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開展途徑

2022-06-25 03:10鄧木珍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9期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小學教育班級管理

鄧木珍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內容,不僅是對于學生基礎行為習慣的培養和管理,更是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途徑。在小學階段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責任較重。學生年齡較小,自我約束及管理能力較弱,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期間,要加強注重結合科學的管理措施開展工作,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方案,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提升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存在欠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而被影響。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作為管理者,要注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制定班級管理制度,以此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

一、尊重并理解學生,營造公平民主的班級氛圍

小學生雖然年齡較小,但是已經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注重以尊重的角度對待小學生,強調公平民主班級氛圍的建立,充分激發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促進班級管理效果提升。尊重學生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班主任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方式體現公平民主的班級氛圍。在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主要以班主任為核心,以班級干部為輔助作用。在創建民主公平班級氛圍這一目標發展中,班主任可以將班級管理工作全部交予學生,這樣不僅可以體現民主公平的班級氛圍,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強化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創建公平民主班級氛圍的教育目標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方式進行,積極與學生共同參與游戲活動,以參與者身份與學生進行溝通,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同時,使學生感受平等的身份和待遇。例如,班主任在課間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討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參與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以“伙伴”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游戲,在合作游戲等方式中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平等民主的班級氛圍。

二、建設良好的班風,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小學教育時間跨度較長,是發展學生正確人生觀念的關鍵時期。對此,完善的班級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果,同時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提升綜合素質水平。為了進一步實現高效教育及管理的發展目標,班主任在實施管理方案期間,要注重建設良好的班風,充分體現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中受到熏陶,從而達到既定的管理教育目標。首先,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期間,要注重為學生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以集體為核心,使學生在班風中感受集體的力量與集體的重要性,進而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班級榮譽感。例如,在校園運動會中,班主任即可將班級榮譽感教育目標融入其中,通過接力跑等運動會項目引導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完成班級目標。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信心,提升參賽學生的積極性和進取心,班主任可以組織其他學生以啦啦隊等形式為其加油、鼓勵。這種班風建設工作其根本目標,并非是引導學生爭取多高的榮譽,更不是強迫學生一定獲得第一名的殊榮。重要的教育意義在于建設良好的班級風氣,使學生體會集體的溫暖,充分激發學生的熱情態度。同時班風的建立要體現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通過同學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愉快的班級氛圍等元素體現良好的班級風氣,進而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念的建立和發展。

三、組織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能一味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盡可能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在釋放學習壓力的同時增強師生間的了解。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的班會,開設班會主題,與學生一起交流討論。學生在班會活動中認識到班主任“調皮”的一面,班主任也會加深對每個學生的了解,掌握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清楚每個學生的特長,以此降低班級管理的難度。通過組織班級活動的方式進行班級的管理,不僅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增加師生間的感情,還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以及學生的歸屬感,進而提高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例如,在每周的班會上,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班會主題,如“學會感恩”。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想感恩的人是誰,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父母,然后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感恩的心》,并組織學生學唱。班主任可以讓學生模擬生活情境:自己生病的時候父母是怎樣照顧的,回到家父母是怎樣打掃衛生、做飯的,以及父母是怎樣進行作業輔導的。通過這樣的班級活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班會主題的理解,還能在游戲中增進師生間的關系,促進同學間的感情,進而為班級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礎。

四、以身作則,提升班級管理效果

小學生身心發育不完善,會通過模仿將身邊人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吸收到自己身上,班主任可以樹立自身良好形象,發揮榜樣作用,從處事方式和行為習慣方面給學生提供借鑒,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優秀的品德習慣。比如,班主任需要嚴格遵守承諾,答應學生的事需要切實履行。開班會時不遲到,給學生樹立守時意識,倡導學生在校園內和遇到的教師打招呼,培養學生尊師重教、敬愛師長的品質。定期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拉近師生關系的同時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建設、樂于奉獻的精神。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管理活動,提升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通過班級管理提高自身組織能力,保證其身心全面發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離不開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小學班主任的主要管理職責,在于以科學的管理方式結合正確的管理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為將“小樹苗”培養成為“參天大樹”奠定良好的基礎。班主任要優化班級的管理,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對學生進行不斷鼓勵,積極組織課外活動,以此來提高班級的管理效果和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任學軍.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的方法[J].甘肅教育,2020(10).

[2]王夕.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9(23).32D34F1C-0535-4C08-B434-A380C85A6EF7

猜你喜歡
班主任工作小學教育班級管理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淺談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愛在字里行間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