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2022-06-25 08:59張冬鳳
學生之友 2022年7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教學雙減

張冬鳳

摘要:“雙減”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師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這迫切需要教師提升課堂質量,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知識學習和基礎鞏固,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家校共育的概念最開始是由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來的。他將家庭和學校視為兩個“教育者”,并且這兩個“教育者”必須“抱著一致的信念”。而隨著教育的普及,每個兒童進入小學之前,都會由家長進行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如果在學生進入小學后就不再進行家庭教育,完全交給班主任,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容易使學生難以適應學校教育而出現行為偏差。因此,實行家校共育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雙減;小學教學;班主任;家校共育

1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家校共育工作時出現的問題

1.1較為依賴通訊手段,溝通方式不當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通訊手段給人們帶來了便捷的生活,即使在不同的地域,也能通過各種通訊設備進行交流。尤其是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使用通訊設備與家長溝通已經成為習慣,很多學校甚至會給班主任配備電腦,并且建立專門的互動平臺以鼓勵家長和班主任多進行溝通。這種方法雖然節省了時間,但是較為依賴網絡,很容易使家校共育的方式只是流于表面。目前,小學班主任通常選用微信或者QQ來作為即時通信的工具,在這些軟件中建立班級群組,并且定期向群里發送信息。當然,這些信息一般多為通知安排以及作業,信息發送頻繁,很多家長只是大致瀏覽或者機械性地回復,很難與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使班級群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除此之外,電話或微信雖然也能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但是礙于家長工作繁忙,部分班主任只有在學生發生重大事件時才會與家長交流,缺乏一定的連續性,導致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出現偏差。

1.2班主任與家長缺少有效溝通,家長的溝通意愿較低

如今,小班化教學已經成為主流,很多小學班級的人數一再縮減,以期學生能有更好的教育環境。但是,雖班級學生人數減少,但是了解現有的學生對于班主任來說仍是一項大工程。班主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了解每個學生。而一學期的時間有限,分配給每位家長的溝通時間就不會太長,而且頻率較低,短期內很難看到效果。此外,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看到班主任的電話,就會以為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不佳,因此不會主動與班主任進行聯系交流,加上理解班主任的工作繁忙,也不希望自己打擾班主任的工作,因此減少了與班主任溝通的頻率。

2小學班主任做好家校共育工作的策略

2.1多元合作,增加溝通途徑

為了減少對網絡溝通的依賴,班主任可以增加一些溝通的有效途徑。就如同傳統的家長會,家長和教師齊聚一堂,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溝通和總結。但是,由于家長很難有空閑時間,所以這種家長會一般只在學期末等時間進行,雖然效果不錯,但是溝通頻率較低。因此,班主任可以考慮調整家長會的時間和人數,舉行新的“家長會”。

2.2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的有效溝通

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技巧我們都知道,在家校共育中,班主任與家長的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兩者相互幫助,坦誠相對,才會使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更加有效。但是,很多家長仍然停留在“以老師的意見和要求為準”,每次看到班主任的電話就先入為主地認為學生犯了錯誤,與班主任交流時也充滿了緊張焦慮的情緒,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為了解決這種情況。班主任與家長經常溝通并且掌握一些溝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不能過少,應增加溝通次數以緩解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陌生感。并且在溝通時,多聽家長的傾訴,了解家長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建立一定的信任感。其次,部分家長會對學生較為溺愛,在與這類家長溝通問題時,很難讓其第一時間接受孩子的錯誤,這時,最好以安撫為主,并讓家長理解犯錯是正常的,需要家庭和學校團結一心,才能幫助學生改正問題。不論哪種情況,通過有效的溝通,可以使家長更加信任班主任,也能與班主任站在統一戰線,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2.3加深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內容

首先,班主任需要讓家長明確,學校的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教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文化知識雖然是學習的重點,但是良好習慣的養成、道德是非觀念的確立以及對藝術審美的培養也同樣重要,這些也是家長與班主任需要關注的重點。所以,班主任在與家長交流時,多描述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時常出現的情緒與習慣以及興趣愛好,進行多方面的溝通,讓家長對孩子的了解更加深入,也會使家長改變一些教育理念。

2.4制訂家校共育計劃表,提高教學效率

對于家校共育來說,并不是指家長和班主任的合作是“一次性”的,而是一項貫穿于學生整個受教育時期的活動,在小學階段只是一個開始。因此,為了提高效率,班主任最好在每個學期初,提前制訂好合作的內容,制訂一份計劃表,這樣能夠更好地思考和安排每一次活動。當然,這些計劃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考慮的因素也不少,可謂是一項“大工程”。比如,班主任可以自行建立一份教育工作日記表,在表中分別設立班主任和家長兩部分內容,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在兩欄中填寫相應的內容,可以使班主任在家校共育的活動中更加明確需要溝通的時間,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5 ?以學校為主體,以班級為單位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每個班建立家委會,家委會成員設有會長、衛生監督、安全監督、禮儀監督、環境監督、會計等,協助班主任老師管理班級事務。

班級通過信息化手段做到父母功能不缺位,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積極實施萬師訪萬家活動,號召自發建立家?;ブ〗M、家長護學隊、講故事媽媽、讀書分享小分隊等活動。

結束語:

小學階段,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組織與計劃學校層面的家校合作與班級層面的家校合作,形成學校主體、家庭盡責、專業支撐的新局面。廣泛開展家教宣講,志愿服務,推選優秀家長,培育“種子”力量。教師參與搭建、實施,通過家校共育來改變家風,影響民風,營造出良好的學風和教育生態。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才能真正提高家教共育的效率,增強合作效果,使教育更成功!

參考文獻:

[1]虎效宏.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合作[J].新一代:理論版,2020(5):181.

[2]史曉燕,常顯輝.家校合作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神州,2020(3):136.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小學教學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