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排螺旋CT 在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診斷中的臨床有效性探討

2022-06-24 06:03劉繼寬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2年9期
關鍵詞:螺旋結節肺癌

劉繼寬

(成武縣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 山東 菏澤 274200)

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發病率占癌癥疾病中首位,死亡率較高[1]。隨著人們居住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惡性改變,肺癌發病率逐漸升高,對人們生命安全帶來威脅。早期治療能提高患者存活率,因此,疾病的早期篩查、早期診斷十分重要[2]。影像學檢查中,常規CT 檢查是利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診斷疾病,是鑒別肺癌的影像學技術之一,存在無創優勢[3]。但常規CT檢查對疾病的檢出率以及病理符合率較低,用于臨床疾病診斷工作具有局限性。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64 排螺旋CT 已成為臨床確診及治療肺癌的重要參考依據[4],不僅可提高檢出率,更能幫助患者及時接受治療,提升生存率[5]。64 排螺旋CT 對小病灶及病變部位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對此,本文選取2019 年4 月—2020年4 月于成武縣人民醫院進行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診斷的100 例患者,探討64 排螺旋CT 與常規CT 用于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中的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于成武縣人民醫院進行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診斷的100 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采用64 排螺旋CT 檢查,對照組采用常規CT 檢查。觀察組中男性23 例,女性27 例,年齡23 ~68 歲,平均年齡(45.02±4.55)歲,病程2 ~25 個月,平均病程(11.10±2.38)個月;對照組中男性24 例,女性26 例,年齡24 ~68 歲,平均年齡(45.04±4.45)歲,病程2~24 個月,平均病程(11.08±2.26)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納入標準:①參選對象予以干預前均通過手術病理組織活檢并確診;②參選對象年齡在20 歲及以上;③開展本研究前未行相關診治工作者;④臨床病歷資料完整者;⑤ 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②意識障礙或伴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CT 檢查:儀器選用飛利浦Briliance系列16 排螺旋CT 機,檢查前指導患者屏氣,提高檢查的有利條件。掃描期間,患者需保持仰臥位,由患者肺尖至肋膈角進行掃描,掃描儀參數設定管電壓為130 kV,電流50 mA,螺距1.0,層厚10 mm,層間距、準直、重建層厚、矩陣、掃描時間依次為5 mm、3.0 mm、2.5 mm、512×512、10 ~12s。由掃描結果對患者病灶及內部結構等進行觀察并記錄。

觀察組進行64 排螺旋CT 檢查,采用美國GE 64 排螺旋CT 機,實施高分辨率靶向掃描,機器層厚為1.1~1.5 mm,層間距1.2 ~1.4 mm,用時1 s。將上述CT圖像傳輸至工作站后進行處理,對患者病灶進一步觀察。

1.3 觀察指標

①CT 腫瘤征象情況:包含毛刺征、分葉征、棘突征、鈣化征、空泡征、支氣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8項。②CT 掃描圖像質量:對兩組患者常規CT 掃描圖像與64 排螺旋CT 掃描圖像進行比較,優表示圖像無偽影;良表示圖像中肺尖與肺底存在少量偽影,但不影響疾病診斷;差表示圖像中偽影明顯,影響肺部結節的觀察判斷。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③CT 檢查結果:以病檢作為金標準,計算兩組不同檢查方式的確診率、漏診率、誤診率。④CT 檢查操作時間:對兩組CT 檢查模式下用時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CT 腫瘤征象檢出情況

采用64 排螺旋CT 診斷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的觀察組,CT 腫瘤各征象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CT 腫瘤征象檢出情況對比[n(%)]

2.2 CT 掃描圖像質量

觀察組CT 掃描圖像質量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T 掃描圖像質量對比[n(%)]

2.3 CT 檢查結果

觀察組確診44 例為病檢陽性,對照組確診30 例為病檢陽性,觀察組漏診與誤診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CT 檢查結果對比[n(%)]

2.4 CT 檢查操作時間

觀察組檢查操作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CT 檢查操作時間對比(±s,min)

表4 CT 檢查操作時間對比(±s,min)

組別 例數 操作時間觀察組 50 16.33±2.36對照組 50 23.81±2.75 t 13.881 P 0.000

3 討論

肺癌是全球第一大惡性腫瘤疾病,殺傷力較強。由于疾病在早期階段很難被發現,一旦出現明顯的臨床體征,如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咯血、胸痛、氣短等癥狀后,普遍已屬于肺癌中晚期。早期肺癌常發生在35 歲以上人群,此類人群普遍存在久咳、頻繁不止的嗆咳等現象?;虺霈F感冒及支氣管炎后,存在間歇性胸痛、氣短、胸悶。很多患者由于無明顯體感反應,很少就醫。在臨床治療中,通常將胸痛、低熱、咯血歸屬于呼吸道癥狀,將這些疾病反應與感冒、支氣管炎混淆,造成肺癌治療的誤診和漏診[6]。

肺小結節是肺部器官內出現直徑在3 cm 以內的圓柱形病灶,伴隨肺炎、淋巴結腫大和肺不張等組織[7]。肺小結節在發病早期階段并無特異性特征,通常無法進行定性診斷。當肺小結節惡性病變后,會存在以下特征:結節邊緣不規則、并帶有短毛刺征、小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牽拉征等。而肺小結節在良性病變中,可見病灶內無血管結節,表面和邊緣十分光滑,且性狀規則。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是降低肺癌病死率的根本原則[8],提高疾病篩查力度,在患者無明顯體征時阻斷疾病發展。

臨床上主要通過CT 成像技術篩查并診斷肺部疾病,對于肺小結節、早期肺癌的診斷中,常規CT 檢查方式較為簡便,且費用較低[9],但其掃描速度較慢,對層厚有所限制,存在一定誤診、漏診情況。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運用64 排螺旋CT 成像掃描技術進行疾病篩查具有較高空間分辨率,且圖像質量存在優勢[10]。不僅具有無創性,還可滿足無組織重疊成像的優勢,此種診斷模式在肺小結節和早期肺癌的診斷中應用廣泛。

相比常規CT 成像技術,64 排螺旋CT 探測器排數多,且螺旋掃描速度可低于0.35s/r,分辨率更高,掃描最薄層可到0.64 mm,實現了圖像的高分辨率。對于疾病組織和結構的掃描中,64 排螺旋CT 可通過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等任意平面進行圖像重建,實現三維立體重建工作和多層面重建[11]。能通過多個方向進行調整,任意獲取切面圖像,便于對病變細節和空間的了解,以此獲得更為精準、精細的三維立體圖像[12]。并且,64 排螺旋CT能為臨床醫生展現更多疾病細節,且輻射劑量較少。能有效顯現病變的血管,利于觀察疾病、確診疾病。

在本文中,應用64 排螺旋CT 成像技術診斷疾病的觀察組,CT 腫瘤各征象檢出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64 排螺旋CT 在診斷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中優勢更佳明顯。這是由于64 排螺旋CT 螺旋掃描速度較快,同時具備多維重建和高分辨率功能,對于較小的病灶也能精確檢出,且定位較準,有助于臨床診斷工作的開展。觀察組采用64 排螺旋CT 掃描后,獲得圖像質量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常規CT 檢查雖然具有無創性,但在層厚以及掃描速度上,無法確保對肺小結節和早期肺癌提取良好的診斷結果,而64 排螺旋CT 能有效避免影響圖像質量的因素,進而保障了CT 圖像質量。觀察組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確診率高于對照組,誤診率和漏診率較低,提示64 排螺旋CT 診斷方式比常規CT 檢查更具優勢,利于患者疾病篩查。觀察組檢查操作時間短于對照組,提示64 排螺旋CT 在檢查過程中,可通過降低管電壓和電流,減少輻射劑量,增加螺距,以此縮短檢查時間,突出了64 排螺旋CT 檢查方式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將64 排螺旋CT 檢查方式用于肺小結節與早期肺癌疾病篩查中,確診率較高,圖像質量較為清晰,用時較短,可作為臨床肺小結節及早期肺癌診斷的有效影像學手段,值得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螺旋結節肺癌
多層螺旋CT診斷急腹癥的臨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細胞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腸梗阻放射診斷中多層螺旋CT的應用分析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體檢發現的結節,離癌癥有多遠?
查出肺結節,先別慌
了解這些,自己讀懂甲狀腺B超報告
中國每年78萬人確診肺癌醫生忠告,預防肺癌,晚上請堅持四不要
甲狀腺結節能 自己消失嗎?
近親得肺癌自己早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