且這種表演形式也非常受當地人的喜愛。

總而言之,在音樂課堂上巧妙地運用舞蹈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音樂之美,幫助學生提高其音樂素養。在運用舞蹈教學時,要注意的是舞蹈動作不能夠太過簡單,沒有意思,也不能夠太過復雜,學生學不會,還會影響音樂的教學進度和效果,要利用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合理地安排學生學習的歌曲和舞蹈動作,利用兩者的相通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營造歡快輕松的音樂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樂歌曲的含義和旋律,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麗芝.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與舞蹈欣賞的融合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1):87-88.

[2]張偉.借助舞蹈,讓小學音樂課堂更加精彩[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21):104-105.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舞蹈小學
舞蹈課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